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对不同种类沉水植物的摄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997-1002
文章研究了草鱼对轮叶黑藻、苦草、菹草、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等不同种类沉水植物的摄食作用, 探讨了不同规格(35, 45, 55, 65, 75 和85 g)和密度(1.20, 2.40, 3.60 和4.80 g/L)的草鱼对沉水植物的摄食选择性及摄食率。结果表明: 草鱼对沉水植物摄食优先选择次序为: 轮叶黑藻 苦草 菹草 金鱼藻 穗花狐尾藻;对不同规格的草鱼而言, 在有轮叶黑藻的情况下, 草鱼会对轮叶黑藻优先摄食, 且摄食率大于苦草、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 同时小规格草鱼的日均摄食率大于大规格草鱼;对不同放养密度的草鱼而言, 在有轮叶黑藻的情况下, 草鱼对食物的摄食竞争作用明显, 当水质恶化时, 草鱼的摄食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辽宁太子河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太子河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小眼子菜(Potamogeton pusillus)、菹草(P.crispus)和马来眼子菜(P.malaianus),主要群落类型为小眼子菜+菹草群落;细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菹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主要群落类型为菹草+轮叶黑藻群落;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和菹草,主要群落类型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菹草群落。从定量生长型谱来看,太子河北支以小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细河以大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海城河以大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型和伊乐藻型为主要类型;从生活型谱来看,3条支流都是以沉水植物为主要生活型。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3条支流水生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沿河流纵向分布格局均为间断的斑块状,沿水深的垂直分布格局不明显。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从上游到下游均有出现;细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下游;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湿重):海城河(644 g/m2)﹥太子河北支(586.8 g/m2)﹥细河(151.1 g/m2)。大型水生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型水生植物的物种数与氨态氮、水温、pH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底质指数和海拔显著负相关(p〈0.01);优势种小眼子菜的生物量与水深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和总氮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的多寡,对于渔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些主要的经济鱼类(如草鱼、鳊、鲤、鲫等)是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作主要的食料,也有很多产粘着性卵的鱼类(如鲤、鲫、鲶等)要把卵产在水生植物上;一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多寡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有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对于鱼类却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调查了解流域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正确地估价水体生产力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母代环境的影响在水生植物生活史以及子代生长特征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了解母代环境的影响将有助于预测水生植物生活史特征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研究以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研究对象, 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 通过设置了3种不同升温模式, 研究母代不同升温模式环境下产生的菹草石芽在形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萌发等方面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升温模式对菹草产生的石芽湿重无显著影响, 但是较高幅度的升温显著促进了石芽长度和宽度的增加; 石芽的化学计量学特征表明, 母代高幅度的升温会导致菹草石芽总N含量显著升高, 同时C/N比显著下降; 母代升温环境对菹草石芽的萌发速率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 菹草母代环境温度的升高显著影响了石芽的形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萌发情况。  相似文献   

5.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江汉湖群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 ,讨论了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的途径。主要结果是 :( 1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 3 2科 5 6属 77种 ,优势种类为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野菱、双角菱、金鱼藻、凤眼莲和菰等。 ( 2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群落类型 1 3个 ,全湖水生植被覆盖率约为 61 %,平均生物量为 1 4 70 .5 g/m2 。 ( 3 )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凤眼莲 +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99,H =2 .975 8) ,其次为“菰—凤眼莲群丛”与“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0 1 ,H =2 .82 35 ;D =0 .83 2 4,H =2 .888) ,以微齿眼子菜群丛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D =0 .2 2 81 ,H =0 .782 3 )。 ( 4 )二十年来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植被覆盖率和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3 8.80 %与 77.87%,先后有 8种水生植物 (水葱、荸荠、莲子草、乌菱、细果野菱、萍蓬草、睡莲、小眼子菜 )和 4个水生植物群落类型(荇菜群落、乌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穗花狐尾藻群落 )从西凉湖消失。 ( 5 )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围网养殖、过度收获水草、耙捞蚌类螺类等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6.
