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结果显示:50ppm复方苦参水杨酸处理后的绿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生长势优于清水对照组,高浓度复方苦参水杨酸处理后各指数均劣于清水对照组。表明适宜浓度(50ppm)复方苦参水杨酸能够加速绿豆种子萌发以及促进种苗生长。此外,一定浓度(100ppm)的复方苦参水杨酸可抑制绿豆幼苗根的生长,促进茎、叶生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低2个浓度的NaCl、LiCl及等渗甘露醇溶液处理紫红色表型(紫色型)和绿色表型(绿色型)盐地碱蓬种子,通过测定它们的种子萌发率、吸胀速率和胚内离子含量,研究NaCl胁迫对2种表型种子萌发的离子效应和渗透效应.结果表明:(1)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率在高浓度(300 mmol/L)和低浓度(100 mmol/L)NaCl处理下均显著降低,紫色型种子萌发率在低浓度下显著低于绿色型,而在高浓度下却显著高于绿色型;绿色型种子萌发率在高浓度(30 mmol/L)和低浓度(10 mmol/L)LiCl处理下均未受到显著影响,但紫色型种子萌发率却均极显著降低;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率在低浓度等渗甘露醇处理下均极显著低于低浓度NaCl处理,而高浓度等渗甘露醇处理却均与高浓度NaCl处理无显著差异.(2)2表型种盐地碱蓬种子的吸胀速率在低浓度NaCl处理下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高浓度NaCl处理及与之等渗的高浓度甘露醇处理下都显著降低,而且紫色型种子的吸胀速率在等渗甘露醇处理时显著高于绿色型.(3)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胚中的Na 含量和Na /K 在对照和低浓度NaCl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紫色型种子胚中的Na 、K 含量在高浓度NaCl处理时都显著高于对照,且K 含量增加的幅度远大于Na 含量,导致紫色型种子胚中的Na /K 显著低于绿色型.研究发现,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在低浓度NaCl胁迫下主要受离子效应抑制,而高浓度NaCl胁迫下则主要受渗透效应抑制,紫色型种子萌发率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高于绿色型的原因之一是前者能维持更低的Na /K 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不同程度关节炎Lequesne评分的影响,为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塞来昔布联合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quesne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equesn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equesn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Lequesn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各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用流式细胞仪微球阵列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的变化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WOMA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能明显改善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局部的疼痛,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蝉蜕制备盐酸氨基葡萄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从蝉蜕提取甲壳素,经降解制备盐酸氨基葡萄糖。经理化试验和TR、FAB-MS分析确证盐酸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于用药后2、4、8、12周对比两组Lequesne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2、4、8、12周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Lequesne评分均于用药后2、4周达到最低;用药12周后,两组有效率均有所下降,实验组用药后2、4、8、12周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有效率均于用药后2、4周达到最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4%(7/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4/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较好,长期服用副作用大,临床应推荐2-4周内短期服用。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超大甜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超大甜椒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低、中、高浓度(50、150、250 mmol·L-1)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浓度NaCl处理促进种子萌发,而中、高浓度NaCl处理抑制种子萌发;NaCl处理第18天时,高浓度NaCl处理植株全部死亡,其余各处理植株苗高、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但低浓度NaCl能刺激超大甜椒的根系生长.(2)低、中浓度NaCl处理时,植株叶绿素含量未受到大的影响,类胡萝卜素含量却随胁迫时间延长微量升高;在盐胁迫7 d的周期内,低、中浓度NaCl处理植株MDA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浓度升高及时间延长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在低浓度下变化不明显而中浓度下显著升高;在高浓度NaCl处理3 d中,MDA含量急剧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研究发现,NaCl胁迫浓度越高对超大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越明显;低中浓度NaCl处理幼苗能通过自身的抗氧化酶清除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来抵抗胁迫引起伤害,类胡萝卜素可能也有一定的抗胁迫作用,而高浓度NaCl处理增加了膜脂过氧化程度,严重影响了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一种能准确测定天可力氨糖胶囊中氨基葡萄糖硫酸钾含量的方法。方法:参照GB/T 20365-2006硫酸软骨素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方法进行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及利用盐酸氨基葡萄糖Fdson—Morgan反应后在525 nm左右波长处有吸收峰,测定其吸收值与标准品比较进行比色定量。结果:液相色谱法测定时胶囊中的其它中药成分干扰很大,数据偏差太大;而比色法测定时,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在17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μg/mL)=0.196X-O.004,R=0.997,平均回收率102.09%。结论:该比色法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供天可力氨糖胶囊中氨基葡萄糖硫酸钾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李慧  王平  王婧  戴晴  肖明 《生物学杂志》2010,27(2):51-54
