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比较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CT和MRI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结果:124例患者,经临床最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96例,28例为非急性胰腺炎,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4.38%、75.00%、92.05%、58.33%、82.26%,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5.83%、78.57%、93.88%、84.62%、91.94%,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显著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和MRI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两者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但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准确度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比较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接受多巴酚丁胺与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79.17%,P0.05);两组的血气指标PaO2、SaO2均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变化比对照更加显著(P0.05);两组各的炎性因子水平IL-6、IL-8、CRP和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且二者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3.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与多种致病因素相关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以头痛、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视觉障碍、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以顶枕叶可逆性脑白质病变为主。该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可以消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疗,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对其发病机制进展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及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对胎盘植入程度的危险度进行评价及与胎盘植入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7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胎盘植入患者60例。分析分娩前超声影像学特点,按照胎盘位置及厚度、胎盘后低回声带是否消失、膀胱线是否连续、胎盘陷窝性状、胎盘基底部血流信号、宫颈形态是否完整、宫颈是否存在血窦,以及剖宫产史等项目,每项评0-2分,计算总分值。计算不同类型胎盘植入患者超声评分量表的临界值,并比较各类型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结果:60例患者中粘连型38例、植入型13例、穿透型9例。 粘连型出血量低于重型(P<0.01),在重型患者中,植入型与穿透型术中出血量无差异(P=0.360)。粘连型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粘连型与重型子宫切除率相比有差异(P<0.01),重型高于粘连型。其中植入型子宫切除率低于穿透型(P<0.01)。粘连型超声评分低于重型(P<0.01)。重型患者中,植入型超声评分又低于穿透型(P<0.01)。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显示:当AUC为90.5 %、评分≥2.5 时,敏感度为 92.3 %,特异度为73.7 %,粘连型和植入型的最佳临界值为3分;当AUC为73.5 %、评分≥9.5分时,敏感度为55.6 %,特异度为76.9 %,因此确定植入和穿透型的界值为10分;当AUC为78.0 %、评分≥2.5 时,敏感度为72.7 %,特异度为88.2 %,是否出现产后出血的最佳临界值为3分。结论:超声影像学可评估胎盘植入的程度,并预测术中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风险。以评分 3分为界,用以预测粘连和重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发生。以评分≥10分为界,用以预测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其中,评分≥10分时,穿透型植入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和肽素(Copeptin)、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75例CHF患者,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的差异分作Ⅱ级组56例,Ⅲ级组62例,Ⅳ级组57例。另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opeptin、suPAR、SIRT1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此外,对所有CHF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按照预后差异分作预后不良组61例及预后良好组114例。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患者的血清Copeptin、suPAR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升高,而SIRT1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不同心功能等级的CHF患者间比较,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清Copeptin、suPAR水平及LVEDD升高,而SIRT1水平及LVEF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Copeptin、suPAR水平与LVEDD均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SIRT1水平与LVEDD呈负相关,而与LVEF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LVEDD、血清Copeptin、suPA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而LVEF和SIRT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LVEDD偏高、LVEF偏低、血清Copeptin、suPAR水平过高以及血清SIRT1水平过低均是C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opeptin、suPAR、SIRT1与CHF患者的心功能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治疗用于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抢救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疗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无创辅助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抢救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H值水平均明显升高,PaCO_2、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研究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F、PEF、PImax、PEmax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的水平,提高患儿肺功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可靠的优点,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行PCI术后患者心肌酶影响及一年随访事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1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5),两组均采用PCI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肌血流灌注指标,心肌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8%(65/68)vs75.38%(49/65)](P<0.05);TIMI3级、TMPG3级及无复流/满血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64%(12/68)vs40.00%(26/65),26.47%(18/68)vs46.15%(30/65),7.35%(5/68)vs27.69%(18/65)](P<0.05); LDH、CK、CK-M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7.38±21.90)U/L vs(253.75±26.37)U/L,(166.38±19.32)U/L vs(389.75±52.03)U/L,(121.58±15.86)U/L vs(162.60±18.75)U/L](P<0.05);一年随访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8/68)vs36.92%(24/65)](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可有效改善行PCI术后患者血流灌注,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 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在小儿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效能,以更好地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治疗及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贵阳市儿童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患儿和重症患儿各40例。检测患儿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CRP、PCT和suPA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各指标对小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重症组患儿WBC、N以及血清PCT、CRP、suPAR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uPAR水平与WBC、N、PCT和CRP水平均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suPAR诊断小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效果最佳,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6(95%CI:0.780~0.951),最佳截断值为1.8,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5.73 %、83.52 %和69.25 %。结论:早期检测血清suPAR能够预测小儿获得性社区肺炎病情严重程度,效果优于WBC、N以及血清PCT、CRP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为本地区CAP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81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2013修订)诊断标准的CAP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非重症CAP患儿812例,CAP占10.2%;感染病原体例数481例,阳性检出率为59.2%;1月-1岁龄组与1-5岁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4岁龄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喘息、固定湿啰音发生率集中在1月-1岁龄组与1-5岁龄组,且高于5-14岁龄组发生率(P0.0);肺部影像学改变的患儿共657例,占80.9%。