以大菱鲆幼鱼(7.56±0.03 g)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7~19℃下,设计了4个摄食水平梯度(1.0%、1.5%、2.0%和饱食)和3个投喂频率梯度(1、2和3次·d-1),探讨了不同摄食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摄食水平的升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重、相对增重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P<0.05);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转化效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摄食水平对鱼体的体成分和组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投喂频率下,终末体重、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转化效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2次·d-1时取得最大值;投喂频率对鱼体的体成分和组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O.05).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粗成及数量的多寡,对于渔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些主要的经济鱼类(如草鱼、鳊、鲤、鲫等)是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作主要的食料,也有很多产粘着性卵的鱼类(如鲤、鲫、鲶等)要把卵产在水生植物上;一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多寡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有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简永兴  王建波  何国庆  李今  陈家宽 《生态学报》2001,21(11):1815-1824
为了探讨人为干扰与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比较研究了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近20a来三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讨论了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探讨了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可能途径。主要结论是:(1)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现各分布有水生植物57种、35种和11种,分别隶属于28科42属、18科30属和6科9属,近20a来三湖泊分别有1种、9种和29种水生植物消失。(2)1999-2000年三湖泊各分布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14个、6个和0个;全湖植被覆盖率分别是96.18%,76.17%和0%;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2896g/m^2,177g/m^2和0g/m^2(鲜重),近20a来其分别下降了12.1%,88.3%和100%;武山湖水生植被已完全消失。(3)所有群丛中,以海口湖的“野菱+菱群丛”(Trapa incisa Trapa bispinosa Ass.)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密齿苦草群丛(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Ass.);菹草群丛(Potamogeton crispus Ass.)和和“野菱+菱群丛”为海口湖与太白湖所共有,三者的多样性指数均是海口湖显著高于太白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现状是: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多样性丧失的程度与其所受干扰程度成正相关。(4)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是其具有繁殖能力强的地下根状茎和多数地下越冬块茎。(5)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该湖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是消除工厂废水污染的同时,处理好施肥量与透明度的关系、鱼与草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23.78±0.09g的南方鲇为实验对象,以Cr2O3作为测定饲料消化率的指示物,以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13%、26%、39%、52%和6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6种等氮(粗蛋白48%)、等能(总能20KJ/g)的饲料,用于探讨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对南方鲇消化率及摄食率的影响。实验在27.5±0.02℃水温条件下进行6周,溶氧维持在5mg/L以上,光制为14L∶10D。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南方鲇的消化率及摄食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南方鲇对于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随着大豆蛋白替代率的提高而逐步下降,当替代量为65%时,其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南方鲇的摄食率均随着饲料中大豆粉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超过39%时,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通过分析认为,消化率是限制南方鲇利用大豆粉的重要因素,而摄食率不是影响其利用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玄武湖菹草种群的发生原因及人工收割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研究南京玄武湖2005-2006年的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群发生的原因及人工收割对水体的影响, 对玄武湖不同湖区定期监测其透明度、溶解氧、pH、TN、TP等水质指标, 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对湖泊蓝藻水华的应急处理, 使水体透明度提高179.5%, DO含量增高24.1%, TN、TP分别降低54.1%、74.5%, pH由9.1降至8.7, 水质改善是菹草种群萌发并能大规模生长的主要原因。而菹草生长阶段短期内对菹草进行大规模收割使水体DO含量降低42.1%, 透明度下降51.5%(P0.05), 收割虽从水体中携带走部分氮、磷营养盐, 但差异不显著(P0.05), 且收割后TP出现升高现象。故在对草藻型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 可先期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善水体透明度、调节pH、降低营养盐, 使其满足水生植物萌发及幼苗生长的需求, 为水生植物后期存活并生长打下基础, 在后期生态管理过程中, 应逐步收割植株, 缓慢从水体携带营养盐, 以达到改善水质, 恢复及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温季节,在静止吋(摄食状态)的氮代谢方程式鲢为Mg=0.054W~(0.884)(毫克-氮/小时);鳙为Mg=0.073 W~(0.782)(毫克-氮/小时);氮的运动代谢量随游泳速度(s)的增大呈指数增长。氮的收支公式鲢为0.44 C_N=0.181 W~(0.61) 24/0.75{0.054-0.021(1-e~(0.2168)}W~(0.884);鳙为0.57 C_N=1.98 W~(0.61) 24/0.75{0.075-0.033(1-e~(0.1798)}W~(0.782)。以鲢和鳙对微囊藻和溞的氮的消化吸收率为基础,推算出在湖中的鲢、鳙对食物的消化率(按氮计算)分别为44%和57%。上述摄食量与使用森下(1968)公式所求得的结果极为一致。按湿重计算,20克的鲢每天的摄食量为体重的65—80%,鳙则为47—55%。  相似文献   

12.
