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长白山位于我国森林地带的东北部,历来中外植物学工作者在該山曾进行过多次調查,本文是在过去研究基础上对該山各垂直带的主要植物羣落的种类組成、成层現象及层片結构进行了比較詳細的調查,以明确其羣落結构的特征,找出各类型之間的关系、分布規律等。本項工作系在1963年5月下旬—8月底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范围內进行的,采用了样地調查及地段記載相結合的方法,森林羣落的样地面积为20×20米~2,草本和小灌木羣落的样方面积为1×1米~2。根据各植物羣落分布面积的大小,所设样地或样方的数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江西大学生物系地植物学研究室展开了亚热带植被类型、地理分布与羣落生态的研究,而以江西省地区植被为对象。1963—1964年該室除了安排主要教师担任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教学任务之外,并組織了专职与兼职研究人員4—6位,继续进行为期約11个月的野外調查勘察工作。1963年3—5月到安远、定南、龙南三县,9—10月到永丰、吉安、遂川、泰和、兴国、于都及井岡山一带,进一步地弄清了南岭山地北麓及其支脉的植被类型,包括南亚热  相似文献   

3.
1964年上半年,中山大学生物系植物教研室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业組的师生,采取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結合的形式,利用生产实习、論文設計的时間,先后到海南島、广东北部、鼎湖山及广东沿海等地进行植被調查,并展开羣落生态及个体生态的試驗工作。海南島的調查研究工作包括下列三个方面。今年春有一个实习队前赴昌江县坝王岭林区,在1962年的工作基础上,对該地的青皮林、山地雨林及山地常綠林的类型和結构等方面,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4.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站的观测资料,着重从降雨截留(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和土壤蓄水)、调节径流和蒸散等3个方面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生态系统林冠年截留量在134~626 mm间变动,由大到小排列为:热带山地雨林,亚热带西部山地常绿针叶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温带山地落叶与常绿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竹林,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地常绿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山区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热带西南山地常绿针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持水量可以达到自身干重的2~5倍,但也因林型而异。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动在36~142 mm之间,平均89 mm。常绿阔叶林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高于100 mm,而寒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通常低于100 mm. 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占生态系统中截持水量的90%,其次是枯落物和林冠层。这说明,森林土壤在调节降雨截留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水文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结构和空隙度,而这些恰恰又受枯落物和森林植被特征的影响。森林皆伐后,一般地表径流会显著地增加,而适当抚育措施则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流域径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植被、土壤、气候、地形、地貌以及人类影响导致的流域景观变化,比较研究表明森林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的规律性的结果。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森林的蒸散变化,发现随降雨量的增加,森林蒸散量略有增加,而相对蒸散率却在下降,相对蒸散率在40%~90%间变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植物学会于1962年11月20—28日在北京举行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术会议。这是解放后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方面第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53人,包括全国22个省(区)市的知名学者和青年科学工作者。大会共收到論文86篇,其中包括有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內蒙、华北地区以及新疆荒漠和西藏高原地区的植被分类(包括草场和林型分类)、地区植被类型特征、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制图以及工作方法研究和支援农业问题等各个方面。 (1)关于植被分类,就分类系統各级单位的概念、以及次生植被的分类问题等。有些同志认为植被型一级相当于演替上的頂极羣落,而它的不同演替阶段所出現的一些不同生活型的羣落則作为不同的羣系纲,并且併为一个演替系列;另一些同志則承  相似文献   

6.
法瑞学派是世界地植物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它是在植物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研究开始于阿尔卑斯山。当时由于法国和瑞士的学者对植被的研究持有共同的看法,他們认为应該把自然界的植物羣落以及羣落的代表种找出来,然后編制植被图,因此两国的学者就以法国的蒙彼利埃(Montpellier)和瑞士的苏黎世(Zürich)为中心从事植物羣落的研究。20世紀初期植物羣落学在欧洲发展很快,在西欧就逐漸形成以J.布  相似文献   

7.
中华姬鼠巢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华姬鼠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内的优势种。本文报道了用标志重捕流放法,研究该鼠不同个体的巢区大小、相互关系以及在样地上的分布等一些生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黄河平原的早涝、盐碱、风沙的綜合治理,在方法上应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結合,在方向上应利用与改造相結合,在利用上应农业与林、牧、副业相結合。地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在这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根据指示植物和植物羣落的研究,加速該地区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的調查制图工作,并  相似文献   

