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作为混合菌剂接种于烟草。设置了未施菌(CK)、单施球孢白僵菌(BB)、单施摩西球囊霉菌(GM)和混合施菌(MIX)4个不同处理,并对田间烟草整个生长周期的农艺性状、叶绿素SPAD值、干物质积累和石油醚提取物(P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混合施菌处理能显著提高苗期根系的农艺性状,表现出对根系的促生作用;幼苗的干物质积累也得到显著提升。移栽后,混合施菌处理的植株的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围和株高相较于未施菌组均得到显著提升,植株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1.24–1.32倍。在移栽60 d后,MIX植株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降幅达20.1%。混合施菌处理显著提高了上部成熟烟叶的PEE含量,其中在B2F和B3F等级烟叶中分别提高了5.70%和6.68%。球孢白僵菌和摩西球囊霉的混合应用在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改善了烟草的根系发育,提高了植株的生长势和上部叶PEE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于温室盆栽不同光照条件(遮光率分别为0%、24%、48%、72%、96%)下,对孔雀草Tagetes patula进行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球状巨孢嚢霉Gigaspora margarita和不接种对照处理,测定孔雀草菌根侵染率、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旨在评价AM真菌对孔雀草耐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均能侵染孔雀草根系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不同遮光处理均以接种F. mosseae的侵染效果最佳,强光及弱光均不利于AM真菌侵染,当遮光率为24%时,孔雀草生长状况最佳。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F. mosseae显著提高了孔雀草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比叶重、着花数和花茎,单花花期延长,提高了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脯氨酸含量,光补偿点下降,光饱和点升高,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大。结果表明,适当遮荫有利于孔雀草生长发育,接种AM真菌能增强孔雀草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减缓弱光造成的损伤,增强其耐阴性,且以接种F. mosseae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蔡悦  聂勇  吴茜茜  黄勃 《菌物学报》2020,39(7):1328-1338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类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其自然侵染的寄主昆虫众多,达15目149科750种。为了解球孢白僵菌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探讨种群异质性和寄主来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寄主专化性的强弱,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比较了安徽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85株球孢白僵菌(寄主种类涉及7目24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通过构建聚类树分析菌株基因型和寄主关联性。结果表明琅琊山球孢白僵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906,Shannon信息指数Is=0.4510,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不同寄主目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为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其中菌株数量较多的鞘翅目、膜翅目和同翅目3个亚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且水平接近。聚类分析发现8对SSR引物将85株球孢白僵菌分成29个基因型,并在遗传相似系数0.70处分别聚为3个分支。分析寄主类型发现相同基因型的株系可侵染不同目的寄主,而同一类型寄主也可被不同基因型的菌株侵染。球孢白僵菌种群的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谱系与寄主来源无明显相关性,菌株的寄主专化性弱。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在一定剂量下具有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为了评价镧元素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侵染和产孢的影响,研究于温室盆栽条件下,以0、0.001、0.005、0.025、0.125、0.625mmol/L氯化镧溶液分别浇灌接种与不接种AM真菌Glomus mossea的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每次浇灌200mL,共6次,定期测定各处理白车轴草生物量、植株氮、磷和钾含量、AM产孢和侵染率等。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镧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白车轴草生物量、植株氮、磷和钾含量,接种AM真菌的白车轴草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均显著优于未接种对照。随着镧浓度的增高,接种AM真菌植株的氮、磷和钾含量先上升再下降,镧浓度为0.005mmol/L时氮、磷和钾吸收量最高,分别为68.3、9.1、106.0mg/g。不同浓度镧对根系侵染率及孢子密度产生不同影响,随着镧元素浓度升高,侵染率及孢子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镧浓度为0.005mmol/L时,侵染率最高(82%),孢子密度最大(8.03个/g)。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烟草香气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M)真菌能够与植物共生,促进寄主植株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植株抗逆性,但鲜见其对香气物质代谢作用的报道。本试验研究了AM真菌摩西球囊霉对烟草叶片腺毛和香气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能够增加烟草叶片腺毛的密度,并诱导烟草叶片腺体毛状体脂质分泌所必需的腺体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基因(NtLTP1)表达量增加;提高香气相关物质绿原酸、茄尼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促进了香气物质合成途径中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诱导香气相关物质代谢关键酶苯丙酰胺转氨酶和多酚氧化酶基因NtPALNtPPOE,以及黄酮醇合酶和角鲨烯合酶基因NtFLSNtTSS表达上调。说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能够增加香气产生部位腺毛的数量和分泌活性,并促进烟草叶片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调查了粗放经营状态下黄山毛峰茶园根际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及其时间生态位水平.于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选择粗放经营茶园采集土壤样品140份,经稀释平板法分离共获得昆虫病原真菌1041株.结果表明: 昆虫病原真菌种群多样性较为丰富,经鉴定分为6属13种.其中,淡紫紫孢菌、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为优势种群,其菌株数分别为309、255和101株,占总数的29.7%、24.5%和9.7%.茶园土壤中淡紫紫孢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球孢白僵菌最小.昆虫病原真菌之间以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1.965;而爪哇棒束孢和球孢白僵菌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小,仅为0.374.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盆栽试验,在15 ℃和5 ℃低温胁迫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真菌对玉米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了AM真菌的侵染;接种AM真菌的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量、相对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接种植株.与非菌根玉米相比,菌根玉米具有较高的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及较低的初始荧光(Fo),并且在5 ℃处理中差异显著.接种AM真菌使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增强;低温胁迫下,菌根植株的气孔导度(Gs)显著高于非菌根植株;而胞间CO2浓度(Ci)显著低于非菌根植株.表明AM真菌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及改善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来减轻低温胁迫对玉米植株造成的伤害,提高玉米耐受低温的能力,进而提高玉米的生物量,促进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8.
