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蛉生物学特性及饲养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来,我们对陕西关中棉区的草蛉进行了以下各方面的研究和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草蛉的种类 将我院收藏的和1975年黑光灯诱集的草蛉标本,鉴定成虫454头,计有8种。现将种类数量和各种所占百分比列于表1。以丽草蛉、大草蛉、中华草蛉等三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6.59%,为我省的优势种。在棉田大量捕食棉花害虫的也是这三种。  相似文献   

2.
草蛉的冬季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草蛉防治粮食、棉花、果树和其它经济作物上多种害虫的试验,正在各地进行,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为了在害虫发生季节能够获得大量的草蛉来控制害虫,必须有计划地提前进行饲养繁殖,因此,冬季草蛉的保种和饲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1975—1976年  相似文献   

3.
两年来,我们在草蛉的饲养和田间释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观察,获得了初步的结果。 一、草蛉的发生概况 我县地处黄海之滨,气候温和多湿,果林及粮棉作物布局复杂,害虫种类较多,为草蛉的自然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初步调查,草蛉的全年发生数量以小草蛉为主,以大草蛉发生最早,3月下旬即见于春花作物,4月中、下旬数量激增,约占当时两种草蛉总量90%以上。小草蛉常年始见于4月中旬,7月上旬起在棉田内才占绝对优势。10月中旬后,棉叶衰老,食料不足,相继迁飞至蔬菜地。  相似文献   

4.
捕食性的普通草蛉Chrysoperla sp.(carnea group) 和安平草蛉Mallada desjardinsi(Navas)(脉翅目:草蛉科)的寄主-生境定位取决于其觅食行为以及对各阶段释放的植物气味的行为反应.本研究调查了这两种交配的草蛉成虫以及取食棉花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反应,以便了解它们之间的三重营养关系.结果表明:草蛉雄虫和雌虫均能感受到棉花植株释放的绿叶挥发物;植株的各个阶段均可使捕食性昆虫和绵粉蚧定位.在受绵粉蚧为害的棉叶上饱和烃含量高,说明草蛉成虫的反应更为强烈;在植株受为害期和开花期释放捕食性昆虫,可提高田间捕食性昆虫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有效的生物防治取决于捕食性昆虫在植株上的天然定殖能力以及对害虫的吞食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取食转Bt+CpTI基因棉花的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普通草蛉Chrysopa carnea Stephens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为转Bt基因抗虫棉花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普通草蛉取食转Bt+CpTI棉花SKG321和对照品种石远321棉花上的棉蚜后,对普通草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幼虫、蛹的存活率和成虫的羽化率及产卵量进行分析。【结果】取食转Bt+CpTI棉花上的棉蚜对普通草蛉的各龄幼虫发育历期、蛹期和产卵前期无不利影响;处理与对照间各龄幼虫存活率、蛹的存活率和成虫羽化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取食转Bt+CpTI棉花上棉蚜的普通草蛉单雌日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减少,而25 d内的单雌总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亦不显著。【结论】取食转Bt+CpTI棉花上的棉蚜对普通草蛉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力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草蛉成虫粉剂代饲料饲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草蛉的成虫和幼虫都能捕食粮、棉、果、林、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利用草蛉防治蚜虫,已在我国农村逐步推广和应用,深受群众欢迎。为了确保以虫治虫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要求,需要研究代饲料来维持越冬草蛉的种群或进行人工繁殖。1979年冬以来我们在鄞县天童林场进行了草蛉粉剂代饲料饲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虫种和来源 中华草蛉 Chrysopa sinica Tjeder 大草蛉 C.septempunctata Wesmael 牯岭草蛉 C.kulingensis Navás 试虫来源均系在鄞县天童林场育王林区马尾松林内采集的茧羽化而得的新虫,成虫产下  相似文献   

