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体积、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将其分为低血钙组(血清钙<2.1 mmol/L, n=34)、正常血钙组(2.1 mol/L≤血清钙≤2.7 mmol/L, n=39)和高血钙组(血清钙>2.7 mmol/L, n=29),比较各组性别、血肿体积、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4)和预后不良组(n=18),比较两组血清钙、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GOS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钙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GOS评分、1年病死率、1年再出血率、总预后不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钙水平、GO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脑出血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GOS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钙预测高血压脑出血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129(95%CI:0.073~0.179)。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血肿体积、神经功能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且入院时血清钙对高血压性脑出血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内确定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水肿体积、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β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水平的变化及术后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后第7 d、14 d及28 d的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的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MP-9、S100β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NG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MMP-9、S100β水平显著低于、血清N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HE)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将所有受试者按照是否发生HE分作HE组以及无HE组。比较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自发性脑出血HE的影响因素。此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NLR预测自发性脑出血HE的效能。结果:HE组入院时舒张压以及BRAIN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无HE组,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低于无HE组(均P<0.05)。HE组D-二聚体以及NLR水平均高于无HE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NLR水平以及BRAIN评分均是自发性脑出血HE的危险因素,而GC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NLR预测HE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结论:BRAIN评分联合D-二聚体、NLR对自发性脑出血HE的预测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合并脑疝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反应及脑部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ICH合并脑疝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8,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B组(n=42,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炎症反应、脑部血流及预后情况。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A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均较术前增加,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无差异(P>0.05)。结论: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HICH合并脑疝患者可有效恢复患者脑部血流速度,降低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微创血肿碎吸术手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残余血肿量、再出血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及7d血肿清除率、残余血肿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与研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NFD评分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与3个月,研究组NF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吸碎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创伤小,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伸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术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126例CSDH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钻孔引流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均持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S100B蛋白(S-100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MBI、CS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B、CRP、TNF-α、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CSDH患者患术后炎症反应,提高MBI、CSS评分,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分别为51例和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指标和血清NGF、NSE、MBP水平及相关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Lovett肌力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升高,空腹血糖、乳酸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GF水平升高,NSE、MB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高压氧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其血液流变学、脑能量代谢改善,有效调节血清NGF、NSE、MBP水平,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经针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与治疗第1 d相比,两组治疗第7 d、治疗第28 d血肿体积呈先增大后缩小趋势(P<0.05),脑水肿体积呈持续缩小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第28 d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损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g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8)。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血清CCCK-18、CTRP-3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vs. 79.48%](P0.05);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3.62±3.58)%vs.(85.40±2.19)%,(92.47±12.56)mL vs.(189.25±26.47) mL,(2.01±0.58) d vs.(8.69±2.03) d,(13.39±2.08) d vs.(19.45±3.76) d](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76±1.42)分vs.(20.57±3.26)分](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6.42±8.64)分vs.(75.39±7.02)分](P0.05);血清CCCK-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01.76±32.59) U/L vs.(237.57±39.20) U/L,(29.59±5.19) ng/mL vs.(42.97±7.94)ng/mL](P0.05);CTR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89.59±35.19)ng/mL vs.(232.97±27.94)ng/mL](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5%(3/82) vs. 14.10%(11/78)](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更有效清除血肿,缓解血肿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减少继发性损伤,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CCCK-18水平及升高CTRP-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89例,均给予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47例接受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天、1周、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肿体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天、1周、2周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能有效减轻患者脑部损害,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骨髓细胞样转录因子-1(sTLT-1)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中度损伤组(61例,NIHSS≤15分)和重度损伤组(39例,NIHSS>15分);根据不同脑梗死体积分为小灶梗死组(41例,梗死体积<5 cm3)、中灶梗死组(35例,5 cm3≤梗死体积≤15 cm3)、大灶梗死组(24例,梗死体积>15 cm3);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mRS>3分)和预后良好组(69例,mRS≤3分)。对比不同脑梗死体积、不同NIHSS评分、不同预后ACI患者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灶梗死组、中灶梗死组、大灶梗死组患者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依次升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损伤组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高于轻中度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在脑梗死分型、吸烟史、性别、入院时NIHSS评分、年龄、梗死体积、饮酒史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偏高、梗死体积偏大、脑梗死分型为完全前循环脑梗死、RDW偏高、CRP偏高、PCT偏高、sTLT-1偏高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和血清CRP、PCT、sTLT-1水平可有效反映ACI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且ACI患者的预后受到入院时NIHSS评分、梗死体积、脑梗死分型、RDW、CRP、PCT、sTLT-1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颅内感染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行微创术后颅内感染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感染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ore, 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CS≥9分,n=31)和重度组(GCS<9分,n=19),另按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同期行微创术后颅内未感染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HS)、全血黏度低切(LS)、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的变化,并采用ROC评估根据术后HS、LS、PV、EAI预测颅内感染预后的效能。结果:感染组患者引流管数、引流管留置时间及脑脊液漏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LS、HS、PV和EA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重度组患者LS、HS、PV和EAI均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LS、HS、PV和EAI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S、LS、PV和EAI预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预后的AUC分别为0.698、0.837、0.690、0.666,最佳临界值为10.22 mPa?s、5.20 mPa?s、5.05 mPa?s、14.10。结论:T2DM合并脑出血微创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且对病情程度及预后预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脑外伤患者、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骨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NGF,neuritin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根据其含量的变化,判断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寻找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方法:收集单纯脑外伤、单纯骨折患者各80例、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60例、健康体检人群20例。选取外伤后3天、10天、2周抽取所有实验对象的静脉血,应用ELISA技术测定标本中NGF与Neuritin的含量。结果:损伤后每个时间段里,患者血清中NGF、neuritin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又以脑外伤合并骨折组最高。血清NGF在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伤后第3天含量明显升高,为(0.86±0.21),伤后10天为(1.47±0.29),14天为(2.0 7±0.21),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组neuritin血清含量在伤后第3天略有升高为(83.47±18.85),10天(108.50±31.65),2周(91.86±21.12).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NGF、neurit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NGF、neurit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说明与骨折愈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两种因子可能在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从而,推测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血流、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脑血流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GF、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S-QOL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同期,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调节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