通过化感试验研究荧光假单胞杆菌P13菌株对油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油菜根际土壤和根部定植的能力。结果表明,P13菌株发酵液对油菜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稀释10倍的菌体发酵液处理种子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低浓度和高浓度都抑制种子萌发;田间试验发现P13菌株能促进植物幼苗生长,根长、苗高、干重和长1片叶子的株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1周内P13菌株在油菜根际土壤和根部定植良好,定植数量均达到107cfu/g以上。说明P13菌株可被开发为微生物菌剂,但在施用时不宜用作种子处理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考察其对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以甲壳素为原料,经盐酸水解得盐酸氨基葡萄糖,将其与硫酸钾置于水溶液中,通过充分的离子交换反应,并加入作为沉淀剂的有机溶剂,制备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溶液中各离子平衡时间、反应原料配比以及沉淀剂的种类、加入量和加入时间等对最终产物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建立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并灌胃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通过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测定、关节肿胀度观察和关节软骨病理切片检查,考察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对模型大鼠骨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确立优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制备工艺:反应温度为45~55℃,离子平衡时间为0.5 h,盐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钾的质量配比为22.5:7.15,作为沉淀剂的乙醇加入浓度约为75 %及加入时间为3 h。骨关节炎模型大鼠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给药后,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关节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且病理切片显示,仅有少许关节软骨细胞轻度变性,软骨未见明显坏死,细胞未见明显增生。结论:优化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制备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钾对骨关节炎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且效果好于盐酸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不同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50例,按照病情轻重分为轻度(64例)、中度(52例)及重度(34例)3组,各组又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给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分别于给药第2、4、6周以及停药8、12周观察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Lequesne评分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轻度:两组停药12周后Lequesne评分仍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2周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用药2周、4周、6周及停药8周时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给药4周及给药6周时其Lequesn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轻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对于中度患者联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类有较好疗效,对于重度患者两种方式都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经山莨菪碱处理的小麦种子,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生物量均降低,而侧根数有所增加,淀粉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结果表明,低浓度山莨菪碱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山莨菪碱,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羊草种子休眠机制及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羊草种子休眠程度深、发芽率低是限制栽培利用的重要因子.采用不同破除羊草种子休眠的方法,测定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索破除羊草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1)刺破种皮的裸种子较完整种子的萌发率、吸水速率、生活力分别由对照的6%、63%、0%显著增加到60%、86%、94%.(2)完整羊草种子分别用清水浸种1 d、30% NaOH浸种80 min、清水浸种1 d后用30% NaOH浸种60min其萌发率由6%分别显著提高到36%、60%、84%,而各浓度赤霉素处理完整种子其萌发率较对照均无显著变化. (3)采用清水浸种1 d后用30% NaOH处理60 min,再施加200 μg/g GA3综合处理,可使羊草完整种子的发芽率由6%提高到91%,接近其种子生活力94%.研究表明,羊草种子的稃与种皮不影响种子水分的吸收,但影响种子对GA3的吸收、不同程度地阻碍大分子物质的渗入、限制羊草种子内部萌发抑制物的渗出,从而引起种子休眠;分析认为稃和种皮以及种子内部萌发抑制物质是引起羊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毛竹各器官和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毛竹杉木混交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它们之间既会产生促进作用,又会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毛竹各器官(鲜叶、干叶、枝条、竹杆、竹鞭和鞭根)的浸提液及枯落物、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讨了毛竹各器官浸提液及枯落物、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处理前期,毛竹各器官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当浸提液浓度为1∶25和1∶50的高浓度时,相对于低浓度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为持久;(2)处理后期,低浓度的毛竹各器官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促进作用较快,而高浓度的浸提液仍呈现抑制作用,促进作用出现较为缓慢;(3)枯落叶浸提液总体上对杉木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低于对照组的发芽率,仅在1∶50浓度时略高对照组实验;而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自始至终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低浓度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