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英 《化石》2001,10(1):2
2000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发布研究所新近科研成果举行记者招待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中央电视台科教部和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30多位记者参加了招待会。会上,首先由王元青副所长简要介绍了研究所的改革进展和近期的科研成果,接着由徐星副研究员和张福成副研究员分别代表其课题组较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重要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青年植物生理工作者有机会在一起交流科研成果,切磋学术思想,开拓知识视野,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于1988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大学召开了首届青年植物生理工作者科研成果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33位年轻同志出席了会议。这当中,25岁以下66人,占49.6%;26—30岁43人,占32.3%;31—35岁24人,占  相似文献   

3.
孙树臣  邵明安 《生态学报》2018,38(16):5782-5791
地表能量平衡问题一直是陆面过程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2014年8—10月和2015年4—6月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柠条林地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柠条林地热储通量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热储通量对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林地各热储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在能量平衡方程中,考虑热储通量项后能显著提高柠条林地能量闭合度,平均提高幅度为11.91%。其中,土壤表层热储通量对能量闭合度的贡献最大,占总热储通量的95.63%;光合作用热储通量和大气感热存储通量占总热储通量的比例不足5%,光合热储通量略高于大气感热存储通量;而大气潜热存储通量则降低了能量闭合度,平均降低幅度为0.06%。因此,在分析黄土高原柠条林地能量平衡中热储通量项是不可忽略的。影响柠条林地各热储通量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和水分。植被生长状况是影响柠条林地热储通量各分量项季节和日变化的重要因素,并对能量闭合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最为关键的大气环境要素之一,开展城市热环境研究的前提是在时空维度上获取足量的热环境参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在线式热环境监测设备,收集2022年10月16日至24日广州大学校园气温、风速、太阳辐射和地面温度四种热环境参数,分析小尺度下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测点之间的风速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极个别测点的风速特征与其它测点相关性仅在0.5左右,显示其小气候的独特性;2)不同测点风速和热岛强度变化时空差异明显,即使距离靠近的测点,受邻近建筑和植被特征的影响热环境特征会有所差异,各测点的日间风速大,热岛强度较为明显,夜间风速较小,热岛强度较弱;3)地面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达0.8左右,这种相关性在夜间表现更为密切,并且这种关系受风速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反映了城市热环境参数在小尺度上的高度异质性,并揭示了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热环境监测领域的可行性、便捷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遗传》1986,8(2):48-48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共同组织的“全国基因工程在疫苗和医药上的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 10月19日至24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80人,分别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和 生产单位。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交流我国近几年来运用基因工程这门近代科学技术在疫苗和医药上实际应用所取 得的科研成果,是讨论如何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次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1982年8月30日至4月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京主持召开了我国最大的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学术交流和工作会议。来自该站的科技人员和一些宣传出版单位的代表及外地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国生物界的著名老科学家汤佩松、马世骏、阳含熙、贾慎修、侯学煜等前后参加了会议并对该站的科研成果作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今后的科研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代表们总结了该站建站三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进一步讨论和制定了该站今后的科研工作计划。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共48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25篇,内容有:有关土壤、植物区系、植被和草地资源方面的本底资料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化石》2010,(1):65-66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诞辰的国庆日前夕,新中国古生物界的一批科研成果,东渡日本到千叶县的幕张驿,从2009年7月18日——9月27日,圆满地完成了题为《恐龙2009沙漠的奇观!!》的大展。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共同组织的《全国基因工程在疫苗和医药上的应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80人分别来自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交流我国近几年来运用基因工程这门近代科学技术在疫苗和医药上实际应用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讨论如何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次学术会议。河南省科协主席吴百川同志,洛阳地区副专员王如珍同志以及省科委、洛阳地区科  相似文献   

9.
全国稻纵卷叶螟第二次科研协作会议,于1979年3月1—7日在桂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6个省(区)、市88个科研、教学、植保行政部门的代表共108人。 会议交流了科研成果;分析了近年来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7月20日,同方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医院科研成果统计分析与评价数据库》召开了专家鉴定会。来自卫生和医疗主管部门、医院科研处、学协会等18个单位的20位专家参会,并对该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数据库统计了全国11 863家医院(包括1 647家三级医院、6 357家二级医院)及其200万名学者近10年的科研产出成果数,并对其学术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统计的科研成果类型包括国内期刊发文、SCI  相似文献   

