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亚硝基乙基脲(NEU)处理及附加博莱霉素(Bleomycin,简写为BL)后处理对蚕豆幼根诱发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后处理诱发染色体畸变数量显著的高于NEU单独的处理,它们占有的百分率分别为20.4%及35.4%。这种表现被认为是基于连接酶通过BL的抑制而失活。由NEU所诱发的染色体初级断裂不能为连接酶所修复。反之,当NEU处理的浓度较高时,附加BL后处理对提高畸变率的效果则不复存在。后一现象归之于连接酶受到诱变剂的损伤。 有关BL后处理在高等植物上的遗传学效果将另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试验,找到了一种测定庆丰霉素的纸层析法,此法简易、快速、较准确。现介绍如下。一、试剂层析溶剂:正丁醇:冰乙酸:蒸馏水=2.8:1:1。显色剂:0.3克茚三酮,5毫升吡啶用95%的乙醇定容为100毫升配成。春雷霉素溶液(作定量标准用):贮备液为2毫克/毫升,用时以蒸馏水稀释为500微克/毫升。贮备液可在冰箱中保存三个月。  相似文献   

3.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育种有着诱变频率高、突变性状多及破坏性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种作物诱发突变育种。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EMS对不同品种的萝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发现EMS对萝卜的种子发芽率、萝卜苗根部长度及田间性状等指标上的诱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0.2%~2%)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急剧降低且萝卜苗期根长明显变短,整体呈显著的抑制生长作用。不同品种间对EMS的敏感度依次顺序为短叶-13>夏抗40>春白11-58>双红一号。以半致死浓度为EMS浓度选择标准,确定了EMS处理不同品种萝卜间的适宜浓度为0.4%~0.6%。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发现0.5%EMS处理短叶13萝卜种子下播大田后,相比对照处理品种表现子叶卷曲及撕裂、真叶增厚及黄化等情况,进一步表明EMS对短叶13萝卜存在的诱变效应。本研究确定了化学诱变剂EMS对萝卜诱变的半致死剂量,初步确认EMS对萝卜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诱变效应,将为后期的萝卜诱变育种研究提供研究材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梅岭霉素高产菌株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链霉素对梅岭霉素 (Meilingmycin)产生菌南昌链霉菌NS 41 80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 ,采用诱变剂EMS 4种不同剂量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 ,然后涂布在含链霉素致死浓度的高氏平板上 ,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 (str)突变株。并进一步筛选到梅岭霉素高产菌株 80 5 1 1 2 2 1 ,在摇瓶条件下 ,只产梅岭霉素不产南昌霉素 ,梅岭霉素活性单位达 1 ,52 1 μg/mL,比NS 41 80的摇瓶发酵单位 855μg/mL提高了 77 9% ,该菌株连续传 6代进行摇瓶发酵  相似文献   

5.
为从不同遗传终点检测苯胺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将黑斑蛙蝌蚪暴露于0、3.45、17.26、34.53、69.06μg/L不同浓度的苯胺96 h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采用微核试验测定红细胞微核率,通过彗星试验测定彗星尾长和尾距的变化。从17.26μg/L浓度组开始出现红细胞变形拉长和细胞膜破裂,且随着苯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另外,各浓度组蝌蚪红细胞数目随着苯胺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1)。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处理组微核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由于苯胺所致的红细胞破裂和Heinz小体的影响,微核率和浓度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苯胺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蝌蚪红细胞尾长和尾距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并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苯胺可诱发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效应;苯胺最高浓度处理组69.06μg/L蝌蚪红细胞DNA损伤水平与5 mg/L环磷酰胺相近,显现明显的DNA损伤,因此建议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苯胺限量的规定不应高于此值。  相似文献   

6.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和乙烯亚胺(EI)在3~4种不同浓度(EMS:2.5,3.5,4.5ml/1;MNNG:25,50,100mg/1;EI:0.25,0.5,0.75,1.0ml/1),不同温度(8,18,27℃)和不同时间(2,4,8,10,20,30小时)水平上处理离体培养早期的粳稻花药,观察到诱变剂在低剂量和较低温度下处理,明显提高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随着诱变剂剂量增加和温度增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虽对愈伤组织总的分化率未见明显影响,但白苗所占百分数显著增加。 在所诱导的120个花粉植株H_2株系中,观察到有6个株系出现性状大突变,主要是株高、成熟期和结实率的变异,变异的性状基本是稳定的并能够遗传。未经诱变剂处理所培养的花粉植株H_2株系,未见性状大突变出现。  相似文献   

