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腺瘤患者及健康体检志愿者的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检测血清GDF-15、G-CSF;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DF-15、G-CSF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GDF-15、G-CSF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DF-15、G-CSF水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DF-15、G-CSF水平高于结直肠腺瘤患者及健康体检志愿者(均P<0.05);血清GDF-15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5);血清G-CSF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均P<0.05);Kaplan 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血清GDF-15低表达、G-CSF低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分别高于血清GDF-15高表达、G-CSF高表达患者(均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GDF-15、G-CSF有较好的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血清GDF-15、G-CSF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76、0.863。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DF-15、G-CSF水平升高,且均与患者病情恶性进展、不良预后相关;血清GDF-15、G-CSF是诊断结直肠癌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郭建萍  王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7):794-797, 80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PCT)、白介素6(IL-6)和人脂联素(ADPN)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择期进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道菌群正常者49例,Ⅰ度菌群失调者46例,Ⅱ度菌群失调者25例。比较3类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血清PCT、ADPN和IL-6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血清PCT、ADPN和IL-6水平与菌群失调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类患者年龄、侵袭深度、临床分型、DUKE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不同程度菌群失调患者血清PCT、ADPN和IL-6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两两比较,血清ADPN随患者菌群异常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CT、IL-6随患者菌群异常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均P0.05)。随着患者菌群失调情况的加重,患者肠道球菌数量增加,杆菌数量降低(均P0.05)。患者血清PCT、ADPN水平与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以及真杆菌数量呈正相关(r=0.352、0.699、0.223、0.165、0.356、0.621,P=0.035、0.002、0.001、0.045、0.003、0.001),与肠球菌数量呈负相关(r=-0.756、-0.465,P=0.002、0.002)。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患者的乳杆菌、双歧杆菌以及真杆菌数量呈负相关(r=-0.263、-0.362、-0.250,P=0.012、0.022、0.001),与肠球菌数量呈正相关(r=0.175,P=0.002)。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血清ADPN、IL-6显著下降,PCT显著升高,且随着患者菌群失调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提示可将益生菌治疗作为降低局部炎性反应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内脂素(Visfatin)、过氧化物还原蛋白1(PRDX1)水平与克罗恩病(CD)患者活动度指标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146例CD患者,根据简化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将所有CD患者分为中重度活动组(n=36)、轻度活动组(n=49)、缓解期组(n=61)。对比三组血清Visfatin、PRDX1、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肠道菌群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Visfatin、PRDX1与 CDAI、 CRP、ESR和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的血清Visfatin、PRDX1水平高于缓解期组,且中重度活动组血清Visfatin、PRDX1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中重度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的CRP、ESR高于缓解期组,且中重度活动组CRP、ESR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中重度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的肠球菌、大肠杆菌高于缓解期组,且中重度活动组的肠球菌、大肠杆菌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中重度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的双歧杆菌、类杆菌低于缓解期组,且中重度活动组的双歧杆菌、类杆菌低于轻度活动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isfatin、PRDX1、 CRP水平与 肠球菌、大肠杆菌菌群数量、CDAI、ESR呈正相关,而与双歧杆菌、类杆菌菌群数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CD患者的血清Visfatin、PRDX1升高,可导致疾病进展,肠道菌群紊乱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部外科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分布及血清脂联素(ADPN)、Toll-样受体4(TLR4)、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水平变化,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腹部外科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肠道菌群数量及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ADPN、TLR4、sTREM-1水平,并分析肠道菌群数量和这3项血清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及血清TLR4、sTREM-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及血清ADPN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及血清TLR4、sTREM-1水平均高于术前,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及血清ADPN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腹部外科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ADPN水平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呈负相关(r=-0.564、-0.618,均P<0.001),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呈正相关(r=0.561、0.547,均P<0.001);血清TLR4、sTREM-1水平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呈正相关(TLR4:r=0.417、0.571,P=0.008、<0.001;sTREM-1:r=0.589、0.634,均P<0.001),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ADPN:r=-0.561、0.547,均P<0.001;TLR4:r=-0.394、-0.441,P=0.011、0.006;s TREM-1:r=-0.578、-0.657,均P<0.001)。结论 腹部外科患者术后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多,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减少,同时伴有血清ADPN、TLR4、s TREM-1水平异常。且肠道菌群变化与血清ADPN、TLR4、sTREM-1水平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宏基因测序分析结直肠癌小鼠肠道菌群变化与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性。方法:将3周龄APCmin/+小鼠和野生型C57/6J小鼠分成结直肠癌组(CRC组,n=8)和正常对照组(NC组,n=7),高脂饮食喂养8周收集粪便宏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组织M2巨噬细胞极化。结果:HE病理显示CRC组小鼠造模成功,肿瘤数量显著多于NC组(P<0.05)。α多样性显示CRC组菌群多样性高于NC组,菌群丰富度无显著差异;β多样性显示两组间菌群明显分离。