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江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6):1-4,10
研究发现有些病毒具有特异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这类病毒被称为“溶瘤病毒”。天然的溶瘤病毒有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麻疹病毒等。有些病毒缺失一些病毒基因的突变体,具有溶瘤病毒的特性,其中包括腺病毒、疱疹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通过病毒基因工程可以进一步提高溶瘤病毒的安全性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一系列体外、动物模型和临床的试验证实,不少溶瘤病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抑制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新城疫是一种常见的禽类传染病。新城疫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可表达病毒和细菌的多种蛋白。这些病原体包括禽流感病毒、人副流感病毒3型、犬瘟热病毒、禽巨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Nipah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狂犬病毒、牛短崭热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肠病毒71型、脊灰病毒、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诺如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牛疱疹病毒1型、西尼罗病毒、鹅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毒支原体和博氏疏螺旋体等。本文简要综述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3.
《昆虫学报》2008,51(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林业昆虫病毒研发中心长期从事林业昆虫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松毛虫病毒、春尺蠖病毒、美国白蛾病毒、舞毒蛾病毒、茶尺蠖病毒、杨扇舟蛾病毒、枣尺蠖病毒、油桐尺蠖病毒等多种农林害虫病毒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多年来除了为社会提供成熟的病毒杀虫剂生产技术外,还为生产单位提供病毒杀虫剂产品。多年的推广应用效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毒可以按其遗传物质的不同分为四大类,即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双链RNA病毒和单链RNA病毒。其中单链RNA病毒又可以按基因RNA复制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分为正链RNA病毒和负链RNA病毒两种,大约70%的植物病毒属于正链RNA病毒。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植物病毒,尤其是植物正链RNA病毒,具有某些不同于其它生命形式的特性,这些特性主要表现在基因结构、表达和调节等方  相似文献   

5.
桂越边境地区蝙蝠病毒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越地区包括越南和我国广西,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突出,该地区蝙蝠资源丰富,且越南境内的蝙蝠携带多种人兽共患病毒.为了监测桂越边境地区蝙蝠病毒的跨境传播,防范蝙蝠病毒引发新发传染病,掌握该地区蝙蝠携带病毒的病原本底和重要病毒遗传进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桂越边境采集蝙蝠样本并对其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了49个科的病毒,包括脊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和噬菌体.根据病毒宏基因组学结果,对注释到的嗜肝DNA病毒、博卡细小病毒、A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弹状病毒和冠状病毒进行检测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星状病毒广泛分布,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他病毒则呈局部分布,其中嗜肝DNA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与各自参考毒株进化关系较近,为这些病毒的变异毒株;而博卡细小病毒和弹状病毒与已知病毒具有很明显的遗传差异性,可能为病毒新种;值得注意的是,发现的蝙蝠轮状病毒与广西当地人轮状病毒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提示该病毒的跨种传播和基因重排.本研究获得了桂越边境地区蝙蝠携带病毒的本底数据以及部分重要病毒在该地区蝙蝠中的流行情况和遗传进化特征,为监测蝙蝠病毒的跨境传播、防范新发病毒病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分离虫媒病毒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4年,从新疆地区的蚊、蜱和病人血清分离了多株病毒,为了明确这些病毒的分类地位,对其中的20株病毒进行了组织培养细胞感染实验和血清学检验,对部分毒株做了动物接种实验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果显示:20株病毒均可使BHK-21细胞病变(1-3天),主要表现为细胞圆宿、聚集,融合,破碎,脱落等;致Vero细胞病变为2-4天;15株病毒致C6/36细胞病变(2-4天),5株病毒对C6/36细胞连续观察7天未见细胞病变。11株病毒对乳鼠2-4天致死,对成年鼠2-5天致死。选取6株病毒进行理化性质鉴定,4株病毒(90260、91002、91004和91028)对5-氟脱氧尿苷耐受,对乙醚和酸敏感,提示为有膜RNA病毒;一株病毒(90265)对5-氟脱氧尿苷、乙醚和酸均敏感,提示为有膜DNA病毒;另一株病毒(9059)对5-氟脱氧尿苷耐受,对乙醚和酸也耐受,提示可能为无膜RNA肠道病毒。20株病毒中,17株病毒与甲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腹水不反应,提示这些病毒中可能不存在甲病毒、黄病毒和布尼亚病毒;3株病毒(90260、91002和91004)只与甲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腹水反应,与乙型脑炎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的不反应,提示这三株病毒为甲病毒。  相似文献   

