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报道中国锦葵科一新记录种——克氏梧桐[Firmiana kerrii (Craib) Kosterm.]。该种原记载产自泰国和缅甸,2019年该种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发现有分布。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文给出了中国已知的9种梧桐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在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云南梧桐被定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其后几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卷)中称:“由于云南中部地区开发早,自然植被破坏大,故云南梧桐的野生植株已难找到,野生植株几乎绝迹。”1998年世界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1997年度世界受威胁的树木名录中,将云南梧桐列为野外绝灭的3种中国特有植物之一(其中崖柏近年证实在城口县尚有野生种群分布)。因此,1999年8月,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没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梧桐科植物的种类及其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浩   《广西植物》1984,(2):149-155
<正> 梧桐科是锦葵目的一个多型的科,约有68属11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只有极少数种类可分布到温带地区。 中国梧桐科植物,连栽培的种类在内,共有22属87种3变种,其分布范围一般不超过长江以北,并以北回归线以南分布最盛,只梧桐(Firmiana simplex(Linn.)F. W. Wight)可栽培至华北和西北各省。计有: 苹婆属(Sterculia)23种1变种;翅苹婆属(Pterygota)1种;梧桐属(Firmiana)3种;火桐属(Erythropsis)3种;胖大海属(Scaphium)2种(栽培);银叶树属(Heritiera)3种;滇桐属(Craigia)2种;鹧鸪麻属(Kleinhovia)1种;梭罗树属(Reevesia)14种,山芝麻属(Helicteres)g种;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采自云南的刺果藤炭角菌新种Xylaria byttneriae,该种主要特点是生在掉落的粗毛刺果藤Byttneria pilosa和全缘刺果藤Byttneria integrifolia(梧桐科Sterculiaceae)果实上。子座圆柱形,顶端有不育尖,表面可见子囊壳外观突起,柄部光滑。  相似文献   

5.
黄谷  郭林  刘娜 《菌物学报》2014,33(3):567-570
报道了采自云南的刺果藤炭角菌新种Xylaria byttneriae,该种主要特点是生在掉落的粗毛刺果藤Byttneria pilosa和全缘刺果藤Byttneria integrifolia(梧桐科Sterculiaceae)果实上。子座圆柱形,顶端有不育尖,表面可见子囊壳外观突起,柄部光滑。  相似文献   

6.
中国梧桐属(Firmiana)在世界梧桐属中占比较大,且除梧桐外其余种均为中国特有且分布范围狭窄的植物种,灭绝风险大,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梧桐属树种的影响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多时期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气候变量数据和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的分布数据,基于R语言kuenm程序包优化的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分析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在多尺度下的潜在适生区,得出梧桐属最适宜的模拟尺度、潜在适生区的面积变化和迁移方向、梧桐属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及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梧桐属最适宜的模拟尺度为亚洲;(2) Maxent模型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表明模型对梧桐属潜在适生区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准确度;(3)气候变化影响下除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外其它树种的潜在适生区都将在未来有所扩大;(4)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潜在适生区迁移方向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大跨度迁移较少,纬度变化不大;(5)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的稳定潜在适生区最小;(6)中国梧桐属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7)中国梧桐属多样性保护空缺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及海南省北部;(8)梧桐属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正在为人造地表所侵蚀。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的影响及其潜在适生区变化、中国梧桐属多样性保护状态,可为中国梧桐属建立多样性保护廊道提供相关建议,为制定多样性保护规划及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梧桐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颂军 《广西植物》2002,22(6):494-498-498
对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 ,指出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分布区 ,东起台湾的北部 (1 2 2°1 0′E) ,西至西藏的墨脱 (95°3 0′E ,2 9°2 0′N) ,北起河北的东陵和小五台山 (约 40°2 0′N) ,南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 1 6°1 0′N)。其分布范围主要在热带、亚热带 ,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到温带。主要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 ,把中国梧桐科植物野生各属划分为 1 0个类型。且对中国梧桐科植物一些属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乞  黄俞淞  蒙涛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2):2566-2567
报道了中国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两色蜘蛛抱蛋。该种原产于越南,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本文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对该种的花果期和果实的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和补充。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的标本材料对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韦氏小针层孔菌 [Phellinidiumweirii(Murrill)Y .C .Dai]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讨论了该种与其相似种硫色小针层孔菌的区别 :该种担子果多年生 ,管孔较小 ( 5~ 7vs 4~ 5permm) ,管口全缘 ,担孢子不嗜蓝 ,只生长在柏树上。该种分布于青海省祁连山地区 ,生长在祁连圆柏上 ,造成祁连圆柏根部白色腐朽。  相似文献   