Venn图显示两组间共有物种1620种,NC组和CRC组特有物种分别为109、191种,门水平上两组间以厚壁菌门(74.04%vs 87.56%)和拟杆菌门(20.33% vs 6.42%)为主;种水平Metastats分析显示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_A)、弗雷特肯氏菌(Duncaniella freteri)、粪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merdae)、内脏拟杆菌(Odoribacter splanchnicus)在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KEGG功能分析显示CRC组核糖体、糖酵解及糖原生成、氧化磷酸化等通路显著富集;NC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胆固醇代谢通路显著富集;IHC分析显示CRC组M2巨噬细胞CD206含量高于NC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RC组内脏拟杆菌丰度与CD206呈正相关(r=0.7799)。结论:CRC小鼠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并存在功能差异,不同差异菌群与巨噬细胞极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比较结直肠癌组、良性病变组血清CA72-4、CA199的水平,比较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A72-4、CA199的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血清CA72-4、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的血清CA72-4、CA199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TNM分期为III-IV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A72-4、CA199水平高于I-II期的患者(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A72-4、CA199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的患者(P<0.05)。CA72-4联合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的灵敏度高于CA72-4、CA199单独检测。结论:CA72-4与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两指标的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电图参数、肠道菌群和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FD患者10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莫沙必利治疗,n=50)和观察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n=50)。对比两组疗效、胃电图参数、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和血清NPSR-1、CGRP、MTL、GAS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升高,胃电频率、胃电紊乱节律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G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NPSR-1、MTL、GA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FD患者,可有效改善胃电图参数和肠道菌群分布,调节其血清NPSR-1、CGRP、MTL、GAS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方案(XELOX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自我院2018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XELOX方案)和研究组(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Karnofsky (KPS)评分、Th1/Th2免疫平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 (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h1、干扰素-γ(IFN-γ)、Th1/Th2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h2、白细胞介素-10(IL-10)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 CA199) 、糖类抗原724( CA724)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肿瘤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提高近期疗效,减少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血清神经肽Y(NPY)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患者依照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分为肠道菌群正常组、Ⅰ度组、Ⅱ度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情况以及血清中TLR4、NPY和VI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TLR4、NPY和VIP与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清TLR4、NPY和VI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照组中TLR4、NPY和VIP水平最低,Ⅱ度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Ⅱ度组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低于正产组和对照组;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Ⅱ度组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低于Ⅰ度组;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均高于Ⅰ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NPY与结直肠癌患者真杆菌、双...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期间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20例活动期UC伴营养不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全肠外营养治疗)和研究组(60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数量,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90.00%)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33%)(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同期,大肠杆菌数量则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活动期UC伴营养不良患者选用肠内营养进行治疗,可促进营养状况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分析肠道菌群失调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单纯抑郁症的49例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将合并冠心病的31例患者分为l联合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肠道菌群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随后,对31例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21)和预后不良组(n=1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与肠道菌群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肠道菌群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拟杆菌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属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比(B/E)值对比差异显著,l联合组肠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B/E值明显低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失调中拟杆菌水平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无明显相关性(P>0.05),肠道菌群失调中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属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B/E)值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hs-cTnT、NT-proBNP、NT-proBNP、PHQ-9评分、拟杆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s-CRP、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B/E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hs-CRP和B/E值菌群失调对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的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一抑郁症和健康者来说肠道菌群比例出现失调,且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合并冠心病呈明显相关性,应用B/E 值可对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胃肠道穿孔感染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APACHEII评分分为A组(APACHEII评分<20分,n=67)和B组(APACHEII评分≥20分,n=43)。