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菌株组合,马铃薯植株茎、叶及接种物中A1和A2菌株孢子囊比例、温度、湿度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不同菌株组合产生卵孢子的数量有显著差异;在离体接种情况下,叶片中产生卵孢子数量大于茎中产生卵孢子数量;A1和A2菌株中孢子囊不同比例对卵孢子产生影响很大,当比值为1∶1时卵孢子产生量最大;15℃光照条件下培养,并给侵染叶片持续的水分供应才能产生大量卵孢子;寄主的抗性水平对卵孢子产生有明显的影响,中抗品种上产生卵孢子量最多,高抗品种上产生卵孢子量最少,感病品种上产生卵孢子量居中。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萌发的方式并研究了菌株组合、卵孢子形成时间、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间及光照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组合卵孢子萌发率为0—7.2%,对峙培养20天后形成的卵孢子的萌发率最高达8.7%,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5-30d 萌发率最高达11.4%,卵孢子形成时黑暗及在琼脂培养基上萌发时光照萌发率最高达11.8%。  相似文献   

3.
致病疫霉在中国云南的马铃薯田间形成卵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是世界性的作物病害,每年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致病疫霉是异宗配合的卵菌,有两个已知交配型A1和A2,两个相对交配型互作时可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 Gallegly & Galindo,1958)。过去许多年一直认为致病疫霉在除墨西哥以外的国家中只存在A1交配型,通过产生孢子囊进行无性繁殖。近年来,由于致病疫霉新致病群体的产生以及全球范围的迁移和替代,A2交配型菌株先后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被发现。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的同时存在,增…  相似文献   

4.
培养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菌(Phvtophthora infestans)在我国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1],研究了离体培养时培养基成份、温度、光照及pH值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云豆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和大豆培养基均适合卵孢子的产生,产生的数量为131.6~149.6个/cm,但冰冻豌豆培养基不适合卵孢子的产生,产生的数量仅为5.8个/cm。比较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发现,pH值为7、温度为1  相似文献   

5.
培养条件对马铃薯晚晚疫病菌卵孢子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在我国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1」,研究了离体培养时培养基成份、温度、光照及pH值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云豆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和大豆培养基均适合卵孢子的产生,产生的数量为131.6~149.6个/cm^2,但冰冻豌豆培养基不适合卵孢子的产生,产生的数量仅为5.8个/cm^2。比较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卵孢子  相似文献   

6.
利用黑麦培养基和V8-蔬菜汁培养基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特异菌株DK98-1、DX98-2和DX98-3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该菌株与普通菌株相比菌落生长速度慢、孢子囊产生数量少、有性杂交后卵孢子产生量大(2047~75623个/cm2);利用AFLP分子标记研究这3个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发现用引物E CG/M CC扩增菌株DK98-1、DX98-2和DX98-3后,在330bp处与普通菌株相比各缺失一条谱带,用引物E AC/M CT扩增菌株DK98-1、DX98-2和DX98-3后,在370bp处比普通菌株增加1条谱带,说明这3个菌株与普通菌株在遗传上明显不同。同时可以利用上述2对特异性引物,鉴定在自然界的晚疫病菌群体中这类特异菌株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7.
2021年3–6月,从甘肃省的生菜(叶用莴苣)叶片和青海省的莴笋(茎用莴苣)茎秆罹病样本上分离得到腐霉属卵菌。通过Koch’s法则明确了分出菌株的致病性。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3个菌株鉴定为嗜导管腐霉Pythium tracheiphilum。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cox1)和核糖体DNA28S大亚基(rDNA-LSU)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中,甘肃菌株(LPy-B)和青海菌株(LPy-C和LPy-D)被聚在P. tracheiphilum的不同亚群里,不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和产孢特性存在差异。孢子囊顶生、间生或侧生,球形,17.13–53.73μm,或近球形至葫芦状,24.58–56.72×18.62–53.73μm;休止孢球形,6.70–9.68μm;藏卵器光滑,顶生或间生,球形,15.64–23.09μm;每个藏卵器有雄器1–2个,雄器与藏卵器同丝或异丝生;卵孢子满器或近满器,球形,直径13.41–20.11μm,卵孢子壁厚0.74–2.23μm。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除莴苣外,嗜导管腐霉还可侵染菊科的华蒲公英和刺儿菜、十字花科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黑麦培养基和V8-蔬菜汁培养基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特异菌株DK98-1、DX98-2和DX98-3 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该菌株与普通菌株相比菌落生长速度慢、孢子囊产生数量少、有性杂交后卵孢子产生量大(2047~75623个/cm2);利用AFLP分子标记研究这3个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发现用引物E+CG/M+CC扩增菌株DK98-1、DX98-2和DX98-3后,在330bp处与普通菌株相比各缺失一条谱带,用引物E+AC/M+CT扩增菌株DK98-1、DX98-2和DX98-3后,在370bp处比普通菌株增加1条谱带,说明这3个菌株与普通菌株在遗传上明显不同。同时可以利用上述2对特异性引物,鉴定在自然界的晚疫病菌群体中这类特异菌株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9.
