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不同采收期宁夏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果实为常用的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黄酮类成分具有止咳、平喘、祛痰之功效,并能扩张冠状动脉及降低血胆固醇,有增强心脏收缩、减少心脏搏动数及明显的抗氧化等作用。有研究表明,枸杞干叶中黄酮含量高于枸杞干果。因而,作者对不同采收时期青海产宁夏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期为扩大黄酮类成分的药源及确定枸杞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超声辅助提取枸杞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枸杞叶的合理采收时期。方法:分别研究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时温度四个单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所得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利用优选出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测定比较不同采收时期枸杞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超声辅助提取枸杞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1:40、超声提取时间30min、超声时温度50℃。结论: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时期枸杞叶总黄酮的含量,发现总黄酮的含量随枸杞叶生长而下降,结合枸杞果园生产探讨得出枸杞叶合理采摘时期为4月上旬和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重要经济植物水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用70%的乙醇渗漉提取水杉总黄酮的工艺是经济实用的。正交实验显示用吸附法分离水杉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吸附剂选择,洗脱剂乙醇浓度,吸附剂用量及洗脱剂乙醇用量。将D140树脂用于水杉总黄酮的分离,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欧亚旋覆花总黄酮提取与富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与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工艺,采用不同溶剂、多种提取方法、L9(34)正交实验优化及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水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再结合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以7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总黄酮回收率达90%,总黄酮含量达50%以上。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9.
通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海红果黄酮粗提液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从10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海红果黄酮纯化的最优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对诲红果黄酮的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性能并对吸附与洗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A-9树脂对海红果黄酮有很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其最优的动态吸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4.0,浓度5.15 mg/mL,上样量为4 BV,流速控制在2 BV/h.最优的解吸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为80%乙醇溶液,洗脱液用量为3 BV,洗脱流速控制在1 BV/h.在此优化条件下,海红果黄酮的吸附率、解析率、收率、纯度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为(79.39±0.13)%,(84.14±0.11)%,(68.20±0.15)%和(28.81 ±0.06)% (n=5). 相似文献
10.
11.
枸杞多糖LBP-I的分离纯化及性质鉴定何进梁运祥张声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系)Isolation,purificationandpropertyidentificationofpolysacch... 相似文献
12.
研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根部和茎部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及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手段,对宁夏枸杞根和茎部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及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N-[2-(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ethyl]-3-(4-methoxyphenyl)prop-2-enamide(1)、3-(4-hydroxy-3-methoxy phenyl)-N-2-(4-hydroxyphenyl)-2-methoxyethyl]acrylamide(2)、N-trans-coumaroyloctopamine(3)、(E)-2-(4,5-dihydroxy-2-{3-[(4-hydroxyphenethyl)amino]-3-oxopropyl}phenyl)-3-(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N-(4-acetamidobutyl)acrylamide(4)、1,2-dihydro-6,8-dimethoxy-7-hydroxy-1-(3,4-dihydroxy-phenyl)-N1,N2-bis[2-(4-hydroxyphenyl)ethyl]-2,3-naphthalene dicarboxamide(5)、(+)-syringaresinol(6)、zhebeiresinol(7)、(±)-eriodictyol(8)、isovanilin(9)、5,5′-dimethoxybiphenyl-2,2′-diol(10)、p-hydroxyphenethyltrans-ferulate(11)、E-ferulic acid hexacosyl ester(12),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T法和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实验,从细胞毒活性和抗炎活性两方面评估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17.00±1.11μmol/L)小于阳性对照药槲皮素的IC50值(17.21±0.50μ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分离纯化辣椒叶总黄酮的一种大孔树脂,同时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热回流法提取辣椒叶总黄酮,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考察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HPD100、HPD450、HPD600、HPD826、D101、AB-8)对辣椒叶总黄酮的吸附能力与解吸能力,确定最佳树脂。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考察此树脂对辣椒叶总黄酮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结果:通过对辣椒叶总黄酮吸附分离性能的分析显示HPD600为最佳树脂,最优工艺为:上样浓度为10 mg/mL,上样量为10 mL,洗脱体积为4 BV,洗脱液流速为4 mL/min,洗脱液pH为7,依次用水、10%、30%乙醇冲洗树脂柱,50%乙醇为洗脱液。纯化后的黄酮纯度435.4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对辣椒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D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基因cDNA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DFR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枸杞DFR基因cDNA全长1140个碱基,有一个1116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长37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显示,宁夏枸杞LbDFR1与马铃薯、烟草、蕃茄等茄科植物的DFR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马铃薯DFR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2%;通过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该蛋白为单体模式,具有酶学的生物特征;宁夏枸杞LbDFR1在宁夏枸杞的根、茎、叶等组织中广泛表达,为组成表达型基因. 相似文献
15.
16.
本研究以赶黄草地上部分为材料,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赶黄草黄酮的工艺,并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大孔树脂对赶黄草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从7种不同类型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适宜的树脂,进一步优化其纯化工艺,并比较纯化前后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DM130大孔树脂对赶黄草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其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上样液黄酮浓度为1.0 mg/mL、pH为5、上样速度为1.0 mL/min、上样量为110 mL、洗脱液为70%乙醇、洗脱速度为1.0 mL/min和洗脱体积为40 mL。该工艺条件下,黄酮的纯度由20.04%提高至43.93%,提高了23.89%,表明DM130树脂对赶黄草黄酮的纯化效果较好。另外,纯化后赶黄草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宁夏枸杞柱头和萌发花粉中钙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焦锑酸钾沉淀法对宁夏枸杞柱头和花粉中的钙离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宁夏枸杞柱头表皮有一覆盖层,其中有许多含钙沉淀颗粒的小泡,当花粉落到柱头后从覆盖层中吸水,在萌发孔的表面上聚集了较多的钙沉淀颗粒.同时,花粉内部出现许多含钙的小液泡,使花粉体积增大,内部产生膨压,花粉萌发;生长在覆盖层中的花粉管顶端穿过覆盖层小泡时,附近聚集了较多的钙沉淀颗粒,在花粉管壁上也附着较多的细小钙沉淀颗粒.萌发的花粉粒中由大液泡占据,在其亚顶端的细胞质中,聚集较多钙沉淀颗粒的线粒体膨大形成了一些含钙沉淀颗粒的小液泡,由这些小液泡融合形成的大液泡,将花粉管细胞质挤到其顶端,使其极性生长.这是首次发现在植物柱头覆盖层中有钙离子的现象,从体内证明了钙离子在花粉萌发过程中的现象.讨论了枸杞柱头组织中钙的分布和花粉管的萌发与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wo novel steroidal alkaloid glycosides, lycioside A (1) and lycioside B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Lycium barbarum.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analyses. Compounds 1 and 2 showed inhibitory activities with the IC(50) values of 75.3 and 72.8 μM against rat intestinal sucrase, and 63.4 and 59.1 μM against rat intestinal maltase. 相似文献
19.
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它们枝条生长速率,花粉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发育进程中物质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枸杞花粉发育进程中,不育株枝条生长速率快,花蕾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而脯氨酸严重缺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低,且各个发育阶段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宁杞1号'不育株物质代谢水平低,缺乏生理活性物质积累,使花粉发育有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最终影响了其育性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