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和联合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CYFRA21-1、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NSNSCLC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TP化疗方案治疗)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社交/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肺癌附加的关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NSCLC患者,可有效阻止肿瘤进展,且能减小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肠道菌群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2月期间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1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7例和58例。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SII、PNI,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ORR(44.83%)、DCR(77.59%)均高于对照组的24.56%、50.88%(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CYFRA21-1、CEA、CA125、肠球菌、SII更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PNI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SII、PNI和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收治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注射液或注射用奈达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NLR、CAR,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NLR、CAR、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晚期非鳞NSCLC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结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降低NLR、CAR。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型与抗核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8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以及抗核抗体血清滴度。比较不同抗核抗体、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结果:(1)肺癌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III+IV肺癌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I+II肺癌患者,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I+II肺癌患者(P<0.05);(3)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非小肺癌患者,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小肺癌患者(P<0.05);(4)肺癌患者抗核抗体血清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抗核抗体阳性患者CD4+和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抗核抗体阴性患者,而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显著高于抗核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并且其表达水平可能与抗核抗体滴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奥西替尼治疗晚期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奥西替尼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EORCT-QLQ-C3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D4+/CD8+比值、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增加,而外周血CD8+水平、症状领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奥西替尼治疗晚期EGFR阳性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经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后的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病例搜集范围为我院接收的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7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5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两组均连续化疗2个周期。对比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对比两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的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组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生命质量评分,记录两组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客观缓解率45.71%、疾病控制率68.57%高于对照组的22.86%、42.86%(P<0.05)。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CD3+、CD4+、CD4+/ CD8+均较化疗前降低,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化疗前升高,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2个周期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较化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mOS、mPFS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结束后3个月QLQ-OES24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经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同时还可减轻免疫抑制,延长mOS、mPFS,且不增加毒副反应,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G、CD4+/CD8+、CD4+、IgM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癌症转移率低于对照组,且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缓解病情,提高免疫功能,同时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氧化应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CHB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和研究组(n=61,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对比两组疗效、氧化应激指标、CD4+CD25+调节性T细胞、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MMP-1、MMP-2、TIMP-1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后MMP-1、MMP-2、TIMP-1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GGT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CHB患者,可有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MMP-1、MMP-2、TIMP-1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恩度联合化疗)和研究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解毒方治疗),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62%(34/58),高于对照组的39.66%(23/58)(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免疫抑制,提高生存质量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可托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可托治疗连续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CD3~+、CD4~+细胞比例、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个月后,治疗组CD3~+、CD4~+细胞比例、CD4~+/CD8~+升高,CD8~+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和体重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可托能纠正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体重下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实验组给予碳酸氢钠+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3~+CD4~+、CD3~+CD8~+T细胞比例的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4%和43.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的发热、腹痛、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CD4~+T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8~+T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恩度联合力朴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加以恩度联合力朴素完成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四磨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CEA、CA125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的变化和胃肠道毒副反应、胃肠道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CEA、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8、CEA、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CD3~+、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CD3~+、CD4~+、CD8~+细胞比例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胃肠道放射性损伤发生率、Ⅱ、Ⅲ级胃肠道放射性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用于恩度联合力朴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能有效保护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8、CEA、CA125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转移鼻咽癌(NPC)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复发转移NP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化疗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至1年,观察组化疗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1年。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B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5+B细胞、CD5+CD19+ B细胞、CD3-CD56+NK细胞占比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5+B细胞、CD5+CD19+ B细胞、CD3-CD56+NK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一线维持治疗复发转移NPC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患者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均低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8+明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与对照组(1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维生素C辅助奥曲肽治疗AP患者,可有效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对比两组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 21-1)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减轻免疫抑制,阻止肿瘤进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AFF、APRIL、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显著高于对照58.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AFF、APRI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FF、APR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甲氨蝶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BAFF、APRIL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纳入病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纯音听阈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纯音听阈值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sVCAM-1)、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 d后CD8+较对照组低,CD3+、CD4+/CD8+、CD4+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放化疗手段治疗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肿瘤科和呼吸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五味子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39.02%,与对照组(2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0.7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期非小细胞肺癌虽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但可有效缓解放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