进境美国加州脐橙中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的截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鲜脐橙样品中发现多个腐烂病果,通过分离培养得到3个疑似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菌株,对3个菌株进行形态学研究、致病性测定和分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病菌在V8A培养基上菌落稀疏、平铺,呈星状,菌丝紧贴培养基生长或埋于基质内生长;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菊花花瓣状,菌丝致密,乳白色;游动孢子囊和菌丝膨大体在无菌水和土壤浸出液中黑暗条件下48h后产生;菌株为同宗配合,卵孢子在带有新鲜脐橙果实组织或杜鹃叶片的V8A培养基中大量产生;创伤接种脐橙果实,7d后接种脐橙出现典型的褐腐症状;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测序,Blastn分析表明序列与GenBank中P. syringae序列相似性为99%。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将分离获得的3株菌鉴定为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系国内首次截获的一种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掘氏疫霉P“yl口外埔o,o dr~cksleri丁ucke r野生型菌株的单游动孢子无性系为亲本,测定了自交、杂交后代交配型的遗传,经Kmno·处理引起的交配型变异以及Ft代可自孕单卵孢株有性生殖后代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聚碳膜间隔配对诱导A,和^,菌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经H zot处理索0激萌发(萌发率1 z~16%)获得单卵孢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t和A,亲本自交st代单卵孢株均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交配型。用KMnO.处理上述卵孢子导致A-和^z亲本的部分s一代单卵孢株出现自孕现象,少数A,亲本自交后代改变为A:交配型;从A。交配型亲本的s-代可自孕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所建立的单卵孢株中,同时获得扎和^。交配型菌株。上述结果不支持San somc关于疫霉菌AhA,交配型分别由纯合、杂合基因控制的假说,进一步证明了Ko关于交配型抑制因子控制交配型表达的假说的合理性。 掘氏疫霉种内菌株直接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HtO,刺激萌发获得Ft代单卵孢拣。测定结果表明,在F。代出现A。A,、A,A;、A口4种交配型的单卵孢株,其比例因不同亲本组合而有较大差异oF。代出现的^。A,菌株自孕产生的卵孢子经HtO,处理刺激萌发建立自交系,观察到^。^:交配型在有性生殖后代发生分离,各交配型比例因亲本不同而异o A·At菌株的自孕能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认为F-代出现的AJAt个体来自亲本的杂交。AtA-单卵孢株保藏4~6个月后大多仍具自孕能力,少数改变为Az交配型。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菌侵染若干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温、湿度条件对黄瓜霜霉病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35℃最适宜黄瓜霜霉病的发生,15/35℃的交替温度变化最有利于霜霉病菌的侵染,但35℃以上的高温对霜霉病菌具有杀伤作用;2 h的湿度条件就足以引起侵染,一旦侵入寄主,环境湿度条件对病害的发展影响不大.-20℃低温冷冻保存10个月和干燥放置7 d的霜霉菌种仍具致病力.发病的黄瓜叶片可以连续产生孢子囊,但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产生孢子囊量逐渐减少.活体叶片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孢子囊量比离体叶片大,且显症天数与叶片单位面积产生孢囊量呈抛物线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野生型菌株的单游动孢子无性系为亲本,测定了自交、杂交后代交配型的遗传,经KMnO_4处理引起的交配型变异以及F_1代可自孕单卵孢株有性生殖后代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聚碳膜间隔配对诱导A_1和A_2菌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经H_2O_2处理刺激萌发(萌发率12~16%)获得单卵孢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A_1和A_2亲本自交S_1代单卵孢株均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交配型。用KMnO_4处理上述卵孢子导致A_1和A_2亲本的部分S_1代单卵孢株出现自孕现象,少数A_1亲本自交后代改变为A_2交配型;从A_1交配型亲本的S_1代可自孕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所建立的单卵孢株中,同时获得A_1和A_2交配型菌株。上述结果不支持Sansome关于疫霉菌A_1、A_2交配型分别由纯合、杂合基因控制的假说,进一步证明了Ko关于交配型抑制因子控制交配型表达的假说的合理性。掘氏疫霉种内菌株直接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H_O_2刺激萌发获得F_1代单卵孢株。