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Co—γ射线对唐菖蒲染色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组各16枚唐菖蒲种球分别经4Kγ、8kγ和15kγ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培养根尖,组织学制片,盐酸地衣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过照射的样本细胞内具有染色体桥、核空泡化、落后染色体等染色体畸变现象,其中4kγ-8kγ剂量的^60Co-γ射线是较为适宜的唐菖蒲育种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系的高效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0Coγ射线以不同剂量照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即将成熟的花粉,将其授于母本中国春,创造出一批包含小麦-簇毛麦易住染色体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用中国春进行连续回交或自交,可有效保留簇毛麦染色体片段,实现外源基因的转移.研究结果表明,60Coγ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易位染色体的频率因剂量不同而有显著差异,12 Gy和8 Gy剂量照射后杂交的M1群体中,产生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的单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6.7%和50.0%,均显著高于用其他方法创造易住的频率,并且12 Gy较8 Gy产生了更优的易住类型;创制的易位染色体有67.6%可以从M1传递到BC1,BC1的易位染色体有96.4%可传递到BC,;在回交后代中,加以人为选择,整条簇毛麦染色体很快丢失,至BC2F2即有纯合易位株出现.  相似文献   

3.
60Co线引起伤害真厉螨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报道用60Coγ线照射一种地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0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裁畸变类型有: 染色提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 P<0.025), 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的细胞学诱变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三年生鳞茎,首次研究了辐射后中国水仙鳞茎M1代形态损伤、剂量效应曲线、细胞学变化及其与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60Coγ射线抑制细胞分裂,降低细胞分裂指数,引起中国水仙的形态损伤,并诱发中国水仙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畸变类型丰富。在染色体畸变中染色体桥的发生频率较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染色体断片率提高。细胞核畸变中,微核发生率最高。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4、0.9829,线性方程表达式分别为Y=-0.085 1.0385X,Y=-9.6727 2.3697X。间期细胞微核率与分裂期染色体畸变率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用~(6O)Coγ线照射一种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O)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有:染色体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P<0.025),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6.
两例事故受照者染色体畸变分析及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玉民  傅宝华  韩林  陈玉浩  赵风玲 《遗传》2002,24(4):417-419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形和CB微核分析方法,对2000年河南许昌“3.06”^60Co辐射事故1例受照(A)和2000年河南开封“6.26”辐射事故一例过量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致γ射线照射受照(B)的生物剂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A”和“B”两例受照依据双+环率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4Gy和0.15Gy,CB微核率估算的剂量分别为1.43Gy和0.22Gy,与用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比较接近,亦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一致。泊松分布检验证实,“A”偏离泊松分布,受到不均匀照射。提示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分析是非常可靠的生物计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60)Coγ-射线或深部治疗的X光机的“硬”X射线照射微生物及动植物,引起细胞染色体的突变,并用于育种工作,这已成为常规的育种手段。有关硬X射线引起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辐射损伤效应,报道甚多,而低剂量的X射线,尤其是超软X射线的辐射染色体损伤效应,报道却寥寥无几。本工作利用上海新跃仪表厂生产的DGX-4型软X射线机,钼靶、波长为0.62—0.71的X射线(根据这一波段范围应属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促癌剂对食管上皮致癌作用,人胚食管上皮细胞转染HPV协同60钴(60Co)放射观察其恶性转化.