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氧疗方法分为传统组59例和研究组6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氧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再插管率、喘急胸闷和咳痰困难消失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较传统组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低于传统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再插管率低于传统组,喘急胸闷消失率、咳痰困难消失率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氧疗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AE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膈肌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合理准备对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营养状态、糖代谢、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准备及麻醉管理,观察组采取术前合理准备及麻醉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12小时 (T0)、术后即刻(T1)、术后24小时(T2) 的营养状态指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水平,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 (Cor)、肾素(R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T淋巴亚群(CD4+、CD8+、CD4+/ 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反流误吸、口渴、饥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CD8+ 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合理准备能够降低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全麻手术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糖代谢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90例作为考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A、IgM、IgG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HFMD患儿,可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象、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多西他赛治疗)和研究组(n=32,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的外周血象、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3.75%(14/32),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68.75%(22/32),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8+、CD80、CD8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蛋白 125(CA125)、糖蛋白 153(CA15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患者,可有效减少肿瘤标志物分泌,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机体免疫抑制,改善外周血象,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g)、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7例RRTI患儿(感染组)和83例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Ig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占比以及骨密度。分析维生素A、维生素E与Ig、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IgG、IgA、IgM及外周血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3-CD56+ NK细胞百分比、CD56brightNK细胞百分比、CD56dimNK细胞百分比、桡骨和胫骨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维生素A及维生素E水平与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IgG、IgA、IgM水平,外周血CD3+ 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3-CD56+ NK细胞百分比、CD56brightNK细胞百分比、CD56dimNK细胞百分比、桡骨和胫骨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RRTI患儿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免疫功能障碍和骨密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恩度联合化疗)和研究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解毒方治疗),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62%(34/58),高于对照组的39.66%(23/58)(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免疫抑制,提高生存质量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脂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HCMV-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结果将研究组分为阳性组41例和阴性组59例。检测并比较对照组、研究组HCMV-DNA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脂糖代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T2DM患者HCMV感染与脂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失衡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HCMV-DNA阳性率、HCMV-DNA载量高于对照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且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CD8+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HbA1c、FBG、TC、TG、LDL-C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且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HOMA-IR、FINS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MV-DNA载量与CD4+、CD4+/CD8+、HDL-C呈负相关(P<0.05),而与CD8+、HbA1c、FBG、TC、TG、LDL-C、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HCMV病毒感染可导致老年T2DM患者脂糖代谢紊乱,促进胰岛素抵抗,加重免疫失衡,加速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睡眠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生成数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60例)和研究组(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6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肺功能、睡眠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与补肺活血胶囊联合治疗可改善肺功能、免疫功能、睡眠质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早期宫颈癌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60例接受子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reg细胞、CD8+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CD8+T细胞水平较术前降低,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术前升高(P<0.05);在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2例;淋巴结转移组术前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CD8+T细胞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CD3+T细胞、CD4+/CD8+比值均是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CD3+T细胞联合CD4+/CD8+比值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10。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与早期宫颈癌的病情演变有关,其中外周血Treg细胞、CD3+T细胞联合CD4+/CD8+比值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外周血分化簇(CD)4+T/CD8+T比例与疾病活动度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LN患者137例(LN组),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52例)、中度活动组(45例)、重度活动组(40例)。随访1年,根据肾脏相关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3例)和预后良好组(94例),另选取同期76名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ETs、TWEAK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比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LN患者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与SLEDAI-2000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对L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组血清NETs、TWEAK水平升高,外周血CD4+T/CD8+T降低(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血清NETs、TWEAK依次升高,外周血CD4+T/CD8+T依次降低(P<0.05)。LN患者SLEDAI-2000评分与血清NETs、TWEAK呈正相关,与外周血CD4+T/CD8+T呈负相关(P<0.05)。慢性肾脏病分期4期、SLEDAI-2000评分升高、NETs升高、TWEAK升高为L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升高、CD4+T/CD8+T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联合预测LN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大于血清NETs、TWEAK和外周血CD4+T/CD8+T单独预测的0.790、0.788、0.799(P<0.05)。