7.
RNA复制子疫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RNA复制子是自主复制的RNA,保留了病毒复制酶基因,而结构蛋白基因缺失,由外源抗原基因取代,复制酶可控制载体RNA在胞浆中高水平复制和外源基因的高水平表达。用于开发复制子的主要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如甲病毒(辛德比斯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黄病毒(登革热病毒、昆津病毒)、小RNA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人鼻病毒)、副粘病毒(犬瘟热病毒)、杯状病毒(猫杯状病毒)。基于复制子的疫苗不会产生能复制的感染性病毒粒子,不可能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但可诱导全身免疫和粘膜免疫以及MHCI限制性CTL反应,而不受体内已有载体抗体的干扰。目前已开发了大量基于复制子的疫苗和肿瘤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并在很多疾病模型上取得成功,包括病毒(流感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拉沙病毒、马尔堡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诺沃克样病毒、马动脉炎病毒等)肿瘤(人乳头瘤、癌胚抗原、B16肿瘤、小鼠黑素瘤等)、以及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破伤风毒素等)。  相似文献   

8.
再论所谓正常病毒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年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主编《微生态学》时 ,邀我和林雨霖两人写了“正常病毒群”一章 ,以当时的认识水平 ,谈到了病毒几个方面的两面性问题 (当时称为两重性 ) ,如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病毒结构与功能的两重性 (涉及到标准病毒和缺陷病毒、假病毒和真病毒、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 ) ,病毒来源的两重性 ,以及从医学观点出发讨论了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包含致病性与非致病性问题 ,感染的急性和慢性问题 )及典型病毒致病作用的相对性。此外 ,还讨论了内源性病毒 (涉及内源性病毒的特点 ,内源性病毒存在的普遍性 ,内源性病毒的起源问题 ,…  相似文献   

9.
病毒的命名过去不够统一,有些病毒是以宿主、病理特点、致病症状、病毒颗粒形态进行命名,有些病毒是以地名和人名进行命名,还有些病毒是以字母和数字命名。病毒的分类系统也不一致,动物病毒分类等级设立科、属、种;而植物病毒分为组、亚组、种。为了力求分类和命名的统一,1992年Martelli首先提出了植物病毒的科、属、种分类原则,1993年8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第9届国际病毒大会上,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采纳了这一分类原则,并且新设立了一些植物病毒的科、属[1],1995年在ICTV所公布的病毒…  相似文献   