测定结果表明,在F_1代出现A_1、A_2、A_1A_2、A~04种交配型的单卵孢株,其比例因不同亲本组合而有较大差异。 F_1代出现的A_1A_2菌株自孕产生的卵孢子经H_2O_2处理刺激萌发建立自交系,观察到A_1A_2交配型在有性生殖后代发生分离,各交配型比例因亲本不同而异。A_1A_2菌株的自孕能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认为F_1代出现的A_1A_2个体来自亲本的杂交。A_1A_2单卵孢株保藏4~6个月后大多仍具自孕能力,少数改变为A_2交配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黄颡鱼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药敏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方法对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的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然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并进一步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其药敏特性。【结果】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分离到8株丝状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菌株YC对黄颡鱼卵具有致病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形态与药敏特性,开展了IT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C为透明管状结构,中间无横隔;游动孢子囊多呈圆筒形、棍棒形或穗状,游动孢子发育成熟后不断从孢子囊顶端释放出来,成团聚集在游动孢子囊口,并经过一个时期的静休后,成团脱落或直接分散在水中游动;次生孢子囊具有典型的侧生现象;藏卵器呈球形或梨形,大多与雄器异枝,少数与雄器同枝,含1?15个卵孢子;成熟卵孢子中生或亚中生,偏生一个大油球。其ITS 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绵霉属菌株自然聚类,同源性高达99%,与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菌株CBS101.49(GenBank登录号AF119579)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YC为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此外,在实验选用的中草药和消毒剂中,黄连和异噻唑啉酮分别对菌株YC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菌株YC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6 mg/L和2 mg/L。【结论】首次分离了黄颡鱼卵致病性异丝绵霉菌株YC,并确定了其药敏特性,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光照、湿度和培养基对苎麻疫霉卵孢子产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光照、湿度和培养基对苎麻疫霉(hytophthoraboehmeriae)卵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卵孢子产生量的影响效应大小次序为培养基>光照>湿度,其中培养基和光照两因子影响均在0.01水平上显着。在供试的4种常用培养基上,卵孢子产生量的大小次序为:SLA培养基(SLA)>利马豆培养基(LBA)>V6汁培养基(V6A)>澄清的V6汁培养基(V6B).在设置的3种光照条件中,卵孢子产生量以连续黑暗处理最高,连续光照最低,光照与黑暗交替处理居中。3个试验因子间的所有互作对卵孢子产生量均有极显着的影响。在不同光照、湿度、培养基组合中,卵孢子产生量以低湿+连续黑暗+SLA组合最高,低湿+连续光照+V6B组合最低。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不同品种对铅吸收、分配的差异及机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为探究水稻不同品种对Pb吸收积累的差异及机理,以2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Pb在水稻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及在籽粒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Pb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品种间的这种差异与品种类型关系不明显;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时期,Pb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不同;各器官Pb浓度按根、茎、叶、穗、籽粒的顺序大幅度下降,分配到籽粒中的Pb比例很低;根与茎,茎与叶片、穗(抽穗期)、籽粒P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根与叶、穗(抽穗期)、籽粒,叶与穗(抽穗期)、籽粒的Pb含量呈正相关,相关性大多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不同品种抽穗期叶片与成熟期籽粒间的Pb含量达显著正相关;Pb在稻米加工各产物中的分布很不均匀,稻谷经脱壳及精加工1次(2min)后,精米Pb含量仅为籽粒总含Pb量的32.88%.  相似文献   

16.