结论:LN患者血清NETs、TWEAK水平升高,外周血CD4+T/CD8+T降低,与疾病活动度及肾脏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NETs、TWEAK联合外周血CD4+T/CD8+T预测LN患者肾脏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以及影响因素,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CD38表达(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诊的442例HIV/AIDS患者(HIV/AIDS组)和163例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HIV/AIDS组扩增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耐药分析,检测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HIV/AIDS患者HIV-1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结果:HIV/AIDS组442例HIV/AIDS患者中376例获得HIV-1 pol基因序列,HIV-1耐药35例,耐药率9.31%(35/3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感染途径、HIV病毒载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性性传播、注射吸毒、高HIV病毒载量是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HIV/AID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前HIV/AIDS患者存在一定HIV-1耐药率,传播途径、HIV-1病毒载量与HIV-1耐药有关。CD8+T细胞表面CD38过表达与HIV/AIDS 患者CD4+T T细胞的过度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型与抗核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8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以及抗核抗体血清滴度。比较不同抗核抗体、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结果:(1)肺癌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III+IV肺癌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I+II肺癌患者,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I+II肺癌患者(P<0.05);(3)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非小肺癌患者,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小肺癌患者(P<0.05);(4)肺癌患者抗核抗体血清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抗核抗体阳性患者CD4+和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抗核抗体阴性患者,而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显著高于抗核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并且其表达水平可能与抗核抗体滴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对胃间质瘤(GIST)患者营养状况、T细胞亚群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GIST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和研究组(n=50,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营养状况、T细胞亚群、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均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的 CD4+/CD8+、CD3+、CD4+较术前下降,CD8+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7 d 的CD4+/CD8+、CD3+、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相比,GIST患者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的远期预后效果相当,可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患者营养状况、T细胞亚群的影响较轻,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CCLG-ALL2008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维持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ALL维持期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CCLG-ALL2008方案治疗,n=31)和研究组(槐杞黄颗粒联合CCLG-ALL2008方案治疗,n=31)。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白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感染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免疫球蛋白M(IgM)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CCLG-ALL2008方案治疗ALL维持期患儿,可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作次数,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小儿内科接收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8,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和研究组(n=38,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肺功能、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心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接收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接受心肺康复训练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和对照组(n=40,接受心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6 min步行试验(6MWT)、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肺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6MWT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睡眠、咳痰、情绪、运动耐力、胸闷、精力和日常运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心肺康复训练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细胞活化分子CD3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I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活化分子CD38和HLA-DR在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比。分析IM患儿急性期CD38和HLA-DR在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EB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D8+CD38+T和CD8+HLA-DR+T细胞百分比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急性期患儿的CD38和HLA-DR在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D8+CD38+T、CD8+HLA-DR+T细胞百分比分别与EBV-DNA、ALT、AST、LDH、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P<0.05);CD4+CD38+T、CD4+HLA-DR+T细胞百分比与上述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IM恢复期CD38和HLA-DR在T细胞的表达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CD8+CD38+T、CD8+HLA-DR+T细胞百分比显示诊断儿童IM的AUC值分别为0.931和0.993,特异度均为100%,灵敏度分别为88.89 %和93.33 %。结论:流式法检测CD38和HLA-DR在T细胞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外周血CD8+CD38+T、CD8+HLA-DR+T细胞百分比不仅能反映出IM急性期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还可作为儿童IM的流式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围手术期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到2020年进行根治术手术的6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的维持,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2 h、8 h和24 h VAS和Ramsay评分以及麻醉诱导前、术中1 h和术后24 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后2 h、8 h和24 h VAS和Ramsay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中1 h和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外周血CD3+、CD4+以及CD4+/CD8+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外周血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不会影响患者镇痛效果,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影响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芬吗通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例数各为45例,分别接受坤泰胶囊联合芬吗通治疗、芬吗通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性激素、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雌二醇(E2)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CD3+、CD4+、CD4+/CD8+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CD8++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芬吗通可有效调节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n=45,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比较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T细胞亚群、肺功能和肝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病灶吸收率为84.44%(38/45),高于对照组的64.44%(29/45)(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总蛋白(TP)、CD4+、CD4+/CD8+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D8+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同时在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肺功能和肝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