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毅勋  胡亚青 《动物学报》1993,39(3):251-257
本文报告了具有分布区代表性的中国大陆5地日本血吸虫人工感染恒河猴的实验结果。在相同宿主、相同感染度和相同感染期的条件下,恒河猴感染云南、广西两地日本血吸虫后的平均虫卵开放前期、两性虫体体长及性腺发育以及肝组织中单个虫卵引起增生期肉芽肿的平均体积与感染安徽、湖北、四川三地虫体的有所不同。这表明恒河猴宿主机体对感染前两地虫体的应答情况与对感染后三地的有异,并提示中国大陆境内日本血吸虫可能存在不同的品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近交系C57BL、ICR、615和津白Ⅰ小鼠以及昆明杂交系小鼠感染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后体内虫体发育的生物学,包括各品系小鼠体内的虫负荷、两性虫体的体长、性腺及出现虫卵前期等病原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种异常的捻转血矛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感染羊上采集的捻转血矛线虫,发现部分虫体头部有明显的头翼膜样结构或类似的痕迹,此种结构过去未有记载。分别取正常和异常雌虫虫卵进行培养,观察幼虫发育过程并比较幼虫形态变化。发现正常和异常虫体第三期幼虫(L3)的虫体长度和食道长度差异极显著,虫体宽度和尾鞘长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线虫-细菌模型中,常用控制起始线虫无菌的方法有两种:解体母虫获取虫卵或直接冲洗成虫。本研究采用野生型N2虫株,标准食物菌株E.coli OP50和一株试验菌株T.B,设立单平板线虫-双菌苔选择模型。发现采用严格无菌虫卵设立试验模型时,虫体在不同菌株之间不表现偏好性,纵向比较不同虫龄之间(L2或L3,L4,成虫)的选择行为也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从虫卵到成年的发育过程中虫体的健康状态不一致。采用M9缓冲液冲洗的成虫来设立试验,能够保证虫体在做出选择行为前健康状态相同、虫龄一致,数据显示成虫在8~16 h后对不同菌苔之间表现显著的偏好性,并且选择行为稳定。因此,在研究线虫对不同菌苔偏好性选择行为的模型中,应采取冲洗的成虫来设立试验。  相似文献   

5.
何毅勋  许绶泰 《动物学报》1992,38(3):266-271
本文报告了15头黄牛和14头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虫卵开放前期、虫体回收率、成虫体长及性腺发育状况、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大小和虫卵周围何博礼现象等比较结果,表明黄牛较水牛对日本血吸虫更为易感。根据耕牛在日本血吸虫病中的传播特点和流行病学意义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建议将这类动物终末宿主称为交替宿主(alternative host)以取代过去沿用和内涵狭溢的“贮存宿主或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的名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用电镜观察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犬钩虫及其幼虫、虫卵的形态生物学特征的报导,但扫描所用标本均系驱虫后检获的虫体,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利于观察虫体的组织结构。1986年我们应用体外培养技术,首次将活体的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及犬钩虫的成虫、幼虫、虫卵及十二指肠钩虫童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及处理:收集单一种钩虫感染者的粪便,按常规培养、分离感染期幼虫,分别感染幼犬。感染后14天,将犬肠中检获的十二指肠钩虫童虫,以50%犬血清的RPMl1640培养液培养1月,获得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7.
曼谷并殖吸虫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谷并殖(Paragonimus bangkokensis Miyazaki)是1967年在泰国发现。1975年我们在广东的一种石蟹(Potamon denticulatum)体内找到一些与曼谷并殖吸虫相似的囊蚴,感染三个大白鼠,其中一个鼠45天死亡,检获未成熟虫体一条,另二个大白鼠80天后解剖检查找到虫体6条(其中一条不成熟)。现将该虫的囊蚴、成虫及虫卵形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同富 《四川动物》1996,15(4):141-143
本文描述短肠科吸虫一新种──窄体中肠吸虫Mesocoeliumangustisomumsp.nov.,新种以其虫体窄长、虫卵大而区别于该属所有已知种。文中同时列出采自四川省的两栖类和爬行类的25种复殖吸虫名录。  相似文献   

9.
周蕊  缪德强 《四川动物》1989,8(1):34-35
检测血吸虫抗原较之检测虫体的明显优点是可准确地估计虫荷以及判断是否活动性感染,有助于了解化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已有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报道。使用高效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望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本文对单克隆抗体(McAb)I-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了初步探讨。有关本法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动物和病人血中血吸虫虫卵抗原的情况将另文报道。材料与方法McAb制备: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克隆化后获得3株分泌抗日本血吸虫…  相似文献   

