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PSCA和Oct-4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内PSCA和Oct-4蛋白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SCA和Oct-4蛋白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1)PSCA的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SCA呈高表达,而癌周围组织中PSCA呈低表达.经q 检验,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SCA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Oct-4的表达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Oct-4蛋白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Oct-4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Oct-4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SCA和Oct-4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癌干细胞",PSCA和Oct-4蛋白也许参与了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x-2和Suvrivin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1999-2006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眼睑基底细胞癌发病年龄20-68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内Cox-2和Suvr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ox-2和Suvrivin蛋白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COX-2蛋白呈低表达。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Suvrivin蛋白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Suvrivin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COX-2和Suvrivin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OX-2、Survivin在眼睑BCC中的异常表达,对眼睑BCC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yclinE和cdk2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其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内CyclinE和cdk2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yclinE和cdk2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CyclinE和cdk2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CyclinE和cdk2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CyclinE和cdk2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yclinE和cdk2的高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两者共同表达对于术后病人监测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链接蛋白Ez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关系的研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2000-2006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甲状腺腺瘤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内Ezrin蛋白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Ezr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腺瘤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生存期分析。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zrin蛋白呈高表达;甲状腺腺瘤中Ezrin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Ezrin蛋白表达强阳性组总生存期均短于表达弱阳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zrin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8年胆管细胞癌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另取胆管细胞癌周围正常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Cdk2蛋白和CyclinE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组中Cdk2蛋白和CyclinE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胆管细胞癌中Cdk2蛋白和CyclinE呈高表达,对照组中Cdk2蛋白和CyclinE呈低表达,胆管细胞癌组与对照组之间Cdk2蛋白和CyclinE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k2与CyclinE在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正性调节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2000-2008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皮脂腺腺癌(eyelid sebaceous gland grandular cancer,ESGG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组织内p21和p27基因的表达。并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21和p27基因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对各组组织中p21和p27基因表达的阳性面积率作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21和p27基因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q检验,眼睑皮脂腺腺癌与癌旁组织之间,p21和p27基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p21和p27基因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对眼睑皮脂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p21和p27基因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它们在皮脂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BX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夏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2013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癌旁组织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CBX7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结果 CBX7蛋白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低表达,统计分析显示,CBX7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0.05)。结论 CBX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低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G1和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0-2006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细胞周期素G1和G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细胞周期素G1和G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细胞周期素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而细胞周期素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G1表达的增高,周期素G2的表达却显著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周期素G1和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对细胞周期调控和/或DNA修复起了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COX-2和IL-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X-2和IL-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2000-2006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组织内COX-2和IL-1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OX-2和IL-1在癌及癌旁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OX-2和IL-1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COX-2和IL-1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IL-1可能通过诱导COX-2的表达,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Cyclin 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Cyclin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0-2006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水平,分析了CyclinD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CyclinD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CyclinD1在膀胱癌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之间,CyclinD1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CyclinD1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yclinD1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膜细胞骨架链接蛋白Ezrin和Fascin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5年9月-2009年12月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Ezrin和Fascin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Ezrin和Fascin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1)Ezrin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Ezrin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Ezrin表达弱。增生期组Ezrin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ascin的表达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Fascin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中可见少量的棕黄色颗粒,Fascin表达弱。增生期组Fascin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和Fascin在血管瘤增生期均上调表达,表明Ezrin和Fascin均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IP30/CC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0-2006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TIP30/CC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TIP30/CC3基因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TIP30/CC3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1)TIP30/CC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TIP30/CC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临床UICC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癌基因TIP30/CC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促进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膜- 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 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AN 表达载体(small hairpin RNA,shRNA),探讨其对肾癌细胞株786-0 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以Ezrin 为靶基因,以Pgenesil-1 质粒为载体,设计和构建重组体,设计2 条发夹式RNA(shRNA),合成后克隆入载体Pgenesil-1,扩增并中量提取质粒,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 转染进786-0 细胞,重组质粒转染786-0 肾癌细胞株,用运实时荧光定量PCR 进行筛选鉴定,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重组质粒载体shRNA-Ezrin1,用shRNA-Ezrin1转染786-0 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仪、电镜检测,观察RNA干扰Ezrin 后肾癌细胞株786-0 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shRNA干扰后786-0 细胞增殖活性减弱,G0/G1时段明显延长(P〈0.01),PI缩短(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Ezrin与肾癌细胞凋亡、增殖有关,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Helicobacter pyloriL-form,Hp-L)型感染以及Ezrin的表达情况,探讨Hp-L型、Ez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应用革兰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40例对照组织中的Hp-L型感染情况。(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上述各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3)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0例新鲜胃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30例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Ezrin mRNA的表达。结果 (1)胃癌组中革兰染色L型的检出率为80.00%(64/80)、免疫组化Hp-L型阳性率81.25%(65/80),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80例胃癌组织中Hp-L型阳性(即革兰染色L型检出阳性和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同时阳性)的病例数为56例,其阳性率为70.00%;对照组中革兰染色L型检出率为22.50%(9/40),免疫组化Hp-L型阳性率40%(16/40)二者检测结果也具有一致性(P0.05)。40例对照组织中Hp-L型阳性例数为9例,其阳性率为22.50%。胃癌组与对照组的Hp-L型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癌组Hp-L型感染阳性率仅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3)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显示胃癌组中Ezrin mRNA及Ezrin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Ezrin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4)胃癌中Hp-L型阳性组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71.43%(40/56)高于Hp-L阴性组54.17%(13/24)(P0.05),且Hp-L型阳性和Ezrin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456,P0.05)。结论 Hp-L型感染阳性率和Ezrin表达阳性率在胃癌中均较高,二者可能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BCG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0-2006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甲状腺腺瘤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腺瘤组组织内ABCG2蛋白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ABCG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腺瘤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ABCG2蛋白呈高表达;甲状腺腺瘤中ABCG2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BCG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而且其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化疗过程中多药耐药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