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庆森  刘健 《微生物学报》2003,43(4):492-497
冰核活性细菌固定化在食品冷冻浓缩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冰核活性和抗渗漏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研究采用PVA和海藻酸盐作为固定化载体,通过两者优良性能的互补而建立对冰核活性细菌Xanthomonas ampelina TS206的共固定化技术。结果表明,细胞投入量对冰核活性有较大影响,基础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技术指标的综合评分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硼酸浓度>PVA浓度>CaCl2浓度,各因素的较优水平是:海藻酸钠浓度1%,硼酸浓度5%,PVA浓度8%,CaCl2浓度1.1%;研究还发现冰核活性与固定化凝胶珠的添加量正相关,与固化时间相关性较小,渗漏量受固定化凝胶珠的添加量和固化时间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乙醇浓度、甘油添加量、pH、鞣酸添加量为因素,以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水蒸气透过系数(PV)为响应值对实验进行响应面设计,建立了TS、E、PV的回归模型,优化的最佳成膜配方为乙醇浓度37%,甘油添加量1.9%,pH10.7,鞣酸添加量0.09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甘油包埋绿豆(Phczeolus rodiatus L.)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甘油SOD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甘油包埋绿豆SOD的稳定性受甘油浓度影响明显,12.5%~25%为最适甘油浓度.在10℃、pH 6.8、搅拌速度1000 r min-1.条件下包埋的甘油SOD在55℃的平均半衰期为25.1 d,为非包埋SOD的5.1倍.甘油浓度为25%,温度分别为5℃、10℃、25℃、45℃条件下,pH 3.8中包埋的绿豆SOD耐酸性较好,pH 8.9下包埋的绿豆SOD的抗碱能力较强.在包埋过程中添加一定浓度的Zn2 、Cu2 、Fe2 有利于其热稳定性的提高.甘油包埋SOD对一些常见的化妆品添加剂也有一定的抗性.由此可见,甘油包埋技术可望作为一项有应用前景的SOD活性保持新技术,有利于极端温度和极端pH条件下的SOD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HEPES电击缓冲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油,讨论了甘油对电转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在盐藻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油,讨论了甘油对盐藻细胞生长的影响;使用含有不同浓度甘油的HEPES缓冲液介导质粒载体转入盐藻细胞,比较了甘油对于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击缓冲液中添加0.5mol/L甘油能有效提高细胞存活率,促进转化细胞恢复生长,从而获得最佳转化效果。因此,0.5mol/L甘油可作为杜氏盐藻电击转化过程中一种良好的稳渗剂。  相似文献   

5.
蛋白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大、小分子蛋白的实验条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蛋白免疫印迹法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蛋白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实验技术。然而,常规采用传统单一浓度凝胶的蛋白免疫印迹法在应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如不能同时检测分子量很大和很小的蛋白,因而有必要探索一种增大凝胶有效分离范围的检测方法。本文提出采用组合凝胶来实现更大范围分子量蛋白的同时检测。方法:比较双浓度的组合凝胶与单一浓度凝胶的分离范围以及分析采用组合凝胶,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大、小分子蛋白的检测效果。结果:12%/7.5%组合凝胶和15%/7.5%组合凝胶的分离范围显著大于相应的单一浓度凝胶。通过12%/7.5%组合凝胶,蛋白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到15-300 k Da范围内的大、小分子蛋白。结论:组合凝胶有助于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分子量相差很大的蛋白进行同时检测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以EMP途径与TCA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添加为对照,研究在尿素为氮源的产甘油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中添加氨基酸对甘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油产量有强促进作用的氨基酸有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其最适添加浓度在0.26~0.45g/L之间,丙酮酸、α_酮戊二酸、草酰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最适添加浓度在0.24~0.42g/L之间;赖氨酸最适于在0h添加,丙酮酸和草酰乙酸在第14h,谷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α_酮戊二酸和琥珀酸在第30h,天冬酰胺、丝氨酸和柠檬酸在第48h;在最适条件下添加这些促进剂,甘油产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转化率和增加率分别达到60%和16%以上。氨基酸的作用机理为其脱氨形成的碳骨架经特定的分解代谢途径进入TCA循环,使其强化,导致碳代谢流在3_磷酸甘油醛节点处发生转移,使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流增加。  相似文献   

7.
PAGE技术对韭菜ISSR-PCR产物指纹检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GE技术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载体的一种区带电泳检测技术,包括控制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聚合速度、均匀度、着色度、干净度和凝胶漂移等技术环节。在分析各技术环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各技术环节对韭菜ISSR扩增产物电泳指纹检测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提高了其表达丙酮酸氧化酶的产量。首先,单因素优化实验表明pH、甘油浓度、酵母粉浓度、胰蛋白胨浓度分别为pH 7、0. 3%、1. 2%、0. 6%时有利于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丙酮酸氧化酶。进而,利用Box-Behnken法对甘油、酵母粉、胰蛋白胨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模型预测的最优培养基条件。在0. 6%甘油、3. 18%酵母粉和0. 44%胰蛋白胨的培养基条件下重组大肠杆菌产丙酮酸氧化酶有最高活力。验证试验结果丙酮酸氧化酶活力达到(17 194. 9±504. 9) U/L,与模型的预测值相近,比未优化前提高了1. 7倍。本研究结果为丙酮酸氧化酶的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罗望子胶的流变学性质和凝胶性能与常见胶种有较大差别。升高温度、提高浓度会增大其表观粘度,这与其单糖组成和多糖结构的特殊性有关。在低浓度下(2%,w/v)罗望子多糖胶水溶液为牛顿流体,而当浓度升高到2.5%(w/v)后呈现非牛顿流体的特性。罗望子多糖胶属于必须有糖存在下才能形成凝胶的氢键结合法。除此之外,罗望子胶粉也可与乙醇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高强度凝胶,这种性质是其他多糖胶所不具备的。实验发现,在乙醇体积分数为15%,胶粉浓度1%,85℃恒温搅拌10 min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强度近1 000 Bloom g。在该凝胶体系中适当添加葡萄糖或蔗糖可提高其持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脲梯度电泳方法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在应用丙烯酸胺-脲梯度电泳技术进行蛋白质折叠、去折叠研究工作中的实验步骤和技术关键,并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通过加入15%~0%的甘油,抵消在凝胶中由于脲浓度不同而引起的溶液粘度变化,保证在凝胶上脲浓度不同的部位对蛋白质保持同样的电泳阻力,防止前沿偏斜.采用核黄素光照催化合脲凝胶的聚合,以防止凝胶在梯度灌制完成前发生聚合.加浓缩胶和样品梳于脲梯度胶上可较好地克服边缘效应,获得好的样品迁移图谱.  相似文献   

