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纳布啡鞘内注射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模型大鼠行为能力及背根神经节瞬时受体电位V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大鼠(n=48)随机平方为三组-模型组、纳布啡1组与纳布啡2组,每组16只。纳布啡1组与纳布啡2组分别给予纳布啡鞘内注射0.5 μg/10 μL与1.0 μg/10 μL,模型组给予注射等剂量的0.9 %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第7 d、第14 d,采用血糖仪测定与记录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并进行机械痛阈检测;治疗第14 d、第28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6与TNF-α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TRPV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纳布啡1组与纳布啡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空腹血糖水平都高于20.00 mmol/L,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1组与纳布啡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机械痛阈高于模型组(P<0.05),也高于治疗前(P<0.05),纳布啡2组与纳布啡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1组与纳布啡2组治疗第14 d、第28 d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纳布啡2组明显低于纳布啡1组(P<0.05)。纳布啡1组与纳布啡2组治疗第14 d、第28 d的背根神经节TRPV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纳布啡2组明显低于纳布啡1组(P<0.05)。结论:纳布啡鞘内注射在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大鼠的应用能改善行为能力,抑制背根神经节TRPV1的表达,还可抑制血清IL-6与TNF-α的释放,从而发挥镇痛治疗效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激动剂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孕激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子宫腺肌病小鼠(n=30)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孕三烯酮组与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0.4 mL/20 g体重,孕三烯酮组每日灌胃孕三烯酮水溶液0.008 mg/20 g体重,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每日灌胃WAY-32255水溶液0.008 mg/20 g体重,连续口服14 d。结果:孕三烯酮组与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治疗第7 d与第14 d的小鼠体重高于模型组(P<0.05),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高于孕三烯酮组(P<0.05)。孕三烯酮组与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治疗第7 d与第14 d的子宫病理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孕三烯酮组与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治疗第7 d与第14 d的血清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孕三烯酮组与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治疗第7 d与第14 d的子宫RhoA和ROC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选择性ERβ激动剂组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选择性ERβ激动剂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的应用能抑制血清PR和IGF-1的释放,降低RhoA和ROCK蛋白的表达,从而能改善子宫病理状况,提高小鼠体重。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罗格列酮对多发性骨髓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多发性骨髓瘤小鼠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分别给予经尾静脉注射重组鼠源促红细胞生成素5.0 mg/kg与罗格列酮5 mg/kg 100 μL,模型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检测细胞免疫功能与Caspase-3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的肿瘤体积高于治疗第1 d(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低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的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治疗第14 d与治疗第28 d的脾脏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高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高于红细胞组(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治疗第14 d与治疗第28 d的脑黑质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结论:注射罗格列酮在多发性骨髓瘤小鼠的应用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脑黑质Caspase-3的表达,同时也能促进小鼠体重恢复,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平分为三组-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与模型组各18只。三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丁苯酞注射液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检测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2)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3)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突触素及PSD-9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4)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大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应用可促进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的表达,并减小脑梗死面积,因而有利于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丁苯酞对颈动脉狭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颈动脉狭窄大鼠大鼠(n=42)随机为三组-模型组、低剂量丁苯酞(20 mg/kg)组和高剂量丁苯酞(40 mg/kg)组,每组14只。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每天给予20 mg/kg、40 mg/kg丁苯酞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1 d。结果: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7 d、第14 d、第21 d的BBT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低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高剂量丁苯酞组低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与低剂量丁苯酞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海马CA1区BCL2-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高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颈动脉狭窄大鼠的应用能提高海马CA1区Bax、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提高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西咪替丁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鼠炎症免疫反应、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36只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西咪替丁1组、西咪替丁2组,每组12只,每组每日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1mL、胃西咪替丁0.1 mL、胃西咪替丁0.2 mL,持续应用14 d,观察小鼠炎症免疫反应、肠道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西咪替丁1组、西咪替丁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体重都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西咪替丁2组与西咪替丁1组对比有显著提高(P<0.05)。西咪替丁1组、西咪替丁2组治疗第14 d的肠组织白介素-2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白介素-10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西咪替丁2组与西咪替丁1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西咪替丁1组、西咪替丁2组治疗第14 d的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大肠埃希菌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西咪替丁2组与西咪替丁1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西咪替丁1组、西咪替丁2组治疗第14 d的肠组织CaMKIV、CREM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西咪替丁2组与西咪替丁1组对比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西咪替丁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的应用能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平衡,促进小鼠体重恢复正常,还可降低肠组织CaMKIV、CREM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从而改善小鼠肠道微生物状况,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蜂毒素通过下调F2RL1表达从而遏制胶质瘤细胞荷瘤小鼠肿瘤增殖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 NOD/SCID小鼠(5周龄,15-18 g)购自北京维塔河实验动物技术公司。实验前,让小鼠适应环境一周。