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太岳山区大气元素沉降研究较少。为摸清该区域大气污染水平及其受盆地的可能影响,以ICP-MS法测定采自15个样点的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地衣体内7种常见有害元素(As、Cd、Cu、Pb、S、Sb和Zn)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元素含量一般高于"清洁区",但低于"严重污染区"的相应数据,表明太岳山区具有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聚类分析将15个样点分为两类,两类样点在距盆地距离(distance from the nearest basin, DFNB)和多数元素的含量方面均差异显著,近盆地区(DFNB=13.7±7.987 km)中的6种元素(As、Cd、Cu、Pb、Sb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远盆地区(DFNB=32.5±6.062 km), 5种元素(As、Cu、Pb、Sb和Zn)的含量与DFNB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r≤-0.59; P≤0.02),表明山区内部的大气质量受盆地地区的大气污染物传输的影响。S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低(变异系数CV10%),和DFNB的相关性及在近盆地区和远盆地区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仍随DFNB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盆地人类活动所释放的S可能主要是以更易于扩散的气态形式向山区传输的。本研究结果表明丽石黄衣是太岳山区大气有害元素污染的良好监测生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物种和基物偏好对地衣元素水平的影响,测定了采集于河北太行山区6个地点的6种地衣体内的16种元素(Al、Ba、Cd、Cr、Cu、Fe、Mn、Mo、Na、P、S、Sc、Sr、Ti、V和Zn)的含量。这6种地衣包括3种石生地衣(鸡冠胶衣Collema cristatum、中国石黄衣Xanthoria mandschurica和淡腹黄梅Xanthoparmelia mexicana),2种土生地衣(莲座石蕊Cladonia pocillum和石果衣Endocarpon pusillum),及1种树生地衣(毛边黑蜈蚣衣Phaeophyscia hispidula)。主成分分析(PCA)和费里德曼双向秩方差分析(Friedman检验)结果显示,物种和基物偏好对地衣体内元素含量的影响显著,而地点的影响不显著。树生地衣累积的大气源元素(P、S和Zn)高于土生和石生地衣。土生地衣体内的地壳源元素(Al、Ba、Fe、Mn、Mo、Na、Sc、Sr、Ti和V)和大气源元素Cr的含量最高。石生地衣的大气源元素(P、S和Zn)含量近于土生地衣,但地壳源元素含量较低;3种石生地衣在这些元素的含量方面差异不大。这些结果表明以地衣化学组成监测大气元素沉降的研究需慎重考虑物种及基物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健斌  胡光荣 《菌物学报》2022,41(1):155-159
基于形态学和化学研究发现中国蜈蚣衣科地衣中的5个新记录种:美洲哑铃孢、红髓外蜈蚣叶、狭叶红髓黑蜈蚣叶、毛裂芽黑蜈蚣叶和变白蜈蚣衣。对每个种的分类学特征给予了描述和讨论,并提供形态特征图。所有研究的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4.
地衣元素组成是监测大气元素沉降的有效和可靠指标,其受地衣年龄的影响较大,但该影响在土生枝状地衣中的研究并不充分。本研究测定了采自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枝状地衣高山珊瑚枝(Stereocaulon alpinum)中55种化学元素(Ag、Al、As、B、Ba、Be、Bi、Ca、Cd、Ce、Co、Cr、Cs、Cu、Dy、Er、Eu、Fe、Gd、Ge、Hg、Ho、K、La、Li、Lu、Mg、Mn、Mo、Na、Nb、Nd、Ni、P、Pb、Pr、Rb、S、Sb、Sc、Se、Si、Sm、Sn、Sr、Tb、Th、Ti、Tl、Tm、U、V、Y、Yb和Zn)的含量,并比较了其在假果柄不同部位(顶部、中部和基部)的差异,以检测无污染生境中地衣体部位与元素种类对地衣体内元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衣元素含量与已有研究中地衣元素含量的背景值/基线值范围相符,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元素沉降程度极低;绝大多数生理代谢意义甚小的元素在年老部位含量较高,表明这些元素在地衣体内随地衣年龄增长而持续积累,且在地衣体内的转运强度较低;部分营养元素垂直趋势不明显,或在中部最低,反映了地衣体内营养元素向生长旺盛的顶端转运的趋势。因此,在以地衣元素组成为测试指标的大气污染监测中,需针对拟研究的元素,选取地衣的特定部位,并在不同研究的数据比较中使用相同部位,以增加数据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石生藓类氮含量的贵阳地区大气氮沉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学炎  肖化云  刘丛强  唐从国 《生态学报》2009,29(12):6646-6653
对贵阳市区到农村地区的石生藓类氮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藓类氮含量(y,%)和大气氮沉降(x, kg hm~(-2) a~(-1))的平均定量关系(y=0.052x+0.7325)计算了各采样点的大气氮沉降值.贵阳地区大气氮沉降的变化范围为0.91~44.69kg hm~(-2) a~(-1),市区大气氮沉降最高平均(29.21±6.17)kg hm~(-2) a~(-1),主要来自城市废水NH3释放;最低平均(11.95±3.95)kg hm~(-2) a~(-1),出现在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地带,主要原因在于来自市区的氮污染物减少、且大量分布了环城林带、农业活动相对较低;20km以外的农村地区大气氮沉降略微升高(平均(14.31±5.11)kg hm~(-2) a~(-1)),主要反映了农业施肥导致NH3释放的增加.结果表明,石生藓类氮含量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大气氮沉降监测工具,能够较准确地量化大气氮沉降的水平,并为深入研究大气氮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柱衣属Pilophorus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通过标本采集发现了6个种,包含过去报道的4个种:P. acicularis,P. cereolus,P. clavatus和P. curtulus,以及两个作者近期发表的种:P. fruticosus和P. yunnanensis。对这6个种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以及化学特征的描述,并且提供了中国柱衣属的检索表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地图衣属部分物种的分类地位,该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表型特征(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特征)和基因型特征(ITS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图衣属(Rhizocarpon Ramond ex DC.)地衣物种进行分类学研究,初步探讨该属物种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该属1新种——四川地图衣(Rhizocarpon sichuanense Y.M.Zhang,L.Hu & W.C.Wang,sp.nov.),该新种与相近种黑灰地图衣(Rhizocarpon cinereonigrum Vain.)和中华地图衣(Rhizocarpon sinense Zahlbr.)的主要区别:地衣体裂片较为分散,表面呈龟裂或者亚鳞叶状;下地衣体黑色,明显;孢子较大,为[(27~)32~42.5]μm×[12.5~17.5(~20)]μm,TLC检测含有巴巴酸.在系统发育中,该新种与黑红地图衣[Rhizocarpon badioatrum(Flörke ex Spreng.)Th.Fr.]在同一个进化分枝上,但黑红地图衣的地衣体裂片连续不分散,孢子明显较小[(23~36)μmx(13~16)µm],地衣体中含有地弗地衣酸或不含化学物质.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该新种——四川地图衣属于褐地衣体亚属中的Badioatrum group;(2)仅依据解剖学特征(孢子的大小和分隔类型)对地图衣属部分类群的划分存在不合理性,还需结合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该文提供了新种的分类学描述以及形态、解剖和化学的高分辨率图片.利用新种的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为建立更趋自然合理的分类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此外,该文对世界范围内褐地衣体亚属中子囊孢子为棕色1隔的类群(Badioatrum group)编写了详细的物种检索表,为该类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国网衣类地衣进行研究时,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属——珐氏衣属及其新记录种——微型珐氏衣。该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化学的手段,对微型珐氏衣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相关照片。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presents a DNA extrac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fresh, herbarium-stored, lichenized and other fungal specimens. The method is fast and reliable, comparatively inexpensive and is suitable for obtaining PCR amplification quality DNA from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in a short time. The method has been tested with over 300 samples ofAscochyta, Phyllosticta, Ramalina, Parmelia andPhysconia. Amplifiable fungal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ure cultures, leaf lesions, whole thalli and dissected only-fungal sections of lichenized fungi. In addition, the method has proved suitable for use with herbarium specimens of both lichenized and non-lichenized fungi, stored as dried pure cultures or dried infected plant material.  相似文献   

