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野放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群大小与组成及社群分离.2007~2008年在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海南野放坡鹿362群,包括混合群(165群)、雄性群(48群)、雌性群(43群)和母仔群(106群).群大小的变化范围较大(1~66只),其平均值为6.33±3.00只.混合群的出现频率和群大小均高于同性群.社群分离指数值的年变化范围为0.02~0.21,其平均值为0.09±0.06.因此,野放海南坡鹿的社群分离程度不高,雌雄个体倾向于在一起活动.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活动预算假说来进行解释,同时应考虑草地资源、雌鹿产仔和哺乳、雄鹿长茸、取样尺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特产濒危物种海南坡鹿的兴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应注意的问题。文中列举了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宝贵数据,对物种保护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南坡鹿对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94年,在海南省大田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地带对坡鹿的生境选择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坡鹿对自然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对不同的生境的选择频率为:落叶季雨林生境47.93%;灌木草地生境39.14%;有刺灌丛生境10.72%;人工林生境2.21%。还对各种生境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生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ns)集群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0,10(2):104-109
  相似文献   

5.
海南坡鹿HSF1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
利用20世纪50和80年代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分布数据,构建栖息地分布模型和栖息地变化模型,分析了主要景观及其分布变化对上述2个时期坡鹿适宜栖息地的影响,并对景观因素变化对栖息地分布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0年代海南坡鹿的适宜栖息地分布与林地面积比率、斑块丰富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林地边缘密度呈显著负相关;80年代其适宜栖息地分布则与斑块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边缘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道路密度也影响本时期坡鹿适宜栖息地的分布。草地转化为林地的比率、道路密度变化率、草地转化为农田的比率、林地和草地转换为居民地的比率均对海南坡鹿的栖息地分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坡鹿栖息地的分布受到景观变化的重要影响,而人类活动干扰则是适宜栖息地丧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作者在海南省大田保护区面积约95公顷的封闭性围栏内,随机设立灌木及草本植物样方各39个。检查了296个坡鹿的采食场。结果表明坡鹿采食灌木31种,草本43种。x~2检验证明,坡鹿喜欢在中生性热带草食生境中采食,避开砂生灌丛林生境。坡鹿对植物种类及取食部位具有明显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季节变化。坡鹿的采食频率与喜食不完全一致。采食频率高的植物并不一定是坡鹿最喜食的,但这些植物对坡鹿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南坡鹿对采食场地及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食痕迹估计法对海南坡鹿(Cenrus eldi hainanus)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取食地1273个,其中旱季748个,雨季525个.海南坡鹿取食植物234种,其中木本植物71种,草本植物161种,蕨类植物2种.其中取食频率超过0.01%的有76种,取食频率占总取食频率的81.85%.无论旱季和雨季坡鹿对采食场地都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旱季X2=21.476,P=0.000 7;雨季X2=19.882,P=0.001 3;df=5).尽管旱季坡鹿更多地选择在低平地热带草原生境中采食、雨季则喜欢季雨林,但是它们选择采食场地的季节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X2=9.447,P=0.092 5,df=5).坡鹿对植物种类的选择存在季节性差异,旱季喜欢采食的植物种类比雨季更多(30种vs.18种),采食的木本植物种类的比例也高于雨季(14种vs.6种).  相似文献   

9.
海南坡鹿围栏种群动态与食物资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3,13(3):161-165
1986年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设立面积为95公顷的围栏,将86只海南坡鹿分隔成一个孤立的种群。经过3个繁殖年度,种群发展到158只。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坡鹿采食植物的种类密度、高度和频率均明显减少,而坡鹿不食的植物种类则明显增加。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增加而逐年降低,而种群死亡率却有增加趋势。种群密度过高产生的拥挤效应和食物资源不足是造成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就保护区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SRY 基因扩增,对76 份野生东北马鹿粪便DNA 进行了性别鉴定,其中雄性49 份,雌性27 份。观察发现粪球形态可分两类:子弹状、枣核状。子弹状呈短粗型,长宽比较小;枣核状呈细长型,长宽比较大。对76 份样品进行分类:子弹状51 份、枣核状25 份。并以样品长、宽平均值的比值(R)为指标快速聚类,并建立了判别方程。统计指出判别结果与实际性别吻合率79.71% ;形态分类与实际性别吻合率90.56% ,即子弹状为雄性,枣核状为雌性。结果提示今后的野外研究可直接利用粪球形态判定粪样性别,长宽比判别方程可作为辅助。  相似文献   

11.
奠基者效应对海南坡鹿迁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迁地保护中,奠基者效应通常会导致新建种群与源种群的遗传分化,并使新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源种群。海南坡鹿(Cervuseldi hainanus)是世界濒危种,野生种群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物种仅剩26只,已经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1976年开始对海南坡鹿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该种群的数量从最初的26只增加到1600多只。本文采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一个源种群(大田种群)和5个迁地种群(邦溪、甘什岭、枫木、金牛岭、文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He≈0·3);5个迁地种群分别有1、3或5个单态位点,大田种群无单态位点;邦溪种群与大田种群遗传分化显著,而甘什岭种群与大田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奠基者效应导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并且对于不同迁地种群,影响也不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建群者数量、引种方式和建群种群的结构。该研究为今后在海南岛建立新的海南坡鹿迁地种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2003 年2 月至4 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0 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食、卧息、反刍、站立和运动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 P < 0.01), 半散放条件下幼鹿每天用于摄食和运动的时间比人工圈养的多, 而用于卧息、反刍和站立的时间较少, 其余行为时间比较接近; 在昼间活动节律方面, 圈养条件下摄食有3 个高峰期(09:00~10:00, 11:00~12:00, 16:00~18:00) , 卧息有2 个高峰期(10:00~11:00, 13:00~16: 00) ; 半散放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期,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食物的搜索和处理上, 而其卧息高峰出现在14:00 以后。  相似文献   

