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大白口蘑子实体中分离得到菌种,并进行不同营养条件对大白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最佳碳源为果糖;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的矿质元素为磷酸二氢钾;最佳生长调节因子为吲哚乙酸;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H4.0-5.0。  相似文献   

2.
在对菌核侧耳单双核菌丝进行染色方法的研究中, 通过采用不同的菌丝培养方法, 比较2种固定液及3种染液的染色效果, 优化出菌丝染色方法, 进而得出一套稳定可靠的鉴定菌丝的细胞核染色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菌糠再利用技术问题.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体积比的阿魏菇菌糠提取液对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当PDA培养基中菌糠提取液加入量为10%~50%时,对香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有促进或明显促进作用;而加入量为10%的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当阿魏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大于10%时,明显抑制杏鲍菇和鸡腿菇的菌丝生长.结论:可利用阿魏菇菌糠作为栽培香菇和金针菇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4.
竹荪的菌丝培养及其抗菌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秦红敏  张长铠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6):393-396
对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等3种的菌丝培养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测定菌丝的抗菌谱。培养液的 pH和液体培养基粘度是竹荪在液体中生长的关键因素,在 pH4.7和添加 0.5%CMC-Na的合适培养条件下竹荪菌丝在液体中能够生长,菌丝得率达到1%。还探讨了其他几种竹荪菌丝的培养方法,为竹荪菌丝的大量生产提供了依据。另外,在竹荪抗菌性实验中发现,竹荪对许多易造成食品腐败的细菌和酵母具有抗性,但没有发现其对霉菌有抗性。  相似文献   

5.
银合欢叶作为培养基氮素添加剂能促进佛罗里达平菇、黑木耳和香菇的菌丝生长。除生料栽培培菌期间含羞草素明显自然降解及高压灭菌大量破坏含羞草素外,还发现菌丝对含羞草素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华荣 《菌物系统》1999,18(1):100-107
在介绍丝核菌按其菌丝细胞核相划分为单、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再行菌丝融合分类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评述了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关系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氮源种类和浓度均会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丝长势、生长速率以及代谢产生影响,而氮匮乏与氮过量积累都会对糙皮侧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氮源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和基质降解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磷酸氢二铵[(NH4)2HPO4]作为唯一氮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磷酸氢二铵检测糙皮侧耳菌丝生长速率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筛选出糙皮侧耳生长的最适磷酸氢二铵浓度。结果表明,当磷酸氢二铵的添加浓度区间为10–20 mmol/L时菌丝长势最好。以缺氮时的酶活作为对照,当磷酸氢二铵的添加浓度为10 mmol/L时,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浓度为5 mmol/L时,滤纸纤维素酶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 mmol/L浓度下的酶活力比5 mmol/L时稍有下降,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添加浓度为40 mmol/L时,木聚糖酶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浓度为10mmol/L时,漆酶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质降解酶...  相似文献   

8.
冬虫夏草培养及菌丝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虫草培养条件包括营养、温度、水份等以及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二级培养后菌丝提取多糖。生产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9.
蛋白凝胶基质的制备与基质内的血管生成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肝素亲和层析从血清中提取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以硫酸铵沉淀法从血浆中粗提含纤维蛋白原的复合蛋白质组分,向血浆蛋白、胎牛血清和DMEM组成的复合成分中加入凝血酶,制成蛋白质凝胶.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此基质上或在基质中的生长及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诱导下形成的血管样结构.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可粘附在此凝胶基质表面正常生长,在bFGF的诱导下,内皮细胞向胶内迁移、生长并形成管状结构,多个管状结构连接、融合形成毛细血管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苦粉孢牛肝菌可与黄山松形成外生菌根。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被苦粉孢牛肝菌菌丝作用前后的黄山岩石,研究了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及其发酵液对黄山岩石的风化作用。结果表明,黄山岩石表面有明显的菌丝作用痕迹,如菌丝隧道及松散的岩石结构。含岩石的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含岩石的发酵液,多糖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44倍;含岩石与不含岩石的发酵液中有机酸(乳酸、乙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电子能谱扫描表明: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发酵液作用黄山岩石后,岩石表面的Al、Si、K、Fe原子百分比分别从8.2、16.62、3.49、7.43降至0.38、1.75、0.1、0.03;接种苦粉孢牛肝菌活菌的发酵液中各离子含量也显著高于接种苦粉孢牛肝菌灭活菌种的发酵液(对照组),Fe3+、K+、Siws、Ca2+、Al3+、Pws浓度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9.95、8.37、15.97、12.53、13.71、10倍。结果揭示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及其发酵液可...  相似文献   

