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细菌菌毛及有关粘附素(adhesin)的报导日渐增多。对菌毛结构、功能及其实际意义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细菌学的重要课题。最近有关实践及理论,均有新飞跃。一、细菌菌毛与细菌鞭毛的比较菌毛与鞭毛均系蛋白质构成,均未见有细菌胞壁酸成分掺入,且皆分别由单体菌毛素(pilin)及单体鞭毛素(flagellin)缠绕构成的单孔中空微丝组成。主要差别  相似文献   

2.
概述 50年代发现了细菌菌毛,使细菌形态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1950年Houwink等首先发现在菌细胞外围有一种不同于鞭毛和粘液的细菌附属结构,当时命名为丝状体(filaments)。从1955年开始,Duguid等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这种附属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此种非鞭毛附属器称为菌毛  相似文献   

3.
鞭毛是着生在很多细菌体表的细长弯曲丝状物,作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是微生物学中研究最深入的生理系统之一。细菌可以通过鞭毛运动更好地适应栖息环境,并在环境条件不利时及时逃离。此外,鞭毛运动对于有害细菌或者有益细菌在宿主表面的定殖、生物膜形成及其与宿主其他互作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其许多菌株在工农业生产及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芽孢杆菌鞭毛及其运动相关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芽孢杆菌鞭毛的结构组成、组装过程及合成基因的表达调控;芽孢杆菌运动性与相关生物学特性,包括生物膜形成和分散、芽孢的形成、感受态形成、γ-聚谷氨酸和抗生素生产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底层分子机制。本综述旨在为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综合知识和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细菌与黄金     
细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类。细菌很小,大小约一至数微米,呈球形、杆形、弧形、螺形或长丝形等;有的具芽孢、鞭毛或荚膜,以两等分分裂繁殖为主。除部分自养细菌外,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的循环起着巨大的作用。通常人们多认为细菌有害,是传播疾病的媒介,是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机体病害的根源,必欲消灭之而后快。近年来,情况起了变化,据地质科学家们的研究,某些细菌具有特殊的嗜好,具有强烈的“嗜金”欲,能捕获金子供其“享用”,成  相似文献   

5.
自1955年 Duguid 氏将细菌菌体表面所带有的与鞭毛不同的发样细丝命名为菌毛以来,一直认为:“菌毛主要见于革兰氏阴性的肠道杆菌,……”。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进展,逐步发现在自然环境中能形成菌毛样结构的微生物种类甚多。菌毛的遗传学、分类原则、形态学,抗原组成及功能,已引起微生态学、环境与生物学、以及空间科学界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密切关注。现已证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奈瑟菌属、布拉汉氏菌属、肠道杆菌科、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弧  相似文献   

6.
细菌鞭毛研究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约半数的杆菌、极少数球菌和所有的螺旋菌及弧菌都有鞭毛。鞭毛与细菌的运动有关,并在感染与免疫以及分类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细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细菌鞭毛的结构以及它在细菌致病性和免疫中的作用最新  相似文献   

7.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约半数的杆菌、极少数球菌和所有的螺旋菌及弧菌都有鞭毛。鞭毛与细菌的运动有关,并在感染与免疫以及分类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细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细菌鞭毛的结构以及它在细菌致病性和免疫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加以概述,以供细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查具有不同粘附、侵入能力的各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体表面结构特点.方法 选取临床培养的经PCR鉴定、筛选的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野生菌株,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菌体表面结构观察.结果 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的菌毛存在差别:Ⅰ型和Ⅱ型菌体表面有放射状菌毛,Ⅱ型略显致密,Ⅳ型表面未见明显菌毛.同时也观察到各型荚膜存在差别:Ⅰ型荚膜最厚,Ⅳ型荚膜较薄,Ⅱ型荚膜最薄.结论 fimA基因Ⅰ、Ⅱ和Ⅳ型P.gingivalis的菌毛和荚膜存在较大差别,推测其粘附、侵入或其它致病能力的差异可能不仅与菌毛有关,还与荚膜或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鞭毛染色王宜磊(山东省菏泽师专生物系274015)细菌鞭毛染色制片技术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实验。鞭毛着生的位置和数目是种的特征,对细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的鞭毛极为纤细,一般直径只有10~20urn,只有用特殊的鞭毛染...  相似文献   

