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mes试验在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朝晖   《微生物学通报》2002,29(3):66-70
近年来 ,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各国学者从氯化后饮水中分离出多种致突变、致癌物质。为此我们采用Ames试验 ,对珠江流域主要取水点的水源水和对应自来水中的有机致突变物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部分取水点的有机致突变物污染较严重 ,并且氯化消毒后自来水的致突性大于水源水的致突性。因而 ,加强饮水中致突变物质的检测 ,改进净水消毒剂和净水流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和致突变物进人人体 内时,须经肝脏微粒体酶系统(S-9组份)的代 谢活化生成代谢产物、降解产物或形成络合物, 才能直接与靶细胞DNA发生作用,引起细胞 突变或癌变。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体外人体 淋巴细胞SCE频率的检测,察知几种S-9组 份对致癌物苯并【。〕龙的代谢活化能力,并从中 找出适宜的诱导的S-9组份,为检出疑有致癌 致突变物以及前体遗传毒物提供较为理想的活 化荆.  相似文献   

3.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Giemsa染色法对微核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核试验是筛选环境诱变物和化学致癌物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测定方法。到目前为止,只有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发展为标准的试验方法。并为国际环境致突变物和致癌物防护委员会所肯定。近年来,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所林真等人研究了能  相似文献   

4.
PAHs是石油中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类可持久性污染环境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同时石油污染又常常伴随着盐碱化环境存在,如我国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大庆油田等陆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内9种树种叶凋落物34个月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次生针阔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初始N和P浓度存在很大差异,叶凋落物分解速率(k)与初始N浓度和C/N显著相关.有机物剩余百分率与C剩余百分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和P剩余百分率之间呈显著的二项式回归关系. N和P剩余百分率在初期阶段随有机物分解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 随着有机物剩余百分率的下降,C/N和C/P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种叶凋落物之间C/N和C/P的差异逐渐减小,分解末期分别趋近于23和350. 随有机物剩余百分率的降低, N/P变化不明显,当有机物剩余百分率低于25%时,不同树种叶凋落物之间N/P差异显著下降. 有机物剩余百分率可用来预测C、N和P的剩余百分率. 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内9种树种叶凋落物34个月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次生针阔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初始N和P浓度存在很大差异,叶凋落物分解速率(k)与初始N浓度和C/N显著相关.有机物剩余百分率与C剩余百分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和P剩余百分率之间呈显著的二项式回归关系. N和P剩余百分率在初期阶段随有机物分解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 随着有机物剩余百分率的下降,C/N和C/P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种叶凋落物之间C/N和C/P的差异逐渐减小,分解末期分别趋近于23和350. 随有机物剩余百分率的降低, N/P变化不明显,当有机物剩余百分率低于25%时,不同树种叶凋落物之间N/P差异显著下降. 有机物剩余百分率可用来预测C、N和P的剩余百分率.   相似文献   

