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点线面训练联合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对早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早产脑损伤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点线面训练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疗程后,研究组社会适应、精细运动、大运动、个人社交、语言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疗程后,研究组卧位与翻身、坐位、爬和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疗程后,研究组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面训练联合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有助于改善早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并降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96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为148例。研究组接受"从督论治"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BA)和大脑双侧(L、R)椎动脉(VA)的血管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粘度-高切(HBV)、全血粘度-低切(LB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还原粘度(RV)、红细胞刚性指数(IR)、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电泳时间(E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改善疼痛、眩晕症状,调节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手足温针灸联合步行阶梯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步态异常、血流动力学和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9例老年DPN患者分为对照组(n=59,步行阶梯训练)和研究组(n=60,手足温针灸联合步行阶梯训练)。对比两组疗效、步态异常、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91.67%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88%(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COP)曲线异常、全足平衡性曲线异常、全足压力变化曲线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温针灸联合步行阶梯训练可促进老年DPN患者步态异常、血流动力学和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恢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醒脑通督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和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醒脑通督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疗效、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84.21%(48/57)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4.91%(37/57)。研究组治疗4周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大脑动脉平均流速(Vm)、血流最大峰值(Vs)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阻力指数(RI)、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S100β蛋白(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醒脑通督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与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治疗效果。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病房接受治疗的ADHD患儿3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68例和对照组1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小组感觉综合功能训练,每周训练3~4次,单次训练时间为90~120 min,40次为一个治疗周期,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注意力和感觉功能变化。实验组患儿使用感觉综合功能训练后,疾病显效率,注意力集中情况和感觉功能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干预前后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ADHD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注意力集中程度,改善感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行为分析(ABA)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行为、发育以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ASD儿童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予以ABA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感觉统合训练。评价两组的行为、发育及睡眠情况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9%(P<0.05);两组治疗后ABC和ATEC量表的各项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少,而观察组减少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esell量表各项得分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SHQ的各项评分及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SH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低(P<0.05)。结论:ABA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能够减轻ASD患儿的疾病症状,改善行为状态及睡眠质量,促进患儿发育,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集体语言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水平、言语功能及神经中枢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抽签法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为对照组(n=45,常规语言训练联合tDCS)和研究组(n=45,集体语言训练联合tDCS)。对比两组疗效、发育水平、言语功能、神经中枢营养因子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复述、听理解、口头表达、出声读、抄写、阅读、描写、听写以及计算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较干预前升高(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BDNF、NGF、GDNF、NT-3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体语言训练联合tDCS干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改善言语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4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和观察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ACh)、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MMSE、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h、DA、NE、5-H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同期,双歧杆菌、乳杆菌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法,认知功能、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水平显著改善,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胞磷胆碱联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49例,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痴呆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VD,可促进其痴呆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排便功能训练,45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45例)。对比两组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肛门失禁情况及控便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排便受饮食影响、便频便急、排便感觉异常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肛门失禁例数少于对照组,控便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可促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减少肛门失禁情况发生,控便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控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脑瘫患儿的平衡控制功能、步态、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D区和E区的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Rivermead活动指数、Berg平衡量表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Rivermead活动指数、Berg平衡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步行足长、步速明显增加,步宽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患儿步行足长、步速大于对照组,步宽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88 D区、GMFM-88 E区得分均分别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GMFM-88 D区、GMFM-88 E区得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控制功能、步态以及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通督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神经营养指标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自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98例PSD患者,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49例)和研究组(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49例),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巴氏指数(BI)、血清神经营养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45/49),优于对照组的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IGF-1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NE、5-HT、D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PSD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调节神经营养指标,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血流、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脑血流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GF、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SS-QOL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同期,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老年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调节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oxidative stress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Methods: Total oxidant status (TOS), total antioxidant status (TAS), paraxonase-1 (PON-1) and arylesterase (ARE) activity were measured in 76 children (44 boys, 32 girls) diagnosed with ADHD according to the DSM-IV and 78 healthy children (46 boys, 32 girls).

Results: Age and sex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TOS and the oxidative stress index (OSI) were higher in the pati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01). PON-1 (P?=?0.002), ARE (P?=?0.010) activity and TAS (P?<?0.001) were lower in the pati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iscussion: We found decreased PON-1, ARE activity and TAS, and increased TOS and OSI in children with ADHD.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in children with ADHD.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训练联合渐进性抗阻运动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46,接受常规训练、渐进性抗阻运动训练)和研究组(n=47,接受常规训练、渐进性抗阻运动训练联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依次升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依次下降(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训练联合渐进性抗阻运动训练,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病例时间:2018年1月~2020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40例)、对照组(肺功能康复训练,40例),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综合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后FVC、6MWD、FEV1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 两组mMRC评分、CAT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干预COPD稳定期患者,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适应性,进而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