用HPV18E6E7AAV转染的人胚食管上皮(SHEE),培养至13代,分为4组,实验组分别用60Co2、4、8Gy照射,每周1次共4周;SHEE未经照射为对照组.细胞形态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DNA合成和定量用3H-TdR掺入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染色体众数用常规方法分析;致瘤性用软琼脂培养和裸小鼠接种;HPVDNA用PCR检测.经60Co照射后细胞呈凋亡和坏死(危象期).8周后SHEE 4Gy组细胞增殖,增殖指数(34%)和3H-TdR摄入增高,软琼脂培养和裸鼠接种出现致瘤性.对照组SHEE组细胞增殖指数24%,伴有少数3H-TdR掺入,裸鼠未成瘤.染色体众数:对照组,58~62;4Gy组,63~65;两组HPV18E6E7 PCR呈阳性条带.此结果表明,用HPV18E6E7协同60Coγ射线可以使人胚食管上皮恶性转化,60Co γ射线有加速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60)Co—γ—射线以不同剂量(30,50,70,90万拉德)照射瓶装酱油,然后对酱油中细菌总数及总酸和氨基酸态氮进行分析。结果证明:γ—射线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剂量30万拉德已能使细菌总数降低到标准含量以下。而各个剂量的γ—照射对总酸及氨基酸态氮的数值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人血在体外接受14MeV快中子和~(60)Coγ线照射后进行培养,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8H-TdR)作参入实验以反映DNA合成。采用液体闪烁测量法和放射自显影法发现两种射线对DNA合成的影响呈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合成率显著降低。经统计处理分别得到中子和γ线的照射剂量和~8H-TdR参入的放射性脉冲数(或标记百分数)的对数值两变量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在中子剂量100~400拉德的范围内,中子/γ的R.B.E.为1.45~1.98。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 ̄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60Coγ射线照射卵黄抗体,分析了60Coγ射线对IgY的效价、纯度、热稳定性、耐酸性以及酶水解试验等理化特性的影响和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时间。结果表明照射达10 kGy时,对IgY的效价和纯度无影响;对照组和照射组热稳定性、耐酸性无差异,但照射组更易被酶水解;照射后的IgY明显延长了保存期。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初步观察了钴~(60)-γ,射线对钉螺生殖腺形态、交配力及繁殖力的影响,也初步观察了对钉螺的致死剂量。 一、钴~(60)-γ射线对钉螺睾丸、卵巢形态的影响 钉螺生殖腺对放射线较敏感。钴~(60)-γ射线照射后4个月解剖检查,2,000仑琴的剂量对雌雄钉螺生殖腺形态有明显影响,7,000仑琴以上的剂量可使睾丸、卵巢萎缩,约为原来的一半,卵巢呈淡黄,色泽较暗,有许多空隙而不饱满。雄螺经照射后,精囊亦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  相似文献   

14.
低水平辐射诱导的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露  刘树铮 《遗传学报》1991,18(2):109-114
先用0.01GY x-射线(剂量率:0.01GY/分)体外照射人、兔外周血,经不同时间后再用1.5GY X-射线(0.44GY/分)照射,发现在G_0、G_1、S和G_2期受0.01GY X-射线照射后再给大剂量照射者,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低于单纯受1.5GY X-射线照射组(P<0.01)。这一适应性反应能持续3个细胞周期,在接受小剂量照射后超过3个细胞周期再受大剂量照射者,染色体畸变率未见减少。若在第三细胞周期以后再次给予小剂量照射,可再次诱导适应性反应。用小鼠整体小剂量照射后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亦出现这种适应性反应。另外也探讨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预先照射对适应性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食道癌细胞(EC9706)通过不同剂量x射线和60Coγ电子束曝光并继续培养24 h后,我们使用激光拉曼光谱分析EC9706细胞内蛋白质、核酸、脂肪和某些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和内容的变化。结果表明,每个曝光组和对照组中的拉曼光谱的强度和频移存在巨大差异。由X射线辐照后,对照组中某些剂量组的一些波带消失了,骨架链蛋白质造成的1 114 cm-1峰在所有剂量组中消失。经60Coγ-ray照射后,在大剂量组中,在AmideⅡ波带中的β折叠构象变成中等剂量的无规则卷曲构象及磷酸二酯组中的非氢键的提升。从物理能级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EC9706细胞由X射线和60Coγ-ray造成的辐射损伤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将对数期的钝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原名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A9菌株用超声波40 s预处理破碎成2个~4个细胞大小的片断,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UV)和60Coγ射线处理,诱变后经3小时避光预培养分别接种于液体和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固体培养时UV照射70 s和60Coγ照射3 500 Gy后无菌体存活,而在液体培养中高剂量处理的样品可以部分恢复生长。