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建国以来对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分析江南斜坡带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以江南斜坡带的三叶虫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区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2.
贵州三都和都匀寒武纪三叶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贵州南部的寒武纪地层相当发育,但是有关这方面的报导还不很多。1954年卢衍豪介绍了张兆瑾、李树勳采自贵州三都寒武纪的三叶虫动物群,计有下列诸种属:  相似文献   

3.
正张文堂,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对早古生代地层,三叶虫、叶肢介等门类化石尤有精深研究。他独著或作为主要编撰者的《中国的奥陶系》、《中国生物地层学》(英文版)、《中国的三叶虫》、《中国的叶肢介化石》、《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华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英文)》、美《无脊椎古生物学大典》三叶虫分卷莱德利基虫亚目之修订(英文)等均为经典巨著。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动物群"命名者和研究之先驱。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意义十分重要的滇东南地区的寒武纪中、晚期三叶虫动物群进行了系统采集和研究.在该地区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分子是对该地区三叶虫动物群面貌的重要补充,同时依据新发现的丰富材料对前人的部分分类意见进行了厘定,并建立一新种.  相似文献   

5.
1963年7月,山西省地质局某地质队在山西省东部平定、盂县一带研究地层时,发现许多寒武纪、奥陶纪三叶虫化石。1964年初,山西省地质局王绍鑫同志曾携带平定及盂县的一部分寒武纪及奥陶纪三叶虫化石来南京,交笔者鉴定。其中寒武纪三叶虫皆为华北各地常见的属群;奥陶系底部有三种三叶虫,经笔者鉴定为Koraipsis shansiensis Chang(新种),Asaphellus sp.及一种不能鉴定但与Hystricurid 类很相似的三叶虫。  相似文献   

6.
江苏六合冶山早寒武世金臂虫(Bradoriid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以来,笔者对湖北均县习家店寒武纪地层和三叶虫进行了专题研究,在下、中寒武统建立4个新组名。本文主要就习家店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进行描述,计15属、25种,其中包括4个新种、9个未定种,另有3个属种名称不能确定。本区的下寒武统由黑色岩系组成。下部杨家堡组,厚53m,由下而上进一步分为硅质岩段,炭质板岩-石煤段和硅质板岩段三个岩性段,硅质岩段平行不整合于上震旦统白云岩之上。上部岩屋沟组,岩性单一,由含炭质粉砂质  相似文献   

7.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详细记述了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了在过渡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从三叶虫Lancastria向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连续演化系列中,以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纪的开始。在描述的28属(亚属)36种(未定种)三叶虫中,共有7新属(亚属)17新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出版的“古生物论著”(Treatise on Invertebrate Palaeontology)三叶虫卷,目前正在修订,准备出第二版。按计划三叶虫卷要出三卷:第一卷为三叶虫的理论部分,包括形态构造、功能,地理分布,个体发育及系统演化等;第二卷为寒武纪三叶虫属群的描述和订正;第三卷是奥陶纪至二叠纪三叶虫属群描述和订正。第一版于1959年出版,到目前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内新增加了近两倍的属群,已达3000属以上。各国三叶虫专家正在努力编写,估计近两年内可以完成。主编是英国的H.B.Whittington教授,他主要负责第一卷与第三卷的编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中寒武纪的新三叶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7年笔者讨论山东博山寒武纪地层时,根据三叶虫化石,曾将这个地区的下寒武纪分为2个化石带,中寒武纪划分8个化石带(其中有4个亚带),同时并有许多新三叶虫列入文内。经过最近整理和研究后,先将中寒武纪各化石带重要新属及新种描述讨论于此。与博山关系较密切的辽东及河南的一些三叶虫亦加以描述和讨论。河北峯峯的一个新三叶虫因在1957年列过种名,亦在此作简略描述。其中共包括有6个新属,1个新亚属,20个新种和3个新变种。关于博山下寒武纪,尤其是毛庄层的新三叶虫,笔者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2.
描述陕南南郑梁山中奥陶世Llanvin早期7种三叶虫,包括两个新种Bathycheilus sinensis sp.nov.和Pseudocalymene sculpta sp.nov.,其中Bathycheilus一属在我国系首次发现。三叶虫组成和埋葬相特征表明这一动物群的底栖分子应生活于水体安静,深度大于风暴浪基面的灰泥质海底环境。这些底栖三叶虫属于环冈瓦纳动物群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显示了与北欧动物群的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3.
湖南桃源晚寒武世油栉虫科(Olenidae)三叶虫的两个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栉虫科中的三叶虫是西方动物群大西洋型的典型分子。本文所记述的两个新属:湖南油栉虫和黄石壳虫是属于油栉虫科的。这说明,只要沉积环境相似,东方动物群的东南型和西方动物群的大西洋型中的动物群,它们各自就可以有其对应的和类似的特征,是相互向前平行发展的。在分类上,本文建立一新亚科——湖南油栉虫亚科。它包括湖南油栉虫,黄石壳虫和赫定虫三属。新亚科归于油栉虫科。  相似文献   

