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画朱鹮     
魏玉新 《生命世界》2004,(10):64-65
我选择画朱鹮,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忧虑。  相似文献   

2.
追寻朱鹮     
日本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朱鹮的学名为Nippnia nippon,nippon的意思即为日本。为了保护这种以他们的国名来命名的鸟,日本人民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事与愿违,朱鹮在日本的野生种群最终还是摆脱不了灭绝的命运。当朱鹮在日本的野生种群消失以后,日本便把目光投向国外。然而,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地的朱鹮也相继在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3.
2013年通过对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朱鹮Nipponia nippon调查,发现在城固、西乡、留坝、南郑、佛坪和洋县,朱鹮筑巢25个,其中城固10个巢,繁殖12只雏鸟,西乡10个巢,繁殖21只雏鸟,留坝1个巢,繁殖3只雏鸟,洋县4个巢,繁殖3只雏鸟。游荡期发现朱鹮66只,分布于城固、西乡、留坝、南郑、汉台和洋县6县区。因此,建议建立保护区周边地区朱鹮保护点,林业部门提供朱鹮专项保护经费并积极开展朱鹮的保护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4.
朱鹮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鹮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多万年。作为一个物种,从兴盛到衰亡,只经历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 朱鹮曾是分布于东亚的一种非常普遍的鸟类。早在十八世纪,日本一些地区的农民曾向政府反映,大群的朱鹮给稻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他们要求政府帮助驱逐这种有害的水鸟。到了本世纪初,在俄罗斯的乌苏里江流域及西伯利亚地  相似文献   

5.
朱鹮的读音     
朱鹮的“鹮”字有人读作huán,这是根据某些字典上的注音(如1973年商务版《现代汉语词典》)。但是“鹮”字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中及该社同年出版的《汉语小辞典》中均音Xuán。在我国文字中,不少由“睘”组成的字都读作huán:环(環的简化字)指圈形的东西,如连环、铁环;镮指圆  相似文献   

6.
正我叫马良,是一名颇有名气的画师。我不但画工出众,更能让画中事物成真。我的成名作是为贪心的皇帝画了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金山。之后我曾画过房子,被当成违章建筑拆除了:我画过会飞的碟子,结果"飞碟"被狗叼走了:我还画过一些当地看不到的动物,结果造成生物入侵被消灭了……最近,我终于在一个残疾昆虫救护中心找到了工作——替失去翅膀的昆虫重新画上翅膀,让它们能在天空再次飞翔。  相似文献   

7.
朱鹮的潜在繁殖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ErdasImagine8.4和ArcViewGIS对陕西省部分地区的卫片进行解译,分析其中的栖息地组成。结果表明,现有野生朱种群的最大繁殖地—花园繁殖区的栖息地组成为:马尾松林占73.1%,次生疏林占16.9%,农田占4.8%,稀疏灌木林占4.2%,油松栎类混交林占1.0%。使用彩色数字环标记重见法研究了朱繁殖期活动区的栖息地组成。根据花园繁殖地和朱鹮活动区内的栖息地组成,给各种栖息地赋予相应的适宜度值,以此作为朱鹮潜在繁殖地的评估标准。对卫片区域的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潜在的很适宜的繁殖地主要分布于洋县华阳镇周边、洋县花园乡周围地区、酉水河两岸山区、南郑县东南部和汉中西北部等地区,占总面积的5.2%;适宜的繁殖地占19.4%,不适宜繁殖的区域占75.4%。根据这个评估结果,野生朱鹮1995-2004年的97个巢中(花园繁殖地以外),87个(占89.7%)落入适宜的繁殖地中;野外核查的结果也表明,该评估方法的准确度达到88.4%。评估的误差主要源于遥感很难准确判别林木的生长状况(树高、胸径、密度等)和混交林中某些适于营巢的树种的存在,并忽略了小面积地块。因此,适当的野外核查可以提高该评估方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野生朱鹮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长青  刘冬平 《生物学通报》2007,42(3):1-4,F0003
朱鹳是世界濒危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现仅分布于中国陕西省洋县及其邻近地区。我国自1981年重新发现野生朱鹮以来,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野生种群数量已从7只增长到约600只。综述了25年来我国朱鹮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近年取得的成绩和研究进展,包括栖息地保护、野生种群监测和再引入等;指出了当前我国朱鹮保护面临的问题和亟待开展的工作;为朱鹮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鹮自然育雏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北京动物园自 1 986年对朱进行易地保护研究以来 ,已繁殖了 2 0多只 ,但都是人工孵化和哺育成活的。 2 0 0 1年试行朱自然育雏 ,首次获得成功。作者对朱育雏进行了系统观察 ,对亲鸟喂雏次数、换巢次数、坐巢时间以及行为变化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朱鹮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知,然而朱鹮的起死回生是从这里开始的,却鲜为人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2.
朱属鹳形目科朱属 ,为世界濒危鸟类。朱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 ,由于环境破坏及人类猎杀等原因 ,朱的数量急剧减少。在本世纪60、70年代 ,其野生种群在俄罗斯、日本及朝鲜半岛等相继灭绝 ,中国也曾在 2 0多年的时间没有朱的记录。1 981年 ,7只朱 ( 4只成鸟 ,3只幼鸟 )在陕西省洋县被重新发现并得到大力保护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到 1 999年末 ,野生朱的数量已达到 84只 ,另外 ,人工饲养种群的个体数量已达到近 1 0 0只。朱的配偶制度为一夫一妻制 ,每年 3~ 6月为繁殖期 ,多在高大的青冈栎或马尾松树上筑巢 ,每年繁殖 1窝 ,…  相似文献   