张菲  邹英宁  吴强盛 《菌物学报》2019,38(11):2043-2050
测定分析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正常供水与干旱处理的盆栽枳Poncirus trifoliata实生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周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菌根侵染率。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促进了干旱处理的枳植株生长,增加了根系体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同时也上调了干旱处理的枳叶片精氨酸脱羧酶基因(PtADC1PtADC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PtFe-SODPtMn-SOD)、过氧化物酶基因(PtPOD)和过氧化氢酶基因(PtCAT1)的表达,因而维持了一个相对更低的活性氧水平(如过氧化氢),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于不同温度(25℃/20℃、35℃/30℃和40℃/35℃)下测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F. mosseae+G. versiforme 混合菌种处理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F能与狭叶薰衣草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以混合菌种处理的侵染率最高,达到68%。40℃/35℃下,与不接种AMF对照相比,混合菌种处理的狭叶薰衣草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等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46%、68%、65%、29%和70%;与不接种AMF对照相比,3种温度处理下接种AMF显著增加了狭叶薰衣草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而降低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表明接种AMF能增强狭叶薰衣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高温造成的伤害,增强耐热性,与单一接种相比以混合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变形球囊霉提高狭叶薰衣草耐热性的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0.
烟草黑胫病是由寄生疫霉烟草变种引起的一种对烟草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土传病害。本文以健康烟株与感染黑胫病烟株茎秆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技术扩增样本中真菌转录间隔区的ITS1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旨在了解黑胫病感染对于烟草茎秆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20个测序样品,共获得755 599条高质量序列片段,最短序列为200bp,最长序列为356bp,平均序列长度248bp。结果表明,健康烟株和发病烟株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所有茎秆样品的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健康烟株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样品相对丰度大于1%的属有镰刀菌属Fusa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赤霉菌属Gibberella等,其中,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优势属为镰刀菌属(39.35%)和被孢霉属(14.19%),发病烟株根际土壤镰刀菌属和被孢霉属相对丰度分别为40.26%和20.77%;健康茎秆样品优势属为隐球菌属(31.12%)、链格孢属(18.28%)、镰刀菌属(15.67%)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13.34%);病健交界茎秆样品优势属为镰刀菌属(41.36%)、隐球菌属(28.15%)和链格孢属(22.32%);发病茎秆优势属为隐球菌属(62.14%)和链格孢属(27.75%)。烟株感染黑胫病后,其根际土壤与茎秆样品真菌优势属种类与健康烟株无明显变化,但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变化显著。发病烟株茎秆与根际土壤样品真菌群落Sobs、Chao1、Shannon指数较健康烟株降低,Simpson指数上升,表明烟株发病后根际土壤真菌与茎秆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降低。该结果对于研究烟草黑胫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及其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初步探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促进百合生长并延长瓶插过程中切花观赏期的作用机制,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百合Lilium brownii进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变形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单一接种或者共同双接种处理。结果表明,共同接种F.mosseae和G.versiforme的百合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分别增加了60%和58%。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F. mosseae和G. versiforme处理的百合根尖数、根系长度、分叉数、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分别比对照增加123%、128%、182%、118%和232%。切花瓶插期间,接种AM真菌处理的百合切花水分平衡值和鲜重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瓶插5d时达到乙烯峰值5.4μL/*g·h (FW)+,共同接种F. mosseae和G. versiforme处理的百合切花乙烯释放速率比对照降低30%;呼吸速率则在瓶插1d时达到峰值0.7μL/*g·h (FW)+,共同接种比对照降低37%;百合花瓣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9%、32%、52%和26%。百合花瓣内N、P、K、Mg、Ca、Fe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处理,Mn和Cr含量则低于对照;共同接种处理的百合瓶插寿命增加了3d,最佳观赏时间比对照延长2d。结论认为共同接种F. mosseae和G. versiforme处理更加有效地改善切花花枝的水分平衡、营养状况与生理代谢,控制衰老激素的合成,从而延长百合切花的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态学报》2013,37(11):1028