10.
王春晓  孙美洁  赵遵田 《广西植物》2020,40(12):1833-1837
通过对采自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无量山地衣标本的研究,发现了橙衣属的一个中国新记录Caloplaca indica(三室类型孢子)和果衣属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Ramboldia haematitesR. haematites在福建和广西同样存在。该文详细描述了其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方面的特征,并且提供了显微结构照片。本研究丰富了云南、福建和广西地衣的物种多样性,为橙衣属和果衣属地衣分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可靠资料。所用标本存放在山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SDNU)。  相似文献   

11.
在形态和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ITS片段),对中国横断山地区的830号与蓝细菌共生的肺衣属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发现3个新种;其中,横断山肺衣L. hengduanensis的主要特征是具粉芽化裂芽,无脊肺衣L. irrugulosa的网脊不明显,以及宽叶肺衣L. latilobulata的裂片顶端宽且钝圆;3个种在ITS系统发育树上分别形成独立小枝。文中提供了中国肺衣属中与蓝细菌共生的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文字衣属Graphis 1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长形文字衣Graphis elongata Zenker。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伸长的线盘,果壳两侧炭化,子实层清晰状,子囊孢子横隔双透镜型,胞室12~16个,长55~80μm,无地衣化学物质。研究标本采自云南大围山,保存于聊城大学第一标本室(LCU-L)。文中提供了该种的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片。  相似文献   

13.
该文报道了中国文字衣科地衣一新记录属——裂孔衣属(Schizotrema Mangold & Lumbsch)及其1个新记录种,即瓜岛裂孔衣 [Schizotrema guadeloupense(Hale)Mangold & Lumbsch],标本来自云南。该属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壳状,树皮生,具子囊盘类或色盘衣类的子囊果,子囊果具再生层状边缘,固有盘被融合或不明显,具侧生侧丝,子囊孢子横隔透镜或砖壁型。瓜岛裂孔衣也是亚洲新记录种。此外,该文还对裂孔衣属其他5种的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属世界范围检索表。以上结果为文字衣科地衣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文字衣科点衣属1新种——近烟色点衣Ocellularia subfumosa以及中国点衣属3个新记录,即洞点衣O.cavata、平点衣O.leioplacoides和核类点衣O.pyrenuloides。文中对每种提供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片。研究标本保存于HMAS‐L、KUN‐L和SD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