13.
赵洪峰  王玲  李璇 《动物学杂志》2024,59(2):319-320
<正>朱鹮(Nipponia nippon)隶属于鹈形目鹮科朱鹮属(郑光美2017),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也是全球濒危物种(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2)。朱鹮曾经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中西部地区,在华中和西北地区为留鸟(史东仇等2001)。甘肃省的临洮、华亭、武山、天水、礼县、徽县、武都和康县等地均有历史分布记录(史东仇等2001,丁长青2004)。1981年朱鹮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被重新被发现之前,在我国最后的标本记录是1964年甘肃省康县的岸门口(刘荫增1981)。  相似文献   

14.
朱鹮迁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鹮(Nipponia mppon)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现存总数不过 40余只。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种群生命力的脆弱,朱鹮数量急剧下降。中国自1986年开始人工繁殖朱鹮,1992年人工孵化并育活3只幼鸟,这是人工繁殖朱鹮成功的首次记录。这篇文章总结了朱鹮的野外生态,实验室研究及人工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朱鹮巢址的生境特征,2013年4~7月,在陕西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调查中共获得11个朱鹮弃巢和18个繁殖成功巢的生境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test检验弃巢和繁殖成功巢生境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者在距道路距离、巢树种数、坡度等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人类干扰可能是朱鹮弃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保护区外围加强对巢树的保护,对于朱鹮种群的增长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鹮是我国四大国宝之一,世界极濒危级鸟类。朱鹮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朱在蛋白质多态、随机扩增多态DNA、微卫星多态性、随机扩增微卫星多态性和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朱群体遗传多态性的贫乏,并据此阐述了DNA多态性保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种群分布范围,2018年7月将20只朱鹮从陕西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引入到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化饲养。为了解朱鹮对该地模拟自然环境的野化适应效果,于2018年7—10月对朱鹮在大网笼中的行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观察。野化训练过程中,朱鹮在训练笼中快速获得良好的飞行技巧,飞行中能够避免碰撞野化网笼软网。持续飞行时间从观察初期的(106.8±93.4) s,增长至后期的(145.8±118.1) s。野化训练第1天,有70%个体在树上夜宿,其他个体在地面及栖杠上夜宿; 30 d时间内,朱鹮全部获得树上夜宿能力。野化训练后期和前期相比,觅食时间从55.4%提高至58.3%,并显著提高了对浅水觅食地的利用率。后期显著提高了警戒行为的时间比例,并表现出对猛禽等天敌的防御反应。通过87d的野化训练,试验个体的行为和生境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并趋于稳定,表明其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新环境。为了进一步适应放飞后的野外环境多样性,建议在今后的野化训练中改变朱鹮的投食策略,增加觅食难度,并开展当地特有食物的投喂试验。  相似文献   

18.
野生朱鹮的新繁殖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种群分布范围,2018年7月将20只朱鹮从陕西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引入到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化饲养。为了解朱鹮对该地模拟自然环境的野化适应效果,于2018年7—10月对朱鹮在大网笼中的行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观察。野化训练过程中,朱鹮在训练笼中快速获得良好的飞行技巧,飞行中能够避免碰撞野化网笼软网。持续飞行时间从观察初期的(106.8±93.4) s,增长至后期的(145.8±118.1) s。野化训练第1天,有70%个体在树上夜宿,其他个体在地面及栖杠上夜宿; 30 d时间内,朱鹮全部获得树上夜宿能力。野化训练后期和前期相比,觅食时间从55.4%提高至58.3%,并显著提高了对浅水觅食地的利用率。后期显著提高了警戒行为的时间比例,并表现出对猛禽等天敌的防御反应。通过87d的野化训练,试验个体的行为和生境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并趋于稳定,表明其已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新环境。为了进一步适应放飞后的野外环境多样性,建议在今后的野化训练中改变朱鹮的投食策略,增加觅食难度,并开展当地特有食物的投喂试验。  相似文献   

20.
朱鹮( Nipponia nippon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鹮(Nipponia nippon),又名红鹤、朱鹭,属鹳形目(鸟)科,体型比白鹭略大,嘴长而下弯.通体白色,头顶具冠羽,脸朱红色,腿绯红,颈后饰羽长.繁殖期头、颈、背部深灰色.从空中飞过时,下体及两翼呈淡朱红色,故名朱(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