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指导单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总结高效的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流程。方法选取2018年1~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院内转运指导单对其实施转运,比较应用转运指导单前后的转运准备符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应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指导单对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后,转运准备符合率由使用前的85%提高到98%,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原来的4.3%下降到0.9%。结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指导单的应用有助于规范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 ~2020年4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324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转运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2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转运危重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转运危重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投诉率、转运意外发生率(包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和不同转运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需转运的100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观察组5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观察组采用系统化转运的方式进行转运,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和转运各个步骤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转运各个步骤的总合格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转运可以有效提升转运各个步骤合格率,控制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4.
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明 《蛇志》2007,19(4):319-320
我院ICU主要收治内、外、妇、产等科室的危重症患者,以神经外科、普外科的危重病人居多。对于病情复杂的危重病人来说,从其它科转运到ICU的安全护理也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2006年1月~2007年1月106例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到ICU的情况,对如何安全转运病人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病人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7~89岁。其中外科全麻术后病人70例,其它36例。1·2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106例病人中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为31例,其中心跳呼吸停止3例,气管插管移位2例,血氧饱和度低至90%以下4例,血管活性药物滴速不均致血压波动大于20%以上10…  相似文献   

5.
吴章斌  罗毅  雷卓异  杨俊  吴雪  覃晓波 《蛇志》2021,(2):228-230
目的 探讨三一医联体联动救治危重型乌头碱中毒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危重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在院前急救、院内急救、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4个阶段三一医联体联动救治乌头碱中毒的方法.结果 院前急救阶段以稳定生命征达到及时转运为目的.院内急救阶段通过高级生命支持进一步稳定生命征,完善必要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6.
邓月华 《蛇志》2015,(1):66-68
<正>骨盆骨折多由车祸、压砸等创伤导致,伤情复杂,而且一些严重伤者可并发出血性休克,入院时情况危急,极易危及患者生命,需要进行系统的急救[1]。急救工作需要有序并且合理的进行,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因此护理难度较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较高。现就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创伤休克的急救与护理现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方法 ,一些医院采用现场简单处理后迅速转运院内进  相似文献   

7.
黄雪梅 《蛇志》2010,22(3):300-301
建立有效的气道是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良好的通气是转运危重患者的首要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5年6月~2008年12月对186例院前行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的气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邓上勤 《蛇志》2013,25(1):32-34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室→各专科病房或ICU)一体化救治模式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出诊收治的166例昏迷患者由急诊急救人员于院前采用呼吸与循环管理、镇静、脱水降颅压、途中转运及监护等措施急救,并与院内急诊、ICU或各专科急救的无缝衔接等急救措施。结果 166例患者抢救成功137例,抢救成功率82.53%。结论昏迷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就诊时间;院内积极配合开通绿色通道,各病区急救无缝衔接,可显著提高院内的抢救成功率。规范院前处置、途中转运、监护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一体化救治是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院内呼吸道念珠菌定植131例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损伤免疫系统的药物广泛应用及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诊疗手段不断提高,呼吸道院内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由真菌引起的呼吸道院内感染明显增高[1,2],已成为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本地区近年来呼吸道真菌院内感染情况,现对我市某医院近2年多来发生呼吸道真菌院内感染131例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对我市某医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两年半中收治的住院患者,按文献[3,4]医院内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经统计呼吸道真菌院内感染共131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60例;年龄最大者8…  相似文献   

10.
<正>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是院内血流感染的第4大原因[1]。近年来由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引起的各类疾病如侵袭性全身感染和败血症病例不断增加,在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还会导致高死亡率[2-3]。除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已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大病原真菌[4]。热带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也可寄居在人体皮肤、阴道、口腔、消化道等部位。  相似文献   

