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肝功能的表达水平及腺苷蛋氨酸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2例,分别比较术前、术后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干预7d,观察组患者给予腺苷蛋氨酸干预7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7d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以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结果:术前患者的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的TBI、DBI、ALT、A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7/92),与对照组的2.17%(2/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腺苷蛋氨酸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心肌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肾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肾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脏复跳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T0)~术毕(T3)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先下降后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则持续升高(P<0.05),但CPB开始后30 min(T1)~ T3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MAP、HR高于对照组患者,CK-MB、cTnI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T0、术中、术后24 h 的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术中、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CD4+、CD4+/CD8+均较T0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CD8+较T0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应用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减轻心肌损伤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增加肾功能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GSH(小剂量)组+阿霉素组(小剂量组)、GSH(大剂量)+阿霉素组(大剂量组)、阿霉素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只。上述前3组均给予阿霉素;小剂量组给予GSH 250 mg/kg;大剂量组给予GSH 500 mg/kg;生理盐水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应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阿霉素组相比,应用GSH干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BAX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间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阿霉素组相比,GSH干预的大鼠血清CK、CK-MB、LDH水平均显著下降,但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阿霉素组相比,应用GSH干预的大鼠心肌组织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升高(P0.05),但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抑制阿霉素导致的心脏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与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以及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160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技术。方法CPB中采用低液面预充、中度血液稀释、浅低温、HCT22~25%,心肌保护为高钾含血停跳液灌注。对心胸比例超过85%,合并肝大、腹水、肺长期淤血的患者,CPB中采用超滤法。结果体外循环时间90~3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170min,心脏停跳时间54~175min,术中灌注压55~70mmHg,中心静脉压0~5cm H2O,尿量平均200~800ml,自动复跳1047例,占65%。结论为了提高重症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强调:(1)中度血液稀释,提高胶体渗透压;(2)CPB中用高钾含血停搏液作为心肌保护,必须做到按时、足量灌注;(3)及时补充碱性药物和电解质;(4)补充充足的镁离子可增加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应用乌司他丁(ULi)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联合干预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并择期行CPB瓣膜置换术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联合乌司他丁(ULi)。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因子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水平、肺功能指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本组T_0时相比,两组在T_2、T_3、T_4、T_5血清IL-6、IL-8、T_NF-α及SP-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期对比,观察组在T_2、T_3、T_4、T_5的血清炎性因子及SP-A水平更低(P0.01)。与本组T_0时比较,两组在T_2、T_3、T_4、T_5的RI、A-a DO2值均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在T_2、T_3、T_4、T_5各时点的RI、A-a DO2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与本组T_0时对比,两组在T_1时的Cst值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PB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ULi联合Ala-Gln干预更能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超滤方式对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肺功能、补体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6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接受CPB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3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超滤组(n=31)、改良超滤组(n=34)、零平衡超滤组(n=32)和联合组(改良超滤联合零平衡超滤)(n=33)。观察各组患者超滤前(T1)、超滤即刻(T2)、超滤后2 h(T3)、超滤后6 h(T4)心脏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及肺静态顺应性(Cstat),并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补体3a(C3a)、补体5a(C5a)水平。结果:T2、T3、T4时间点联合组CO和CI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T2、T3、T4时间点联合组RI水平低于其他三组,OI和Cstat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T2、T3、T4时间点联合组IL-6、C3a、C5a水平均低于其他三组,且TNF-α水平低于常规超滤组及改良超滤组(P<0.05)。结论:相对常规超滤、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改良超滤联合零平衡超滤对CPB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术后炎症介质、补体水平升高程度较低,滤过效果明显,更适于CPB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Ⅱ期心脏康复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围术期常规康复干预)和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Ⅱ期心脏康复方案)。观察两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无氧阈时代谢当量(METat)、氧脉搏(O2pulse)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升高、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心理健康(M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Ⅱ期心脏康复方案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并发急性溶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并发急性溶血的患儿7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停用氧化类药物,卧床休息,水化、碱化尿液,贫血严重者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第1天、第2天、第3天小便恢复率以及平均恢复时间,血清总胆红素第3天、第5天恢复率、平均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天、第2天、第3天小便恢复率分别为51.3%、92.3%、100%,对照组分别为25.6%、64.1%、89.7%,观察组第1天、第2天、第3天小便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小便恢复正常平均时间分别为1.8±0.7天、2.6±0.9天,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3天、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恢复率分别为71.8%、100%,对照组为46.2%、97.4%;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平均时间分别为3.6±0.9天、4.1±1.0天;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0.6天、2.8±0.6天;观察组小便及血清总胆红素平均恢复时间(P0.05)、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并发急性溶血中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增强其治疗疗效,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不同血糖水平对血乳酸值及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CPB心脏手术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术前空腹血糖≥7.0 