7.
蚕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将蚕豆主根浸在BrdUrd(100μM)+FdUrd(0.1μM)+Urd(5μM)溶液中17小时(黑暗中),然后转入dThd(100μM)+Urd(5μM)溶液中19小时(黑暗中)。秋水仙素前处理。固定后酶解压片,冰冻法分离盖片与载片。水合作用后用RNase处理1小时。再在UV照射下以Hocchst 33258溶液处理1小时。2×SSC 80℃温育1小时。 10%Giemsa染色。此法能获得良好的单体差别染色效果,清楚地显示出蚕豆的SCEs。 SCEa在蚕豆各对染色体上的分布除在副缢痕附近外,其分布频率与染色体长度成正比,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副缢痕附近SCEs频率较高,且见到不均等交换现象。推测副缢痕附近异染色质的DNA重复序列可能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染色单体不均等交换而逐渐形成。 化学诱变剂EMS对SCE频率有强烈的诱发作用,即使剂量很低(0.01%,25℃,15min)也能显著提高SCE频率。为此可以期望,以植物为材料利用SCE也能作为检测诱变因素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花生EMS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花生EMS诱变后代的变化趋势,以期得到有益变异和创造新的花生种质,本研究以2个花生品系花U416、花U606为供试诱变亲本,利用0(CK)、0.5%、1.0%、1.5%、2.0%5个EMS浓度直接注入花生花器得到诱变后代,分析M1、M2的农艺性状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EMS对2个花生品系诱变效应明显,2个品系畸变率随EMS浓度增加而增大;EMS注入的当代植株结实率和M1的出苗率均低于对照,2个品系M2均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突变植株,突变性状大部分可以稳定遗传。而这些遗传多样性的突变材料,为花生种质创新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内自合成以来便开展了生物效应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多效唑对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然而有关其在甜菜上的应用研究,迄今尚无报道.本研究探讨了多效唑对甜菜的生物效应,为生产上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用甜菜(Beta vulgaris)种子为南斯拉夫遗传单粒种.多效唑为江苏省建湖制药厂生产的15%粉剂.处理浓度为O(CK),0.005%,0.01%,0.02%和0.04%.浸种时间为3小时  相似文献   

10.
甲基磺酸乙酯(EMS)是一种常用的诱变剂,在作物诱变育种上应用广泛。EMS在诱变种子的同时也是一种非生物胁迫,能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率。该实验以小麦‘扬麦15’种子为实验材料,设置了7个EMS浓度处理梯度(0%、0.6%、0.8%、1.0%、1.2%、1.4%和1.6%),每个浓度设置3个处理时间(10 h、12 h、14 h),在种子萌发后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对种子进行生物量测定和形态结构观察,探讨EMS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EMS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幼苗的生长逐渐变得缓慢,根长和叶长明显变短。(2)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胚乳内淀粉体的降解速率变缓。(3)同一处理时间下,EMS的浓度越高,小麦根系越短,根部横截面积、维管束面积以及皮层面积也越小。研究发现,EMS处理会明显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减缓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速度,抑制小麦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恩拉霉素作为多肽类抗生素,是一种新型、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本文建立了一条基于大孔树脂初纯和反相色谱精制的分离纯化工艺。该工艺路线首先使用AB-8大孔树脂在0.012 mol/L盐酸溶液-甲醇(50:50,V/V)缓冲液条件下洗脱实现恩拉霉素初步纯化,再使用制备型C18反相色谱柱在0.05 mol/L磷酸二氢钠-乙腈(70:30,V/V)(p H 4.5)缓冲液洗脱下实现恩拉霉素a和b的有效分离,a、b两个组分纯度分别达到98.5%和98.0%,a和b两种有效成分的总收率为29.2%。本研究为恩拉霉素a和b两种纯品的制备以及高纯度恩拉霉素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变周期、盐分和储藏时间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温变周期,不同浓度NaCl溶液,储藏时间等处理对刚毛柽柳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其萌发率和萌发速度.结果:在5/15℃、5/25℃、15/25℃和25/35℃(暗/光:12h/12h)四个温度周期下,刚毛柽柳种子的萌发率均大于90%;在5/25℃、15/25℃和25/35℃三个温变周期下,刚毛柽柳种子萌发迅速,初始萌发时间均仅为10h;低浓度的NaCl溶液(≤0.60mol/L)促进种子萌发,高于1.00mol/L浓度的NaCl溶液抑制种子萌发,当浓度增高至1.40mol/L时,种子萌发率降低为0;将在NaCl溶液中处理8d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后,原来较高浓度(≥0.80mol/L)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70%);种子寿命约11个月.结论:温变周期25/35℃(暗/光=12/12h),低浓度的NaCl溶液(≤0.60mol/L)最适宜刚毛柽柳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链霉素对南昌霉素 (Nanchangmycin)产生菌NS 41 80菌株孢子的致死浓度测定基础上 ,采用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 (EMS)的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 ,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链霉素 ( 1 0 μg/mL)致死浓度的高氏平板上 ,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 (str)突变株。然后从 3,0 0 0株链霉素抗性基因 (str)突变株中通过初筛获得比诱变出发菌株产素能力提高 2 0 %以上的菌株 2 0 2株。再进一步通过摇瓶复筛 ,获得比出发菌株产素能力分别提高 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适用于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体系,构建菰黑粉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针对性地筛选双核菌丝形成缺陷型转化子,并对T-DNA插入位点进行分析,为研究菰黑粉菌二态型转换的分子调控机理打下基础。以构建的菰黑粉菌自融合菌株TSP为出发菌株,以含有遗传霉素(G418)抗性基因(neo)的质粒为载体,通过ATMT构建菰黑粉菌T-DNA突变体库,并对诱导剂乙酰丁香酮(AS)浓度、转化的共培养时间、农杆菌浓度和菰黑粉菌芽孢子浓度等建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试验,筛选最优条件;对继代培养的转化子基因组中的遗传霉素抗性基因进行PCR检测,验证转化子遗传稳定性;对突变体库中的转化子双核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其双核菌丝形成能力;对上述双核菌丝形成缺陷型转化子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其T-DNA插入位点。当遗传霉素浓度为75μg/mL时,菰黑粉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当AS浓度为100μg/mL、共培养时间为24 h、孢子浓度为1×105  相似文献   