14.
三叶虫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之一,其内部解剖结构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其他非生物矿化软体结构相比,三叶虫的消化系统更容易留下化石记录,为探索其内部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文描述了来自山东省潍坊市寒武系馒头组的Proasaphiscus,Lioparia,Deiradonyx和Iranoleesia,以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生物地理趋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三叶虫除北疆和藏南尚无可靠报道外,在中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三叶虫证据表明,除兴安区的额尔古纳一兴安地体和早寒武世中天山一北山地体显示了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在动物群方面的密切相关外,中国寒武纪的所有板块和大部分地体(包括中及晚寒武世的中天山~北山地体)均系当时东泛冈瓦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理上彼此密切关联。对这些属于东泛冈瓦纳的中国区块的生物地理格局的进一步探讨,主要侧重于它们台地相浅水三叶虫动物群之间的对比,特别是立足于来自动物群纪录比较完整的华南、塔里木和华北板块的证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这些板块和有关的地体在中及晚寒武世应归属同一生物地理区,而在早寒武世则可划分为两个生物地理亚区:一个由华南、塔里木板块和安南或印支地体组成,另一仅以华北板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海南崖县中寒武统Marocella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1999,38(1):102-105
Marocella hainanensis sp.nov发现于海南岛崖县大茅群,是我国中寒武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伴生的Xystriduridae科的三叶虫许多属种是组成中国,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中寒武世早期动物群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分布颇为广泛,种类极其繁多,并经过很好的研究。寒武纪三叶虫的研究对中国古老地层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早开始研究三叶虫的中国古生物学家是孙云铸教授。他在1924和1935年发表了两本关于中国北部寒武纪三叶虫方面的巨大专刊,并在专刊中描述了许多新属和新种。孙云铸详细地研究了上寒武纪的地层,并划分出化石带。这种划分甚至在目前应用上也没有多大的改变。此外,有关动物化石羣以及在地层方面,他都提出过许多新的和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的上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为赵家骧、董南庭、高存礼、张有正、申庆荣等同志在安徽北部滁县的西南约十里的琅玡山所发现的,经笔者鉴定有下列4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寒武纪崮山期两个德氏虫科三叶虫属Drepanura和Pionaspis的名称已分别被先于它们命名的其他动物所占用,成为晚出同名,应予废弃。其替代名称分别为Neodrepanura和Kiyakius。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东部下寒武统杷榔组上部的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凯里市西北郊瓮岭塘寒武系都匀阶下部(下寒武统)杷榔组顶部和镇远县江古镇杷榔组上部的杷榔动物群,是新近发现的重要动物群。动物群由始海百合与莱德利基虫类三叶虫及多门类的化石组成,表明黔东早寒武世都匀期早期斜坡相生物的多样性。就属种而言,三叶虫类最为丰富,计有4属5种,1亚种和1未定种,包括莱得利基虫类的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lui,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耸棒头虫类Arthricocephaluschauveaui,Changaspisplacenta,Changaspismicropyge及褶颊虫类Probowmania(Probowmania)sp.。褶颊虫类Probowmania(Probowmania)的出现,丰富了黔东地区杷榔组上部三叶虫组合,层位明显下延。文章还报道Redlichia(Pteroredlichia)chinensis分节末期到成虫早期个体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