10.
王翠霞  邓立君 《动物学报》1992,38(2):220-221
本文作者继1986年用扫描电镜研究猪巨吻棘头虫 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Pallas,1781;Travassos,1916)的成虫、童虫、棘头体和虫卵之后,又对其成虫体内的吻腺、原肾球、子宫钟、睾丸、粘液腺和交合伞等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介绍于下: 材料和方法 猪巨吻棘头虫成功收集于沈阳市肉食品加工厂屠宰车间,从猪小肠肉取出新鲜活虫体,经生理盐水充分洗涤干净,用锋利解剖刀剖开虫体,取得标本按常规方法制备扫描样品,置临界点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野外树鼩和驯养树鼩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驱虫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野外捕获3 d和已驯1个月(未驱虫)、F1代、F2代、F3代树鼩,各五笼,每笼3~4只,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粪样虫卵或卵囊,根据形态学鉴定虫种。结果粪样共检获两种寄生性线虫虫卵(毛尾线虫和奇口线虫)、膜壳绦虫卵、一种球虫卵囊。野外捕获3 d和驯养1个月树鼩的线虫卵检出率最高,达100%;绦虫卵检出率分别达60%和20%;球虫卵囊检出率分别达40%和20%。驯养F1代、F2代、F3代树鼩,仅F2代1笼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20%。驱虫当天粪样检出的线虫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囊与驱虫前检出结果比例一致,并收集到39条奇口线虫、3条毛尾线虫、18条长膜壳绦虫。驱虫后第2天和第3天均未收集到虫体,粪样中也未检测到线虫卵和绦虫卵,仅检测到球虫卵囊。结论为树鼩实验动物化的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体表的Ji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生活史各期的发育过程。虫卵在25℃-28℃海水温度条件下4-6d钩毛蚴发育成熟;用钩毛蚴人工感染一种鲻科鱼类-棱Jun(Liza carinatus)获得成功。在26℃-30℃实验室温度条件下,钩毛蚴感染棱Jun10-14d后虫体发育成熟,并在感染后的第16天虫体开始产卵,本文对Ji新本尼登虫的生活史发育各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测量和绘图。  相似文献   

13.
四川肺吸虫形态学与生活史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肺吸虫进行了一系列补充观察和研究,进一步证明四川肺吸虫确是一个能使人致病的独立新种,与陈氏1960年报告的斯氏肺吸虫截然不同。科学根据概括如下: 1.虫体宽长比,轻压标本平均为1:2.8,未压标本平均为1:3.3,与斯氏1:2.2者不同。 2.卵巢分枝比卫氏及克氏者复杂,比大平及怡乐村者简单,为两者间的过渡型。 3.睾丸在自然形态上为长条状,呈“天”或“王”字形,纵行、并列,侧立于虫体后1/3处。 4.皮棘为混生型,即在虫体前部为单生,向后则丛生者渐增多,介于卫氏、克氏单生型及大平、怡乐村丛生型间的过渡型。本虫皮棘在脱囊蚴为单生,在童虫有2—3并生者,在成虫则为5—6丛生,此种演变可能与虫龄有关,值得注意。与斯氏单生型绝不相同。 5.从人工感染猫、猴和果子狸的粪便中以及大白鼠肺囊内所获得的340个虫卵来看,其大小平均为82.4×48.4微米,宽长比为1:1.71。其中两只果子狸粪便所得虫卵的大小平均值分别为84.1×50.3及82.4×47.2微米,与陈氏1960年报告的从果狸获得斯氏肺吸虫虫卵大小为71×48微米者有明显差别。 本虫开始排卵时间在家猫接种后55—64天,每虫平均排卵1,732—6,662个/天。 6.本种虫卵在28℃温水中经21—23天可孵出毛蚴。毛蚴四列纤毛板排列为6.7.3.1。 7.至此,四川肺吸虫成虫形态,第一  相似文献   

14.
双睾吸虫自由生活的幼虫(钩毛蚴)是由寄生在沼蛙(Rana guentheri Boulcnger)膀胱内的成熟虫体所产的虫卵孵化而获得。按常规的方法清洗虫体后,于2%戊二醛和1%锇酸中双重固定,然后在各等级浓度的乙醇和丙酮中脱水,用618~#环氧树脂和Epon 812包埋剂浸透和包埋。经超薄切片后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最后在JEOL,JEM-100CXI,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显微摄影。  相似文献   

