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单胞杆菌XC—82,R5二步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单胞杆菌XC-82,R5株的黄原胶二步发酵工艺研究,针对菌株在生长时期与产胶时期不同培养条件的需求,确定了两个阶段各自适宜的培养基组成,温度,pH值条件,实验表明,当流加稀释率为5时,二步发酵生产可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产胶量较传统的间歇发酵提高31%。  相似文献   

2.
以盐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乙酸预处理杜仲果壳,石油醚为溶剂索氏提取杜仲胶。考察乙酸浓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及催化剂的量对杜仲胶提取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对提取的杜仲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乙酸预处理杜仲果壳不会破坏杜仲胶的结构,能有效提高杜仲胶的提取率。乙酸预处理杜仲果壳工艺条件:在固液比1∶12.5(g/m L)、催化剂盐酸用量0.35%(体积分数)条件下,用8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在100℃下预处理3 h,石油醚索氏提取杜仲胶,杜仲胶提取率为15.17%。  相似文献   

3.
以红锥种子、茎段为材料,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灭菌的条件:75%酒精5~15min+0.1%HgCl230~40min(不剥壳去皮),75%酒精1min+0.1%HgC220min(剥壳去皮),这2种处理污染率均较低,种子发芽率相差不大;茎段用0.1%升汞+20%次氯酸钠组合消毒效果最好,在0.1%升汞+20%次氯酸钠组合消毒时间为8min+5min时污染率最低,平均仅为28.89%。  相似文献   

4.
红锥不同外植体消毒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锥种子、茎段为材料,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灭菌的条件:75%酒精5~15min+0.1%HgCl230~40min(不剥壳去皮),75%酒精1min+0.1%HgC220min(剥壳去皮),这2种处理污染率均较低,种子发芽率相差不大;茎段用0.1%升汞+20%次氯酸钠组合消毒效果最好,在0.1%升汞+20%次氯酸钠组合消毒时间为8min+5min时污染率最低,平均仅为28.89%。  相似文献   

5.
黄原胶(Xanthan Gum)的特性、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原胶是野油菜黄单孢菌分泌于胞外的中性水溶性多糖。由于其独特的流变性质而有着极其广泛的工业应用。介绍了黄原胶的生产、特性、降解以及应用,并对其应用潜力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梅胚培养与新梢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梅(Prunus mume),品种大叶青。材料类别:盛花后68天的在适宜条件下不能发芽的未成熟胚。培养条件:带完整种皮的胚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杀菌5分钟,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取胚接种。  相似文献   

7.
黄原胶(Xanthan Gum)的特性、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原胶是野油菜黄单孢菌分泌于胞外的中性水溶性多糖。由于其独特的流变性质而有着极其广泛的工业应用。介绍了黄原胶的生产、特性、降解以及应用,并对其应用潜力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滤袋技术依据减重法原理测定了杜仲叶片中杜仲胶含量。通过正交设计比较了不同滤袋孔径、样品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该方法比较了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杜仲叶中胶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孔径的提取效果差异显著(F=3.685,p=0.043),样品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无显著影响。适宜的测定条件是样品量0.1 g、滤袋孔径25μm/10μm、提取时间60 min。滤袋法测得的‘华仲6号’胶含量为4.49%,传统碱煮法为3.64%。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杜仲叶中胶含量差异极显著(F=92.689,P=0.001),其中郑州的‘华仲11号’含量最高,平均为7.00%,灵宝的‘华仲12号’含量最低,为4.28%。生产杜仲胶的原料应标明品种、产地以及树龄,这样有助于合理评估预期产量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荞麦(-)-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香荚兰素-盐酸分光光度法对表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分别以乙醇和水作溶剂,在34.79~208.74μg范围内取样置50 mL容量瓶测定,结果发现:①以乙醇作溶剂时,测定波长为508 nm,1%香荚兰浓盐酸添加量应超过40mL(CV≤1.86%),测定时间以40 min后为宜(CV≤2.65%),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0.999 3)与精确度(CV=2.66%)、准确度(P0.05)良好。②以水作溶剂时,测定波长为504 nm,显色反应不稳定,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0.988 1)也较一般。③采用乙醇作溶剂时,测得金荞麦块根中(-)-表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占干物质的2.22%(CV≤3.90%),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绿萍固氮活性的变化及其固氮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测量绿萍在自然生长状况下的固氮活性的方法,能维持绿萍原有的生态条件和生长状况,反映实际的固氮活性。绿萍的固氮活性时刻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变化,随自然光强同步地变动。适宜光强和温度因萍种及季节不同有异。从固氮活性计算固氮量要作连续的测定。测定的反应时间以10分钟为宜,a值是3,K值为函数,应预测K值表以查对计算。一般在每天6、10、14、18时各测量一次,并以w=4(b+c)+8(a+b)/3×28×10~(-3),计算得实际固氮量。  相似文献   

11.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β-甘露聚糖酶产品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在加样顺序、pH、酶添加量、时间、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0g/L,酶添加量为100U/g,pH5.5,45℃条件下,酶解时间1.5h。再利用酵母发酵去除可发酵性糖的方法,以获得最终产物为100%的魔芋葡甘露低聚糖。  相似文献   