茶树品种、叶片生育期和茶叶化学成份对内生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茶树品种、叶片龄期及叶片化学成份对茶树内生真菌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1)在供试的4个茶树品种中,黄旦的内生真菌分离频率达100%,而福云六号只有7.5%,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3)不同龄期叶片水浸提液对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Guignardia三种茶树上的主要内生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5%的茶多酚,对此3种内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有所不同,表明茶树叶片的化学成份是影响内生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病原菌。通过从昆明市寻甸县采集110P和H-6两株致病疫霉,明确其染色体倍性、交配型、线粒体单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经对峙培养,利用改良的卵孢子萌发方法获得有性生殖F1代群体POP1(60株),并对POP1进行表型和基因型测定。结果表明:冷冻处理24h为最佳条件,卵孢子萌发率达5.09%±0.15%;POP1的交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均发生了分离,其中交配型分离比为A1:A2:A1A2:自育型(SF)=16:5:17:22,毒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11:49,甲霜灵敏感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2:58;3个表型的分离均偏离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特点。基于8对SSR多态性引物对POP1基因型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时,可将所有菌株分为14个基因型;遗传相似系数为0.95时,可将POP1分为6个分支,其中优势群体为S1,占分离群体的61.67%。关联分析进一步表明,8对SSR所代表的基因型和几个重要表型有显著相关性(R2=0.6667)。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致病疫霉卵孢子萌发体系,解析了有性生殖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特点,为深入探索致病疫霉的变异规律及病害流行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生长、叶片水分状况和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龙江省两个桑树品种(秋雨桑和泰来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下桑树幼苗生长、叶片水分关系和不同器官中离子的分布.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降低了桑树幼苗的植株高度和每株干物质量,且对新生叶片干质量的影响大于老叶片.随着盐胁迫的加重,两个品种桑树的叶片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和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根、茎中Na+浓度明显增加,当外界NaCl浓度达到或超过150 mmol·L-1时,各器官中Na+浓度达到饱和.盐胁迫明显降低了两个品种桑树根、茎和叶片中K+ 和 Ca2+浓度,以及茎和叶片中Mg2+浓度,而对根中Mg2+浓度影响不大.Na+在根、茎和老叶中的区域化分布是两个品种桑树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耐盐性的机理之一,而盐胁迫使叶片中的Ca2+、K+和Mg2+浓度降低,导致植株体内的离子亏缺,从而限制了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织块法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根、茎和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初步筛选出产油脂菌株且对其油脂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产油脂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从马尾松植株中共获得21株内生真菌菌株,其中分离自根、茎和叶片的菌株分别为4株、6株和11株。有14株菌株的菌丝中有油滴;其中,分离自叶片的菌株ZP-1、分离自根的菌株ZP-2和分离自茎的菌株ZP-3的菌丝内油滴较多且油脂含量较高,平均油脂含量分别达到29.12%、25.03%和30.56%,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菌株的菌落颜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明显不同,菌株ZP-1、ZP-2和ZP-3的形态分别与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Bainier)、生赤壳菌属(Bionectria Speg.)和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菌种的形态相似。与GenBank中相关真菌ITS序列的比对以及NJ系统树分析结果显示:菌株ZP-1与拟青霉属、菌株ZP-2与生赤壳菌属、菌株ZP-3与镰刀菌属间的ITS片段序列相似性均达到99%,在各自的NJ系统树上它们也分别聚在一起。初步确定菌株ZP-1、ZP-2和ZP-3分别属于拟青霉属、生赤壳菌属和镰刀菌属。  相似文献   

20.
以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18和兔眼蓝浆果(V.ashei Reade)品种‘灿烂’(‘Brightwell’)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TDZ(0.5、1.0和2.0mg·L-1)、CPPU(2.0、4.0和8.0 mg·L-1)、ZT(2.0、4.0和8.0 mg·L-1)和2iP(4.0、8.0和16.0 mg·L-1)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TDZ和CPPU对叶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优于ZT和2iP,再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TDZ诱导不定芽出现所需的时间最短且再生率最高,不定芽密集并呈深绿色;其中,在添加0.5 ~2.0 mg·L-1TDZ的培养基上,A18叶片再生率均为100.00%,‘灿烂’叶片再生率最高达79.17%.CPPU也有较强的诱导能力但不定芽出现所需的时间推迟3~5d,且不定芽的密集程度也有所降低;其中,在添加2.0~8.0 mg·L-1CPPU的培养基上,A18叶片再生率为100.00%~93.75%;而‘灿烂’叶片再生率随CPPU质量浓度提高呈下降趋势(72.91% ~47.91%).ZT和2iP诱导能力差,在添加不同质量浓度ZT和2iP的培养基上A18和‘灿烂’叶片再生率均为0.00%.此外,A18和‘灿烂’的再生能力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A18叶片的再生能力优于‘灿烂’叶片.研究结果显示:基因型以及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添加量是影响不同品种蓝浆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