另选52例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检测各组对象血中免疫细胞数、肠道微生物及血清CRP、PCT水平,并分析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CRP、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对象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D4^+细胞、CD4^+/CD8^+水平均为B组>A组>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对象肠道肠杆菌数量为B组>A组>正常组,双歧杆菌数量及B/E值均为B组A组>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数量、B/E值与血清CRP、PCT分别呈负相关(r=-0.624,-0.746;-0.638,-0.757,均P<0.05)。结论胃肠道穿孔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以双歧杆菌减少和肠杆菌增加为主要特点的肠道菌群失衡,且双歧杆菌数量和B/E值与血清CRP、PCT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脂联素(ADPN)及脂联素受体(adipo 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ADPN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肿瘤组织及对照组患者病变组织中的ADPN、adipo R1、adipo R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结节数量、病理类型、肿瘤局部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TNM分期情况及其与ADPN、adipo R1、adipo R2水平的关联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及肿瘤乳腺组织中ADPN、adipo R1、adipo R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ADPN水平和乳腺组织中ADPN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局部浸润情况、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关联性(P0.05),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adipo R1和adipo R2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局部浸润情况、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DPN及肿瘤组织中的ADPN及其受体均呈现低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和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具有关联性,有望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型靶点。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介素(IL)-10、IL-17、IL-33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科以及黄浦分院神经内科于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AD患者 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AD患者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39)、重度组(n=23)。对比三组患者的IL-10、IL-17、IL-33、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认知功能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血清IL-10、IL-17、IL-33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中度组的IL-17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IL-10、IL-33水平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梭菌纲、厚壁菌门、梭菌科、梭菌目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产碱杆菌科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10、IL-33与MMSE评分、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呈正相关,与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产碱杆菌科呈负相关(P<0.05)。IL-17与MMSE评分、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梭菌科呈负相关,与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产碱杆菌科呈正相关(P<0.05)。结论: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血清IL-10、IL-17、IL-33水平异常变化,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异常,且IL-10、IL-17、IL-33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炎症相关蛋白复合物(IIRPCs)、25-羟维生素D[25(OH)D]、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疾病活动性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IBD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65例、克罗恩病(CD)组85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IIRPCs、25(OH)D、Chemerin水平。此外,UC组和CD组患者分别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改良梅奥(Mayo)评分分为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分别比较UC组和CD组患者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间的血清IIRPCs、25(OH)D、Chemerin水平、肠道菌群差异,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IBD患者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C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高于CD组,25(OH)D水平低于CD组(P<0.05)。活动期UC、CD患者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以及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缓解期UC、CD患者,而血清25(OH)D水平以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低于缓解期UC、CD患者(P<0.05)。Pearson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C、CD患者的血清IIRPCs、Chemerin水平与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负相关(P<0.05);UC、CD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拟杆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IRPCs、25(OH)D、Chemerin与IBD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肠道菌群有关,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IBD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8)、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0 d后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更好,且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通透性及血清内毒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8种进行培养.研究对象为健康成人(A组)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B组)各30例,计数两组肠道菌群中8种细菌的数量,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TNF-α的浓度,比较两组细菌数量和血清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的菌落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的菌落数则有显著增加(P<0.01或P<0.05);酵母真菌、葡萄球菌、梭菌菌落数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肠杆菌与内毒素、DAO、D-乳酸相关(r=0.644,P<0.001;r=0.415,P=0.023;r =0.383,P=0.037);血清内毒素和DAO、D-乳酸、TNF-α显著相关(r=0.485,P=0.007;r=0.477,P=0.008;r=0.490,P=0.006);TNF-α则与DAO、D-乳酸相关(r=0.426,P =0.019;r =0.440,P=0.01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通透性增高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杆菌的过度生长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肠道通透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