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正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严谨,可以确保安全。一是,我国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涵盖了转基因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以及产品强制标识等各环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4个配套规章,国家质检总局施行  相似文献   

2.
产业动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7):113-114
我国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424项农业部日前在京举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5周年座谈会上透露,截至目前,农业部共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424项。发放转基因大豆、油菜、棉花、玉米等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食品的过敏特性评估——食物过敏原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将逐步完善。目前国内外均认为对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评估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有关过敏性评估的原则性问题已确定 ,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库用于过敏性的评估。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食物过敏原数据库 ,此数据库提供转基因食物与已知食物过敏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 ,这是评估外源基因产物是否为过敏原的重要依据。同时 ,该数据库还包括了与食物过敏原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及花粉过敏的研究情况。最近国际食品生物…  相似文献   

4.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经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经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  相似文献   

6.
研发动态     
<正>农业部发布16项转基因检测标准农业部近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经专家审定通过了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的16项标准,并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14年8月1日起实施。具体包括: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猪内标准基因定性PCR方法、羊内标准基因定性PCR方法;转基因植物及其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作物性状的定向改造,在解决粮食增产、环境污染、节水增效,以及改进农产品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同时,转基因技术具有潜在的风险,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状况,包括法规制度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旨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知识。  相似文献   

8.
正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监测和管理是否都在严格的法规和法律框架下进行?国际上以及各个国家是否都有与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评价和监管相关的法规或条文?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国际法规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相关的文件是《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一个专门针对生物技术培育的转基因生物活体(LMO)越境转移而制定的安全议定书。该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潜在环境生物安全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和商品化应用将为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力提供新的机遇,并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转基凶水稻的人规模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转基因水稻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通常所指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物胁迫转基因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效应;(2)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作物和野生近缘种逃逸及其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3)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4)抗生物胁迫转基因的长期使用导致靶标生物对转基因产生抗性等.为了安全有效和持续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有必要对转基因水稻的环境生物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基于风险评价的原则,本文对转基因水稻在我国商品化生产和大规模种植可能带来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希望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决策和生物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一是,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管理制度。研发人向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技术资料。管理部门组织专家依法开展技术审查并提出意见反馈申请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拟申请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的单位,以及中外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的法规。《条例》的发布与实施,是国家加强对实验动物的宏观管理、提高实验动物科学水平及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保证《条例》的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将在技术监督方面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逐步推行实验动物合格认证制度。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研究均要借助动物实验以探索生物的进化、揭示遗传的奥秘、研究疾病的病因、阐明衰老的机理;在监测公害和环境污染,生产和检定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化妆品,以及国…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食品须进行标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部表示于 2 0 0 2年 3月 2 0日起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根据其发布的 3项“管理办法” ,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 ,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 ,不得进口或销售 ,同时要按危害程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分级。农业部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 ,转基因动植物 (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 )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直接标注“转基因××”。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相似文献   

13.
《生物安全学报》2020,(1):F0004-F0004
《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2.论文内容力求充实,文字精练流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卢宝荣  夏辉 《生命科学》2011,(2):186-194
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和大规模环境释放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引起了全球对其生物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其中转基因通过花粉介导的基因漂移逃逸到非转基因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进而导致的潜在环境和生态风险就是备受争议的生物安全问题之一。转基因植物的环境生物安全涉及两方面关键问题:如何科学评价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种植以后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如何利用环境生物安全的研究成果来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措施。对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的科学评价应包括三个重要环节:(1)检测转基因的逃逸的频率;(2)检测转基因逃逸后的表达和遗传规律;(3)确定逃逸后的转基因对野生近缘种群体适合度的影响及其进化潜力,本文将围绕对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价,以转基因水稻为案例来对转基因逃逸带来生态影响的研究好评价的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目前依据风险评价研究成果制定的各种管理策略进行了讨论。只有提高对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研究和评价的水平,并制定有效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措施,才能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产品的商品化应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全球转基因逃逸及其生态后果的最新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宝荣 《生物多样性》2003,11(2):177-178
自 198 6年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作物被释放到环境中进行田间实验以来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目前已超过了 5 ,80 0万hm2( 8.7亿亩 )。而转基因的生物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商业机构、科学家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球对转基因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也获得了很多研究结果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信息。但是 ,如何对这些庞大的生物安全研究结果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利用 ,使其对转基因的生物安全评估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并有助于人们对生物安全问题的理解和风险管理以及建立合理的转基因…  相似文献   

16.
在转基因生物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风险交流。通过建设转基因生物相关平台,可以加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检测、风险交流及信息的整理和共享,拓宽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服务和信息交流渠道。平台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数据库、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方法数据库、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法规数据库、转基因生物检测服务子平台、公众风险交流子平台。平台的访问界面友好、美观、实用,能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和浏览等服务。平台可于此地址浏览:http://www.shgmo.org/。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安全学报》2019,(1):F0004-F0004
《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2.论文内容力求充实,文字精练流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包括标题、作者  相似文献   

19.
《生物安全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2010年创刊,于2011年起正式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