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骨疏康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OP患者分为对照组(唑来膦酸治疗,40例)和研究组(骨疏康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40例)。对比两组疗效、骨密度、相关量表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情况,比较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95.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L1~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下降,ADL评分上升,且研究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25-羟基维生素D[25-(OH)D]高于对照组,β-胶原羧基端肽(β-CTX)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疏康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OP,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与提高骨密度和调节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有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3%(52/57),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磷(S-P)、血清钙(S-Ca)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全血黏度低切、白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全血黏度高切、白介素-1(IL-1)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骨代谢、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NLR、IL-1β、TNF-α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活性维生素D、PTH、ALP及生化指标FPG、2hPG、HbA1c、空腹C肽、BMI、血脂、血尿酸之间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NLR、IL-1β、TNF-α的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检测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活性维生素D、PTH的水平,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ALP、FPG、2hPG、HbA1c、空腹C肽、BMI、血脂、血尿酸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NLR、IL-1β、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活性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FPG、2hP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M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NLR、IL-1β、TNF-α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与活性维生素D呈负相关(P<0.05),与PTH、ALP呈正相关(P<0.05),与FPG、2hPG、HbA1c、空腹C肽、BMI、血脂、血尿酸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NLR、IL-1β、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丢失有关,提示该类患者存在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应加强对其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监测和干预,以降低骨折风险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骨强度及骨代谢水平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诊治的80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和实验组(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炎症细胞因子、骨强度及骨代谢指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治疗后横截面积(CSA)、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截面系数(Z)、皮质厚度(C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治疗后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高于对照组同期,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DAS28)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托法替布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应用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水平,增强骨强度,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骨代谢指标和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2020年12月间针灸科接收的KOA患者80例,将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降钙素(CT)、骨钙素(BGP)]、炎性因子、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VAS、WOMAC较对照组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OPG、BGP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CT水平治疗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IL-6、IL-17、IL-18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抑制炎症因子,改善骨代谢指标,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检测并分析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66例作为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无骨质疏松老年人群117例作为无骨质疏松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的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66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16.82±4.52)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64例、占38.56%,维生素D不足72例、占43.37%,维生素D正常30例,占18.07%。不同性别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的血清PINP、N-MI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25-(OH)D与β-CTX呈负相关(P<0.05),与PINP、N-MID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不足,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血清25-(OH)D与β-CTX呈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25-(OH)D和?茁-CTX有助于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ECT2水平,并分析血清LECT2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ECT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ECT2、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显著高于对照组,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LECT2水平与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ECT2、OC、PINP、S-CTX联合检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血清LECT2水平升高,其水平与骨代谢指标OC、PINP、S-CTX水平呈正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血清LECT2联合OC、PINP、S-CTX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复合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屏障、细胞免疫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290例IBD患者,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5例。研究组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复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采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72%(104/145),低于研究组的86.21%(125/145)(P<0.05)。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骨钙素(BGP)、I-型胶原C末端肽(CTX)、CD8+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2疗程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治疗1疗程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两组的CD4+、CD4+/ CD8+较治疗前升高,治疗2疗程后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治疗1疗程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复合益生菌治疗IBD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其肠黏膜屏障和骨代谢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RSV感染肺炎患儿均来自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集的病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均治疗7d。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血清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研究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音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RSV感染肺炎患儿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26例AS患者。采用双色球法(红色、绿色)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红色)和研究组(绿色),各63例。