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肺结节诊断价值及辐射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肺结节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比较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CT征象检出情况(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肺结节定性诊断结果(肺癌、肺转移瘤、炎性结节、定性困难)、肺结节大小分布(≤5 mm、6-10 mm、10 mm)、辐射度。结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扫描图像质量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CT征象检出情况(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肺结节定性诊断结果(肺癌、肺转移瘤、炎性结节、定性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肺结节大小分布(≤5 mm、6-10 mm、10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的总管球剂量、有效管球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当,并可有效减少辐射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与结节直径的关系及联合高分辨率CT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SPN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104例和良性结节组5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分辨率CT胸部增强扫描,并比较不同结节患者的CT影像征象表现。此外,检测并比较不同结节患者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分析血清CEA、NSE、Cyfra21-1与结节直径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联合高分辨率CT诊断SPN良恶性的效能。结果:肺恶性结节患者胸部CT影像征象表现为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数征、棘突征人数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而钙化征人数占比低于良性结节(均P<0.05)。肺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均P<0.05)。结节最大直径>2.0 cm的SPN患者血清CEA明显高于结节最大直径1.0~2.0 cm患者,而结节最大直径1.0~2.0 cm患者血清CEA明显高于结节最大直径<1.0c m患者(均P<0.05);且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EA水平与SPN患者结节直径呈正相关,而血清NSE、Cyfra21-1水平与SPN患者结节直径无相关性。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高分辨率CT诊断SPN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和高分辨率CT单独诊断。结论:SPN患者血清CEA水平与结节直径呈正相关,而血清NSE、Cyfra21-1水平与结节直径无明显相关,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高分辨率CT诊断SPN良恶性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类癌的CT表现,其中3例行胸部CT平扫检查,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为典型类癌,1例为非典型类癌。6例典型类癌中:1例为微瘤型类癌,表现为右侧肺门旁支气管扩张、结石及条片状影;1例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类癌,表现为右侧肺门旁肿块,边缘较光整,伴晕征;2例为右侧肺门旁肿块,边缘光整,明显强化,伴有邻近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粘液嵌塞、远端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改变;2例表现为肺内孤立小结节,边缘光整,无强化。1例非典型类癌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右肺门旁肿块,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多样,典型病例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研究热点。早期且准确地鉴别肺内小结节的良恶性,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随访情况的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8)F-FDG PET/CT在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检查的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其公认的恶性肿瘤的诊断阈值是最大化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为2.5,然而部分临床数据显示一些直径小于1 cm的恶性肺结节的SUVmax数值小于2.5。因此在早期研究中,~(18)F-FDG PET/CT在诊断直径较小的肺结节的其临床价值仍存在争议。为了尽量降低SUVmax的测量误差,提高~(18)F-FDG PET/CT诊断的准确率,衍生出了许多SUVmax辅助诊断方法以及优化的重建算法、放射性显像剂的联合应用等手段。本文将对~(18)F-FDG PET/CT鉴别诊断直径小于1 cm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就诊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各段血管斑块分布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评价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与闭塞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检出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均有斑块检出,观察组斑块总检出率为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可进行有效评估,该方法对患者轻、中度狭窄以及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在临床诊断及预后防治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月到11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CT检查与CT血管成像,记录成像特征与相关血流储备分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60例患者中,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20例,非淋巴结转移40例。转移组的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空泡征等CT征象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的肺动脉BF、BV值显著低于非转移组(P0.05),MTT值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在60例患者中,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MTT成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BF、BV值成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CT血管成像在肺癌中的应用能反映患者的血流储备分数状况,有利于判断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经影像学检查无意间发现的,即使是良性甲状腺结节,也有必要进行治疗。临床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影像学或细胞学穿刺活检等检查结果尽可能明确诊断结节的良恶性。非手术微创治疗方法对于多数的良性结节行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如无水酒精注射(PEI)、激光光凝(ILP)、放射性碘消融(RFI)和微波消融(MWA)效果较好;而恶性或高度怀疑恶性及部分较大良性结节需行外科手术切除,根据结节的具体类型并结合各高危因素选择适当的切除范围,某些恶性结节术后还需进一步辅助碘131放射治疗并跟踪随访。本文综述了有关甲状腺结节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重点阐述了美国甲状腺协会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指南的相关主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比较两组右房横径(RA)、右室前后径(RV)、肺动脉平均压(MPAP)、射血分数(EF)、舒张晚期A波峰值流速与舒张早期E波峰值流速的比值(A/E)和右心室Tei指数。同时比较实验组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右心扩大阳性率和右心扩大伴心衰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RA、RV以及MPAP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F明显降低,而A/E值、Tei指数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右心扩大阳性率和右心扩大伴心衰阳性率均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诊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增强动态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定义为肺内单发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肺实质性病变,同时不伴有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和肺炎。SPN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的难题。大宗病例的分析表明,十多年前,手术切除的SPN中良性结节点60%—85%。HRCT,肺穿刺活检及支气管镜灌洗术的应用,使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但仍有25%、33%的切除病变为良性。许多研究发现:良恶性病变的血流有不同,用碘剂估计SPN的血流及血供情况,测量增强前后的CT值的变化,对早期鉴别良恶性病变,尽早切除 相似文献
10.