将诱变后的菌液分别加入20μg.mL-1的ρ-氟苯丙氨酸(-ρfluorophenylalan ine,FPA)和20μg.mL-1的刀豆氨酸(L-canavan ine su lphate,CS),放入光照培养箱中预培养3 d~4 d后涂于含相同浓度的氨基酸类似物FPA和CS平板,培养30 d后计算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的突变率。UV对A9菌株的完全致死剂量LD和存活率37%时的剂量D37值分别为70 s和22 s,LD/D37=3.18。A9菌株经UV诱变25 s时存活率为28.7%,抗FPA和抗CS突变率分别为2.31×10-3和1.50×10-3,最大诱变效应比(MME)分别为48.53和52.63。60Coγ射线对A9菌株的LD和D37值分别为3 500 Gy、1 250 Gy,LD/D37=2.8。60Coγ射线显著提高A9菌株的突变率,当诱变剂量为2 000 Gy、存活率为10.49%时A9菌株突变率最高,抗FPA和抗CS突变率分别为5.07×10-3和0.964×10-3,最大诱变效应比(MME)分别为241.43和74.15。60Coγ射线对钝顶节旋藻A9菌株的损伤比UV造成的损伤强烈(低的LD/D37值),比UV具有较大的诱变效应(高MME值)。采用两种诱变剂获得的抗FPA突变率都要高于抗CS突变率。通过诱变获得了大量的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为遗传重组研究提供携带重要遗传标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和ANLN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4、5、6 Gy的^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h,以及2Gy照射后4、8、12、24、36、48、72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x43和ANLN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 mRNA表达水平在2Gy照射后4、8、12h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未照射组)的6.74、9.06、7.22倍(P〈0.05);24~72h,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2、3、4、5、6Gy剂量照射后12h,cx4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NLN mRoNA表达水平在2Gy不同时间点及1~5Gy照射后12h,表达降低(P〈0.05),6Gy照射后12h其表达开始升高,为对照组的6.08倍(P〈0.05)。结论γ射线照射2Gy不同时间点及不同剂量照射后12h,cx43基因表达上调,ANLN基因表达下调。1~3Gy剂量照射后12h,cx43 mRNA表达在此范围内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cx43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60Co-γ射线幅照对汉坦病毒(HV)的灭活作用,选用不同剂量(0~16KGY)照射汉滩病毒76-118株和汉城病毒R2株。结果,10KGY即可使病毒灭活。此照射剂量对存在于不同物品上的HV均可达到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萍  刘琳娜  石磊  张琰  张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5):6830-6833,6877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Rheum tanguticum polysaceharide,RTP)组分1(RTP1)对60yCo射线诱导的肠上皮细胞IEC-6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空肠上皮细胞(IEC-6细胞株),共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辐射对照组(Irradiation Control,Ic)以及RTP1低剂量组(10 μg/m1)、中剂量组(30 μg/m1)和高剂量组(100 μg/ml),以6.0 Gy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损伤细胞,损伤前用RTP1预处理细胞48 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吖啶橙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6.0 Gy60Coγ射线照射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并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为31.3%,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明显升高,RTP1预处理细胞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30、100μg/ml)分别降低至24.4%和21.5%,Caspase-3酶活性降低,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RTP1可明显抑制60γCo射线诱导的IEC-6细胞凋亡,其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aspase-3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豆制品用聚乙烯复合袋分装后,经4kGy、6kGy、8kGy、10kGy的^60Co γ-射线辐照,分别在5℃、25℃条件下贮藏,定期对其进行微生物、感官及营养成分指标检测。经检测分析,豆制品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照,效果良好,无异味,降低了微生物数量,对营养品质无不良影响,延长了货架期。研究结果表明,用6kGy~8kGy的剂量的γ射线辐照保藏豆制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