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2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医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6例AECOPD 痰热壅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58,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和实验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气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降钙素原(PCT)]、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清MMP-2、MMP-9、MMP-1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或喘息气急、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痰多色黄或白黏、CAT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PCT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MP-2、MMP-9、MMP-12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气化痰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血清MMP-2、MMP-9、MMP-12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4(CTRP-4)、CTRP-6、CTRP-9与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7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为SCOPD组,另选取同期5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RP-4、CTRP-6、CTRP-9水平,通过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AECOPD患者血清CTRP-4、CTRP-6、CTRP-9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SCOPD组、AECOPD组血清CTRP-4水平依次升高,CTRP-6、CTRP-9水平依次降低(P<0.05)。老年AECOPD患者血清CTRP-4水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CTRP-6、CTRP-9水平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与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TRP-4水平升高和CTRP-6、CTRP-9水平降低与老年AE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和炎症反应有关,可能成为老年AECOPD防治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0例,按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组,嗜酸性粒细胞<100为A组86例,嗜酸性粒细胞100~300为B组102例,嗜酸性粒细胞>300为C组92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A组、B组和C组的FeNO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组>B组>A组(P<0.05);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对比无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的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组>B组>A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C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呈正相关(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1占预测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水平呈正相关,二者能够反映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的评估、病情的程度及后期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67例(急性发作组)、慢性持续期39例(慢性持续组),另选择5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XCL12检测,分析CXCL12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组血清CXCL12、白介素-4(IL-4)、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3(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血清CXCL12、IL-4、IL-17A、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 %pred)低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FEV FEV1、FEV FEV1/FVC、FEV FEV1%pred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2与支气管哮喘患者FEV FEV1、FEV 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EOS、IgE、IL-4、IL-17A、IL-13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L12在支气管哮喘进程中可能发挥促炎作用,血清CXCL12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Th17表达及其与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组(SG),另选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炎患者为对照组(CG),对比两组患者血清MC-CP、Th-17、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血氧分压(PaO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1/FVC)差异,就研究组患者MC-CP、Th-17水平与其呼吸功能、肺功能的相关性开展Spearman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MC-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h17百分比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PEF、PaO2,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MC-CP与PEF、PaO2呈现明显负相关联系(r=-0.558、-0.700,P<0.001),研究组患者Th17与PEF、PaO2呈现明显负相关联系(r=-0.695、-0.774,P<0.001);(4)研究组患者MC-CP与FEV1、FEV1/FVC呈现明显负相关联系(r=-0.609、-0.481,P<0.001),研究组患者Th17与FEV1、FEV1/FVC呈现明显负相关联系(r=-0.622、-0.561,P<0.001)。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C-CP及Th17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状态,而呼吸功能与肺功能会出现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此类患者血清MC-CP及Th17水平与其呼吸功能、肺功能均呈现负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的18例缓解期患儿为缓解期组,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为急性发作期组,且选择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IL-17和Eotaxin水平;比较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at 1st,FEV1)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与Eotaxin的相关性;并分析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Eotaxin水平与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和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和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与Eotaxin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缓解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Eotaxin水平与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Eotaxin水平与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7和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共同参与患儿生理病理改变过程,血清IL-17和Eotaxin可作为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单吸入器三联疗法联合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84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单吸入器三联疗法治疗)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分钟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治疗期间急性加重频率、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6MWD高于对照组,CAT评分、治疗期间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吸入器三联疗法联合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可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治疗期间疾病急性加重频率,同时还可改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呼吸参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气道呼吸参数变化,炎症因子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 FVC、PEF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TGF-β1、MMP-9、VEGF、IFN-γ、IL-4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法治疗可减轻患者症状。另外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PLR)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Ο医院接受治疗的CTD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间质性肺炎(ILD)分为ILD组、无ILD组。ILD组患者根据不同影像分型分为寻常型ILD(UILD)组、非特异型ILD(NSILD)组、未定型组,根据病变范围分级情况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根据病情状况分为活动组、非活动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另选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LR、PLR、LDH、纤维蛋白原(Fib)、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比值。