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环加氧酶-2(COX-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其中2例失访,107例完成随访。根据5年内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n=31)和未复发转移组(n=76)。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血清CA12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COX-2、sTNFR-P5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125、COX-2、sTNFR-P55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5 cm、浸润性非特殊癌、脉管癌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无内分泌治疗构成比、TNM分期IIIA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4~9个构成比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CA125、COX-2、sTNFR-P55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浸润性非特殊癌、TNM分期IIIA期、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4~9个、CA125升高、COX-2升高、sTNFR-P55升高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8、1.213、1.223、1.137、1.257、1.241、1.313、1.351,P<0.05)。血清CA125、COX-2、sTNFR-P55均可有效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49、0.761,三指标联合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9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0.83。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性非特殊癌、TNM分期、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以及术前血清CA125、COX-2、sTNFR-P55异常升高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前血清CA125、COX-2、sTNFR-P55联合检测可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癌胚抗原(CE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获得超声造影特征图像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检测血清CEA水平和NLR,统计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CEA、NLR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两组术前超声造影特征比较,复发转移组增强强度略高,大部分为高增强或整体增强,造影剂分布尚均匀。18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复发转移组峰值强度(PI)大于未复发转移组,血清CEA水平和NLR高于未复发转移组,达峰时间(TTP)小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PI、TTP、CEA、NLR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3、0.764、0.763、0.781,联合PI、TTP、CEA和NLR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90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超声造影参数PI增大、TTP降低,血清CEA和NLR增高,联合检测TTP、PI、CEA和NLR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CXC亚家族趋化因子(CXCL)13、CXCL16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增殖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9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宫颈癌组),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CIN 组,48例健康查体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三组血清OPN、CXCL13、CXCL16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组和CIN组组织中增殖基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 mRNA、转录因子(FOXP3) mRN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OPN、CXCL13、CXCL16和增殖基因ANGPTL4 mRNA、FOXP3 mRNA的相关性。对宫颈癌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期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9例、未复发组5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OPN、CXCL13、CXCL16水平显著高于CIN组和对照组 (P<0.05)。宫颈癌组病灶中增殖基因ANGPTL4 mRNA、FOXP3 mRNA表达明显高于CIN组(P<0.05)。宫颈癌组血清OPN、CXCL13、CXCL16水平与增殖基因ANGPTL4 mRNA、FOXP3 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患者39例,复发率为42.39%(39/92)。复发与未复发组患者在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清OPN、CXCL13、CXCL16水平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IGO分期Ⅱ期、组织学分级低分化、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血清OPN≥3.65 ng/mL、血清CXCL13≥191.63 pg/mL、血清CXCL16≥119.46 pg/mL是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OPN、CXCL13、CXCL16水平与宫颈癌增殖基因表达呈正相关,血清OPN、CXCL13、CXCL16高表达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基于血清癌胚抗原(CE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95例NSCLC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GPX3、CXCL9水平。术后行3年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发生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转移组与复发转移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NSCLC患者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后随访3年,95例患者失访2例,复发转移36例。复发转移组血清CEA、CXCL9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GPX3水平低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在肿瘤类型、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方面,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及血清CEA、GPX3、CXCL9水平为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Log P 预测模型的ROC-AUC(0.95CI)为0.862(0.772~0.943)。结论:血清CEA、CXCL9水平上升,GPX3水平下降为NSCLC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血清CEA、CXCL9、GPX3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辅助预测NSCLC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2例PCa患者。术前均检测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2年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发生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34)以及无复发组(n=48)。比较两组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差异。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以及血清瘦素、睾酮预测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NLR以及瘦素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而睾酮水平低于无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0 ng/mL、TNM分期T2期人数占比以及Gleason评分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SA≥10 ng/mL、TNM分期T2期、Gleason评分较高、术前NLR较高、瘦素水平较高、睾酮水平较低是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术前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预测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678、0.712、0.733。