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朱时应  王壮壮  黄倩  贺凯  李天顺  普布 《生态学报》2022,42(22):9005-9016
为了研究西藏年楚河流域湿地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20年5月、8月和10月春夏秋三个季节,根据年楚河流域湿地分布特征选取了5个湿地样地共计75个土壤样品,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土壤纤毛虫进行了培养和鉴定,共鉴定出土壤纤毛虫154种,隶属于9纲、19目、43科、70属。结果表明土壤纤毛虫优势类群为前管目(Prorodontida),占11.69%;刺钩目(Haptorida)为次优势类群,占11.04%;罕见类群为游仆虫目(Euplotidae)、瓶纤目(Armophorida)、肾形目(Colpodida)、嗜污目(Philaslasterida)、齿管目(Chlamydodontida)和吸管目(Succorida),共占16.23%。湿地土壤纤毛虫多样性指数在三个季节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D4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在5个样地中最高;湿地土壤纤毛虫C/P(0.35)<1,表明其土壤环境未污染;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位于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之间,说明不同样地的物种组成差异性较大;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温度(ST)和速效钾(RAK)是...  相似文献   

2.
甘肃平凉麻武山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2008年10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中麻武山地区不同生境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69种,隶属3纲10目27科37属69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名种,1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在4种不同类型的生境中,土壤纤毛虫物种的分布情况为:针叶林35种、沙棘灌丛28种、沙棘灌丛-草坡过渡带42种、农田20种。在该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肾形目、下毛目和前口目为优势类群。刚毛胃纤虫(Homalogastra setosa)、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 margaritaceum)、巧篮口虫(Nassula elegans)、苔藓嗜腐虫(Sathrophilus muscorum)、粘游仆虫(Euplotes muscicola)和衣鱼瘦尾虫(Uroleptus lepisma)为优势种。4种生境的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4.54、3.55、4.94和2.63。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下,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和2007年11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计有3纲11目28科42属91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肾形目和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缘毛目和寡毛目为偶见类群,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大口薄咽虫(Leptopharynx eurystoma)和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为优势种.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为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小生境不同,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出现较大的差异.从林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方面讨论了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鹏半岛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采自广东省地岛的土壤混合样品进行纤毛虫定性和相对定量的分析,研究了大鹏半岛土培纤毛虫的群落特点,其群落由42种结毛虫组成,其中包括我国的新记录种4个;主要胡蝶形康纤虫(Cohnilembus vexillarius)、背沟肾形虫(Colpoda henneguyi)期氏肾形虫(C.steinii)、苔藓织毛虫(Histriculus musciorum)、近亲殖口虫(Gonostomum z  相似文献   

5.
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ing YZ  Wang HJ  Yu JH  Du HF 《动物学研究》2011,32(2):223-231
为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下的土壤环境的响应,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用活体观察法和"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荒草坡对照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以及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对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的相关性。共鉴定到12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9目34科50属。研究发现,各不同恢复年限土样中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丰度、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优势类群也发生了响应,由I号对照样点和恢复初期II号样点的肾形目变为恢复后期样点的下毛目。结果显示,土壤纤毛虫群落动态很好地响应了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土壤纤毛虫群落可用于陆地生态恢复评价,但要建立有效可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大量的和系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资料.作者于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间,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太统山森林公园不同生境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04种,隶属3纲10目38科49属,其中包括5个未定名种,6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5种生境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分别为:油松林53种、沙棘灌丛59种、蔷薇灌丛62种、荒坡40种及农田24种.在该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肾形目、前口目和下毛目为优势类群;齿脊肾形虫(Colpoda steini)、苔藓膜袋虫(Cyclidium muscicola)、刚毛胃纤虫(Homalogastra setosa)、梅氏扁豆虫(Phacodinium metchnikoffi)、有肋薄咽虫(Leptopharynx costatus)、长圆膜袋虫(Cydidium oblongum)、纵长膜袋虫(c.elongatum)、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 margaritaceum)和膨大肾形虫(Colpoda inflata)为优势种.油松林、沙棘灌丛、蔷薇灌丛、荒坡和农田5种生境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6.06、6.51、6.80、4.92和3.17.结果表明,森林、荒坡、农田的纤毛虫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人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资料。作者于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间,对甘肃太统一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太统山森林公园不同生境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04种,隶属3纲10目38科49属,其中包括5个未定名种,6个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5种生境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分别为:油松林53种、沙棘灌丛59种、蔷薇灌丛62种、荒坡40种及农田24种。在该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中,肾形目、前口目和下毛目为优势类群;齿脊。肾形虫(Colpoda steini)、苔藓膜袋虫(Cyclidium muscicola)、刚毛胃纤虫(Homalogastra setosa)、梅氏扁豆虫(Phacodinium metchnikoffi)、有肋薄咽虫(Leptopharynx costatus)、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纵长膜袋虫(C.elongatum)、珍珠映毛虫(Cinetochilummargaritaceum)和膨大肾形虫(Colpoda inflato)为优势种。油松林、沙棘灌丛、蔷薇灌丛、荒坡和农田5种生境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6.06、6.51、6.80、4.92和3.17。结果表明,森林、荒坡、农田的纤毛虫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8.
