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治疗浅Ⅱ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对创面肉芽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浅Ⅱ度烧伤患者70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rh-bFGF凝胶治疗,实验组给予湿润烧伤膏联合rh-bFGF凝胶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和创面肉芽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肿胀、疼痛、红斑、水疱、渗液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VEG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与实验组的5.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rh-bFGF凝胶治疗相比,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浅Ⅱ度烧伤患者可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还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创面肉芽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生肌玉红膏联合康复新液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创面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创面不愈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康复新液,观察组联用生肌玉红膏。比较两组的创面改善时间,检测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8(IL-8)水平,且记录两组的创面面积及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腐肉脱落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上肢康复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TNF-α和IL-8水平、创面面积以及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VEGF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康复新液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创面不愈有显著的效果,可通过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反应水平,从而进一步减轻患者创面疼痛并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命质量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n=43,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和研究组(n=43,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生命质量、生存率血清VEGF、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69.77%(30/43),高于对照组的48.84%(21/43)(P<0.05)。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血清VEGF、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QOL)、卡劳夫斯基(KP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EGF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n=10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0例,瑞巴派特四联疗法)、对照组(50例,标准四联疗法)。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胃蛋白酶原(PG)、不良反应发生率、Hp根除率、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频率量表(FSSG)各项评分、临床症状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联合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巴派特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应激状态和胃蛋白酶原水平,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经针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与治疗第1 d相比,两组治疗第7 d、治疗第28 d血肿体积呈先增大后缩小趋势(P<0.05),脑水肿体积呈持续缩小趋势(P<0.05);研究组治疗第28 d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损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功能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间接收的15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凉血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肛门功能、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4.6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wexner便秘评分、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直肠最大容量阀值、直肠感觉阀值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用于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调节机体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在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300例PS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频rTMS。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血清BDNF和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条目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BDNF、VEGF水平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高频rTMS可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上调其血清BDNF、VEGF水平,改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ACI患者60例,按照入院奇偶顺序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奇,3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偶,30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程为7 d。对比两组治疗7 d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血液流变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疗效明确,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激素、血脂、血清hs-CRP、VEGF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卵泡刺激素(FSH)、hs-CRP、黄体生成素(LH)、VEGF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可改善机体性激素、血清hs-CRP、VEGF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减轻痛经症状,且对机体血脂情况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球结膜微循环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型CRVO患者90例,按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和研究组(n=45,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球结膜微循环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的BCVA升高程度以及细动脉管径、细静脉管径扩大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CMT以及红细胞聚集积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研究组的VEGF、ET-1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NO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CRVO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球结膜微循环,同时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型抗菌凝胶敷料普朗特联合磺胺嘧啶银霜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来我科初次就诊的深Ⅱ度烧伤患者7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采用新型抗菌凝胶敷料普朗特联合磺胺嘧啶银霜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两组均采用规定的标准化创面处理方式,其余治疗均按常规进行。分别统计和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同时定期监测患者在用药期间有无实验室指标异常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1.11 3.13)d,明显短于对照组(25.28 4.50)d(P0.01)。治疗后7 d、14 d、21 d,试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6.63 5.21)%、(63.32 5.32)%、(92.66 4.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14 d,试验组分别有5例(13.16%)和1例(2.63%)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例(33.33%)和8例(22.22%)(P0.05)。治疗后7 d、14 d、21 d,试验组换药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异常波动,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新型抗菌凝胶敷料普朗特联合磺胺嘧啶银霜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能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减少创面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联合运用提供依据。方法:86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VSD联合金因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上皮化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伤口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上皮化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伤口疼痛评分、住院费用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疗效确切,能更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加速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壳聚糖护创敷料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烧伤科(本院)自2014年1月-2018年9月就诊的8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紫草油覆盖创面)与研究组(40例,给予壳聚糖护创敷料覆盖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度、瘢痕生长及不同时期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8.45±4.64)及瘢痕生长评分(3.23±1.12)均低于对照组(22.45±5.23、5.34±1.23),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 d、14 d、21 d研究组的创面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7 d、14 d研究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壳聚糖护创敷料用于烧伤创面患者治疗中,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菌,减少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从而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瘀消癥剂口服、灌肠联合穴位离子导入多途径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化瘀消癥剂口服、灌肠联合穴位离子导入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散结镇痛胶囊进行口服,排除月经周期连续用药20天当做1个疗程,治疗持续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以及局部体征评分、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28%vs. 57.14%,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体征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总积分均比治疗前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积分、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 10.71%, P0.05)。结论:通过口服、灌肠外加穴位离子导入三种途径联合给予化瘀消癥剂治疗慢性盆腔痛患者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程度、中医症候和局部体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与他克莫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OL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0.1%的他克莫司软膏与康复新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糜烂面大小、疼痛程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口腔糜烂面积和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P 0.05),且联合组口腔糜烂面积和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轻微的黏膜烧灼痛,停药后两天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联合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病变部位出现黏膜萎缩,1例出现色素沉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与他克莫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康复新液与他克莫司治疗,其能明显降低粘膜糜烂面积和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祛瘀散结汤联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R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M蛋白(monoclonal protein),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BRD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瘀散结汤,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骨痛症状、M蛋白、NT-proBNP、cTnI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P<0.05);两组的血清M蛋白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8.89%,P<0.05)。结论:祛瘀散结汤联合BRD治疗MM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痛症状,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降低M蛋白和NT-proBNP水平及升高cTn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癌性疼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4例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4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和冷冻疗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介质、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Ⅰ级率、CD4~+、CD4~+/CD8~+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疼痛介质及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疼痛Ⅰ级率、CD4~+、CD4+/CD8~+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疼痛介质及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用于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其可显著减轻癌性疼痛,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气滞痛经汤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共收治的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针对于不同组别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应用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应用气滞痛经汤联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盆腔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抗指数(resistive index,RI)、治疗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痛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左侧PI、右侧PI、左侧RI和右侧RI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PI、右侧PI、左侧RI和右侧RI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痛经评分和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三项疼痛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 %)略高于对照组(5.0 %),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应用气滞痛经汤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双侧子宫脉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患者的痛经程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止痛贴与吗啡联合应用于癌症疼痛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止痛贴治疗,连续给药14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字评分法(digital scoring method,NRS)、爆发痛次数、吗啡使用量、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6.0%,P0.05)。研究组盐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83.23±23.14)mg/d]低于对照组[(110.13±25.23)mg/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爆发痛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止痛贴与吗啡联合应用于癌症疼痛的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减少吗啡使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117例,将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和研究组(n=59,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多导睡眠图(PSG)参数、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P物质(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经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后,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