结论: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受术前PSA、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TNM分期、Gleason评分等因素影响,术前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叉头框蛋白Q1(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110例,术前均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5个月,失访9例,101例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6)和未复发组(n=8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血清AGR水平低于未复发组,术前血清NLR、FOXQ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糖链抗原19-9(CA19-9)阳性占比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后化疗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术前血清AGR降低、NLR升高、FOXQ1升高均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及三者联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38、0.747、0.731、0.842。结论:术前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人附睾蛋白4(HE4)、叶酸受体1(FOLR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监测在上皮性卵巢癌(EOC)术后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EO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期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4例EOC患者纳为EOC组,EOC组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42)和复发组(n=72),选择同期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卵巢良性疾病组,另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女性志愿者9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EOC组和卵巢良性疾病组术前、对照组体检当日的HE4、FOLR1、NLR。对比未复发组、复发组术前的HE4、FOLR1、NLR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O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E4、FOLR1、NLR单独或联合应用对EOC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EOC组、卵巢良性疾病组的HE4、FOLR1、NLR高于对照组,且EOC组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P<0.05)。复发组的HE4、FOLR1、NLR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未复发组在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化疗周期、清扫淋巴结、组织分化程度、术后残留大小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偏高、FOLR1偏高、NLR偏高、临床分期Ⅲ ~ 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病理类型为浆液性、术后残留大小>1 cm、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未清扫淋巴结均为EO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HE4、FOLR1、NLR这三项指标术前联合检测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0.777、0.782、0.770。结论:EOC患者术前HE4、FOLR1、NLR处于高水平,且术前联合检测HE4、FOLR1、NLR对于EOC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应关注临床分期Ⅲ ~ 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病理类型为浆液性、术后残留大小>1cm、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未清扫淋巴结的EOC患者,给予相关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几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三叶因子3(TFF3)、热休克蛋白40(HSP4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140例接受CRS治疗的EOC患者,根据CRS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检测和计算血清TFF3、HSP40、NLR。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OC患者CRS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OC患者CRS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5年,失访2例,138例EOC患者CRS后复发率为52.90%(73/138)。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Ⅳ期、化疗疗程≥6个、术后残留灶为最大残留肿瘤直径≤1 cm(R1)比例更大,术前血清糖类抗原(CA)125、TFF3、HSP40、NLR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3 cm、低分化、FIGO分期Ⅳ期、术后残留灶为R1和TFF3、HSP40、NLR升高为EOC患者CRS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TFF3、HSP40、NLR单独与联合预测EOC患者CRS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763、0.765、0.911,术前血清TFF3、HSP40、NLR联合预测EOC患者CRS后复发的AUC最大。结论:术前血清TFF3、HSP40、NLR升高与EOC患者CRS后复发独立相关,可能成为EOC患者CRS后复发的辅助预测指标,且三指标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者50例,两组均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CA125、CA153、CA199、CEA水平,观察组患者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2月。对比两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的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宫颈癌患者不同FIGO分期、间质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间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截止2022年12月末次随访,82例患者术后复发18例(21.9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IGO分期在ⅡA期、间质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CA125≥307.41 U/mL、CA153≥185.89 U/mL、CA199≥153.23 U/mL、CEA≥30.15 ng/mL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A125+CA153+CA199+CEA预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的AUC明显较CA125、CA153、CA199、CEA单独指标预测价值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高表达,其与间质浸润深度、FIGO 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有关,四者联合可作为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86例接受手术切除的Ⅰ期NSCLC患者为NSCLC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另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分析其与Ⅰ期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CCR3和CXCL16对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升高(P<0.05)。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与Ⅰ期NSCLC患者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5)。随访5年,失访5例,181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为20.9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低分化、TNM分期ⅠB期和CEA、CCR3、CXCL16升高为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EA、CCR3和CXCL16联合预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CCR3和CXCL16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升高与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独立相关,血清CEA、CCR3、CXCL16联合预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保乳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4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改良根治术组76例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组33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及死亡率,评价保乳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术后病理类型,失随访情况,转移、死亡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改良根治术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改良根治术组(P0.05),术后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