11.
黄翠青  杨小兰  蒋云 《蛇志》2013,25(1):49-51
院前急救是对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等事件实施的现场急救,是挽救并维持患者生命的方法,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1],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成功与否的基础[2],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3]。但院前创伤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且伤情、病情还可表现为相似性[4],如现场同时出现大批量创伤患者时,不能做到详细检查[5],只能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大致伤情作出简单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转运安全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5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转运风险管理经验。结果 25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经实施转运安全管理策略后,缩短了转运时间,减少了转运途中严重不良事件,最终实现安全转运。结论通过对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以及转运后规范的交接制度,控制了医疗风险,防范和减少了医疗纠纷,使患者得到优质、安全的服务,达到持续维持患者手术安全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间萍 《蛇志》2014,(2):232-234
<正>手术压疮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改变患者手术体位、缓解局部组织压力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据报道,综合性医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14%,其中23%与手术有关[2],因此手术患者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有资料显示,术中压疮的发生率高达4.7%~66.0%[3]。本文就术中压疮发生的机制、危险因素、特点、评估量表的使用现状及预防护理等进行综述如下。1术中压疮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年来由于在发酵方面的良好特性,低聚木糖的益生作用越来越得到公众的关注。研究发现相比于葡萄糖和木糖Weissella confusa XU1在以低聚木糖为唯一碳源时生长情况最好。本文将对Weissella confusa XU1中低聚木糖的代谢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分别以葡萄糖、木糖和低聚木糖作为唯一碳源对Weissella confusa XU1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以低聚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处理中部分编码MFS转运蛋白和糖基水解酶的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上升,Weissella confusa XU1中的糖酵解过程和磷酸戊糖途径也得到显著增强。[结论]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出Weissella confusa XU1中的低聚木糖代谢机制。本研究首次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发现MFS转运蛋白参与到低聚木糖转运的过程,为提高微生物对木聚糖利用效率进行分子改造提供了改造方向,该机制为低聚木糖代谢的研究和Weissella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苏丽 《蛇志》2007,19(4):311-312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1]。而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创伤多为多发性创伤,其具有伤情重,变化快,休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伤员的生命,因此,及时、正确、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共出诊救护多发伤患者207例,除31例死亡外,其余176例经院前救护后均安全转运到院内进一步治疗,现将院前救护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共出诊救护多发伤患者207例,男163例,女64例,年龄3~76岁。从患者受伤至救护车到达…  相似文献   

16.
异地远途列车转运汶川地震伤员438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地远途列车转运伤员的组织形式、方法、特点、途中观察救治处理形式,优化转运并提高转运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批次列车转运"5.12"汶川地震伤员438例的组织形式、方法、途中处理与安全性的关系,总结经验与不足.结果:437例安全地转运至目的地医院,安全转运率99.8%(437/438).1例骨盆骨折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突发卒死而死亡.途中处理:伤口疼痛38例,占6.7%;发热43例,占9.8%;留置导尿4例,占0.91%;血压下降2例,占0.46%,经输入盐水扩容治疗后纠正.1例高颅压综合征占0.23%.结论:大批量伤员远程列车转运通过周密组织、计划、观察、护理完全能够实现安全转运,也是解决大批量伤员救治容量、能力、条件不足的良好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5,(4)
<正>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由于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呼吸回路中常产生大量的冷凝水[1]。有研究证明,呼吸机管道及集水杯内的冷凝水是细菌繁殖的重要场所,呼吸机管道和集水杯中的冷凝水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86.7%,并发现由痰液培养出来的细菌中有高达84.6%的细菌可从呼吸机管道及冷凝水中培养出来[2]。在接近导管处的冷凝水中平均  相似文献   

18.
院内获得性肺炎(Nosocom ial pneumon ia,NP),系指在医院内获得感染的肺炎,是主要的院内感染疾病[1]。我国NP的发生率为3%~16%,占医院内感染的29.5%,为首位[2]。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3],其中又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死率高达40%[4],这与呼吸道插管、气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褐环乳牛肝菌作为针叶树种上重要的外生真菌,为宿主植物提供着重要的营养元素和水分,然而,对于该菌为宿主植物提供磷营养元素的机制尚不清楚。磷酸盐转运蛋白PHO84参与磷酸盐的调控系统,在磷酸盐转运过程以及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基于酿酒酵母中已经报道的PHO84序列,对褐环乳牛肝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Blastp比对以及关键词搜索,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菌中存在3个PHO84,上述PHO84含有9~12不等的跨膜结构域,均为疏水性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外生真菌为宿主植物提供磷营养的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也为进一步开展其他磷酸盐转运蛋白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精氨酸运输系统(Tat)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EIEC的tatABC基因缺失菌株以及互补菌株,并探索其对细菌形态、底物转运功能以及对HeLa细胞和豚鼠角膜侵袭力的影响.[结果]TatABC基因缺失株细菌形态变化明显,底物转运功能丧失,细菌侵袭力也显著减弱(缺失株侵入HeLa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致豚鼠角膜病变能力明显减弱),而互补菌株在上述方面较接近野生株.[结论]EIEC的Tat蛋白运输系统与EIEC的生物学特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