7.
王亚如  陈乐  房玮  张盼月  吴彦  张光明  王洪杰  付川 《生态学报》2022,42(24):10214-10225
为研究湿地沉水植物腐败分解对水体的污染状况,选择典型沉水植物金鱼藻(暖季植物)和菹草(冷季植物)进行了为期60 d的凋落物分解实验。结果表明金鱼藻和菹草凋落物分解规律相似,0—15 d快速分解,15—60 d缓慢分解,60 d凋落物失重率分别达到60.43%和66.72%。菹草的有机物释放量明显高于金鱼藻,N和P释放量相反,分解释放的N主要是NH4+-N和有机氮。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 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解析出一种类色氨酸物质C2和3种类腐殖质物质C1、C3、C4,易降解的类色氨酸有机物先增加后减少,难降解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有机物逐渐增加。EEMs和四种组分的最大荧光强度百分比表明,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0—15 d以易降解有机物为主,15—60 d以难降解有机物为主。两种植物凋落物分解释放的DOM含量及特性不同,整体上呈低腐殖化特征,可能是水中难降解DOM的一个重要来源。植物凋落物的分解促进了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丰富度,降低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参与分解的主要微生物包括4 d时的Pseudomonas属(26%—35%)、15 d和30 d时的Malikia属(>8%)和Bacillus属(2.6%—9%),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逐渐增加,如Flavobacterium属;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受营养物质可利用性变化的影响。分析发现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水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0—15 d,N和P释放量增加暂时导致了水质恶化;15—60 d,N和P释放量降低,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可能会加剧水体甚至是沉积物的腐殖化程度。因此,在植物衰亡期应及时打捞或者做好植物平衡收割管理,避免因植物大量腐败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8.
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植物释放的有机物(VOCs)对大气圈臭氧的动态、一氧化碳的产生和甲烷的氧化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异戊二烯、单萜这两种重要的植物释放物,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它们的合成、释放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其它几种植物释放的有机物,并就有机物的释放对大气化学、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作为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验发现,其对睾丸组织细胞,雄性生殖器官和生殖激素均有影响,致突变的毒性机制也有多种理论假设,本文就双酚A对雄性生殖系统毒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化学物质致突变性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评价对于预防人类疾病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检测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对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评价中常用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应用的效果做了概述,并对当前致突变性检测的方法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王申  杨方星 《水生生物学报》2019,43(6):1280-1289
研究采集了我国东部某医药产业基地河流的7个水体样品, 经斑马鱼(Zebrafish, Danio rerio)暴露实验后, 各暴露组斑马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为了揭示样品中影响水环境健康风险的化学毒性因子, 采用基于248种标准化合物的定向筛选方法, 在水体样品中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 其中包括米氮平、地氯雷他定等17种药物。这些化合物在水体中的浓度水平与斑马鱼死亡率均不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鉴定出的药物组成不是该河流水体健康风险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北塘河口浮游动物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塘河口位于天津新港东北15公里处。是典型的潮汐河口。氯度变化于3.5—19.1克/升之间,按照Redeke的方法分类,属于中盐水至海水范围。 本次调查共获浮游动物54种。分为4个生态类群:即淡水种、海水种、河口种和近岸低盐种。其中以河口种和近岸低盐种为主体类群。 自Ⅰ一Ⅵ站,随着盐分的降低,浮游动物的种类从33种降至19种。浮游动物的数量自Ⅰ—Ⅳ站逐渐降低,而Ⅴ、Ⅵ站又突然增加。这是因为不同种群对盐分适应能力的差异所致。Acartia pacifica是Ⅰ—Ⅳ站的优势种类,Schmarkeria poplesia是Ⅴ、Ⅵ站的优势种类。 本文讨论了Ⅳ站浮游动物数量减少与盐分和污染的关系。并提出Schmarkeria poplesia和Centropages sinensis可作为河口的指示种。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下游重点江段水质污染及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南京,镇江和长江口4江段水质及其对鱼类毒性影响的调查发现,长江下游江段主航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II类标准,但近岸的污染带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类和挥发酚等,这些污染物对鱼类有一定的毒性影响,可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并可诱导鱼类产生微核,同时在上述几个江段内的鱼体内可检出较高的污染物残留,这表明长江下游江段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污染对区域性渔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毒素与自然水体中细菌VIVIFORM状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VIVIFORM状态是直接关系到自然水体水质评价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现象 ,其形成机理相当复杂 ,但环境胁迫是主要诱因。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MC LR)水平 ,对水体中蓝藻毒素与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较高的毒素水平对水体中细菌种群总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能刺激VIVIFORM细菌转化成可培养状态 ,从而证实了自然水体中蓝藻毒素与水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is a serious concern for the St. Lawrence River. While some environmental data are available for the St. Lawrence ecosystem,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 are generally lacking. To infer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s, we undertook a paleolimnological assessment of diatom assemblages preserved in four 210Pb- and 137Cs-dated sediment cores from two fluvial lakes in the river, and used diatom transfer functions to infer past shoreline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t sites in Lake Saint-François, a fluvial lake downstream from Cornwall, water quality decreased this century in response to human impacts (e.g. macrophyte density and nutrient levels increased). These trends were apparent from an increase in epiphytic diatom taxa,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in eutrophic planktonic taxa. Water quality, however, appears to have improved somewhat in response to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From a sediment core near Montréal (Lake Saint-Louis), we also not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eutrophic and epiphytic taxa, but less evidence was recorded of a recent improvement in water quality. The diatom-based inference model for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ppeared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St. Lawrence River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The most notable shift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diatom taxa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macrophyte substrates. Trends in some of the planktonic diatoms were similar to those recorded in paleolimnological investigations from Lake Ontario, but cores from the river also may be reflecting local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shows that diatom-based paleolimnological studies are possible in large river systems, if coring sites (e.g. fluvial lakes) are carefully selected.  相似文献   