7.
棉田草蛉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蛉成虫和幼虫能捕食粮、棉、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多种虫态,是较有利用前途的天敌昆虫。为了摸清各种因子对棉田草蛉种群数量的影响,为保护和利用草蛉提供依据,我们从1974至1976年先后在汉阳、天门、广济、襄阳等县,对草蛉的田间生态作了一些调查和观察,现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8.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重要的捕食性草蛉种类之一,可捕食蚜虫、叶螨、粉虱、蓟马、鳞翅目卵及幼虫等多种害虫。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近几十年对大草蛉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归纳,尤其梳理了大草蛉嗅觉趋性行为、滞育特性、人工饲养、田间控害能力等研究热点,并对大草蛉的田间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捕食潜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于2018年底至2019年初入侵我国后,迅速扩散,并在半年内对西南地区的玉米生产造成为害。田间调查和观测研究表明,田间虽然可见该害虫的天敌,但由于天敌种群数量低,无法形成有效控害的模式。为研究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进行了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大草蛉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卵以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捕食效应均能够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其中,大草蛉成虫对贪夜蛾卵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1115.56头、1.004和0.0009 d。大草蛉幼虫对贪夜蛾低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58头、1.074和0.003 d。结果表明大草蛉具备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进行有效控害的潜力,为应用天敌昆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天敌资源,在果蔬生产过程中开展害虫的生物防治,是构建果蔬害虫绿色防控体系的重要一环。本研究探讨了黄玛草蛉Mallada basalis Walker对草莓蚜虫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黄玛草蛉和吡虫啉在草莓蚜虫防治中的差异和特点,以及它们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玛草蛉和吡虫啉均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的种群,其中10%吡虫啉悬浮剂处理具有很好的速效性,施药1 d后,防治效果就高达95.89%,但随着时间推延其防治效果逐渐降低。而黄玛草蛉对蚜虫的控制则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其防治效果随着时间推延逐渐提高,防治后21 d,按照益害比1∶60投放黄玛草蛉处理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89.27%。使用黄玛草蛉和吡虫啉防治蚜虫后,均可以提高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且在防治后21 d后,按照益害比1∶60投放黄玛草蛉处理的多个光合特性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另外,不同防治处理均可以显著提升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按照益害比1∶60投放黄玛草蛉处理的品质最优。综上所述,黄玛草蛉对草莓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以提高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改善草莓品质,为今后利用天敌开展草莓蚜虫的绿色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草蛉幼虫集体饲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蛉是多种粮棉害虫的天敌,近年来国内外都在设法繁殖利用。草蛉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饲养繁殖比较困难。现在一般多采用单管饲养或分穴隔离饲养的方法,但由于手续麻烦或饲养工具比较复杂,饲料种类受到限制,不易在农村普及。为了简化饲养方法,提高成活率,有利于开展群众性的治虫运动,我们探索了用蚜虫和仓库害虫卵集体饲养草蛉幼虫的可能性。改进了一些饲养技术。经用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 Wesmacl)、丽草蛉(C.formosa Brauer)和中华草蛉(C.sinica Tjeder)三个蛉种,六个月,50次的饲养,结果比较满意。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国杂交杏李花果期节肢动物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杏李园害虫中绣线菊蚜与山楂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占据空间较大,为害虫优势种群,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大草蛉在各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大草蛉是重要的优势天敌,且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表明主要天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美国杏李园天敌对主要害虫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主要天敌的数量与主要害虫绣线菊蚜种群数量追随关联度顺序为草蛉类>龟纹瓢虫>蜘蛛类>异色瓢虫>其它瓢虫类>食蚜蝇类>七星瓢虫>多异瓢虫.草蛉类和龟纹瓢虫与绣线菊蚜的模糊贴近度最高,说明这两种天敌与绣线菊蚜的同域效应高,对绣线菊蚜有较强的追随作用,抑制着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玛草蛉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草蛉Maflada sp.是新入侵危险性害虫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在室内开展了玛草蛉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和搜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玛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的捕食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分别为(Na=0.8836N--+0.88...  相似文献   

14.
大草蛉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草蛉在我国分布广泛,能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本试验首先研究了大草蛉一龄幼虫对桃蚜、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三个反应的最大捕食量Namax分别为144.93、303.03和151.51(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428、0.8654和0.6644。大草蛉一龄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E)依次为0.2025、0.1185、0.0866、0.0694和0.0584;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5P^-0.7727。在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混合种群中,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的选择效应大于夹竹桃蚜。  相似文献   

