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调节自发糖尿病肾病鼠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芪对自发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用6月龄SPF级GK大鼠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黄芪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后大鼠的尿素氮、血肌苷,内生肌苷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层粘连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有损害.黄芪能改善自发糖尿病肾病大鼠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苷、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苷清除率,层粘连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结论:黄芪可通过降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羊Ⅲ型前胶原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山羊胎皮提纯羊Ⅲ型前胶原,以代替人Ⅲ型前胶原生产免疫试剂。方法;以山羊胎皮为原料,通过11.2%硫酸铵及10%氯化钠盐析和超速离心,DE32和DE52阴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提取纯化得到羊Ⅲ型前胶原。结果:测得羊Ⅲ型前胶原分子量为468kDa。主要成分甘氨酸,羟脯氨酸和脯氨酸构成比分别为40.4%,11.7%和11.1%。与人羊Ⅲ型前胶原的交叉反应为65.89%。结论:提纯得到的羊Ⅲ型前胶原可以用于代替人Ⅲ型前胶原生产免疫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3.
自发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K大鼠是1975年由Goto等在日本仙台从Wistar大鼠中反复选择形成的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鼠种。该鼠具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受损,β细胞分泌受损,空腹高血糖,肝糖原生成增多,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度胰岛素抵抗等特点,晚期合并各种并发症,与人类2型糖尿病进展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4.
采用(NH4)2SO4沉淀,二次不同pH的DEAE-Sephacel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层析从人癌性腹水中分离并纯化了PⅢP,并制备了抗血清。经SDS-PAGE鉴定为均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47kD。经西德药盒测定,与西德、芬兰PⅢP抑制曲线平行关系良好。氨基酸组成测定亦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抗血清效价较高,特异性强。本研究在方法学上有一定创新,提纯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诱导GK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周龄GK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共8周。于第0、4、8周观察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水平;于第0、8周观察空腹血糖和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一氧化氮水平;实验结束时取双肾称重并计算肾肥大指数,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肾组织钠钾ATP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一氧化氮、肾肥大指数水平和肾组织钠钾ATP酶活性显著提高,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明显。结论运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诱导GK大鼠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血糖血脂的上升是糖尿病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钠钾ATP酶活性增强进一步损伤肾小管功能,一氧化氮升高促使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也是加速GK大鼠肾病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增殖性瘢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胶原的过度沉积。利用核酶特异地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为瘢痕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用核酶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可能及效果,设计并构建了针对α1(I)型及α1(Ⅲ)型前胶原基因的二个单价核酶串联的二联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切割活性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二联核酶的切割效果明显,均能有效地切割底物,为进一步研究核酶的前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利用核酶防治瘢痕产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9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24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尿检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21天后,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达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及胆固醇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缬沙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取并分离纯化了Ⅱ型胶原,研究了Tb(Ⅲ)与Ⅱ型胶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Ⅱ型胶原对Tb(Ⅲ)有配位作用,并能极大地增强其荧光强度。用荧光滴定法和Scatchard作图法确定了Ⅱ型胶原与Tb(Ⅲ)的结合常数和结合部位数,结果表明Ⅱ型胶原与Tb(Ⅲ)有两类结合部位,其结合部位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0.7;3.1×10^5和1.3;1.0×10^5。  相似文献   

9.
提取并分离纯化了Ⅱ型胶原,研究了Tb(Ⅲ)与Ⅱ型胶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Ⅱ型胶原对Tb(Ⅲ)有配位作用,并能极大地增强其荧光强度.用荧光滴定法和Scatchard作图法确定了Ⅱ型胶原与Tb(Ⅲ)的结合常数和结合部位数,结果表明Ⅱ型胶原与Tb(Ⅲ)有两类结合部位.其结合部位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0.7;3.1×105和1.3;1.0×1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粗纤维调节素(Un) 是否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的作用, 我们采用地高辛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 观察了Un 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 Ⅰ型前胶原m RNA转录的影响; 结果发现Un 对体外培养的3T3 细胞Ⅰ型前胶原基因转录具有促进作用; 提示Un 不仅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而存在, 并且还有促进胶原合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斑点杂交法测定染溫石棉尘后30天与60天大鼠肺组织中前胶原mRNA的水平,即proα_1(Ⅰ)、proα_2(Ⅰ)、proα_1(Ⅲ)mRNA的水平,并与正常大鼠肺组织对比,结果显示,染石棉尘的肺组织中这三种mRNA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染尘后60天时Ⅰ型胶原的两种mRNA仍呈上升趋势,而Ⅲ型胶原的mRNA则呈稳定状态。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溫石棉及青石棉纤维都可以刺激2BS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矽肺组织来源的致纤维化因子与石棉纤维都具有促进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其共同作用效果更強。证明这两种因素都参与调节石棉肺的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onnec tivetissue growth factor)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培养HSC—T6细胞,不同浓度川芎嗪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l)刺激的HSC—T6共同孵育.用MTT(3-(4,5-Dimethyh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检测HSC-T6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川芎嗪对CTGF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测定I型胶原表达.结果表明,一定浓度(100、200、400、600mg/L)川芎嗪能抑制HSC—T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升高,CTGF表达依次递减,与正常对照纽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4.216,P〈0.01).川芎嗪还可以明显抑制CTGF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I型胶原合成,二者抑制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1).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HSC—T6细胞增殖,下调CTGF的表达,阻断I型胶原合成,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培养HSC-T6细胞,不同浓度川芎嗪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的HSC-T6共同孵育.用MTT(3-(4,5-Dimethyhhiazol-2-y1)-2,5-diphenyhetrazolium bromide)法检测HSC-T6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川芎嗪对CTGF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EU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测定Ⅰ型胶原表达.结果表明,一定浓度(100、200、400、600 mg/L)川芎嗪能抑制HSC-T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升高,CTGF表达依次递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4.216,P<0.01).川芎嗪还可以明显抑制CTGF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Ⅰ型胶原合成,二者抑制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1).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HSC-T6细胞增殖,下调CTGF的表达,阻断Ⅰ型胶原合成,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id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1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1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藤茶总黄酮(Tengcha flavonoids,TCF)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藤茶总黄酮(TCF)治疗组和秋水仙碱(CLC)治疗组.各组以灌胃的形式给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藤茶总黄酮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藤茶总黄酮可通过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生成,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氨胍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联合氨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尿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氨胍治疗组和川芎嗪联合氨胍治疗组,分别于第4周,第12周和第20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VEF表达仅见于内核层,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阳性表达随周龄的延长而增强,且在毛细血管内和节细胞层可见VEGF表达,治疗12周和20周后,川芎嗪治疗组和氨胍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阳性表达比未治疗组明显减弱,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川芎嗪联合氨胍治疗组视网膜组织VEGF表达接近正常。结论 川芎嗪联合氨胍治疗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过度表达。是川芎嗪联合氨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重要原因。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致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明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无疑可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转基因等多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变化等多个方面与人类糖尿病肾病具有相似的特征。应用这些模型有助于开展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发病机理、相关药物的开发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增殖性瘢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胶原的过度沉积。利用核酶特异地抑制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可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为瘢痕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究用核酶抑制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可能及效果, 设计并构建了针对α1(Ⅰ)型及α1(Ⅲ)型前胶原基因的二个单价核酶串联的二联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切割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二联核酶的切割效果明显,均能有效地切割底物,为进一步研究核酶对前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利用核酶防治瘢痕产生打下基础。   相似文献   

20.
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STZ6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饲养14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尿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取肾作病理及超微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明显升高,出现肾脏肥大,病理显示明显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结论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表现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害,可以用作糖尿病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