10.
刘忠霞  陈文峰 《生物学通报》2007,42(6):48-50,F0003
对自环境中分离的生有鞭毛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类芽孢杆菌属,与已知种一灿烂类芽孢杆菌的各项性状极为相似,最终将此菌鉴定为灿烂类芽孢杆菌。研究中还发现该菌可作为良好的鞭毛染色的示范菌,可替代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用于鞭毛染色和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三种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比较济宁医学院272113刘昌平,陈恩华鞭毛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必须通过特殊的染色法,将纤细的鞭毛增粗染色后,才能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直接鞭毛染色往往难获成功,为了获得一种实验教学较为满意的染色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扫描、负染、超薄切片等电镜技术对三株国外引进的艰难梭菌参考菌株作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在电镜下,艰难梭菌表现为长短不.的粗大杆菌,表面平整,未见鞭毛和菌毛。菌细胞壁两侧平行,有两个电子致密层和中间透明区结构,与细胞膜之间呈典型的双层单位膜。胞质中充满核糖体和散在的核区,并可见到与细胞膜相连的侧中膜小体。此外还观察到典型的芽胞以及存在于细胞壁外的荚膜结构。本实险结果为深入研究艰难梭菌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细菌鞭毛染色的适宜菌龄,一般在10—24小时之间,但在实践中发现,不同种细菌染色菌龄有不同特点。普通变形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都是无芽孢菌,因而不会由于产生芽孢而使鞭毛脱落,所以染色菌龄较长,从4小时开始,到24、48、72小时均可进行染色,结果也比较理想。可见,这几株菌的鞭毛染色几乎不受菌  相似文献   

14.
细菌的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鞭毛染色常用硷性复红乙醇饱和液或结晶紫乙醇饱和液染色。对后者反复试验未能使鞭毛着色,分析染料的溶解度及配制时各染液混合后出现大量结晶紫沉淀物,考虑染液配制过程中损耗大量媒染剂使鞭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菌毛,了解菌毛结构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ICU的医院感染患者的腹腔手术后引流液、痰及呼吸机导管内壁附着物等为材料分离鉴定细菌,制备细菌的电镜标本,通过超微结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菌体表面的菌毛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新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体表面存在菌毛,菌毛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粘附有关。结论菌毛粘附是生物被膜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细菌中的螺菌、弧菌和部分杆菌具运动器官——鞭毛。能够运动是这些细菌的基本特性之一。欲观察细菌的运动性常采用暗视野和悬滴法,但因生活的细菌在普通显微镜下透明度较高,悬滴法又只能在高倍镜(40×)下观察,这些都给初学者带来困难。我们改用无毒的美兰染色后活体观察,效果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材料为培养6—10小时的“7216”(苏云金芽孢杆  相似文献   

17.
鞭毛是细菌体表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一直以来仅被简单地当做运动器官。但近几年来,随着对鞭毛结构和致病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鞭毛及其运动性可促进细菌对于宿主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也密切相关,并且鞭毛素蛋白能通过与细胞上Toll样受体5(TLR5,toll-like receptor 5)结合而诱导机体促炎性反应。同时,鞭毛也因其独特的免疫学效应而被应用于新型免疫佐剂的研发。本文主要就鞭毛的结构、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免疫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用FFTC标记的抗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球蛋白和RB-200标记的抗无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体球蛋白进行双重染色,结果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显示特异性染色反应,其荚膜发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荚膜内的菌体里黄红色。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形成荚膜或不形成荚膜的)等都被染成红色,与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避免了交叉反应,成为一种特异性很高的快速检验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鞭毛是细菌体表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一直以来仅被简单地当做运动器官。但近几年来,随着对鞭毛结构和致病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鞭毛及其运动性可促进细菌对于宿主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也密切相关,并且鞭毛素蛋白能通过与细胞上Toll样受体5(TLR5,toll-like receptor 5)结合而诱导机体促炎性反应。同时,鞭毛也因其独特的免疫学效应而被应用于新型免疫佐剂的研发。本文主要就鞭毛的结构、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免疫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Rcs是肠杆菌科细菌中的一种复杂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能调节细菌荚膜异多糖酸合成,以及细菌鞭毛基因、抗酸性基因等的表达。Rcs不同于典型的双组分系统,其由3个蛋白构成,磷酸转移过程分3步进行。不同细菌中的Rcs功能有所区别,主要为调控细菌的毒力和应激。本文在简单介绍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对肠杆菌科细菌Rcs的组成、功能及磷酸转移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