9.
林华  曹敏  张建侯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6):1103-1110
能量分配格局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础,但是由于热带森林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对它的热值和能量分配格局的全面研究还很少。该文研究的热带季节雨林位于西双版纳,是分布于热带亚洲北缘的一种森林类型;山地常绿阔叶林位于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属于我国西部亚热带地区的山地常绿阔叶林。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这两种重要森林类型的热值和能量分配格局,验证Golley(1961,1969)提出的世界范围内植被的热值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升高的规律。热值的测定采用SDCM-Ⅲa氧弹测量仪。两个森林样地面积都是1 hm2,能量分配格局及年固定量根据生物量和生物量增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样地的热值低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的热值>灌木层>草本层,所有器官中叶片的热值较高。由于以前种植砂仁(Amomum villosum)的影响,热带季节雨林样地的能量现存量小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是因为地处高温高湿、光照充足的地区,热带季节雨林的能量年固定量高于山地常绿阔叶林。对于热带季节雨林样地来说,97%的能量储存在乔木层中;山地常绿阔叶林样地的乔木层储存了88%的能量,可见乔木层是维持森林能量结构的关键层。研究结果为Golley的结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亚热带南部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间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韬  吴绍洪  戴尔阜  王昊  赵东升 《生态学报》2008,28(12):6060-6069
以云南亚热带南部沿温度带分布的35个表土孢粉样品和7个植被样方调查为基础,计算了代表性孢粉类型的百分比和孢粉浓度,及常见孢粉的R值,并分析了影响R值的因素;同时,研究了植物群落和样方内孢粉组合的相似度。结果表明,云南亚热带南部表土样品孢粉产量丰富,蕨类植物孢子产量较高,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特征,且山地垂直分异显著;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基本代表了区域内乔木和草本植物特征,蕨类植物孢子则具有超代表性;表土孢粉组合与植物群落间的相似系数绝大部分都在70%以上,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上可以反映植物群落面貌;表明云南亚热带地区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对在该区利用化石孢粉资料定量恢复古植被和重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最近,广东省科委和科协,通过省动物、海洋湖沼、化学化工、微生物等四个学会,組織有关会員前往宝安县进行蠔(牡蠣)病調查。經过前后七天的实地考察并与蠔农座談,为防治蠔病問題提出了建議,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广大蠔农羣众的推崇和欢迎。宝安县是广东省的养蠔基地之一,面积广达数万亩。解放后十多年来,會发生过四次大量死蠔,損失严  相似文献   

12.
灌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自然植被类型之一, 在植被演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2年的样地资料, 对湖南大围山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丛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种, 隶属于36科50属, 其中木本植物19种, 草本植物39种, 缺乏木质藤本; 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兼受热带亚热带区系的强烈影响; 群落外貌矮平, 灌木层个体集中在1-2 m高度级; 植被分类上, 该群落归属于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 隶属于温性落叶阔叶灌丛群系组; 生活型以地面芽和高位芽植物为主, 反映了亚热带中山山顶温凉湿润的气候特点;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明显,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高度级和基径级分析表明群落内中等大小个体具有保守的生活史策略, 优势种杜鹃为远期衰退种群。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该杜鹃灌丛尚处于群落演替的中期或前中期, 最终将演替为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3.
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具有热带雨林性质的森林类型。在较典型的山地雨林中,设置1hm^2的固定样地,记录到DBH≥5.0cm的乔木171种,隶属于52科93属,总株数1099株,其中乔木种株数为1024。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指数(D)分别为4.11、0.80和0.97,但取样面积和测定个体的起始大小等取样技术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H’值逐渐增加;但超过了4000m^2以后,增加不明显。E和D值在取样面积达到2000m^2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测定个体起始直径的增加,物种数、科数、H'和D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而E值增加。径级频度分布的分析表明,该山地雨林的垂直结构可以划分成4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个体大小在空间上呈均匀或随机分布。从气候学、科属组成以及与世界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等方面,讨论了尖峰岭山地雨林在世界雨林中的地位。气候学分析表明,尖峰岭山地雨林在温度带上属于亚热带/暖温带范围,但由于其丰沛的降水量,使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具备了雨林的特点。对科属组成的分析表明,亚热带/暖温带科属占优势,其中典型的亚热带/暖温带科——壳斗科和樟科占总重要值的34%以上,而热带科属成份较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典型热带林相比较,尖峰岭山地雨林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偏低,但高于某些降水量少的地区的热带林。因此,我们认为尖峰岭山地雨林与典型热带雨林有较大差别,具有由热带雨林向亚热带/暖温带雨林过渡的性质。此外,文本提出了平均种群密度(MPD)和种数一个体数关系这两种反映物种多样性测度的指标和表达式,并利用样地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証国家指定的科研任务的完成,我校于1964年初成立了“生态学与地植物研究室”。同时确定以滇中地区为主进行植物和植被的調查研究。1964年,在野外調查方面,基本上以两种方式組织进行。其一,是結合生物系植物专业学生和地植物学研究生的毕业論文指导所进行的滇中地区植被和植物生态的調查研究。共有教师9人、研究生3人、学生37人参加,分13个題目进  相似文献   