11.
张德顺  王振 《生物信息学》2018,25(10):27-31
为揭示广场中不同遮蔽情况在太阳运行条件下,小气候及人体热舒适度的变化特征,根据天球模型、太阳视运动轨迹原理,在测点天空鱼眼照片上,叠加日轨图和天空图,绘制成天穹图。以上海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夏季日间小气候的实地测量和热舒适度的计算,分析天空开阔度对日间小气候和热舒适度的影响,比较天空开阔度和太阳运行所在扇区天空开阔度对日间不同时刻小气候和热舒适度影响的差异,通过组间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热舒适度分析定位出对小气候和热舒适度影响最大的时间和天穹范围,为广场适宜性小气候设计提供更具体准确的设计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遗传学会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82年2月23日至28日在广州召开。20个省市遗传学会的代表以及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51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科普工作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科普工作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直接提高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而且是科研成果的传播、推广和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2012,(4):48-48
2月25日,一项从连翘中提取有效成分连翘素的创新性技术突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汉董、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德泉等鉴定专家们的肯定。鉴定专家认为,连翘素成果表明,河南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等单位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和应用整体工艺技术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广西柳城县甘蔗研究室农业技术员曾吉恕于1977年2月开展了甘蔗嫩叶离体培养诱发胚状体与植株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并开始应用于生产。最近广西柳州地区科委和区教育卫生办公室主持鉴定了这项科研成果。鉴定会于1979年6月12日至14日在南宁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和植物生理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冷学会第三组于1978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在广州召开了果蔬冷藏条件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外贸部,商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所属单位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共60多人。会上交流了近年来各单位在果蔬贮藏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共提出学术报告27篇,作为贮藏(包括冷藏、气调贮藏等)应用技术理论基础的工作,如各种果蔬在成  相似文献   

16.
全国褐稻虱第三次科研协作会议于2月20—27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8个省、市、自治区共110个单位的147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就褐稻虱迁飞规律,各地消长特点和综合防治途径等方面交流了科研成果和经验。同时又按褐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4):229-229
2017年7月20日,同方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医院科研成果统计分析与评价数据库》召开了专家鉴定会。来自卫生和医疗主管部门、医院科研处、学协会等18个单位的20位专家参会,并对该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1:50万植被图和植被区划”科研成果于1985年1月15日通过鉴定。鉴定会由辽宁省科委组织、邀请了周以良等40余位专家参加。专家们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技术说明,审查了全部野外调查资料、计算数据和研究报告后,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达到了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生物学会3月22日在北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和"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等11项科研成果入选(含并列),内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鱼类、早期陆生植物等研究领域,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推动了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这是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8年来,首次组织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旨在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部分地区实验猕猴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其遗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五日热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由体虱在人群中传播,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包括战壕热。为进一步搜集猕猴是五日热巴尔通体自然宿主的证据,本研究调查了国内4个地区实验用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感染状况,对菌株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方法】采集猕猴全血和血清样品各550份,用于菌株分离、核酸和血清IgG抗体检测。应用6个管家基因扩增及测序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系统发育及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菌株RAPD指纹图谱差异;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血清中抗五日热巴尔通体IgG抗体水平。【结果】从550只猕猴中分离到8株五日热巴尔通体菌株,带菌率为1.5%;直接PCR检测550份全血核酸的总感染率为8.2%。普通猕猴血清阳性率为19.0%,感染水平明显高于食蟹猕猴(5.6%)。五日热巴尔通体与汉赛巴尔通体RAPD指纹图谱的带型完全不同,猴源和人源五日热巴尔通体菌株Fuller带型基本一致。不同宿主来源菌株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猴源菌株之间差异小,其与人源菌株差异较大。【结论】中国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感染水平较高,普通猕猴自然感染率及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食蟹猕猴,猴源与人源菌株的基因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