兰州八里镇蔬菜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兰州八里镇蔬菜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土壤纤毛虫67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4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在八里镇蔬菜基地的土壤中鉴定到纤毛虫34种,隶属于3纲、7目、17科、18属;下毛目、肾形目、前口目为其优势类群;吻吴氏虫(Woodruffia rostrata)、近亲游仆虫(Euplotes afflnls)、苔藓圆纤虫(Strongylidium muscorum)、鱼形瘦尾虫(Uroleptus piscis)、似膜袋虫(Cyclidium simulans)等为其优势种.在对照样点(兰山)中鉴定到纤毛虫49种,隶属于3纲、9目、23科、30属;下毛目、盾纤目、肾形目和篮口目为其优势类群;苔藓游仆虫(E.muscicola)、近缘殖口虫(Gonostomum affine)、皮速体虫(Tachysoma pellionella)、食藻斜管虫(Cyclidium simulans)等为其优势种.八里镇蔬菜基地和对照样点的Gleason-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672、5.393;与对照样点土壤纤毛虫的群落Jaccard相似系数为0.239.结果表明,八里镇蔬荣基地春季土壤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与对照样点相比有所降低,其群落结构简单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退还模式生态恢复的响应及利用其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于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乡退耕还林区选取了3个不同退还林型样点(云杉、沙棘混交林A1,云杉林A2,沙棘林B1)和2个对照耕地样点(小麦地A0,豌豆地B0)为研究样地,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各样点土壤的相关环境因子,并分析了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与植被群落参数、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共鉴定到125种土壤纤毛虫,隶属于9纲19目29科34属。结果显示:退还样点和对照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P0.05),退还样点间的物种相似性减小,群落组成复杂化;退还样点土壤纤毛虫物种数、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且各样点间表现为A1B1A2B0A0;各样点优势类群的演替趋势,由对照样点的肾形目演替为退还样点的散毛目。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对纤毛虫群落结构稳定影响最主要的是有机质、含水量和全氮的含量,不同林型间土壤纤毛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表明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可作为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孙辉荣  刘旻霞  侯媛 《生态学报》2017,37(21):7304-7312
土壤纤毛虫不但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查明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于2015年7月21—26日对同一山头的阳坡、半阳坡、西坡、半阴坡、阴坡五个坡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经"非淹没培养皿法"鉴定得到纤毛虫142种,隶属于9纲18目32科55属,各坡向物种数、个体数大小关系呈现出西坡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优势类群有旋毛纲、裂口纲、寡膜纲、肾形纲其优势度依次为28.17%、19.72%、13.38%、12.68%。(2)不同坡向上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个体数、Shannon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甘南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纤毛虫对于坡向这一微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敏感性。(3)各坡向土壤纤毛虫的物种数、个体数都具有明显的表聚性。(4)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得出,在所测得的土壤理化因子中对纤毛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均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的是全氮、有机质。综合分析,影响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上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全氮、土壤有机质以及地上植被状况。  相似文献   

11.
