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结合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依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1例,接受全身麻醉)和观察组(52例,接受全身麻醉结合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变化,记录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诱导麻醉后(T2)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T1)时间点下降,观察组置喉罩即刻(T3)~置喉罩后60 min(T5)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苏醒期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均较麻醉维持期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记忆、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定向力、延迟回忆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结合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术后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2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低剂量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50 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高剂量组(39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00 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三组神经损伤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同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三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结论:1.00 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有效控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需全麻下行LC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BIS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由同一位麻醉医师根据其临床经验调整麻醉深度。BIS组患者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BIS维持40~60。观察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IS组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入喉罩后1 min(T1)~拔除喉罩后1 min(T3)时间点,BIS组的皮质醇(COR)、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T0~T3时间点,BIS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BIS组术后1 d、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IS监测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老年LC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减轻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对结直肠癌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n=66)和研究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n=66)。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应激反应、T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给药后10 min(T1)~出手术室时(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4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睁眼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 d 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塞米松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可保持良好的苏醒质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改善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TH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8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及凝血酶时间( TT) 、纤维蛋白原(FIB)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7 d PT、APTT、TT、FIB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 d PT、APTT、TT、FIB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躯体职能、角色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保温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可促进老年THA患者康复,有效保护机体凝血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TPVB,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疼痛、炎性因子、免疫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 h(T5)~术后48h(T8)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插管后5 min(T1)~术毕(T3)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诱导前(T0)时间点升高(P<0.013),观察组T1~T3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8时间点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T0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8时间点CD4+、CD4+/CD8+均较T0时间点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较T0时间点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罗哌卡因TPVB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术后炎性损伤及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定量脑电图和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97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Dex组(49例),两组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ex组麻醉诱导前给予0.5 μg/kg Dex,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术后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定量脑电图频率,记录两组谵妄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更短(P<0.05)。两组手术切皮时(T2)~术毕时(T4)时间点心率(HR)均低于麻醉前(T1)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T1时间点,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T2~T4时间点HR高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MAP低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P<0.05)。Dex组术后1 d左/右颞区、左/右额区δ波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术后1 d左/右颞区、左/右额区α1波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Dex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期间予以Dex,可改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轻对患者大脑额叶δ、α1波频率的影响,同时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对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封堵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儿 106例。按照住院号奇偶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七氟醚麻醉)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各53例。观察两组围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反应和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儿苏醒即刻的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苏醒时间和围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0~T4时间点心率(H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即刻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应用于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儿,可减少躁动发生情况,同时不影响患儿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情况,在减轻氧化应激、心肌损伤方面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并观察镇痛方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8 h(T1)~术后16 h(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术后24 h(T3)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 、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3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n=43)和对照组(瑞芬太尼麻醉,n=42)。观察并比较两组苏醒质量、镇静、镇痛情况、应激反应指标和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12 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后12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术后12 h NSE、S-100β蛋白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应用于老年THA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可提高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程度,降低POCD发生率,调节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脾脏保留手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脾脏切除术,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脾脏保留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d引流量、抢救成功率及治疗前后CD3~+、CD4~+、CD8~+和Tuftsin因子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1d引流量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而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uftsin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血清Tuftsin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较对照组(24.39%)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脾脏切除术相比,脾脏保留手术可显著改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手术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苏醒质量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96例,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8,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n=48,接受丙泊酚、七氟醚麻醉)。对比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苏醒质量、心肌损伤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置喉罩时(T1)~拔除喉罩(T4)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下降后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术后24 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升高后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术毕、术后24 h血糖、皮质醇升高后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可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波动,同时还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下肢清创、皮瓣转移或植皮的男性患者,且术中需留置导尿管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完成后行导尿管留置术。对照组麻醉诱导完成后,即行导尿管留置术。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T1)、1h(T2)、3h(T3)CRBD严重程度评分和Riker镇静-躁动评分。记录术前(T0)和T1、T2、T3对应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对比两组的苏醒质量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段观察组CRBD严重程度评分和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段观察组的SBP、DBP、HR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PACU内非计划性使用镇痛药、非计划性拔除尿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ACU的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减轻全身麻醉后CRBD的效果确切,患者对导尿管有良好的耐受,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循环更稳定,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术后5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FVC、FEV1、FEV1/FVC与IL-6、IL-10、CRP均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且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反应存在密切相关,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应激反应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术后镇痛选用羟考酮)和研究组(n=50,术后镇痛选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情况,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3 h、12 h、24 h)的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IL-6、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应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还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不影响机体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肝功能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术前,术后6 h、12 h、24 h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与对照组的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双氢睾酮(DHT)、游离睾酮(FT)、总睾酮(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F-PSA),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SH、LH、DHT、FT、T、T-PSA、F-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起到与开放手术相似的控瘤效果,提高血清雄激素水平和患者的免疫功能,控制肿瘤进展,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静吸复合麻醉)和研究组(n=51,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丙泊酚使用剂量、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2)~手术结束时(T5)时间点心率(HR)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P<0.05),平均动脉压(MAP)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2时间点HR高于对照组,插管即刻(T3)~手术开始时(T4)时间点HR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5时间点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