故在实际的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营林过程中可选用毛竹根际土制备浸提液,促进杉木种子萌发,为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外源人参皂苷对人参种子萌发和幼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浓度外源人参皂苷(人参总皂苷,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三醇组皂苷, Rb族,Rb3,Re共4种皂苷混合物和两种单体皂苷)对人参种子萌发,幼苗根长、鲜重,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试人参皂苷对人参种子萌发、人参幼苗根长生长和幼根鲜重增加均具有抑制化感效应,且抑制程度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对人参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方面,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三醇组皂苷处理后,人参根系中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呈现出各酶活性随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强的效应;人参皂苷Rb族处理后,SOD活性在低中浓度处理时,与对照差别不大,中高浓度处理后低于对照,POD活性在中高浓度处理后显著提高,高浓度处理后活性降幅较大难以恢复到对照水平,CAT活性均低于对照;人参皂苷Rb3处理后,SOD活性均低于对照水平,POD活性在低浓度处理时与对照相当,中高浓度处理后显著低于对照水平,CAT活性逐渐降低,在低中浓度处理时略高于对照,高浓度处理后低于对照水平;人参皂苷Re处理后,SOD和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人参幼根中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TMJ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最大张口度、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张口VAS评分和张口偏斜显著降低,最大张口度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TMJ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盐酸青藤碱对膝关节黏连强直的家兔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尝试探讨其对抗膝关节黏连强直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并设对照组、盐酸青藤碱低中高浓度实验组。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经过盐酸青藤碱处理后,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药物的作用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等水平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盐酸青藤碱能降低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且随浓度升高存活率逐渐降低。盐酸青藤碱中各个组的效果均十分明显(P<0.05)。在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层面,与对照组比较,盐酸青藤碱各组炎症因子均显著下调(P<0.05),凋亡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升、Bcl-2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5),而PI3K/mTOR/AKT3信号通路分子的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在蛋白质表达层面,与对照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盐酸青藤碱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  相似文献   

18.
Artemisia monosperma是分布于西奈半岛以及以色列地中海沿岸许多活动沙丘及固定沙丘上的建群种植物,在固定沙丘上,雨后的蓝细菌结皮上能产生径流水,A.monosperma的种子在径流水上漂浮并被传播到低洼处或土壤缝隙中,实验表明,有一半的种子在蒸馏水上漂浮3d,而在各种浓度的盐溶液上则能漂浮更长时间,低浓度的盐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而高浓度的盐分抑制种子的萌发,NO3^-可能是影响种子在沙质蓝细菌结皮上萌发的因素,低浓度的NO2_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则抑制。预湿处理的实验表明,在自然生境中,暴露地表或埋在浅表层的种子经受每晚的露水以及小量雨水的反复湿,春萌发力有可能通过强人作用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盐酸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但其对轮虫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等的影响尚未知。本文应用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对照组)、2.5、5、10、20、40和80 mg/L]的盐酸四环素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盐酸四环素浓度对轮虫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 0.05),但对后代混交率无显著性影响(P 0.05)。多重比较(最小显著差数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40 mg/L盐酸四环素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分别显著延长了35%~52%和13%~24%(P 0.01),净生殖率显著提高了17%~37%(P 0.05);80 mg/L盐酸四环素处理组中轮虫的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显著降低了20.35%和8.69%(P0.05)。回归分析表明,盐酸四环素浓度与轮虫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监测较低浓度的盐酸四环素生态效应时,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和净生殖率具有相同的敏感性;而在监测较高浓度的盐酸四环素生态效应时,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具有相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针刺种皮、酸蚀、药物、激素、低盐、变温和低温层积等不同处理对大叶藻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0 d萌发实验,低盐处理对大叶藻种子萌发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其中盐度25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组(0.67%和0.07)的36.3倍和58.9倍,平均萌发历期降至9.3 d,且随着处理盐度的降低,种子萌发率与发芽指数逐渐增高,平均萌发历期则逐渐缩短;针刺种皮也显著促进大叶藻种子萌发,其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组的26.9倍和42.7倍,平均萌发历期降至12.6 d;而酸蚀、药物、激素、变温与低温层积等处理并未明显促进大叶藻种子的萌发。对萌发幼苗的培养显示,经30 d实验,低盐处理组幼苗建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低盐10~25处理组较高,但生长状况与对照组差异不大,而针刺种皮处理组无幼苗存活。综合分析可知,低盐处理可显著促进大叶藻种子的快速萌发,适宜盐度为1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