NOD/SCID 小鼠在右侧海马体中注射了2×105 U87-MG细胞建立异种移植模型。当肿瘤体积增长到100 mm3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腹注射生理盐水)和蜂毒素组(腹腔注射5 mg/kg 蜂毒素),每组20只小鼠。在第5天(注射的第5天)、第10天、第15天每次处死5只小鼠,通过实时PCR分析小鼠肿瘤组织中F2RL1、Bcl-2、Bax和Capase-3的mRNA表达。使用卡尺测量荷瘤小鼠肿瘤体积,使用电子天平对肿瘤组织进行称重测量。通过蛋白印迹分析肿瘤组织中p-PI3K、p-AKT 和p-mTOR的蛋白表达。通过TUNEL染色检测人脑肿瘤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蜂毒素组F2RL1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蜂毒素抑制F2RL1 mRNA表达。第5 d、10 d和15 d测得肿瘤体积发现蜂毒素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减小(P<0.05)。第5 d、10 d和15 d测得肿瘤体积发现蜂毒素肿瘤重量较模型组减轻(P<0.05)。蜂毒素组p-PI3K、p-AKT 和p-mTO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蜂毒素组Bax和Capase-3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蜂毒素组Bcl-2 m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蜂毒素组TUNEL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较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蜂毒素通过下调肿瘤小鼠体内F2RL1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体内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抑制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n=42)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与神经节苷脂钠组,每组14只小鼠。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g/kg氟西汀与10 mg/kg神经节苷脂钠、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持续28 d。结果: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给药第7 d、14 d、28 d的逃避潜伏期、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低于模型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高于模型组(P<0.05),神经节苷脂钠组与氟西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神经节苷脂钠组给药第28 d的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BCL2-Associated X(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脑卒中相对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神经节苷脂钠组与氟西汀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应用能促进恢复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抑制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凋亡,降低脑卒中面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参皂苷Rg1对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蛋白激酶A(PKA)与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抑郁症大鼠48只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16只大鼠。实验1组、实验2组每天2次灌胃给药(1 mg/mL、4 mg/mL人参皂苷Rg1),给药体积为10 mL;模型组以相同方式按体重给予双蒸水。观察与记录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PKA、PKC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逃避潜伏期都显著低于模型组,实验2组与实验1组相比也显著缩短(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糖水偏好率高于模型组,实验2组与实验1组相比也显著升高(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血清5-羟色胺较模型组高,血清皮质酮含量较模型组低,实验2组与实验1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海马神经元组织的PKA、PK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实验2组与实验1组相比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在抑郁症大鼠的应用能改善抑郁行为,增加糖水偏好率,降低逃避潜伏期,还可提高大鼠的血清5-羟色胺含量,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降低海马神经元组织的PKA、PKC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小鼠肺脏病理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56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分为两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通过气管注射肺炎克雷伯杆菌建立克雷伯杆菌肺炎模型,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与观察肺脏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建模第7 d与第14 d的肺泡灌洗液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建模第7 d与第14 d的肺脏、脾脏、肝脏系数与肺脏病理评分、NLR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5)。在模型组中,建模第14 d的NLR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肺脏病理评分、肺脏系数、脾脏系数、肝脏系数、肺泡灌洗液MPO活性都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克雷伯杆菌肺炎小鼠NLRP3炎症小体呈现高表达状况,可介导小鼠肺脏病理损伤,促进MPO活性增加,加重多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icroRNA-182(miR-18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miR-182在11例NSCL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FBXW7,c-Jun,c-Myc及cyclin D蛋白的表达;将miR-182模拟物,抑制物及相应空白对照瞬时转染H460细胞后,以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系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82对FBXW7的靶向性作用。结果:NSCLC组织中miR-182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H460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增强,细胞周期进程加快,细胞凋亡受到抑制(P0.05)。在NSCLC组织中,FBXW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miR-182 mimics显著降低野生型FBXW7质粒荧光素酶的活性,然而将结合位点突变后,miR-182 mimics则不再影响荧光素酶的活性。结论:miR-182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FBXW7之间存在靶向关系,通过下调FBXW7蛋白表达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示其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iR-195通过靶向调控趋化因子5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MGC803及NCI-N87细胞,根据转染不同分为:miR-NC组(空质粒),miR-195-mimics组(模拟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95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hemokine 5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miR-195及chemokine 5相关性。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与chemokine 5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95-mimics组细胞miR-195水平高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第1、2、3、4 d细胞活力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G1细胞高于miR-NC组,G2期、S期细胞低于miR-NC组,G2/S期细胞比值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划痕距离大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细胞侵袭数低于miR-NC组(P0.05);miR-195-mimics组细chemokine 5蛋白含量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 RNA水平与chemokine 5蛋白含量负相关(r=-0.398,P=0.00);miR-195可直接靶向chemokine 5。结论:miR-195可通过靶向chemokine 5促进胃癌MGC803及NCI-N87细胞的增殖、转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妊娠中期高糖环境大鼠皮下脂肪组织中asprosin的表达影响。方法:将妊娠中期高糖环境大鼠(n=21)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吡格列酮与维生素E组。格列酮与维生素E组分别灌胃80 mg/kg的吡格列酮和5 mg/kg的维生素E,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的0.9 % NaCl,1次/d,检测皮下脂肪组织中asprosin表达情况。结果:吡格列酮组与维生素E组给药第3 d、第7 d的血糖、体重低于模型组(P<0.05),维生素E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吡格列酮组与维生素E组给药第7 d的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吡格列酮组与维生素E组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与维生素E组给药第7 d的皮肤组织aspros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维生素E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维生素E在妊娠中期高糖环境大鼠的应用能抑制皮下脂肪组织中asprosin的表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的表达,从而降低大鼠的体重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