15.
赵婷  白红英  李九全  马琪  王鹏涛 《生态学报》2023,43(5):1843-1852
植被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气候因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生物气候指标研究地带性植被的潜在分布区格局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从生态气候学角度出发,利用植被热量指标——有效温暖指数(EWI),研究1959—2020年以及未来气候模式下秦岭山地陕西段植被潜在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气候变暖导致植被热量指标发生变化,近62年来,秦岭山地陕西段EWI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2001年发生上升突变。(2)基于EWI对秦岭陕西段植被类型的潜在分布区划分发现,2001年以前秦岭北坡无暖温带落阔常绿混交林的分布区,2001年后秦岭北坡渭河东部出现了该植被类型的潜在分布区。(3)随着气候变暖,秦岭陕西段暖温带植被潜在分布区不断扩张,而温带、寒温带以及高寒植被分布区持续缩减,同时各植被类型分布区的平均海拔高度均呈上移趋势。从面积及海拔变化幅度来看,秦岭南坡较北坡植被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高海拔区较低海拔区植被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4)在代表性浓度路径4.5及8.5(RCP4.5及RCP8.5)情景下,未来50年,秦岭南北坡均将可能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潜在分布区,亚热带常绿阔叶...  相似文献   

16.
朱华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1):184-186
该文针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原文所依据的6个调查样地, 从其分布海拔、生境、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植物区系组成及单位面积植物种数的统计上反映出它们并非都属于同样的植被类型,即原文所称的热带山地雨林,而可能分别属于《云南植被》中所应用的热带季节雨林的次生林群落(样地I和II)、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样地V和VI)及类似于苔藓常绿阔叶林(样地III和IV)的群落类型。由于这些样地代表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导致在对这些样地的植物多样性特征的比较上出现较大差异。对原文在资料分析和与其它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比较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作了讨论。原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西双版纳不同海拔高度上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但并不能全部运用于该地区的热带山地雨林这一特定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通肯河上游猛犸象地点調查今年四、五月间,黑龙江省博物館根据羣众报告的綫索,派笔者到松花江支流之一的通肯河上游調查猛犸象化石的出土情况。已知的地点有两处,一处是在北安市通北鎮石华公社紅旗大队第五生产队境內,一处是在海伦县海伦农場北河中队人工渠道上。另外,在哈尔滨以北不远的呼兰县也曾經发現过猛犸象的牙齿,地点是楊林公社南房大队南面的黄土山(这次我們也初步調查了一下,并在原来地点采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由5个植被类型、15个群系和26个群丛组成。代表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其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金缕梅科、紫金牛科等,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现状植被有较强的次生性特点。马尾松林是常见的类型,它逐渐过渡到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是秦岭褶皺带的延伸部分,綿亙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山峯林立,崗巒起伏,东西长約500公里,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也是其他很多支流的发源地,向认为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野綫。山体大部分在安徽境內,植物資源丰富,素以竹、木、茶、麻四大特产著称,与黄山山区并列为該省的两大主要林区。該区植被我們曾进行过两次調查,第一次是在1953年7月—11月,第二次为1959年的补充調查。前后进行了金寨、霍山、岳西、潛山及太湖五个县的駐点調查和舒城、桐城及六安等县的路线勘察。本文系根据两次調查資料綜合而成的簡略报告。  相似文献   

20.
前言在內蒙阿拉善荒漠中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湖盆,約占該地区总面积的20—30%,其余为沙漠和山前平原。这些地区是放牧和砍伐薪柴的主要場所,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和不适当利用,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燃料的来源。因此必須深入地研究这个地区主要植物羣落及其建羣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植物羣落的发育节律及其物候周期的更替与环境的关系,为合理利用及改造本区牧場提供科学依据。本項工作是1959—196工年在內蒙阿拉善左旗头道湖采用定位方法进行的,首先选择代表样地,設立固定样方,除了記載植物羣落特征外,物候的記載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