对照组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生存质量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低于对照组,枕墙距小于对照组,腰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I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AS患者,可促进其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降低ESR及炎性因子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现生太行山猕猴与猕猴化石骨指数的差异,对太行山猕猴与广西崇左早更新世猕猴化石的肢间指数(Intermembral index,IM)、臂指数(Brachial index,BI)、股指数(Crural index,CI)和股骨粗壮指数(Robusticity index,RI)等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猕猴化石IM值(96)高于太行山猕猴,BI值(94.5)和CI值(88.5)均低于太行山猕猴,推测该猕猴化石在早更新世时期可能地栖生活,适合于陆地四足行走,同时也验证了太行山猕猴主要为半树栖生活。结合对猕猴化石伴生哺乳动物习性的分析,推测广西崇左早更新世的气候温暖潮湿并有一定的水域,植被以森林和灌木为主,有局部的草地或草坡,其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高等灵长类生息繁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将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相复合的骨组织工程研究已成为热点,并日趋走向成熟。这一全新的治疗方案将成为解决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组织缺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骨组织工程技术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三个方面。其中,BMSCs因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强大的增殖能力以及低免疫源性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种子细胞,而支架材料的种类有很多种,目前对支架材料的选择也尚有分歧。如何找到理想的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组织工程中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相复合的各类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这些支架材料的研究将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EXA对骨髓炎骨缺损治疗中骨痂密度的评价及意义。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1例骨髓炎清创后伴大段皮质骨缺损一期植骨的病人。术后4,6,8,10个月后对骨折端骨痂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并进行X摄片以及Enneking评分,从而明确植骨区愈合骨痂的密度变化趋势,骨愈合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X线摄片结果显示:4个月后:骨缺损区依然清晰可见,内有少量稀疏骨痂通过,少量外骨痂形成。6个月后:植骨区内骨痂含量明显增多,且外骨痂膨大。8个月:缺损区模糊,有较致密骨痂生成,且外骨痂逐渐减少。10个月:植骨区骨痂更加致密,且部份髓腔再通。(2)Enneking评分:患者术后第10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正常功能20例,20分以下的患者1例。(3)BMD测定:骨折端的骨密度及骨密度比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植骨10个月后患侧的骨密度已可基本上达到正常对照侧的骨密度水平。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痂的力学强度特性。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可以作为检测植骨区的恢复情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Bone cement infiltration can be effective at mechanically augmenting osteoporotic vertebrae. While most published literature describes the gain in mechanical strength of augmented vertebrae, we report the first measurements of viscoelastic material changes of cancellous bone due to cement infiltration. We infiltrated cancellous core specimen harvested from osteoporotic cadaveric spines with acrylic bone cement. Bone specimen before and after cement infiltration were subjected to identical quasi-static and relaxation loading in confined and free compression. Testing data were fitted to a linear viscoelastic model of compressible material and the model parameters for cement, native cancellous bone, and cancellous bone infiltrated (composite) with cement were identified. The fitting demonstrated that the linear viscoelastic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ccurately describes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cement and bone, before and after infiltration. Although the composite specimen did not completely adopt the properties of bulk bone cement, the stiffening of cancellous bone due to cement infiltration is considerable. The composite was, for example, 8.5 times stiffer than native bone. The local stiffening of cancellous bone in patients may alter the load transfer of the augmented motion segment and may be the cause of subsequent fractures in the vertebrae adjacent to the ones infiltrated with cement. The material model and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ogether with an adequate finite-element model, can be helpful to investigate the load shift, the mechanism for subsequent fractures, and filling patterns for ideal cement infiltr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与骨密度和骨转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男性老年患者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测定骨密度、肌肉及脂肪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清脂联素、骨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维生素D和I型胶原β羧基端肽水平。结果:165例年龄超过58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9.4±6.4岁,体重指数24.9±3.1 kg/m2),脂联素与股骨颈骨密度相关系数为-0.31(P〈0.05)、与全髋骨密度相关系数为-0.23(P〈0.05),年龄、BMI和脂肪量校正后,脂联素仅与股骨颈骨密度有显著相关(r=-0.25,P〈0.05);脂联素与骨碱性磷酸酶正相关(r=0.28,P〈0.01),混杂因素校正后,相关仍具有显著性(r=0.19,P〈0.05);脂联素与I型胶原β羧基端肽呈正相关(r=0.15,P〈0.05)。结论: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与股骨颈骨密度和骨AL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从骨髓中成功分离、鉴定BMSCs的方法较为成熟。新发现一些物质能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因子,其中对BMP研究较多。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Ⅰ、Ⅱ型BMP受体后激活Smad信号通路诱导成骨。其诱导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应用天然BMP或者将BMP及其协同基因转入BMSCs,通过靶细胞的持续表达BMP促进新骨形成。本文将近10年BMP诱导BMSCs向成骨分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疼痛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以及血清N端中段骨钙素(N-MID)、骨钙素(BGP)以及I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β-CTX)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CTX水平均明显降低,BG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β-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MID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疼痛并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  相似文献   

18.
骨唾液酸蛋白(BSP)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唾液酸蛋白 (Bonesialoprotein ,简称BSP)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糖蛋白 ,主要分布在矿化组织中 ,参与骨代谢 ,但近年研究发现BSP在癌细胞的骨转移中发挥作用并对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本文对BSP的结构与功能及研究状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早产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7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脂联素、载脂蛋白和骨密度水平,分析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受试新生儿的性别、胸围、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胎龄、体质量指数(BMⅠ)、身长、头围、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血清脂联素、载脂蛋白A-Ⅰ(Apo A-Ⅰ)及左胫骨中段超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速度(SOS)水平明显下降,而载脂蛋白B(Apo B)和Apo B/Apo A-Ⅰ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胎龄、BMⅠ、头围、TC、TG、Apo A-Ⅰ及SOS呈正相关(P0.05),与Apo B和Apo B/Apo A-Ⅰ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胎龄、BMⅠ、Apo B/Apo A-Ⅰ及SOS是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格指标、载脂蛋白及骨密度密切相关,可能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