改良根治术组(P0.05),其他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乳改良根治术能得到和传统改良根治术同样的疗效,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术后满意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例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65例共计80例胰头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微创组,例数分别为32例和48例,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的肿瘤早期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住院费用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头癌患者术后肿瘤早期复发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癌栓、有无神经侵犯、术前白蛋白、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后有无放化疗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术后未放化疗以及术前CA125水平较高是胰头癌患者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两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早期复发率无显著差异。胰头癌术后肿瘤早期复发受到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术后放化疗、术前CA125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14(S100A14)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为确定新的分子分型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54例乳腺癌石蜡组织来源于2013年1月16日至2014年5月22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暨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1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S100A14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100A14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100A14在ER+/PR+/HER2+型、ER+/PR+/HER2-型、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8.5%、47.1%、75.5%、80.0%,以在ER-/PR-/HER2-型中表达最高,在ER+/PR+/HER2+型中表达最低,四组间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100A1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术后肝转移呈正相关(r=0.134,P0.05),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3,P0.01),而与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ER-/PR-/HER2+型乳腺癌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S100A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R-/PR-/HER2-型中,S100A14表达与术后肺转移呈负相关(r=-0.272, P=0.044)。结论:S100A14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表达存在差异,其表达与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转移或复发有关,可能作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候选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前焦虑对患者术后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所有患者的焦虑状况,根据是否存在焦虑分为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焦虑组和无焦虑组的术后恢复、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情况。结果: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有31例患者无术前焦虑,89例患者存在焦虑症状,根据是否存在术前焦虑分为焦虑组(n=89)和无焦虑组(n=31)。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费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既往有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定期体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婚姻状况为未婚、无家庭支持、既往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1 d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焦虑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无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升高,且无焦虑组高于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CD8+水平下降,且无焦虑组低于焦虑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和总分下降,且无焦虑组低于焦虑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既往有无全麻史、术前住院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26例)和非pCR组(79例)。比较pCR组和非pCR组化疗前外周血NLR、PLR、LM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化疗前外周血NLR、PLR、LM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预测价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年,根据ROC曲线确定的NLR、PLR、LM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NLR、PLR、LMR组和低NLR、PLR、LMR组,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PLR、LMR组5年无病生存期(DFS);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pCR组化疗前NLR、PLR均低于非pCR组(P<0.05),LMR高于非pCR组(P<0.05)。化疗前NLR、PLR、LMR三项联合预测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化疗前高NLR、PLR组5年DFS分别低于低NLR、PLR组(P<0.05),高LMR组5年DFS高于低LMR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R升高是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LMR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pCR组化疗前NLR、PLR更低,LMR更高,高NLR、PLR和低LMR患者5年DFS更低。NLR、PLR、LMR对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项联合能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乳手术患者24例(保乳组),行根治手术患者68例(根治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个性化综合治疗巩固疗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预后状况;通过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的生存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结果: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引流时间均明显较根治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保乳组切缘皮瓣缺血发生率低于根治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组患者术后1、2年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状况、功能状况、其他因素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根治术,保乳手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患者预后状况与根治术相当,同时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方法和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2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26例女性患者,在患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14例行患侧乳房切除术+术后放疗,5例仅行患侧乳房切除术,4例行患侧乳腺外上象限局部切除术+术后放疗,3例患者仅行患侧乳房象限切除术。23例患者行术后化疗,根据激素受体情况决定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乳房切除与未切除患者术后局部无复发率(P=0.005)及总生存率(P=0.006)比较差别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局部无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1)。结论:隐匿性乳腺癌患者术前需完善乳腺彩超、钼靶及MRI等检查,也可选择乳腺核素显像。在患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患侧全乳切除+局部放疗是更加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