三个年龄组;肺部影像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CAP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不同年龄和不同病原学感染的儿童CAP的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对于临床医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一点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因人因病而异的胆总管结石精准诊断及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影像医学作为胆总管结石精准治疗的"导航"手段,其检查方法种类多样且各种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对于满足精准治疗需要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本文对胆总管结石的各种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进行综述并提出精准医学时代影像学诊断策略,以期能为胆总管结石精准诊断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鲍曼组及鲍曼+乌司他丁组,各20只。鲍曼组及鲍曼+乌司他丁组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沿导管壁滴入100μL鲍曼不动杆菌,对照组滴入等量生理盐水,之后鲍曼+乌司他丁组大鼠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万U/kg,1次/d),连续3 d,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2 h后,用心功能分析系统记录大鼠心功能变化;综合应用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大鼠心肌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鲍曼组大鼠心功能下降,血清cTNI、CK-MB、BNP含量升高,肺组织及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重(P0.01)。与鲍曼组相比,鲍曼+乌司他丁组大鼠LVEDP水平下降,LVDP、+dP/dtmax、-dP/dtmax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TNI、CK-MB、BNP水平降低幅度分别为36.3%、24.5%、29.9%;肺组织及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鲍曼组的MMP数值为0.653,鲍曼+乌司他丁组的MMP数值为0.821,较鲍曼组升高25.7%;心肌凋亡蛋白Bcl-2上升,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呼吸科入住的一般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IL-2水平,记录呼吸频率,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血清IL-2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氧分压和氧和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水平与呼吸频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氧分压和氧和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能作为判断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的客观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考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ure ventilation,NIPPV)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7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无创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h、24 h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气管插管率、病死率、ICU住院天数,对患者入院的第1、3、7 d的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1 h和24 h,无创组患者呼吸、心率、PaCO2、PaO2/FIO2和PH均显著的改善(P<0.05),显示NIPPV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减慢呼吸频率、提高氧和指数,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第1 d两组患者的PCT、CRP和suPAR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第1 d,两组患者第3 d和第7 d的PCT、CRP和suPAR水平均明显的降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第3 d和第7 d无创组患者的PCT、CRP和suPAR水平有显著的降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无创组患者的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结论:NIPPV能显著改善SCAP患者的呼气情况,降低血清PCT、CRP和suPAR水平,对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ICU住院天数,降低患者死亡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并分析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7月期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347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一般组,重症组有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07例,一般组有患儿240例,从两组患儿的病例资料中抽取年龄、性别、居住地、(C reactive protein,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MP-Ab)阳性率、病程、生活环境、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I)、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积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对其分类指标进行合理赋值处理,实施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RI、特殊体质、HSCRP、ESR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相关(P=0.000,0.000,0.010,0.000,0.000,0.0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RRI、HSCRP、ESR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P=0.001,0.000,0.008,0.000)。结论:年龄、RRI、HSCRP、ESR是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以上危险因素的密切关注对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患儿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7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入院时RDW水平,记录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后28d的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高RDW组和正常RDW组,分析各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并探讨RDW与患儿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儿的入院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血沉(ESR)高于存活组(P0.05),RDW水平亦高于存活组(P0.05);高RDW组患儿APACHEⅡ评分、PCT、hs-CRP、WBC、PMN、ESR高于正常RDW组,死亡率亦高于正常RDW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水平是重症肺炎患儿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25,95%CI:1.252~4.24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ROCAUC为0.801,灵敏度为82.0,特异度为74.4,最佳诊断截点为16.35%。结论:RDW水平可能是重症肺炎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患儿预后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5年0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被诊断为SAP的患儿53例。患儿入监护室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血气、生化等指标,并结合病史与常规生化等检测指标同步给出PCIS评分。根据患儿的转归,将所有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3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男女比例为3.4:1,2岁以下发病者48例,夏秋季发病共40例。死亡组患儿共8例(15.1%),其LDH、AST、Pa CO2水平、肺叶受累数量、并发症种类较存活组患儿明显升高,危重症评分(PCIS)、血小板、白蛋白、Pa O2水平、Pa O2/FIO2比值均较生存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儿童SAP炎症反应重,常伴肺内外各种损害,早期的LDH、AST、白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Pa O2、Pa CO2、Pa O2/Fi O2及PCIS评分是疾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有助于临床医生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尽早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并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沉(ESR)、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D4~+及CD8~+,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血清LDH、CK-MB、CK、AST、CRP、IL-6、TNF-α水平及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CD4~+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HFNC)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FNC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观察两组镇静剂使用、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FNC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时间均短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率(HR)升高,呼吸频率(RR)下降,且HFNC组的变化大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H值、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下降,且HFNC组低于nCPAP组(P<0.05)。HFNC组镇静剂使用、再住院例数均少于nCPAP组(P<0.05)。两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NC可有效缓解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101例重症肺炎患者,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共40例作为对照组。在住院时、入院后第1 d、5 d以及转出ICU(或死亡时)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PCT、WBC以及CRP水平,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正常人群相比,重症肺炎患者的PCT、WBC以及CRP显著升高,与死亡组同期比较,生存组PCT、WBC以及CRP较低,P0.05;2与死亡组同期比较,生存组APACHEⅡ评分较低,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BC、CRP、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PCT、WBC以及CRP水平升高明显,有利于判断重症肺炎病情,对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