10.
首次发现并描述了中国广东省的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常山属(Dichroa)一新种:广东常山(D.fistulosa)。该种具有空心的茎,这在常山属中是唯一的。该种与海南常山(D.mollissima)相似,但可以通过其叶上的毛被来区分。该种亦与菲律宾常山(D.philippinensis)相似,但其叶的形状及锯齿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1.
首次发现并描述了中国广东省的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常山属(Dichroa)一新种:广东常山(D.fistulosa)。该种具有空心的茎,这在常山属中是唯一的。该种与海南常山(D.mollissima)相似,但可以通过其叶上的毛被来区分。该种亦与菲律宾常山(D.philippinensis)相似,但其叶的形状及锯齿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18,37(2):151-156
报道生在中国梧桐科Sterculiaceae上的5种尾孢类丝孢菌(cercosporoid hyphomycetes),其中在梧桐 Firmiana simplex 上新发现的2个新种,梧桐假尾孢 Pseudocercospora firmianae,梧桐生假尾孢 P. firmianicola和一个中国新记录种,野路葵假尾孢 P. corchorifoliae。提供了拉丁文特征简介、形态描述、绘图及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中国番荔枝科瓜馥木属(Annonaceae:Fissistigma)一新记录种——瘤果瓜馥木[F.thorelii(Pierre ex FinetGagnep.)Merr.]。该种在中国产于云南省红河县,凭证标本保存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幼枝、花、果均被褐色粗短硬毛,且果实表面布满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中国苋科苋属的一新记录归化植物——广布苋(Amaranthus graecizans L.)。该种植株常匍匐,叶片狭长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有时线形或菱形卵形,长至少为宽的2.5倍,花被片3枚,近等长,与中国有分布的本属其他物种有所区别。该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至亚洲西部,归化于欧洲其他地区、东亚、澳大利亚、北美洲以及我国的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该种易与苋属其他种类相混淆,因此其在我国的分布区可能被低估。此外,本文还对该种的种下等级以及该种的相似种进行了区分,并对该种下亚种Amaranthus graecizans subsp. thellungianus (Nevski) Gusev与国内文献记载的腋花苋(Amaranthus roxburghianus Kung)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与澄清。  相似文献   

15.
滇桐属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桐属(Craigia w.w.Smith & W.E. Evans)植物的生殖器官与花粉的形态都比 较特殊,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究竟应将它归入梧桐科(sterculiaceae)还是椴树科 (Tiliaceae),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为了帮助澄清这个问题,本文在过去研究中国 梧桐科花粉形态的基础上,从花粉形态的角度进行探讨,对滇桐属的花粉以及椴树科的椴属 (Tilia)、海南椴属(Hainania)、蚬木属(Excentrodendron)等4属16种花粉在扫描电子显微镜 和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滇桐属花粉与椴树科3个属的花粉在形状、极性、 萌发孔位置及其形状结构(包括孔室的形状)、表面纹饰等方面都有差异,但与梧桐科的苹婆 属(Sterculia)、梭罗树属(Reevesia)等的花粉形态比较接近,而且滇桐属的花的形态与苹婆属等的也很相似,因此我们认为把滇桐属置于梧桐科内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梧桐科植物全世界有60属约1546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种类可分布至温带地区,由于梧桐科是多型的科,科的范围较大,对有些属是否应隶属于该科,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很不一致。本文基本上按照J.Hutchinson系统和参考有关文献对一些属的分类位置作了调整,把梧桐科分为12族,根据A.Takhtajan的世界植物区系区划的原则,将梧桐植物在世界上的分布区,划分为6区8亚区23地区,并指出各属在中国各省区的地理分布,现在中国梧桐科植物连引种栽培的在内共有25属99种7变种,其中野生的有18属85种7变种,引种栽培的有8属14种,对梧桐科植物的起源和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梧桐属(Firmiana Marsili)约有16个现生种,间断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并在我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其蓇葖果成熟后开裂,开裂心皮呈叶状,膜质,易鉴别。该属果实化石非常匮乏,迄今仅报道两例,分别产自山东临朐的下中新统和云南临沧的上中新统。本文基于对产自山东临朐下中新统山旺组梧桐属蓇葖果化石的再观察,发现2 种梧桐属植物——Firmiana sinomiocenica Hu and Chaney 和F.yunnanensis Xie and Manchester,并对F. sinomiocenica 的种征进行了修订。这些新材料表明中新世早期梧桐属在华东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多样性。Firmiana sinomiocenica 与现生种F. simplex (L.) W. Wight 最为相似,可能指示F. simplex 是梧桐属中比较原始的种类。Firmiana sinomiocenica 的心皮和种子大小暗示,在距今约17 Ma 时,梧桐属的染色体倍性可能已和现生的梧桐类似。值得注意的是,梧桐属蓇葖果化石呈叶状,可以借助风力传播。本文结合山旺植...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喀斯特地区的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Aspidistra bogneri H.-J. Tillich)。该种以前报道仅产于越南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Ninh Binh,Cuc Phuong National Park),本次是中国首次记录。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喀斯特地区的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 Aspidistra bogneri H.-J. Tillich)。该种以前报道仅产于越南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Ninh Binh, Cuc Phuong National Park),本次是中国首次记录。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20.
重新描述了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微小(虫兆)Ceratophysella adexilu Stach,1964.该种目前分布于北京、南京,河北(新纪录),上海(新纪录),浙江(新纪录),湖南(新纪录)等地.经核对模式标本,尹氏(虫兆)Hypogastrura yinae Yue & Fu,2000是微小姚的新异名.细齿(虫兆)Ceratophysella denticulata(Bagnall,1941)是一个世界广布种,但该种在中国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