10.
昆虫病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远扬 《中国病毒学》2004,19(3):303-308
在病毒学研究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中,以昆虫作为宿主,并在宿主种群中发生流行病的昆虫病毒研究起步较迟,落后于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但是近五十年来,昆虫病毒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七次报告的统计,至今已报告的昆虫病毒有1600多种,涉及昆虫纲几乎所有的目.这些昆虫病毒分属于13个病毒科、2个病毒亚科和21个病毒属.按病毒核酸类型划分,可分为:1)双链DNA病毒,其中有杆状病毒科、痘病毒科、多分病毒科、泡囊病毒科和虹彩病毒科;2)单链DNA病毒中的细小病毒科;3)双链RNA病毒,其中有呼肠孤病毒科、二分RNA病毒科;4)单链RNA病毒,其中有微RNA病毒科、野田村病毒科和T四病毒科;5)DNA和RNA的反转录病毒,包括前病毒科和变位病毒科[2].昆虫病毒已经成为病毒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它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昆虫病毒研究实际上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高尚荫、曹诒荪等人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研究[3].近五十年来,在昆虫病毒--昆虫细胞离体培养系统;昆虫病毒资源的识别鉴定;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昆虫病毒生物防治技术等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培斯病毒引起的新培斯热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该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改造为理想的疫苗载体,从而表达病毒、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体的多种蛋白抗原。这些病原体包括汉城病毒、拉克罗斯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风疹病毒、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日本脑炎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刚地弓形虫、约氏疟原虫、埃及伊蚊、结核分枝杆菌和炭疽杆菌等。本文简要综述新培斯病毒介导的病原体疫苗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12.
病毒只有在特定细胞内借助细胞的翻译机器和能量才能复制,但是很多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造成宿主细胞的病理效应(CPE),包括细胞的肿胀、裂解和死亡,有利于病毒的释放和扩散.根据病毒的这一特性,人们近半个世纪前曾试图"以毒攻毒",即用病毒裂解癌细胞.曾经试过一些病毒,如狂犬病毒、腺病毒、副粘病毒、新城疫病毒和麻疹病毒等[1,2],但由于疗效不好,病毒裂癌治疗一度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针对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分别选择肠道病毒的5′UTR基因、乙脑病毒的E基因和腮腺炎病毒M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同时检测肠道病毒、乙脑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以中国地区流行的与脑炎相关的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cDNA为模板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同时以梯度稀释的不同滴度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评估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所建立的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可同时或分别特异扩增肠道病毒、乙脑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152 bp、429 bp和274 bp基因片段,基因序列分别与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 1型5′UTR基因片段、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E基因片段及腮腺炎病毒S79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检出限分别达到78.1 CCID50/mL、312.5 PFU/mL、156.2 CCID50/mL;而对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的扩增均为阴性.所建立的多重RT-PCR特异性和检出限良好,可用于上述3种脑炎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宏基因组学是一种新的病毒组学研究手段,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能够从环境中快速发现、鉴定病毒基因组的组成并研究其特征。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者们运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发现了许多新型病毒,增强了人们对不同环境中病毒组成、分布和多样性的了解。因此,病毒宏基因组学已成为清晰描绘各种特殊环境中病毒图谱、了解自然界中病毒分布动态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病毒宏基因组的概念、样品前处理和病毒总基因组提取方法、测序技术以及病毒宏基因组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辛德毕斯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海怀  梁国栋 《病毒学报》2001,17(1):93-96,F003
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是由吸血的蚊虫等传播的虫媒病毒,可引起“辛德毕斯综合热”,表现为发热、倦怠、头痛、关节痛和皮疹等,可自愈。无论从病毒形态、结构、病毒复制和翻译等功能辛德毕斯病毒均集中体现了动物病毒的特征,使其成为研究动物病毒基本规律的模型病毒,因此对该病毒的研究成为热点。   自1983年Brenard Moss首次将痘苗病毒改造为痘苗病毒载体以来[1],病毒载体的研究一直是病毒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早期的人们主要把精力集中在DNA病毒载体上,如痘苗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1]。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伪狂犬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伪狂犬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为理想的疫苗载体,从而表达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多种蛋白。这些病原体包括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马尔他布鲁菌、猪园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等,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病毒衣壳表面有无囊膜结构, 病毒可被分为无包膜病毒和有包膜病毒。包膜病毒的膜蛋白在病毒的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大分子合成、病毒粒子的装配与释放等生命周期中起重要作用。某些包膜病毒的膜蛋白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膜融合是不可或缺的。结构分析显示, Ⅰ型和Ⅱ型病毒融合蛋白采用类似的膜融合方式。此外,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M2 蛋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HIV-1) 的Vpu 蛋白、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CoV) 3a蛋白等膜蛋白还具有离子通道的功能。针对这些病毒膜融合蛋白设计的抑制分子, 将为研发抗包膜病毒新型药物提供新思路和策略。本文以3 种病毒膜融合蛋白为例, 对其融合机制、跨膜蛋白离子通道功能及其在抗病毒药物设计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程立  殷莲华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2):12-14,17
慢性白血病病毒包括禽白血病增生症病毒、猫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长臂猿白血病病毒和小鼠白血病病毒等,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完整,具有病毒复制能力,但是序列内不含有癌基因,这是此类病毒的共同特点,其中以小鼠白血病病毒最具代表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动物后可产生不同类型白血病,潜伏期较长(3-4个月)。小鼠白血病病毒诱发白血病机制较复杂,是一个由多因子参加、多阶段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诱发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粒细胞白血病中,原癌基因激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冰  吴红霞  仇华吉  孙元 《微生物学报》2021,61(7):1873-1881
多种病毒的复制和组装过程需要在被称为"病毒工厂"的特殊结构内完成。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病毒工厂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病毒入侵细胞后,能够招募细胞和病毒成分从而形成病毒组装和成熟的场所,细胞膜结构和细胞骨架能够参与该结构的形成,且部分病毒形成的病毒工厂还需线粒体提供能量。除上述特征外,病毒工厂的结构及形态会随病毒复制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本文将对病毒工厂的结构、细胞器的招募、病毒工厂结构的变化及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乙型脑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毒的分类地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感染与复制、病毒致病机制及病毒引起的疾病诸方面对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了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