结果:ILD组的血清NLR、PLR、LDH及Fib水平较无ILD组及对照组明显更高,而FVC、FEV1%及FEV1/FVC水平较无ILD组及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无ILD组的血清NLR、PLR、LDH及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FVC、FEV1%及FEV1/FV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不同影像分型患者血清NLR、PLR、LDH、Fib、FVC、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Ⅱ级组及Ⅲ级组患者血清NLR、PLR以及LDH水平较Ⅰ级组更高,且Ⅲ级组较Ⅱ级组更高(P<0.05),而三组Fib、FVC、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活动组患者血清NLR、PLR以及LDH水平较非活动组更高(P<0.05),而Fib、FVC、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NLR、PLR以及LDH水平较存活组更高(P<0.05),而Fib、FVC、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LR、PLR以及LDH水平在CTD-ILD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且这三项指标有助于较好地评价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医学一科在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注射液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血清生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PaO2显著增加,Pa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改善患者血气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收治的2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患者132例作为COPD稳定组,AECOPD患者72例作为AECOPD组。另选取同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SAA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肺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SAA对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SAA、PCT、CRP、IL-6、IL-8水平较COPD稳定组及健康组升高(P0.05),COPD稳定组患者血清SAA、IL-6、IL-8、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低于COPD稳定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组患者FEV1、FVC、FEV1/FVC%、FEV1%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与IL-8、IL-6、CRP、PCT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AA对AECOPD诊断的敏感度为80.85%,特异度为80.07%,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其与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存在相关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AE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载脂蛋白C1(APOC1)、乳酸脱氢酶(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通气功能、预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13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入选者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观察组患儿均严格按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接受治疗,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APOC1、LDH、CRP、IL-6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儿中,重症组血清APOC1、LDH、CRP、IL-6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APOC1、LDH、CRP、IL-6表达水平均与FVC、FEV1、PEF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APOC1、LDH、CRP、IL-6均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APOC1、LDH、CRP联合IL-6预测其预后不良的AUC为0.930。结论:血清APOC1、LDH及炎性感染指标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其肺通气功能密切相关,其中APOC1、LDH、CRP联合IL-6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自血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大鼠治疗效果及对MMP-9和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组和自血疗法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熏香烟联合气道内灌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慢阻肺稳定期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自血疗法组给予穴位注射自体血液治疗。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症状、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的肺功能受损,体重、低0.3s用力呼气量(FEV0.3s)、用力肺活量(FVC)、FEV0.3s/ FVC(%)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呼吸频率以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OPD组相比,自血疗法组大鼠体重、FEV0.3s、FVC、FEV0.3s/ FVC(%)和PEV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IL-2、IL-6、CRP、PCT、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呼吸频率以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自血疗法可通过改善大鼠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清及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水平,达到改善或缓解大鼠肺慢阻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力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铜陵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AECOPD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和研究组(41例,接受肺力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MMP-9/TIMP-1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O2)升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且研究组变化较对照组幅度更大(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肺力咳胶囊治疗对AECOPD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调节MMP-9/TIMP-1失衡。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肺泡灌洗术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炎症吸收时间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给予对照组患儿肺泡灌洗术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且联合组患儿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CRP、LDH及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炎症吸收时间,同时能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3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根据合并呼吸衰竭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n=48)与非呼吸衰竭组(n=74)。呼吸衰竭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值都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的PaO2与Hb值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PaCO2、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组的低氧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衰竭组中,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与PaO2、Hb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伴随有肺功能下降与血气指标异常,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究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肺功能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肺功能(MVV、PEF、FEV1、FVC、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FACT-L、SF-36)、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生存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MVV、PEF、FEV1、FVC、FEV1/FV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MVV、PEF、FEV1、FVC、FEV1/FVC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MVV、PEF、FEV1、FVC、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FACT-L、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FACT-L、SF-36评分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FACT-L、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8%,明显低于对照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NSCLC能够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肺功能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