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手术麻醉采用全麻,研究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凝血功能、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后10 min(T1)~术毕(T3)时间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先下降后升高,且研究组T1~T3时间点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1 d~术后7 d,两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先升高后下降,活化部分酶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先缩短后延长,且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的FIB、PLT低于对照组,APTT、PT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7 d,两组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先升高后下降,且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的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7 d,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先下降后升高,且术后1 d~术后7 d研究组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减轻凝血功能和认知功能损害,缩短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各30例。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激素[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空腹血糖(FPG)]水平,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差异。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切皮时(T2)、缝合时(T3)、术后6 h(T4)时,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HR、MAP低于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血清中Cor、NE、AngⅠ、FPG的水平低于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P<0.05)。拔管后5 min、术后6 h,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Steward苏醒评分总分及各个子项目评分均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P<0.05)。拔管后5 min,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减轻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且在提升苏醒质量、改善拔管后早期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需全麻下行LC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BIS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由同一位麻醉医师根据其临床经验调整麻醉深度。BIS组患者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BIS维持40~60。观察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IS组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入喉罩后1 min(T1)~拔除喉罩后1 min(T3)时间点,BIS组的皮质醇(COR)、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T0~T3时间点,BIS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BIS组术后1 d、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IS监测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老年LC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减轻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h、12 h和24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12 h和24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拔管、苏醒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 年3 月至 2013 年5 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 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 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 例)给 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 h的MMSE 评分 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 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 答时间分别为(30.3 ± 10. 5)min、(30.3 ± 7.8)min、(33.2 ± 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 ± 11.6)min、 (30.1± 6.6)min、(34.3 ± 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 评分为29.2 ± 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 MMSE 评分为29.1 ± 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 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 24h 时的MMSE 评分28.7 ± 1.0 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 ± 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 和12hPOCD 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 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h的MMSE评分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3±10.5)min、(30.3±7.8)min、(33.2±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11.6)min、(30.1±6.6)min、(34.3±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2±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1±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24h时的MMSE评分28.7±1.0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和12h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1例,按入院奇偶号顺序将患者分为低CO2气腹压力组(低压力组,10 mmHg,45例)和高CO2气腹压力组(高压力组,15 mmHg,46例)。对比两组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呼吸功能指标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低压力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两组患者注气针穿刺时(T1)、气腹成功建立时(T2)、放气后10 min(T3)时间点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均高于入室时(T0)时间点(P<0.05),低压力组T1、T2、T3时间点CRP、皮质醇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两组气腹20 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0.05),与低压力组相比,高压力组PaO2更低,PaCO2更高(P<0.05)。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低压力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高压力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较低的CO2气腹压力可提升苏醒质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呼吸系统损害和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和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4月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FNB组和ACB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术后均给予标准化抗凝治疗。术后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评分、股四头肌肌力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72 h患肢术区局部疼痛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均明显高于FNB组(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ACB组在术后患者首次直腿抬高时间(4.5±4.6)h,显著低于FNB组在术后患者首次直腿抬高时间(25.6±12.6)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给予两组患者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复查结果显示,FNB组19例患者中共有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均为肌间隙静脉血栓形成;ACB组20例患者中无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B与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CB组较好的保留患者术后早期股四头肌肌力,对于术后功能锻炼和快速康复有较积极的作用,两种神经阻滞方式对患者VTE风险的影响相同。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两组镇静镇痛效果,并观察镇痛方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8 h(T1)~术后16 h(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术后24 h(T3)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 、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3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统计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室内低体温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20年5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室内低体温发生率,发生低体温的列为低体温组,未发生低体温的列为正常体温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温的相关因素。结果: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室内低体温患者为15例,低体温发生率为13.64%(15/110)。单因素分析发现,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室内低体温发生与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苏醒延迟、术中输液量有关(P<0.05),而与性别、体质量指数、术中环境温度、术前血红蛋白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h、ASA分级为Ⅲ~Ⅳ级、术中输液量>1300 mL、年龄>60岁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室内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室内低体温的发生不可避免,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做好输入液体保温,特别做好老年患者保温工作,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全麻方案)和观察组(40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方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疼痛情况、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观察不同模式麻醉下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入喉罩时(T1)~术毕时(T3)心率(HR)先升高后下降,平均动脉压(MAP)先下降后升高(P<0.05);观察组T1~T3时点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PGE2、SP水平和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术前先下降后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2 d、3 d 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评分较术前先升高后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 d、2 d、3 d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选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镇痛效果显著,可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少对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喉罩全麻)和B组(n=61,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炎 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021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小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小时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和IL-6水平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手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对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更低,并且术后炎症更低。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63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生存质量、疼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插管前(T1)~拔管时(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T0)升高,但B组T1~T4时间点MAP、HR低于A组(P<0.05)。B组术后1 d肾上腺素、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安静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运动时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PV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生存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n=31),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于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同时对比患者在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5 min(T2)、麻醉后30 min(T3)、术毕(T4)时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前(Ta)、术中(Tb)、术毕(Tc)时的应激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6.77%,与对照组的93.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T2、T3、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时MAP低于T0时,T1、T2、T3、T4时HR低于T0时,且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Tc时,两组血糖(GLU)、皮质醇(Cor)、儿茶氨酚(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时两组GLU、Cor、CA水平高于Ta时,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效果较好,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且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下肢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心肌指标、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拔管时(T2)~拔管10 min后(T4)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cTn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 12 h、术后 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可稳定下肢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同时还可发挥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