16.
江豚皮肤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其它豚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豚皮肤的超微结构与海洋豚类相同,但在各层表皮细胞中存在大量的膜被颗粒,这很可能与江豚适应从海水进入淡水的生活方式有关。大量成束的张力原纤维的存在,有利于江豚在水中深潜和快速游泳,可适应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强细胞之间的联接。在上下颌皮肤的乳头层基部大量被囊神经末梢和有鞘神经纤维束的分布、与江豚水底觅食方式有关。白鱀豚和条纹原海豚皮肤的超微结构与江豚大致相同,但亦有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soils of Midmar dam catchment and the sediments of the Lions river are shown to have high P-retention properties. Present conditions result in little leaching of PO4 ?4 from the soils and favour a net transport of P from overlying water to the sediments. P levels in the water are likely to remain low even if the loading rate of P wer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t is postulated however that other factors may induce a release of P from the sediments and adversely affect the load carried by the water.  相似文献   

18.
西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担负着水源供给、食物生产、旅游、航运等功能。近年来, 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底栖动物常被作为环境指示生物, 研究其群落特征为河流保护及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航运需求,西江开展了航道整治工程, 由此引起河道生物栖息生境条件的改变, 从而影响河流的生态健康。为了西江的保护和管理, 研究于2009 年枯水期和2010 年丰水期对西江的底栖动物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共鉴定底栖动物70 种, 隶属于30 科59 属。其中环节动物7 科12 属16 种, 软体动物11 科14 属21 种, 节肢动物11科32 属32 种, 其他动物1 科1 属1 种。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40 ind/m2、0.23 g dry weight/m2。统计分析表明河床底质在底栖动物丰度和分布上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稳定性越高的底质越有利于底栖动物生存。软泥底质以直接收集者(主要包括颤蚓科寡毛类和摇蚊亚科昆虫)占优, 而各类石质底质则以刮食者(主要是短沟蜷Semisulcospira spp.)或过滤收集者(主要是淡水壳菜Limnoperna lacustris)占优。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开展降低了生境条件质量甚至使得原有生物栖息地丧失, 由此会对底栖动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对湘江干流污染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杨潼  胡德良 《生态学报》1986,6(3):262-274
作者于1979年7月至1982年3月使用彼得生采泥器分别对湘江干流10个断面以及株洲至湘潭重点江段12个采样站采集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5次。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与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公式均适用于作湘江干流污染的生物学评价。从采集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中发现一些可以作为湘江干流中度及轻度污染的指示生物种类。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现状评价   总被引:45,自引:8,他引:45  
张先锋  刘仁俊 《兽类学报》1993,13(4):260-270
作者根据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对江豚进行考察的资料和收集到的标本,系统分析评价了长江中下游江豚的种群现状,主要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上至宜昌(距河口1669公里),下至长江口,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均有分布。分布型式是沿长江纵向呈集群性分布,横向呈趋岸性分布;2.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数量估计为2700头。其数量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夏季的SPUE值仅为冬季的48.7%—58.6%;3.长江中下游江豚群体以1—5头最为常见,占88%;4.理论推算长江中下游每年新产生个体为539头,年出生率为20%;5.通过分析比较长江中下游和中国沿海以及日本Inland Sea江豚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推测长江中下游江豚很可能进行“江—海”、“海—江”长距离大规模的迁移,这种迁移与生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