15.
谢氏平体吸虫H.theodori Witenberg1928是一种较大型的吸虫,在寄生虫分类地位中隶属于环肠科Cyclocolidae Kossack1911平体属Hyptiasmus Kossack1911最早由Witenberg于1928年在约旦河发现于针尾鸭的鼻腔鼻窦中。1984年8月,笔者在进行寄生虫调查时,曾在成都市禽蛋批发部解剖家鸭200只,从其鼻腔鼻窦中采集到一些大型的环肠科吸虫标本,其中有一种,鉴定为谢氏平体吸虫,此种吸虫为我国家禽吸虫的新纪录,现详细描述如下:虫体大型、扁平、叶状。前端稍尖,后端钝圆,最宽部在虫体的中后部,新鲜虫体为暗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虫卵金黄色。虫长13—17…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沿海的鲈鱼肠道里查获双巢亚科的厦门双巢吸虫,新种Biovariumxiamenensesp.nov,虫体大小2.54~4.20mm×0.30~0.40mm(2.903×0.369mm),虫卵18~22μm×10~14μm(20.4×11μm);从勒氏菌鲷的小肠里检获新隙亚科的厦门拟隐殖吸虫,新种Paracryptogonimusxiamenensisspnov,虫体大小0.800~0.1672mm×0.484~0.848mm(1.247×0.685mm),虫卵19~30μm×11~14μm(24×12μm),头棘55枚。  相似文献   

17.
东方杯叶吸虫囊蚴的体外培养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所 《动物学报》1993,39(3):307-314
本文用含小鸡血清的培养基将东方杯叶吸虫脱囊后尾蚴体外培养至怀卵成虫,但虫卵不正常。添加小鸡小肠粘膜浸出液能明显提高怀卵率和产卵量,但不影响怀卵量,41℃比37℃培养结果更好;后尾蚴的发育经历了精巢、阴茎囊、卵巢和卵黄腺的形成及怀卵和产卵的过程,体外培养中虫体发育延缓。  相似文献   

18.
(鱼已)新本尼登虫(单殖目:多室科)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体表的NFDA1新本尼登虫( Neobenedenia girellae )生活史各期的发育过程.虫卵在25℃~28℃海水温度条件下4~6 d钩毛蚴发育成熟;用钩毛蚴人工感染一种鲻科鱼类--棱NFDA2( Liza carinatus )获得成功.在26℃~30℃实验室温度条件下,钩毛蚴感染棱NFDA210~14 d后虫体发育成熟,并在感染后的第16 天虫体开始产卵.本文对NFDA1新本尼登虫的生活史发育各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测量和绘图.  相似文献   

19.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6):1177-1183
实验研究了离体条件下温度对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产卵和孵化的影响,以及在20℃、在体条件下坏鳃指环虫的产卵和发育过程。在离体条件下,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10、20、30和35℃时,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0.25、5.9、9.1、9.2和13.4枚/虫;除4℃外,绝大多数虫卵是在离体后的前5h内产出;然而,在体条件下虫体的产卵是连续且稳定的,在20℃条件下平均产卵量为6.5枚/(虫d)。虫卵的孵化时间和孵化持续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0、20、30和35℃条件下,孵化时间和孵化持续时间分别为19d、3d、2d、36h和24d、5d、5d、3d,而最高的孵化率(65.5%)却出现在30℃。在20℃条件下,纤毛幼虫在感染7d后90%的虫体都已成熟,因此,在此温度条件下坏鳃指环虫由虫卵发育到成虫大约需要8-10d。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的暴发,在第一次用药1周后要进行第二次用药。    相似文献   

20.
外睾吸虫幼虫期的早期发育及贝类宿主淋巴细胞的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崇惕  舒利民 《动物学报》2000,46(4):457-463,T008
日本血吸虫病的媒介钉螺也是外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本文报告外睾吸虫早期幼虫在钉螺及窄口螺的寄特发育形式及贝类宿主的反应情况。贝类宿主吞食外睾吸虫虫卵后12天,毛蚴体体中的胚细胞已穿过宿主胃肠壁分散在其外围组织中。螺体在其头颈部产生大量血淋巴细胞并下行到内脏团包围虫体的胚细胞。生存的虫体胚细胞分散地通过宿主循环系统被送到消化腺及生殖腺的间隙中发育成早期雷蚴胚球。在雷蚴胚球周围尚有开始消退的宿主血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