松嫩草原区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殷秀琴  王海霞  周道玮 《生态学报》2003,23(6):1071-1078
对温带松嫩草原区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农业生态系统中 ,类群数为草地 >杨树林 >玉米田 ,个体数为草地 >玉米田 >杨树林。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玉米田土壤动物向下层聚集 ,草地具明显的表聚性 ,杨树林随着土层深度的变化较均匀。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不同 ,玉米田秋季作物收割后 ,土壤动物类群明显减少 ,而杨树林秋季有增多趋势。草地土壤动物的季节变化代表了松嫩草原区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特征。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为草地 >杨树林 >玉米田。分析了土壤动物与地温、土壤自然含水量、p H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现代规模化生产模式下,牛舍环境管理是影响奶牛高效健康生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牛场不同牛舍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宁夏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哺乳犊牛岛、断奶犊牛舍、育成牛舍、低产泌乳牛舍、高产头胎泌乳牛舍、高产经产泌乳牛舍、干奶牛舍和病牛舍这8个不同牛舍的土样,每个牛舍6个重复,共48份土样。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并对细菌群落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不同牛舍土样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并且8个牛舍中高产头胎泌乳牛舍土样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哺乳犊牛岛土壤与其他牛舍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差异较大;泌乳期牛舍土样之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在门的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这8个牛舍土样共有的优势菌门。在属的水平上,嗜盐碱的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具有潜在降解特性的Fermentimonas和栖海面菌属(Aequorivita)及致病菌的鸟杆菌属(Ornithobacterium)是犊牛期牛舍土样的优势菌属;嗜盐碱的Truepera是育成牛舍土样的优势菌属;致病菌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Parapedobacter、耐药菌的Pedobacter是泌乳期牛舍土样的优势菌属。【结论】致病菌和参与硝酸盐呼吸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哺乳犊牛岛,嗜盐碱菌主要分布在断奶犊牛舍和育成牛舍,产甲烷的细菌主要分布在高产头胎泌乳牛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牛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谭烨辉  黄良民  黄小平  苏强  时翔  黄建荣 《生态学报》2010,30(24):6835-6844
2004年8月通过对三亚珊瑚礁水域纤毛虫进行表、底层采集分析,共鉴定6纲14目33属58种浮游纤毛虫,其中旋毛纲41种,叶口纲6种,寡膜纲5种,叶咽纲4种,前口纲和伪纤毛纲各1种。在14个目中,以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纤毛虫种类最多,达到31种。主要优势种为布氏拟铃虫 Tintinnopsis bütschlii、小拟铃虫 Tintinnopsis minuta、丁丁急游虫Strombidium tintinnodes和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等,底层纤毛虫数量和种类都较表层高,底、表层平均丰度分别为375个/L和346 个/L,表、底层纤毛虫种类差异明显,表层主要由浮游纤毛虫组成,以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纤毛虫为主,急游目纤毛虫次之;而底层主要由缘毛目组成,如长圆靴纤虫 Cothurnia oblonga、透明鞘居虫Vaginicola crystalline、钟虫Vorticella sp.以及吸管目的壳吸管虫 Acineta sp. 等。结果显示,在活珊瑚覆盖率高的站位(S4,S7和S9)纤毛虫数量明显低于珊瑚覆盖率低或没有珊瑚覆盖的站位,这暗示了珊瑚对纤毛虫的摄食作用。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三亚湾海域纤毛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Chla、颗粒悬浮物SS和活性磷,以及水体溶解有机碳含量。通过对纤毛虫数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表明,三亚湾珊瑚礁水域纤毛虫的数量与叶绿素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拉萨河流域亏祖山不同海拔梯度秋季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生态位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5年10月在亏祖山共设置11个样点,用土壤采样器采用梅花五点式采集土样,同时记录相应的理化因子,土样在实验室自然风干后,采用"非淹没培养法"和"活体观察法"进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亏祖山11个样点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32种,隶属3纲14目48科66属,其中14个优势种(Y>0.02)。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明显长颈虫(Dileptus conspicuus),生态位宽度最小的是卵圆前管虫(Prorodon ovum)和似肾形虫(Colpoda simulans)。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值位于0.02-0.99之间,生态位重叠值最低的为似肾形虫(Colpoda simulans)和卵圆前管虫(Prorodon ovum),而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为念珠角毛虫(Keronopsis monilata)和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亏祖山14个优势种生态响应速率之和为负值,表明土壤纤毛虫优势种处于衰退阶段。土壤纤毛虫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轴1和轴2累计解释物种变异的37.8%,表明轴1和轴2能较好地反映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总氮是显著解释变量,对优势种变异的解释率为17.6%。综上分析得出,明显长颈虫(Dileptus conspicuus)、点滴半眉虫(Hemiophrys pectinata)和前口瞬目虫(Glaucoma frontata)对土壤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幅度;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值低,种间竞争比较弱;土壤纤毛虫优势种之间以及优势种和环境之间尚未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优势种正处衰退阶段;总氮是影响拉萨河流域土壤纤毛虫优势种分布和生态位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秦岭典型林分夏秋两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以秦岭山脉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dent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云杉(Picea asperata)4种典型林分为对象,利用BIOLOG微孔板法研究4种林分夏、秋两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研究表明:(1)夏、秋季土壤根际与非根际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截然不同,除秋季云杉外,其余处理均表现为非根际根际,且AWCD明显受到季节的影响。(2)夏秋两季4种林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之间差异显著,其中锐齿栎林夏秋两季均表现为根际小于非根际,而其它3种针叶林则是夏季根际小于非根际,秋季根际大于非根际;锐齿栎林根际与非根际均为秋季低于夏季,其他3种针叶林则是非根际土秋季低于夏季,而根际土秋季高于夏季。