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霞  陈瑛 《遗传学报》1999,26(4):336-344
选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布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的Drosophilaimmigrans果蝇种群的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分析,在6个地理种群的46例单雌系中仅检测到11种限制性类型,表征种群内均一程度的I值平均为0.833,衡量种群间等同程度的J值平均为0.797,在整个种群中只有16.8%(Gst)的变异是由种群间变异所引起的,说明分布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的D  相似文献   

2.
选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分布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的Drosophilaimmigrans果蝇种群的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分析。在6个地理种群的46个单雌系中仅检测到11种限制性类型。表征种群内均一程度的I值平均为0.833。衡量种群间等同程度的J值平均为0.797。在整个种群中只有16.8%(Gst)的变异是由种群间变异所引起的。说明分布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的D.immigrans果蝇的遗传组成均一程度高,遗传多态程度低,遗传变异贫乏。由UPG法分析6个种群的净遗传距离,显示了分布在秦岭华阳种群(HY)的特殊性。推测D.immigrans果蝇扩散到云南的高海拔地区可能是较晚发生的事件。并推测中国大陆的D.immigrans种群比分布在中国台湾,日本的种群原始。  相似文献   

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与RFLP、RAPD相比,AFLP具有在一次试验中可同时观察到大量的限制性片段的优点。本文阐述了AFLP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AFLP目前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AFLP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37个SSR座位在琼海与三亚两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居群中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SSR座位在三亚普通野生稻居群中的变异高于其在琼海普通野生稻居群中的变异。根据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公式得到琼海与三亚普通野生稻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为0.6385,遗传距离为0.4486cM。Wright的啪验结果表明,这37个SSR座位在两居群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3909。此分化结果主要是由两居群间弱的基因漂移导致的(Nm=0.3895)。  相似文献   

5.
洱海四种鲤鱼线粒体DNA遗传相似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郑冰蓉  张亚平  昝瑞光 《遗传》2001,23(6):544-546
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洱海的四种鲤鱼-洱海鲤(C.barbatus)、春鲤(C.longipectoralis)、大眼鲤(C.megalophthalmus)和杞麓鲤(C.carpio chila),其中前三种为洱海特有,进行了线粒体DNA(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构建了它们的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这四种鲤鱼在种内和种间均缺乏mtDNA RFLP。这种现象在鱼类种间的mtDNA的RFLP研究中是罕见的。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这些物种是同域形成物种,并且其分化时间还相当短。  相似文献   

6.
对峨眉山2种重楼-小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t.minora S.F.Wang)、黑籽重楼(P.thibetica Franch)DNA进行了AFLP(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形态上的差异分析。AFLP分析可知小重楼和黑籽重楼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每个种内个体间的相似性很大,但有明显种间的遗传差异。形态对比分析可知小重楼和黑籽重楼在花部性状上有明显的差异。AFLP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小重楼和黑籽重楼无论是在形态还是遗传上均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隼形目鹰科11种鸟类线粒体DNA分子进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paⅠ,BamHⅠ,BalⅡ,EcoRⅠ,EcoR V,HindⅢ,HpaⅠ,KpnⅠ,PstⅠ,PvuⅡ,SalⅠ,ScaⅠ,XbaⅠ和XhoⅠ等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隼形目鹰科11种鸟类(金雕、乌雕、草原雕、普通狂、大狂、鹊、白尾鹞、乌灰鹞、黑翅鸢、高山兀鹫)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是遗传距离最小的是金雕和草原雕(P=0.960),最大的是金雕和兀鹫(P=19.1  相似文献   

8.
AFLP标记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3年 ,Zabeau等发明了一项专利技术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AFLP) ,该技术结合了RFLP技术和PCR技术的优点 ,以其高效性和高重复性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1 .AFLP技术的原理和特点AFLP技术是基于对限制性片段的选择性扩增 ,基因组DNA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 ,将限制性片段末端连上双链接头 ,根据接头序列和相邻的限制性位点序列设计引物对限制性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后再比较其谱带的差异。AFLP…  相似文献   