15.
丛褐蛉属与齐褐蛉属(脉翅目:褐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蛉科Hemerobiidae与草蛉科Chrysopidae的形状和习性相似,也是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有效天敌。褐蛉的体形较小,多为黄褐色,翅上常有褐斑;前翅前缘横脉列的端部分岔而容易和草蛉区分,从褐蛉(Wesmaelius)和齐褐蛉(Kimminsia)是非常近缘的两个属,后翅径分脉(R_s)的第一分支与中脉(M)的分支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分岔齐头并列,这个特点很固定是区别于褐蛉(Hemerobius)、益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面积锐减,种植区域向滨海盐碱地或干旱地转移。研究盐碱旱地转基因棉田与非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差异,可为盐碱旱地对转基因棉田生物影响和盐碱旱地转基因棉田害虫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山东东营和河北枣强盐碱干旱地转Bt基因棉田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田和非施药田,进行了系统的田间昆虫种群消长动态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中轻度盐碱旱地种植转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与非转基因棉花相比,对其他非靶标害虫棉蚜、烟粉虱和盲蝽及自然天敌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草蛉种群数量在转基因棉田低于非转基因棉田;喷施化学农药对棉铃虫幼虫和棉蚜的防治作用较好,对烟粉虱和盲蝽的防治效果年度间和试验点间有差异,对龟纹瓢虫的杀伤力较大,对草间小黑蛛和草蛉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盐碱旱地对棉田不同的害虫和天敌影响不同,且转基因棉田与非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结构与对照棉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叶色草岭Chrrsopaphyllochromawesmael和86草蛉ChrysoPajormosaBrauer是蚜虫等害虫的“捕食性天敌。这两个近似种,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加以澄清。牟吉元等已对其生活史作了报道,本文报道这两种草岭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比较。关于草岭的雌性生殖系统解剖学,主委已对大草岭ChrysorasepiempunctataWesmael、金眼草蛉ChrysopaoculataSay和移珠草蛉Chrysopaperla(L.)作了研究。!材料和方法试虫用室内饲喂蚜虫,待其生殖系统发育好并已开始产卵时,在解剖镜下生理盐水中解剖观察并记载特征。2结果与分析z.五叶色草岭的雌性生殖系统解…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叶色草蛉对棉蚜的搜索行为及其自身的种群干扰行为。结果表明:1)在两处地点的4种试验容器即培养皿、养虫器、内置障碍物的养虫器和内置盆栽棉花的笼罩中,草蛉幼虫的捕食效率因猎物的密度而变化。其捕食常数(Q)和干扰系数(m)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空间异质性的增加而减小;2)在笼罩的棉株上,一龄和二龄草蛉幼虫每天的食蚜量分别为13.6头和29.4头。幼虫较多地在上部叶片上捕食棉蚜;3)在笼罩的棉株上,无论是一龄幼虫还是二龄幼虫草蛉都更多地停留在下部的棉叶上,且在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上的草蛉幼虫的百分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转Cry1Ac基因棉(中棉所41)和常规棉(中棉所49)为对照,研究了转Cry1Ac+Cry2Ab基因棉(639020)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蕾期(二代棉铃虫发生期)、花期(三代棉铃虫发生期)和花铃期(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同时研究了639020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中华草蛉幼虫、龟纹瓢虫、小花蝽和草间小黑蛛)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明确了639020棉花在生长的关键时期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及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639020棉花对二代和三代棉铃虫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抗虫性分别比中棉所41提高了52.85%和16.22%,其中前者差异达显著水平,后者差异不显著。在棉花蕾期、花期和花铃期,639020棉田棉铃虫落卵量都比中棉所41棉田和中棉所49棉田低(除二代棉铃虫发生期);棉铃虫幼虫数量都极显著低于常规棉,且都低于防治指标,但与中棉所41棉田无显著差异。639020棉田中华草蛉、龟纹瓢虫、小花蝽和草间小黑蛛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与中棉所41棉田和常规棉田相比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以期为新型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及其外源基因的抗虫遗传效应和生产应用前景进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新疆棉田的主要害虫,近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南疆棉区,较少关注北疆棉田在新种植模式下的天敌种群数量发生规律。本文研究了北疆棉田棉蚜的优势种捕食性昆虫数量发生规律。【方法】对五家渠地区棉田中棉蚜及其4种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2种瓢虫和2种草蛉)的种群数量进行了持续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不同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对棉蚜种群数量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具体表现为:七星瓢虫Cocinella septempunctata数量随蚜虫数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多异瓢虫Hippodamia verigata和普通草蛉Chrysopa carnea随蚜虫数量增大而逐渐增大,而大草蛉Ch.septempunctata种群数量与棉蚜数量无关;连续2年的大田调查均发现,这4种捕食性昆虫种群数量在7月底有一高峰,而且七星瓢虫和大草蛉数量大于多异瓢虫和普通草蛉。【结论】七星瓢虫和大草龄是北疆五家渠地区棉田棉蚜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