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70倒,随机分为实验组(n=133)和对照组(n=137)。所有入选患者均急诊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实验组患者予冠脉内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不予注射,主要终点为观察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同时观察术后3天、30天、360天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及术后360天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血小板下降情况、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程度、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及360天MAC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0天、360天的EF值明显增加,术后30天、360天的LVEDD、LVESD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2天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联合冠脉内注射负荷量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及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远期愈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影响。方法:79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罗非班 PCI,34例)和对照组(直接PCI,45例)。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冠状动脉内血栓和使用替罗非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使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IRA)内血栓存在比例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有增多趋势(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以明显减少STEMI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指引导管早期应用维拉帕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我院行急诊PCI的患者,共纳入162例患者,按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在首次球囊扩张后早期经指引导管内给予维拉帕米(200μg),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CI术后冠脉血流情况,心肌梗死相关血清指标(CK-MB,cTn I)的峰值,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维拉帕米治疗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室性失常及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患者cTnI和CK-MB峰值分别为(46.63±13.77)μg/L和(139.87±35.45)U/L,生理盐水组cTnI和CK-MB峰值为(54.36±12.59)μg/L和(158.34±40.18)U/L,两组比较,P均0.01。MACE事件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经导管早期给予维拉帕米不但可显著减少无复流现象,还可显著减少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住院期间MACE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a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入院接受治疗的5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出院前1 d及随访时血浆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Ⅰ,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肌酐(Creatine,CREA)、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表(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临床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FIB、TNF-α、CRE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出院1周时,观察组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2周、1个月时,观察组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各个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清FIB、TNF-α、CRE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出院前1 d LVEF、LVEDD、LV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时,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各个时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KCCQ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KCCQ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相当,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患者近期预后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冠脉内常规给予以及必要时给予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两种给药方式对冠脉血流异常的影响,寻找较好的替罗非班用药方式。方法:入选九四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58例,随机分成常规给药组(血管开通前所有患者冠状动脉内均注射替罗非班,n=30)与必要时给药组(血管开通后即时造影显示TIMI血流≤2级者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TIMI血流3级者不给药,n=28),观察支架植入后30分钟TIMI血流、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必要给药组冠脉内给药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TIMI3级给药前46.4%,给药后75%,P〈0.05),常规给药组支架植入后30分钟TIMI3级获得率高于必要给药组(96.7%比75%,P〈0.05),MACE、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事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血流异常情况,血管开通前冠脉内常规给药方式优于必要时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需经PCI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与计帧值(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frame count,CTFC)、ST段回落情况、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isoenzyme-MB,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PCI术后,两组冠脉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CFT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回落50%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梗PCI后患者的应用中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改善心肌微循环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PCI患者在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和尼可地尔后对心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98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联合治疗组(n=49)。对照组单纯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 tid口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LVEF、NT-pro BNP水平,并随访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LVEF及NT-pro BNP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LVEF及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改善(P0.05)。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LVEF及NT-pro 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8周的治疗,联合治疗组再次发生心绞痛事件(6.12%VS 24.49%,P=0.025)、恶性心律失常(2.04%VS 16.33%,P=0.036)和心力衰竭事件(2.04%VS 18.37%,P=0.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尼可地尔可进一步改善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效果和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PPCI术的AMI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急诊模式,研究组患者予以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满意度、确诊时间、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1.00%(91/100),高于对照组的76.00%(76/100)(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心血管发生事件发生率为2.00%(2/100),低于对照组的17.00%(17/100)(P<0.05)。结论:行PPCI术的AMI患者给予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救治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改善效果。方法:收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NSTEMI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使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两组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A、β、Aβ、CK-MB及c Tn 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β及Aβ显著高于对照组,CK-MB及c Tn 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5.00%,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抑郁对心率变异性(HRV)、内皮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出院当日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值将其分为抑郁组(评分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成功实施PCI的62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按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程序》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结合根据6 min步行试验(6min walking test, 6MWT)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心理干预及随访,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心理状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各心功能指标均较康复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后6个月LVEF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6个月,两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各项目中除敌对、偏执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降低,且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随访期间,研究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9.7%,显著低于对照组25.8%,且6 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 6MWD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可明显促进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和观察组(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B型脑利钠肽(BNP)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及无氧阈值(AT)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用于AMI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干预中,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与比伐卢定联合治疗在高血栓负荷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27例高血栓负荷拟行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分为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双号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别为63例和64例。对比两组术后24 h、术后30 d支架内血栓事件、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变化、心功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CKMB峰值,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24 h、术后30 d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观察组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TIMI血流分级为Ⅲ级的占比高于术前同一分级,TIMI血流分级为0~Ⅰ级、Ⅱ级的占比低于术前同一分级(P<0.05)。观察组术后7 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CKMB峰值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高血栓负荷拟行PPCI的STEMI患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损伤,改善TIMI血流分级,同时还可减少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ACS患者共9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PCI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内皮素-1(ET-1)、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LDL、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ET-1、ADMA、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行PCI术的ACS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血栓抽吸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血栓抽吸术后行PCI治疗)和研究组(n=40,血栓抽吸术后,经导管注入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后再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变化、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完全回落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部分回落、无回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为3级的例数少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P0.05)。结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血栓抽吸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后行PCI,可提高心功能、心肌灌注状态及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心肌灌注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Hcy水平分为高水平Hcy组(Hcy>30 μmol/L,41例)和低水平Hcy组(15≤Hcy≤30 μmol/L,29例)。PCI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复查冠脉造影,评价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Hcy水平与LVMI、LVEF、TMPG分级相关性。所有患者PCI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PCI术后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水平Hcy组PCI术后6、12个月 LVEF低于低水平Hcy组(P<0.05),LVMI高于低水平Hcy组(P<0.05),高水平Hcy组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发生率高于低水平Hcy组(P<0.05)。Hcy水平与PCI术后6、12个月 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MI呈正相关(P<0.05),与PCI术后TMPG分级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Hcy组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MACE发生率均高于低水平Hcy组(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术前Gensini评分是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水平Hcy与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重构、心肌灌注有关,且Hcy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全因死亡和MACE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