15.
准备时间工作内容和方法所需时间l使用时间用途使用方法备注三月上旬1.醉母菌的培养:配制浓度为5一10%的葡萄糖溶液(或蔗糖溶液)放在20℃左右条件下即可2.青霉的培养:取新鲜的桔皮暴露在空气中数小时,然后放在培养皿内,外表面向下,培养皿中稍放一些水,上罩一个盖,置于18一20℃条件下,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先生长出白色的“毛”后变成青绿色,可用于观察课前10天左右三月下旬实脸课课前10一12天左右观察醉母菌和青霉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培养或让学生在家培养育霉三月上旬1.向浓度为10一15写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一15PPm的翻酸溶液数滴,将此溶液倒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NaCl)处理对蓝蓟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盐胁迫处理对蓝蓟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蓝蓟在无盐环境(蒸馏水)和低盐环境中(0.05 mol/L)长势最好、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最快。(2)将不同盐溶液处理5 d的未萌发种子转移到蒸馏水后,蓝蓟种子的萌发能力均可恢复,原来较高盐浓度(0.3 mol/L~0.5 mol/L)下的种子在恢复后,其萌发恢复率均在75%以上,发芽率基本上随着原浓度的升高呈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NaCl处理对蓟种子没有造成伤害,其抑制萌发是通过渗透效应而不是离子毒害。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09-2010年采用2年龄实生苗为采条母株进行室内盆栽扦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岩和河沙两种基质相比较,珍珠岩上生根率显著高于河沙,是更佳选择;用市售的"花语牌"快速促根剂配制成5、10、15、2 0mg/mL 4个浓度分别处理插穗基部并以蒸馏水作对照发现,10 mg/mL、15 mg/mL处理有利于生长,15 mg/mL处理后生根率显著高于5 mg/mL、10 mg/mL、20 mg/mL及对照。再以同一浓度生根粉分别浸泡4 h、8 h、10 h作对比发现,8 h和10 h处理后生长效果较好,10 h的生根率显著高于4 h、8 h。  相似文献   

18.
ELISA测定中TMB显色体系的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间接酶联免疫测定中显色体系的各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酶联免疫测定的最优显色体系为二甲基亚砜(DMSO)配制四甲基联苯胺(TMB)浓度为0.3 mg/mL的溶液为A液,pH5.5,0.2 mol/L磷酸氢二钠与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配制过氧化脲素浓度为0.74 mg/mL的溶液为B液,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试验结果表明,此显色体系在25-40℃内进行都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且A、B液混合后在室温下放置4 h仍可使用。A液及B液分别在4℃放置60 d后混合使用仍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9.
梅岭霉素产生菌抗药性突变标志诱变筛选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梅岭霉素 (Meilingmycin)产生菌南昌链霉菌NS 4 1 80菌株孢子对 6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采用诱变剂EMS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 ,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致死浓度链霉素的高氏平板上。然后从抗药性突变标志菌株中进一步筛选梅岭霉素高产菌株。在 150 0多个抗药性突变株中通过初筛获得了比诱变出发菌株的产素能力提高 50 %以上菌株。通过诱变剂量分别与抗药性突变率和突变株产素产量的变势统计分析表明 ,菌株抗药性突变与产素突变密切相关 ,产素突变的EMS诱变剂量高于抗药性突变诱变剂量 ,在 0 .0 3mol/LEMS剂量作用下 ,菌株致死率为 99.4 3% ,抗药性突变率为 0 .0 4 4 0 % ,建立了梅岭霉素产生菌抗药性突变标志诱变推理性筛选模型。为南昌链霉菌高产菌种选育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 ,并有助于其它链霉菌属的抗生素产生菌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昆虫化学不育剂噻派(Thiotepa)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的不育作用,以及对雄蚊交配竞争力和副腺的影响。试验证明用噻派处理雄蛹,浓度范围在0.5—0.8%,处理时间为1—3小时,其不育率可达90%以上。0.7%浓度的噻派处理雄蛹1小时,不育雄蚊的交配竞争力胜过正常雄蚊。经用遗传标记蚊虫测试,表明雄蚊副腺未发生损伤,与其交配的雌蚊仍保持单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