LI Ran CHEN Jin-hua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相对于CR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81例胸部创伤,全部患者在伤后10min至5h进行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58例在初次检查后12~38h内进行了CR或床旁CR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层厚0.625 mm,螺距为0.984:1。结果:81例中诊断肋骨骨折72例,肺挫裂伤65例,气胸36例,血胸53例,血气胸31例,锁骨骨折12例,肩胛骨骨折13例,皮下及纵隔积气18例,右横膈破裂2例。在同时进行过CR检查的患者中,非错位性及撕脱性肋骨、肋软骨骨折在CR上常显示不佳,而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或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非常清晰。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胸部创伤各种病变的检测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急救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CT联合MRI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8例已知或疑似肝癌患者,分别对其实施CT及MRI检测,以病灶部位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50例确诊为早期肝癌,28例为良性病变),分别评估CT、MRI、CT联合MRI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将确诊为肝癌的50例患者按照病灶大小区分为直径≤3 cm组(21例)和>3 cm组(29例),对比CT与MRI对不同直径肝癌诊断率。结果:(1)检测发现,CT对早期肝癌诊断一致性为73.08 %,灵敏度为72.00 %,特异度为75.00 %;(2)MRI对早期肝癌诊断一致性为82.05 %,灵敏度为82.00 %,特异度为82.14 %;(3)CT联合MRI检测对早期肝癌诊断一致性为93.59 %,灵敏度为92.00 %,特异度为96.43 %;(4)对比发现,对直径≤3 cm的早期肝癌患者,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95.24 % vs 76.19 %,P<0.05)。结论:CT及MRI对早期肝癌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测明显优于任一单独检测,同时对病灶直径≤3 cm的早期肝癌患者,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技术在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利用CT技术提供的影像学特征,及时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疾病,从而更具体更全面的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确诊的符合相应临床诊治标准的肺结节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CT扫描分析其具体的特征表现。结果:在所选的48例中,纵隔淋巴结增大45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4例,胸部淋巴结增大患者48例。肺部病变者33例,其中单发结节患者2例,多发结节患者25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者14例,磨玻璃样影案例者9例,实变案例5例。胸膜病发患者13例。结论: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胸部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形式的肺结节病例诊断较容易,无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利用CT技术诊断肺结节疾病具有特异性意义,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常规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94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T检查,观察组则实施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两组CT肿瘤征象情况(主要包括毛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72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比较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检出率、神经、血管浸润情况、及选择55例正常胰腺组织比较两者多层螺旋CT扫描密度值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CCC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CCC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CCC患儿中均未出现肝门部纤维斑块(TC征)阳性、肝动脉内径增宽,33例出现囊肿内胆泥沉积和肝内胆管扩张,16例出现胆囊异常;囊肿长径、宽径分别为(5.41±0.60)cm、(3.26±0.38)cm,脾脏内径为(1.56±0.17)cm。所有患者的Todani分型结果显示:Ⅰ型6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5例,Ⅴ型2例。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CC患儿Todani分型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对Ⅰ型、Ⅳ型、Ⅴ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93.59%、93.59%(P<0.05)。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MSCT对CCC患儿Todani分型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对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46%、89.74%、93.59%、94.87%、97.43(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S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6.15%,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Todani分型的CCC患儿具有不同的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对CCC患儿Todani分型均有一定的的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应用时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增强扫描时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50例、炎性结节26例、结核瘤12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P<0.05)。炎性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恶性结节延迟。恶性结节增强扫描出现点、条状及边缘强化。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2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记录结节的单多发类型、有无边界、有无声晕、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和血流分布情况。结果:1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96例良性,46例恶性。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其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69%、91.67%和79.66%。结论:甲状腺结节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获得很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就诊的肺纤维化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对肺纤维化患者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FEV1/FVC、DLco%pred、PaO2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及两者联合对肺纤维化患者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95%CI:0.574-0.914),0.761(95%CI:0.597-0.926),0.848(95%CI:0.699-0.997)。血清MicroRNA let-7和MicroRNA-29联合应用对肺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优于两者单一应用。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比正常人显著降低,且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诊断价值,可作为预测肺纤维化患者及其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