(3)主成分分析显示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且4种林分夏秋两季根际与非根际主成分综合得分也有所不同,4种林分非根际土综合得分锐齿栎最高,其次是华山松和云杉,油松最低;根际土夏秋规律不同,夏季华山松和油松较高,云杉最低,秋季油松和云杉较高,锐齿栎最低,且综合得分与多样性指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ciliates living in a shallow groundwater system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were subjected to an in situ temperature manipulation over 14 months. Cili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bed surface of a small springbrook and from interstitial water collected at five depths beneath its surface. Mean temperature elevations established at each depth (?20, ?40, ?60, ?80, and ?100 cm) between the experiment's control and treatment blocks were 1.9, 3.5, 3.9, 3.8, and 3.6 °C, respectively, and were based on global warming projections for the region. In total, 160 species of ciliate belonging to 85 genera were identified. Overall, the treatment block had a higher density (6510±342 cells L?1; ±1 SE) than the control (5797±237 cells L?1), but densities were both vertically and longitudinally variable. Control densities decreased with depth, whereas treatment densities were more equal among depths. Total species richnes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locks when combining all sampling dates and depths, although species composition changed. The ciliate community was dominated by small (15–50 μm), followed by medium (50–200 μm), and only a few large‐sized (>200 μm) species. Small ciliates contributed 82–97% of the total density. Small ciliates also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treatment (94%) than the control block (88%). The most common ciliate feeding groups were bacterivores, omnivores, predators, and algae‐diatom feeders, with bacterivores being most dominant (83–99% of the total numbers collected). Ordinat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ciliate distribution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although dissolved oxygen level,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and nitrate, and depth also appeared to be influential. Peak densities of many species occurred in either the control or treatment blocks, but not in both. The benefits of using ciliates as a proxy for higher, much longer‐lived, eukaryotes in climate change stud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是华中地区特有种, 在三峡库区局部地段占优势形成群落。对三峡库区不同生境下中华蚊母树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为其保护及消落带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数据分类和排序等方法, 对中华蚊母树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共发现维管植物56种, 隶属于36科54属, 植物区系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 生活型以草本和灌木为主。自然消落带灌木层重要值最大的是中华蚊母树, 草本层重要值最大的是藤本植物地果(Ficus tikoua), 主要伴生种为具有一定水淹耐受性的灌木和多年生草本, 如小梾木(Swida paucinerv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等; 反季节消落带灌木层仅中华蚊母树一种, 草本层重要值最大的物种是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主要伴生种为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c)等一年生草本。双向聚类分析将调查的6个样地分为四大类群: 中华蚊母树+小梾木群落、中华蚊母树+地果群落、中华蚊母树+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群落、中华蚊母树+狗牙根群落。典范对应分析表明, 海拔高度和土壤pH是影响中华蚊母树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是次要因素, 但它们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 其中土壤氮是群落的限制因子。因此, 在反季节消落带植被重建中, 对中华蚊母树群落进行构建时, 除考虑细叶水团花、小梾木等作为高海拔消落带伴生物种外, 还应增加土壤氮和钾的供给, 使中华蚊母树群落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维持消落带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8.
山东寿光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的酸化与盐渍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山东寿光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为对象,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的酸化与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土壤pH值平均为6.86,全盐含量为2.47g.kg-1,与露天菜地、自然土相比有较明显的酸化与盐渍化现象;设施菜地在连续种植0-12.7a间,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12.7a后则出现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土壤全盐含量则表现出与pH值相反的变化趋势,其发生变化的转折年限约为8.4a;设施土壤中的Na+,Mg2+,Cl-,SO24-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变化均表现出与土壤全盐量相同的趋势,且与种植年限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这4种离子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土壤全盐量随种植年限变化的重要原因;从土壤盐分离子组成来看,设施菜地土壤主要以SO42-、Cl-、Ca2+为主,分别占全盐量的62.4%、10.6%、9.3%,设施菜地中SO24-、Cl-、Mg2+、Na+含量与全盐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相关性程度最大的为SO24-(r=0.9291)和Mg2+(r=0.7224)。设施菜地中SO24-含量与pH值变化存在极显著相关(r=-0.5508),其大量累积可能是造成调查区域设施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