该试验以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地表球囊霉(G. versiforme)为接种剂, 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物量、热值、含碳量、灰分、能量积累和碳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根内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对提高刺槐生物量、热值、能量积累和碳素积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接种根内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后刺槐的总生物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89.61%和91.34%, 能量积累分别比对照增加102.20%和94.19%, 碳素积累分别比对照增加93.30%和77.21%; 同时发现刺槐的能量和碳主要分布在根系和叶, 而茎中能量和碳所占的比例较小。接种根内球囊霉提高了刺槐的干重热值, 其根、茎、叶的干重热值分别比对照增加7.72%、8.94%和8.41%; 接种地表球囊霉也显著(p < 0.05)提高了刺槐的干重热值, 但其效果低于根内球囊霉。接种根内球囊霉显著(p < 0.05)提高了刺槐根的含碳量, 对茎和叶的含碳量影响不明显。接种根内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都显著(p < 0.05)提高了刺槐茎和叶的去灰分热值。  相似文献   

13.
刘霞  陶思齐  翁涵  梁英梅 《菌物学报》2019,38(9):1430-1439
利用锈菌吸器特异性结合伴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 A(ConA)的特性,用ConA-sepharose 4b作为层析介质,对自然状态下感染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e的绚丽海棠叶片以及接种亚洲胶锈菌G. asiaticum后不同发病时期沙梨叶片中胶锈菌的吸器进行分离,构建了吸器提取体系。结果表明,在感病叶片产生大量花斑时提取到这两种胶锈菌的完整吸器,经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两种胶锈菌的吸器形态相似,呈菌丝状或肾形或不规则形状,吸器体与叶绿体含量接近1:1。研究中提取得到了G. yamadae吸器总RNA,为胶锈菌的吸器转录组中候选效应分子筛选以及病原与寄主互作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皂角发酵物对贵州当地特色产业红托竹荪的病害防治及促生长作用,本研究在室内分离病原菌并进行平板对峙实验,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不施用药剂的常规处理、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菌液、皂角粉末、皂角发酵物,调查防治效果,测量菌蛋大小及个数,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从发病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  相似文献   

15.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我国北方典型草原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 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 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退化。养分添加作为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一种管理措施, 其应用目前还处于实验性研究阶段。关于羊草的地上-地下功能性状对养分添加, 尤其是P添加的响应研究较少, 相关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为此, 该文以羊草为研究对象, 通过温室栽培进行N (50, 100, 250 mg N·kg-1)和P (5, 10, 25 mg P·kg-1)各3个水平的养分添加实验, 研究羊草的地上-地下功能性状对N、P添加的响应及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 1)羊草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主要受N添加的影响, N添加显著提高了羊草的地上生物量, 而地下生物量主要受P添加的影响, 尤其在中N和高N水平, P添加显著降低了羊草的地下生物量。羊草的根冠比受N、P添加的共同影响, 随着N、P添加梯度加大, 根冠比显著降低, N、P添加促进了羊草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和N、P向叶片的分配。2)在低N和高N水平, 羊草对P添加的响应与适应机制不同。低N水平, 羊草主要通过增加光合速率和比根长(SRL), 提高光合能力和根系对N的获取能力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 而根系对P的吸收有利于地下部分的生长; 在高N水平, P添加对羊草的个体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 甚至地下生物量明显受到P素抑制, 羊草主要通过保持较高的比叶面积(SLA)和SRL, 提高对光资源的截获能力和根系对N的获取和吸收能力, 维持地上部分的生长。3)相对于地上性状, P添加对羊草的地下性状影响更大, 羊草的SLASRL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叶片与根系在资源获取和利用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