9.
选取半红树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重复序列(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境(潮间带和陆生)海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地点,潮间带居群的遗传变异水平均高于其陆生居群。潮间带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GST=0.191)略低于其陆生居群间的遗传分化(GST=0.218).表明潮间带居群间通过漂浮的种子进行的基因交流较陆生居群间频繁。AMOVA分析显示,由异质性生境造成的分子变异为15.13%,而采样不同地区间(相距181~759km)造成的分子变异却只有11.63%.暗示环境胁迫造成的选择压力导致海漆居群适应性进化。同时地理隔离、南海北部的西南季风漂流及中国沿岸流和遗传漂变对海漆居群的遗传分化均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与RFLP、RAPD相比,AFLP具有在一次试验中可同时观察到大量的限制性片段的优点。本文阐述了AFLP的原理和方法,综述了AFLP目前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AFLP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在浙江省境内的7个短柄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用于正式扩增的ISSR引物,在7个种群14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9.39%,各种群P平均为58.87%。短柄袍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933、Nei指数(h)为0.3347,各种群,平均为0.3362、h平均为0.2291。P、I,h均显示云峰种群最高,天台山种群最低。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67.9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2.0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154。短柄袍种群间的基因流为(Nm)为1.0853。7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39。利用UPGMA法对7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天台山和雪窦山种群聚成一类,其它5个种群聚成另一类。  相似文献   

12.
东北大口鲇2个群体的微卫星DNA多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迎春  孙效文  梁利群 《遗传学报》2006,33(10):908-916
利用磁珠富集法克隆制备的24个大口鲇(Silurus meriaionalis Chen)微卫星标记,对黑龙江野生群体与松花江养殖群体2个东北大口鲇(S.soldatovi)的地理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P)、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进行了遗传检测,以遗传偏离指数(d)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并以Nei氏遗传分化系数(GST)和AMOVA分析(ФST)群体遗传变异的来源。同时,使用PHYLIP3.63软件绘制基于Nei氏遗传距离的个体间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24个微卫星标记在东北大口鲇的2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357条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为1024385bp,总体平均等位基因8.875个,可以用于东北大口鲇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并发现8个可区分这2个种群的遗传标记;黑龙江群体的P、Ho、He、PIC和Ne依次为0.165、0.435、0.758、0.742和5.019,松花江群体为0.147、0.299、0.847、0.764和5.944,在这些多样性参数上,方差分析也显示2地理种群差异不显著,在大多数位点并无显著差异,仅HLJcf37位点具有显著差异:在多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群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杂合体过度,纯合体完全缺失现象,其原因有待证实;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证实2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其98%以上的变异是由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引起的,群体间的变异对总变异影响不显著。UPGMA系统树也显示出个体间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很近。结果表明,人工繁殖没有对东北大口鲇的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该种群遗传分化小,种质资源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万: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的概念最早由Peleman J D于2003年提出.其策略是在基因定位的基础上,构建近等基因系,利用分子标记聚合有利等位基因.实现育种目标。其后,Varshney R K(2005年)提出基因组学辅助育种(genomics—assisted breeding).旨在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生物数据,发掘和整合遗传资源的有利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的力量让人们从全基因组分子水平上加快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聚合,  相似文献   

14.
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隶属于苜蓿属,是一年生或越年生、广布的草本植物。通常认为它是自交种,但也有些研究报道它具有异交或者混合交配的繁育系统。为了了解它的居群遗传变异、基因流、繁育方式及其遗传背景,我们用9个EST—SSR标记分析了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京、山西、陕西、湖北7个省区的17个天蓝苜蓿野生居群。结果表明:(1)EST—SSR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71.9%;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似)为4-11(平均为7.333);遗传多样性(HE)最高的居群是新疆那拉提(0.388),最低的为陕西西安(0.042)。自交率达93.8%。(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高(FST=0.528;RST=0.499),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问,占总变异的59.02%。(3)Mantel检验发现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有显著的相关性(r=0.4141,P≤0.0003)。根据Nei’s遗传距离(Da)得出的Neighbor-joining树显示,地理距离近的居群聚在一起,这进一步验证了Mantel检验的结果。由此推测,天蓝苜蓿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高度的居群间遗传分化主要受它的自交特性和分布方式影响。上述结果有助于初步了解天蓝苜蓿的种群动态和遗传结构,同时对苜蓿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建  曹福祥  魏小玲 《生物学通报》2013,(10):14-17,F0003
使用单因素筛选和均匀设计实验建立并优化了观光木ISSR—PCtL的最佳反应体系.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ISSR引物,106份材料共扩增出12l条条带,其中109条呈现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达90.08%。扩增片段为250~2000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5条片段.说明观光木种群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观光木种群间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0.3557,Shannon信息指数(I)=0.5276,种群间的分化系数(Gst)=0.6480,而种群内的He=0.1261,I=0.1939,Gst=0.3520,说明观光木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是观光木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天然群体同工酶遗传变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启强  王莲辉 《遗传学报》1995,22(2):142-151
6个马尾松天然群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76.2%;等位基因平均数(Na)=2.39;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1.62,平均杂合率(He)=0.273。但群体间遗传分化极小,基因分化系数(G_(ST))=0.0172,遗传距离(D)=0.011±0.005。总遗传变异中,约2%来自群体间,而约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的个体,并且其变异又主要来源于1/3的基因位点。马尾松群体近似于随机交配群体,绝大多数位点处于平衡状况,但也有约1/3的位点并非随机交配,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  相似文献   

