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117例,将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和研究组(n=59,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多导睡眠图(PSG)参数、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P物质(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经百乐眠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后,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生活质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GAD患者分为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低频rTMS治疗),各为60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生活质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00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神经肽(NP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14%(5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9%(41/58)(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MPO水平低于对照组,5-HT、NE、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HAMA、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精神健康、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有效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合欢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并分析治疗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合欢解郁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白细胞介素-6(IL-6)、hs-CRP水平,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为85.00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及PSQI评分差异不大,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SIOSS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和掩饰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IL-6和hs-CRP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合欢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抑郁症状,降低其自杀风险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评分、多导睡眠(PSG)监测参数和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来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舍曲林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阿戈美拉汀联合舍曲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分、PSG相关指标参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PSQI、HAMD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3+4的百分比(SWS)、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睡眠时间(RT)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1的百分比(S1)、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2的百分比(S2)减少,且实验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失眠,可有效改善抑郁和失眠症状,同时还可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是一个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特点,分析失眠症状与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癫痫组),依据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总分将其分为失眠组(ISI总分≥15分)与无失眠组(ISI总分<15分)。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探讨癫痫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分析失眠症状与认知功能和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癫痫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4.45±1.26)分、ISI评分(12.35±5.63)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6.32±3.54)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1±1.03)分、(9.62±5.14)分、(5.12±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失眠者占19.17%(23/120),无失眠者占80.83%(97/120)。失眠组病程、ISI评分、发作类型与无失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低于无失眠组,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评分、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高于无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癫痫患者ISI总分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P<0.05),与BDI-Ⅱ评分、BA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且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症状与失眠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焦虑、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平行对照原则把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针疗法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低,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便秘、嗜睡、头晕、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对照组为21.7 %,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能促进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分析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和睡眠卫生意识的关系。方法:选取400例肺癌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定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肺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睡眠卫生意识量表(SHA)评定患者睡眠卫生意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IS总分与FACT-L总分、SHA总分的相关性。根据AIS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AIS总分>6分)和非睡眠障碍组(AIS总分≤6分),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400例肺癌初治患者共有252例发生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3.00%(252/400)。睡眠障碍组生理/情感/功能/(社会/家庭)维度、肺癌附加模块、FACT-L总分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患者SHA总分、睡前2h剧烈运动、白天睡午觉、定期服用催眠类药物、晚上喝酒得分维度评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总分与FACT-L总分、SHA总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与性别、化疗次数、肿瘤分期、疼痛、焦虑、抑郁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疼痛、肿瘤分期、抑郁(P<0.05)。结论:肺癌初治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受疼痛、肿瘤分期、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良的睡眠卫生意识可导致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性激素和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IVF-ET RIF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元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性激素和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孕酮、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血流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P<0.05)。治疗后,研究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元针法用于IVF-ET RIF患者,可有效调节人体性激素,缓解焦虑抑郁心情,改善妊娠结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联合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6月到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6例,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氟西汀治疗,而研究组患者接受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BMI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NE水平。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BMI、病程以及合并症等一般情况均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总治疗有效率(P<0.05),但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发生率(32.14%)与对照组(28.5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血清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有效升高抑郁症患者血清NE水平,而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阿普唑仑联用治疗失眠症伴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失眠症伴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晚在睡前30 min服用阿普唑仑0.8 mg,观察组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 %,P<0.05);两组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生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睡眠持续性、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睡眠潜伏期、安眠药物和入睡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阿普唑仑联用治疗失眠症伴焦虑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普唑仑治疗,其能有效减轻其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尿毒症伴焦虑抑郁患者血清钙磷代谢、营养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尿毒症伴焦虑抑郁患者113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钙、磷水平、营养状态、焦虑抑郁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磷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磷水平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尿毒症伴焦虑抑郁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磷水平,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Escitalopram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for treating major depression (MDD); however, research is lacking regarding its effect on treating MDD-related sleep impair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monotherapy and investigate changes in insomnia,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Participants were 14 patients with MDD who enrolled in a clinical trial at Jikei University Katsushika Medical Center. Escitalopram monotherapy was used, and hypnotics were administered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sleep impairments.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were assessed: (1) sleep qualit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2) depression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ZSRDS)], and (3) quality of life (QOL) as determined by the Sheehan disability scale (SDISS) and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SF-36). These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prior to any treatment (pre-test) and again 8–12 weeks after treatment (post-test). Monotherapy (E = escitalopram alone; n = 6)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E+ = escitalopram + zolpidem; n = 8) groups were compared. 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full protocol (average 9.4 ± 1.8 weeks). Regardless of treatment group, participants improved on all assessments (including sleep impairment). However,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their level of improvement. A two-factor ANOVA revealed that the E+ group showed particular improvements in QOL. In treating MDD and associated sleep impairments, zolpidem did not confer additional benefits. Thus, clinicians should consider E mo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DD-related sleep impairments before prescribing combination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治疗观察4 w,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与巴氏(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在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恢复平衡与日常生活功能,改善脑血流速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缓解肿瘤安宁期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肿瘤安宁期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念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情志干预,正念组给予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两组干预观察时间为8周。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指标(正念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认知/情绪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正念组与对照组的正念评分都高于干预前,且正念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都显著低于干预前,正念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正念组干预后的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认知/情绪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能缓解肿瘤安宁期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提高睡眠质量与正念认知,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