12.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1974年在山东省邹县进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结果。重点是摸索放蜂时间、次数、数量和蜂菌配合的防治效果,同时还探明了玉米的不同播种方式、长势及玉米螟落卵量的不同与放蜂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明显,卵寄生率一般可达70—90%,防治效果达60—80%。赤眼蜂每次放逢量一般以1万头为宜,寄生率可达80%左右,蜂量再多似无必要。放蜂时间要掌握在卵初期,防治效果可达82.6%,若在卵盛期放蜂,防治效果降低34.8%。放蜂的次数主要根据玉米螟全卵期的长短和赤眼蜂在当时的田间温度下发育一代所需时间而确定,一般放蜂3—4次即可。玉米的长势与赤眼蜂寄生率的关系极为密切,长势好的地块赤眼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长势差的地块。以蜂灭卵,以菌扫残(幼虫),蜂菌配合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上部低次烟叶中筛选出耐高温淀粉酶产生菌GW-2和耐高温蛋白酶产生菌GW-3,通过对菌落的形态观察、16S rRNA的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GW-2为解淀粉芽胞杆菌,GW-3为枯草芽胞杆菌。对上部低次烟叶进行双菌种固态发酵,并优化发酵条件,最佳发酵条件:GW-2菌悬液(OD600=1)接种量为7.5 m L/g,GW-3菌悬液(OD600=1)接种量为10 m L/g,物料填充度为500 m L三角瓶中装50 g烟叶干基,当烟叶发酵水分质量分数为45%时,48℃发酵5 d。在该发酵条件下,上部低次烟叶的淀粉降解率为22.33%,蛋白质降解率为16.74%。烟叶淀粉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较大幅度下降,其含量指标接近优等烟叶的含量。该发酵方式比传统的贮存式烟叶发酵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14.
对桑木层孔菌(Phellinus mori)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为指标,通过L16(45)和L9(34)正交表进行了两次正交试验,筛选出桑木层孔菌最适液体培养条件为:麦芽糖30 g/L,酵母浸粉和蛋白胨15 g/L(质量比2 1),KH2PO4和CaCl25.5 g/L(质量比1 1),初始pH6.0;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装液量为12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7 d后,桑木层孔菌生物量达到23.375 g/L,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993 g/L。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講內曾提到細胞質和核(活的原生質),細胞是一种很复杂的胶体系統。Mayer和Schoeffer利用超显微鏡观察的著名研究和初期細胞学者所得的結果完全相反,他們認为活細胞質如在很好的条件下观察,是絕对透明的,同質的,并且是没有形态結构的。一对于胶体的一般概念 (甲)胶体系和胶体溶液——根据物理化学的研究,知道原生質是許多物質的混合物。凡两种以上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PHAMCL在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中的积累,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立了发酵生产PHAMCL的最佳条件,即以PHA产量为指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15 g/L葡萄糖浓度、C/N=50、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获得产量0.8 g/L以上的PHA;以PHA占菌体干重百分含量为指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10 g/L葡萄糖浓度、C/N=60、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获得占菌体干重50%以上的PHA。该研究将为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用于PHAMCL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为实验材料, 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 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 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 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 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花梨木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花梨木(Dalbergia odofifera T. Chen)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有效消毒方法进行研究。外植体消毒主要以2年生以上实生苗的茎段为材料,开展了茎段外植体次氯酸钠(5%,10%,15%)和升汞(0.05%,0.1%,0.2%)3个浓度水平的消毒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植体消毒的时间试验,次氯酸钠消毒时间为10 min、20 min、30 min,升汞消毒时间为5 min、10 min、15 min。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采用10%浓度的次氯酸钠消毒效果较好,最佳消毒方式75%的酒精浸泡2 min,10%次氯酸钠消毒20 min,该方法污染率最低、存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9.
固体培养基培养的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在黑暗与低光强(2·s)条件下细胞发育受到抑制,在光强10、20、30、60 μmol/m2·s 条件下细胞生长良好, 但在60 μmol/m2·s 条件下藻丝体易变黄; 液体充气培养的发菜在光强20、60、180 μmol/m2·s 条件下生长速率、类胡萝卜素与多糖含量均随光强升高而增加。发菜在低营养水平时形成的异形胞较多, 异形胞的发生位置也多样, 有端生、间生和连生。当琼脂浓度为0.5%—4%时发菜具有相同的形态发育特征, 从藻殖段发育至丝状聚集体状态, 再从聚集体中释放藻丝; 当琼脂浓度为6%—8%时发菜发育至丝状聚集体状态, 藻丝包裹在厚胶鞘中, 观察不到藻丝和藻殖段的释放。以上结果表明光照和培养基的含水量对发菜细胞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桔梗叶片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名称: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材料类别:叶片。选两年生桔梗植株,在花蕾形成前后分批采摘叶片,均用饱和漂白精片水溶液消毒20分钟,无菌水冲洗2—3次,分别接种。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水解乳蛋白500mg/l,将 NAA0.5ppm和 6-BA1ppm配比组成培养基Ⅰ,MS+2,4-D 0.2ppm组成培养基Ⅱ,培养基Ⅲ为1/2 MS+IBA 0.5mg/l。材料接种后,先在黑暗或微光下培养25—30天,再移到光照度2000lx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温度为2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