13.
用粪便形态特征初步研究新疆塔里木马鹿种群年龄和性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马鹿分布在干旱地区,是唯一的适应干旱荒漠环境的特殊马鹿亚种之一.目前,塔里木马鹿种群面临着栖息地退缩和片段化的双重影响,这不仅导致了种群数量的锐减,而且也因物种遗传漂变和近亲繁殖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其濒危程度.为了有效地保护该物种,全面了解种群结构是至关重要.对塔里木马鹿粪便的长度、宽度、长度/宽度比例和体积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划分种群年龄.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粪便形态在不同性别之间有差异,一般雌性的粪便大于雄性(P<0.05).同时根据粪便形态对种群年龄划分为成年雄性、成年雌性和幼体等3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14.
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哺乳类性别决定是多种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相继表达和相互调控的结果。SRY的表达启动雄性通路并诱导下游雄性特异基因SOX9、AMH等的表达。FOXL2在雌性未分化性腺表达,WNT-4和DAX1也在雌性性别决定或分化时期表达,表明雌性通路也是受特定基因调控的,而并非“默认通路”。鸟类的性别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EFT1(雌性)和DMRT1(雄性)可能是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爬行类为温度性别决定的典型,温度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和控制性别特异遗传基因表达决定性别。大部分两栖类性别受环境因素影响,但发现DMRT1和DAX1可能与其精巢发育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方式差异很大,多种因素(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类固醇激素等)参与了这一过程。从青Q鳉Y染色体定位克隆的DMY,被认为是第一个非哺乳类脊椎动物雄性性别决定基因。所有这些表明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5.
Bipolar disorder seasonality has been documented previously, though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 of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variables on seasonal patterns is scant. This study examined effects of age, sex, index admission, and predominant polarity on bipolar disorder seasonality i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 An inpatient cohort admitted to hospital exclusively for mental illness was derived from the Taiw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for 2002–2007. The authors identified 9619 in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who had generated 15 078 acute admission records. A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seasonal oscillations in bipolar admission data, and regress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degree and timing of bipolar admission seasonality. Results for seasonality timing found that manic or mixed episodes peak in spring or summer, and depressive episodes peak in winter. Analysis for degree of seasonality revealed that (1) the polarity of patients' index admission predicted the seasonality of relapse admissions; (2) seasonality was significant in female admissions for depressive episodes and in male admissions for manic episodes; (3) young adults displayed a higher degree of seasonality for acute admissions than middle-aged adults; and (4) patients with predominantly depressive admissions displayed a higher degree of seasonality than patients with predominantly manic admissions.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variables were found to affect the seasonality of acute admissions for bipolar disorder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easonal features in bipolar patients. (Author correspondence: )  相似文献   

16.
大沙鼠种群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化和繁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4年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腾格淖尔地区对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年龄组成的季节变化及其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沙鼠的年龄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度之间的差异,在2月至次年的4月没有幼体,6月无亚成体;大沙鼠的性比无论从总体还是各个年龄组看,均存在着差异,特别到老体,这种差异更加突出。在内蒙古包头腾格淖尔地区的大沙鼠一年中部分个体参与第三胎繁殖,而且其繁殖状况存在着年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性激素和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IVF-ET RIF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通元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性激素和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孕酮、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血流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P<0.05)。治疗后,研究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元针法用于IVF-ET RIF患者,可有效调节人体性激素,缓解焦虑抑郁心情,改善妊娠结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人工营造的湿地松、木麻黄、尾巨桉、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年龄(新叶、老叶)叶片、表层土壤(0~10cm)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δ~(13) C、δ~(15)N),研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氮饱和程度的相互关系,以揭示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氮饱和程度和碳氮循环速率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1)滨海沙地不同树种叶片δ~(13) C变化范围为-31.682‰~-29.323‰,其δ~(13) C大小为:湿地松肯氏相思木麻黄纹荚相思尾巨桉,除尾巨桉外各树种δ~(13) C均表现为新叶老叶;各树种叶片δ~(15)N变化范围为-5.548‰~-2.167‰,其δ~(15)N大小为:肯氏相思纹荚相思木麻黄湿地松尾巨桉,且各树种均表现为新叶老叶。(2)不同树种表层土壤δ~(15)N变化范围为-4.675‰~-2.975‰,表层土壤δ~(15)N大小为:纹荚相思肯氏相思木麻黄尾巨桉湿地松,但不同树种表层土壤C含量无显著差异。(3)滨海沙地湿地松、木麻黄、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的水分利用效率随叶龄增加均呈显著递减趋势;不同树种新叶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39.09~76.57μmol·mol~(-1),其大小依次为:湿地松肯氏相思木麻黄纹荚相思尾巨桉;老叶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38.56~62.59μmol·mol~(-1),其大小依次为:湿地松木麻黄肯氏相思尾巨桉纹荚相思。(4)不同树种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与其新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林分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体现在新叶的水分利用效率上,同时林分水分利用效率受林分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