11.
柿树炭疽菌侵染寄主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柿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后在寄主细胞中形成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寄主细胞膜外沉积了一层厚的电子不透明物质,初生菌丝与具有沉积物的寄主原生质膜之间有一层界面基质(interfacial matrix)。当初生菌丝扩张并侵染相邻细胞时, 围绕着初生菌丝层的界面基质消失,具有沉积物的原生质膜被逐步降解。初生菌丝在穿透寄主细胞壁过程中形成一个漏斗状的菌丝锥,然后穿透寄主细胞壁并迅速膨大, 然后形成厚壁的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在寄主细胞壁中收缩狭窄处产生一个隔膜,隔膜两边菌丝中细胞质的电子密度明显不同,菌丝锥中有浓密的电子密度。死体营养的次生菌丝在死的细胞中繁殖和扩展,并产生分枝。次生菌丝可直接穿透较薄的寄主细胞壁,无缢缩或任何变形现象,菌丝顶端部分未见隔膜产生;在穿透较厚的细胞壁时,靠近顶端处产生隔膜,顶端细胞膨大,使寄主细胞壁撕裂。接种90h后分生孢子盘在枝条表面形成。柿树炭疽菌其侵染过程有两个阶段,即初生菌丝的活体营养阶段和次生菌丝的死体营养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丝核菌(Rhizoctonia)按其菌丝细胞核相划分为单、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再行菌丝融合分类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评述了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关系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养基质上球孢白僵菌孢子与菌丝多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盛华  冯明光 《菌物学报》2005,24(2):304-305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Vuellemin是重要的害虫生防真菌(Feng et al.,1994),其制剂在常温下长期储存是有效应用的技术瓶颈。由于菌体内源营养(如糖类)的积累是一个可控指标, 通过工艺调节内源营养积累可改善孢子的生理状态,有助于增强孢子贮存稳定性(冯明光和应盛华, 2002)。有关生防真菌孢子中糖类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糖、双糖以及糖醇(Hallsworth&Magan,1994),多糖的报道仅见于芽生孢子内的糖原及其代谢的检测(Lane&Trinci,1991),不同基质对培养物多糖总量的影响还未见诸报道。本文简要报道在不同培养基质上培养的球孢白僵菌菌丝和孢子多糖的测定结果, 并就三种多糖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菌丝形态与产色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发酵条件与红曲霉菌丝形态、产色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4%玉米粉,2%豆饼粉作培养基,28℃,培养72h,红曲霉形成的菌丝球为250个/mL左右,直径为1.0~1.2mm,大小均匀,且产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高羊肚菌菌丝球液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高羊肚菌菌丝球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黄豆芽玉米玢培养基中菌丝球最多,大小均匀,菌丝生长量最大,在麦麦夫蛋白胨培养基上菌丝的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液态发酵条件下通气量、转速、pH、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松茸菌丝生长量的影响,探讨了可溶性淀粉稳定pH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气量≤0.4vvm时松茸菌丝产量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增长,当通气量>0.5vvm时,菌丝产量增加不明显;转速增大菌丝产量增加,转速>80r/min,菌丝产量下降;松茸菌丝发酵的最适pH为5.5,初始pH不同,发酵罐中培养基最终的pH趋于6.0;可溶性淀粉是影响松茸菌丝量的重要因子,可溶性淀粉浓度≤4g/100mL时菌丝量随可溶性淀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浓度为4g/100mL时,菌  相似文献   

17.
以蛹虫草CM-16菌株为研究对象,以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规格为300mm×200mm×110mm的蛹虫草栽培专用塑料盒进行盒式栽培,栽培基质用量分别为250 g/盒,300g/盒,350 g/盒,400 g/盒和450g/盒,以蛹虫草的生产周期、子座鲜质量、基质利用率及栽培基质代谢损失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用量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规律.在试验范围内,栽培基质用量与蛹虫草生产周期、子座密度、子座鲜质量、生物学效率及基质利用率之间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与栽培剩余基质含水率及栽培基质代谢损失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与子座长度的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基质用量是影响蛹虫草生长发育、子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深层培养朴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sing.]菌丝球的生长情况和培养液中氨基酸、糖含量以及pH值的变化,为开发液体培养朴菇菌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省康县生长的9种珍稀野生食用菌经实地调查,摸清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采集分离、培养,测定出菌丝体的形态特征,并作了温度与pH的初步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丁嘉耀  赵婕  张建峰 《菌物学报》2023,(12):2470-2480
菌丝基缓冲材料因其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有替代石油基缓冲包装材料的潜力。但是,菌丝基缓冲材料较差的缓冲性能制约了其商业化。为了提高菌丝基材料的性能,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菌丝基材料制备工艺,首次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所需的主要培养基(玉米秸秆)进行了微波和碱预处理,改善了玉米秸秆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促进了菌丝的生长,从而提高了菌丝基材料的性能。微波预处理在玉米秸秆表面产生的孔比碱预处理更多,且孔径更接近于菌丝的直径,使得菌丝与玉米秸秆之间的结合力更强。因此,微波预处理制备的材料的性能更好。经过微波预处理后制备的菌丝基材料(MTM)回弹率约为50%,是未预处理制备的菌丝基材料(UTM)的1.3倍,是碱预处理后制备的菌丝基材料(ATM)的1.1倍。MTM的压缩强度约为600 kPa,分别比UTM和ATM提高了约40%和20%。本研究有效提升了菌丝基材料的缓冲性能,为其替代聚苯乙烯作为缓冲材料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