11.
PCR-SSCP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SSCP技术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概述了PCR-SSCP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突变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PCR-SSCP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动物育种、基因突变、基因诊断、基因图谱和连锁分析等)的应用情况;分析了PCR-SSCP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PCR-SSCP技术在嗜盐放线菌链单孢菌属快速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嗜盐放线茵的研究效率,快速、准确的从大量分离菌株中去除重复菌株、筛选出目的菌株,在特异性引物快速定属的基础上,以嗜盐放线茵链单孢茵属的34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与PCR相结合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扩增出16S rRNA基因中的两个高变区,根据结果对34株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其16S rRNA基因片段测序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聚类后34株菌株可大致分为3类,且与16S rRNA基因片段分析结果一致.从而可快速去除重复菌株并反映出菌株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同时实验数据可构建成库,使后续分离菌株的筛选工作只需比对数据即可完成,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3.
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SSCP是利用DNA单链构象具有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的一种分析技术,该技术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广泛应用于多种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基因多态性分析,近年来,PCR-SSCP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微生物学的研究中。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主要对其在微生物学分类鉴定中的应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是一种能够检测DNA突变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与适于大样本筛选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对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检测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一个新多态位点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冬杰  杨国伟  刘娣 《遗传》2006,28(1):36-38
ESR基因是影响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而且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及胴体性状之间不存在负的基因多效性影响。目前对它的研究大都局限于Rothschild等人发现的PvuⅡ酶切位点。本实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ESR基因的外显子7进行检测,发现了一个新多态性位点,得到3种基因型,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标记位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MC4R、POU1F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能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MC4R和POU1F1基因为候选基因,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两个候选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同时对候选基因与京海黄鸡生长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C4R基因编码区第662 bp位置有G→C碱基的点突变, 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 A等位基因频率为0.929, B等位基因频率为0.071; 在POU1F1基因exon3在序列的第5 231 bp位置有一个A→T碱基的点突变, 检测到CC、CD、DD 3种基因型, C等位基因频率为0.500, D等位基因频率为0.500。采用GLM模型分析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遗传效应, 结果表明, MC4R基因AA基因型个体的4、8、12周龄体重显著地高于BB型个体(P<0.05), 16周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 POU1F1基因CD基因型个体体重极显著高于CC型和DD型(P<0.01)。因此推测MC4R和POU1F1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生长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 能够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用于对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7.
秦川牛GHR基因SNPs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136头秦川牛GHR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性, 所研究的秦川牛群体GHR基因该座位存在多态性, 发现了A、B、C 3个等位基因, 其基因频率依次为0.5956、0.2905、0.1140, 并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对纯合基因型个体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 该座位存在两个突变位点。通过构建最小二乘线性模型, 分析了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表明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AB基因型效应在部分生长性状上高于其他基因型,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提示GHR基因有可能作为秦川牛生长性状的侯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美洲黑貂5-HT1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自咬行为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洲黑貂(Mustela vison)5-羟色胺1A(5-HT1A)受体基因作为影响其自咬行为的可能候选基因,分析该基因对美洲黑貂自咬行为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对该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自咬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美洲黑貂群体中5-HT1A受体基因136位点发生碱基突变(T-G)的SNPs对美洲黑貂自咬行为性状无影响(χ2=1.393 6,P0.2),在287位点发生(C-G)突变对美洲黑貂的自咬行为有一定的影响(χ2=3.769 4,P<0.2).  相似文献   

19.
王琼  刘益平  蒋小松  杨朝武  杜华瑞  邱莫寒  朱庆 《遗传》2007,29(9):1089-1096
采用PCR-SSCP分析方法, 对8个品系240只个体的大恒优质肉鸡进行了MyoG基因5′调控区的研究。结果表明, MyoG基因5′调控区存在A、B 2个多态位点, 结合测定的生产资料, 分析了该基因5′调控区两个变异位点产生的基因型之间在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差异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表明MyoG基因对鸡的肌纤维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刘慧  许尧  赵黎黎  杨秀芹  刘娣 《遗传》2008,30(2):175-178
腺苷一磷酸脱氨酶基因(AMPD1)在嘌呤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MPD1基因主要在骨骼肌中高水平表达, 与肌肉中肌苷酸代谢有关。还发现AMPD1与猪的胴体性状有关。对AMPD1基因CDS进行了克隆、测序, 获得2 195 bp的CDS序列, 并利用PCR-SSCP方法对其进行分子扫描, 寻找多态位点, 分析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猪种间的分布规律。χ2独立性检验表明, 民猪、大白猪、杜洛克间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