17.
广东高州7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对SSR引物对来自全部7个自然居群的217份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简称"高野")材料进行遗传结构、多样性和遗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野各居群因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而相对独立,但各居群之间由于存在基因渗透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野总体多样性指数(Ht)为0.65,居群内的多样性(HS=0.431)略大于居群间的多样性(DS=0.392),二者差异并不显著。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11,说明高野群体的遗传差异是由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B、E居群间,D、F、G居群间遗传相似性较高,C居群与其它居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7个居群的遗传结构,结合其地理分布状况,认为遗传多样性最大的B和E居群以及遗传分化最小的C居群应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8.
湖北3种药用淫羊藿植物等位酶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湖北3种淫羊藿属(Epimedium L.)药用植物: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Zucc.)Maxim.)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 T.S.Ying)的11个自然居群进行了等位酶种内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以及种间遗传关系的研究。6个酶系统在3种淫羊藿植物中检测到13个酶位点共45个等位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3种淫羊藿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2.6-3.2,P=69.2%-84.6%,Ho=0.274-0.377,HE=0.282-0.369),远高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依靠动物传粉植物的平均水平;2)所有居群都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大多数多态位点固定指数(F)明显偏离于0且正负值各半,暗示该属植物可能具有复杂的繁育系统;3)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分化度均较低,分别为GST=0.0246-0.0409和0.0495-0.1213,表明种内居群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和种间较近的遗传关系;4)聚类分析表明柔毛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与形态学特征、花瓣演化趋势及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的结果相吻合。讨论分析认为3种淫羊藿植物的遗传变异特性是由淫羊藿属植物异交与克隆繁殖的混合繁育系统、多年生的生活特性、古老的进化历史和种子的蚁播特性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甘蓝型油菜81008 X Tower正反交各1.2个世代及西南302 XTower 1'0个世代的资料,分 析了包括单株产量在内的9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遗传相关系数及选择指数在各分离世代的变异精况. 结果发现,广义遗传力、遗传相关系数及选择指数的权重系数等的直接估计值是很不稳定的,但其相对 估计值(高低位次)在各分离世代间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建议育种工作者依据各遗传参数的相对估 计值来制订育种方案和确定选择方法。最后,本文还就油菜优质高产育种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鹅品种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与起源分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史宪伟  曾凡同 《遗传学报》1998,25(6):499-507
运用1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中国11个家鹅品种138个样本进行了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使用的19种内切酶中,有7个酶检测出多态。综合27种限制性态型(restrictionmorph),可得到6种mtDNA单倍型(hopotype)。伊犁鹅与另外10个鹅品种没有共享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也表明,伊犁鹅与这些品种具有不同的起源。EcoRV、HaeⅡ、HincⅡ和KpnⅠ4种酶的限制性态型可作为鉴别两种起源家鹅的母系遗传标记。起源于鸿雁的10个鹅品种群体内出现一定的遗传差异,其群体多态度(π)、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品种间平均净遗传距离(δnet)分别为0.025%、0.266%和0.029%。白羽鹅品种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创立者效应(foUndereffect)。这10个鹅品种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地理区的鸿雁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