mmol/L)33例和非糖尿病组(术前空腹血糖7.0 mmol/L)45例,于术前2h(T_1)、麻醉后(T_2)、CPB转机后5 min(T_3)、主动脉阻断后5 min(T_4)、停止CPB时(T_5)、手术结束时(T_6)、术后2h(T_7)、4h(T_8)、6h(T_9)、8h(T_(10))、12h(T_(11))、24h(T_(12))及48h(T_(13))监测两组血糖及血液乳酸水平,比较两组康复进程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血糖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两组血糖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两组各时间点血糖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T_1时刻(P0.05)。非糖尿病组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糖尿病组(P0.05)。非糖尿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与糖尿病组的15.15%(5/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及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术前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及血乳酸水平波动更明显,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在心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间接收的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7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芬太尼,48例)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49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细胞免疫功能、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PB开始后10 min(T2)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CPB结束(T3)、术毕(T4)时间点HR、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T1)、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升高后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cTnI、CK-MB、HFA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NSE、S100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有助于减轻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同时还可发挥心脑保护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33,舒芬太尼剂量为1.0μg/kg)、中剂量组(n=33,舒芬太尼剂量为1.5μg/kg)以及高剂量组(n=34,舒芬太尼剂量为2.0μg/kg),比较三组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因子、心肌损伤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围术期指标情况。结果: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插管后10 min(T4)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低剂量组同时间点,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阻断后30 min(T6)、开主动脉后2h(T7)以及术后1d(T8)时间点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外循环停机2h(T9)、体外循环停机8h(T10)、体外循环停机24h(T11)、体外循环停机48h(T12)时间点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降低(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高剂量组(P<0.05),而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1.0μg/kg舒芬太尼麻醉的患者应激反应小,1.5μg/kg、2.0μg/kg舒芬太尼可更好地控制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同时对患者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2.0μg/kg舒芬太尼会延长患者I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DILI)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DIL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联合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酶(HA)]、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38/50),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TBIL、GGT、LN、PC-III、IV-C、HA、IL-2、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多烯磷脂酰胆碱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DILI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效果差异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诊的112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A组38例,B组38例,C组36例。A组在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注射液10 mg/kg单次静脉推注,B组在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注射液10 mg/kg的单次静脉推注后,之后再以5m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不使用氨甲环酸。比较三组围术期情况、不同时间点凝血功能及引流量的变化,并评价安全性。结果: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术后24 h出血量、输液量、异体红细胞输血例数和输血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组和B组上述情况均比对照组少(P<0.05),但A组和B组患者上述情况经过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时(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时点时,A组和B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结果均比C组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水平的结果均明显比C组低(P<0.05),但A组和B组患者在上述时间点各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T2、T3、T4时点时引流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但是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引流量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具有血液保护作用,但和单次静脉推注氨甲环酸相比,术中持续泵注氨甲环酸并没有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出血量及引流量,且有增加肾损伤的风险,在临床应用上应注意药物使用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极化液治疗对体外循环(CPB)患者多脏器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例心脏二尖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19例)和改良极化液(GIK)治疗组(21例)。GIK组于麻醉诱导前经中心静脉给予改良极化液500ml,CON-TROL组给予相同量的平衡盐。分别于术前、术后12h、后24h测定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并于术前、麻醉后、CPB15min、开放升主5min、CPB结束前、术后30min、6h、12h、24h采集血样,测定CRP、IL-1、IL-10、TNF-α、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结果:GIK组患者AST、CK、LDH、CK-MB、ALT、TBA、BUN、CR术后12、24h均低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CRP、IL-1、TNF-α水平CPB期及术后均低于CONTROL组,IL-10水平高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水平在CPB结束及术后24h低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肾上腺素水平高于CONTROL组。结论:围CPB期给予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液(GIK)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早期多脏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了炎症反应及降低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