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和观察组(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B型脑利钠肽(BNP)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及无氧阈值(AT)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用于AMI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干预中,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七步法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期间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收治的113例冠心病患者,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七步法运动康复干预,对比两组血脂、日常生活能力、心功能、心肺适能及运动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峰值公斤摄氧量(VO2/kg peak )、无氧阈、峰值氧脉搏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峰值功率(WR peak )、峰值代谢当量(MET peak )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七步法运动康复可促进患者心功能、血脂状况改善,提高其心肺适能、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Ⅱ期心脏康复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围术期常规康复干预)和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Ⅱ期心脏康复方案)。观察两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无氧阈时代谢当量(METat)、氧脉搏(O2pulse)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升高、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心理健康(M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Ⅱ期心脏康复方案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测试(CPET)指导心脏康复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56例老年CHF患者,根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CPET指导心脏康复干预)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基础上结合MBCT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左室舒张末径(LVEDD)干预后均下降,峰值氧耗量(peak VO2)、无氧阈氧耗量(VO2AT)、左室射血分数(LVEF)干预后均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LVEDD低于对照组,peakVO2、VO2AT、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干预后均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17、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PET指导心脏康复联合MBCT干预老年CHF患者,可促进其心肺功能恢复,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7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辅助通气,n=50]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腹式呼吸训练法干预,n=50)。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喘憋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第1秒呼气的最大容积(FEV1)、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氧分压(PaO22)、血氧饱和度(SpO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法有助于改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应用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联合组(35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弹力带抗阻训练)。对比两组运动耐力、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值、Crouse斑块积分]、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氧脉搏(O2pulse)]、生活质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LVEF、SV、VO2max、O2pulse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情感职能、精力、总体/精神健康各维度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MT缩小,FMD升高,Crouse斑块积分下降,且联合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干预可改善心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病例时间:2018年1月~2020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40例)、对照组(肺功能康复训练,40例),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综合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后FVC、6MWD、FEV1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 两组mMRC评分、CAT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干预COPD稳定期患者,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适应性,进而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3例。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弹力带抗阻运动,观察组接受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观察两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1年内再住院率和1年内死亡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4周后躯体领域评分、情绪领域评分、其他领域评分和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峰值摄氧量(VO2peak )及无氧阈值(AT)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可促进CHF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提高运动耐力,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同时还可降低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单吸入器三联疗法联合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84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单吸入器三联疗法治疗)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分钟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治疗期间急性加重频率、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6MWD高于对照组,CAT评分、治疗期间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吸入器三联疗法联合肺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可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治疗期间疾病急性加重频率,同时还可改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简式太极训练联合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状态、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稳定性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简式太极训练),各为51例。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心率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e低于对照组,峰值心率、VO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心理情绪、体力受限、社会受限评分及总分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力受限、心理情绪、社会受限、症状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简式太极训练可促进稳定性CHF患者心肺功能和心理状态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锻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运动康复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2周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运动康复组患者术后12周峰值摄氧量、峰值通气量、峰值功率、每搏输出量、代谢当量以及摄氧效率斜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增加,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运动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2周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给予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频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症转录因子、心肺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PCI术后行康复训练的AMI患者分为A组(n=31,康复训练12次)、B组(n=31,康复训练24次)、C组(n=30,康复训练36次)。比较三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炎症转录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核因子-kB(NF-kB)]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B组、C组干预后LVEF、6MWT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LVESD、LVEDD小于A组,且C组小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FEV1、FVC、PEF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sICAM-1、NF-kB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心肺运动耐量,降低炎症转录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随着康复训练频率的增加,患者的改善效果越好,建议临床康复训练频率应不少于36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八段锦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心境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运动。观察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和心境状态变化情况。统计两组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精力-活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个月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总体/精神健康、精力、情感/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联合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可促进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和心境状态改善,同时还可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射血分数降低(HFr EF)的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HFr 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均给予诺欣妥规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肺运动测试(CPET)测得代谢当量制定个性化心脏运动康复,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及定期随访,为期6个月。采用彩色心脏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测试(CPET)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同时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AT明显升高,峰值VO2/kg、峰值VO2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90d内HF再住院率(8.6%vs.28.6%)、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17.1%vs.40.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使HFr EF患者显著获益,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近期预后方面疗效显著,可作为HFr E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2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抗阻运动干预,119例)和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干预,119例)。观察两组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联合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联合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于对照组。干预12周后,联合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联合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抗阻运动用于老年T2DM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糖脂代谢,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作业疗法用于脑瘫患儿的疗效对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疗法干预,包括Bobath技术和核心稳定性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作业疗法干预,包括手功能、手眼协调能力、进食、如厕、更衣及游戏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及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进行评估,评价临床疗效,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的GMFM评分、FMFM评分均明显提高,而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的DQ评分均明显提高,而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DQ评分增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试验组在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促进脑瘫患儿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应充分重视脑瘫的综合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引导康复锻炼对胸腰椎肿瘤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为患者术后的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200例胸腰段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锻炼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锻炼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腰背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生活生存质量及康复质量的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疼痛情况、站立、坐位、步行、睡眠情况、社会生活的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及康复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康复锻炼对胸腰椎肿瘤术后功能恢复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