Hg2+、Cd2+和Cu2+对菹草光合系统及保护酶系统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研究了Hg2 、Cd2 、Cu2 对高等水生沉水植物菹草光合系统及保护酶系统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 :3种离子均使菹草叶片叶绿体自发荧光强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Hg2 、Cd2 、Cu2 对菹草保护酶系统存在不同的影响 ,短时间低浓度条件下 ,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 ,随着污染时间的延长、污染浓度的增加 ,酶活性下降 ,其中SOD活性上升持续时间最长 ,下降最慢。 3种离子均使菹草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Hg2 、Cu2 毒性较强 ,Cd2 毒性较弱。Hg2 、Cu2 对菹草的致死浓度为 0 .5~ 1mg/L ,Cd2 为 1~ 2 .5mg/L  相似文献   

13.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氮排泄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 -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中华鳖稚鳖 (39 5 4— 4 4 2 2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 ,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 ,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 (SGRdr)与摄食率 (Rl)的关系式为 :SGRdr=- 1 8799 1 0 795Rl- 0 0 832Rl2 (r=0 90 6 ,n =2 5 ,P <0 0 1) ;除干物质转化效率外 ,湿重、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 2 %组均达到最大 ,分别为 36 31%、2 1 4 7%和 2 8 10 % ;除能量转化效率外 ,4 %组湿重、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总氮排泄率、氨氮排泄率、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1) ,除氨氮占总氮比例外其他指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氨氮比例在饥饿组最高为 5 5 83% ,由饥饿到饱食其变化范围是 4 4 5 0 %— 5 5 83% ;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的变动范围分别是 19 81%— 6 5 87%、9 4 4 %— 36 31%和 8 2 4 %— 2 9 5 6 % ,回归分析表明 ,幼鳖的总氮排泄率 (μmol/g·d) (G N)、氨氮排泄率 (μmol/g·d) (NH3 N)及尿素氮排泄率 (μmol/g·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杭州西湖引水工程絮凝剂残余铝盐对水质和沉水植物的影响,研究采用室外模拟试验,考察了连续投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明矾(KAlSO412H2O)絮凝剂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生理影响和对水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 对照组、低剂量组(35050) g/L、中剂量组(65070) g/L、高剂量组(1100150) g/L。结果表明: (1)低、中剂量投加对水中铝盐含量无显著影响,高剂量投加导致水中铝盐含量显著上升; (2)水中铝盐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H随铝盐含量升高而降低,总磷(TP)随之有所下降,各处理组水中总氮(TN)、浮游植物密度、浊度均明显下降; (3)3个剂量组菹草各生化指标较对照组几乎无显著变化,试验浓度的铝盐投加对菹草的生长没有造成明显损害,在菹草耐受范围内,建议在西湖引水工程入水口附近[水中铝盐含量约(25050) g/L]可选用菹草进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5.
辽宁的水生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河流较多,水系较发达,辽河、大凌河、浑河等下游的冲积平原十分辽阔,辽河三角洲地势平坦而低洼,湖泊沼泽广泛分布,全省还有大型水库16座,这些河流、湖泊和水库为水生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生长繁衍的生态条件。一、一般特征1.水生植物种类组成辽宁水生植物的组成共有28科42属89种(表1),其中单子叶植物占优势,常见种有眼子菜(Potamogeton tepperi)、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相似文献   

16.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0、10、20、100、1000和5000 μg/kg饲料)的6种等氮等能(32.96%蛋白质, 14.55 kJ/g能量)配合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2.90±0.16) 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4d, 探讨AFB1对草鱼幼鱼生长、肝胰脏和肾脏组织结构以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累的影响。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 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组幼鱼的行为均未表现出异常, 各组幼鱼的存活率、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饲料AFB1水平对草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各毒素组和对照组肝胰脏、肾脏组织学观察中未发现病理变化。摄食AFB1≤1000 μg/kg的草鱼幼鱼肌肉中未检测出AFB1残留, 仅在5000 μg/kg实验组中检测出肌肉中含有(1.21±0.18) μg/kg的AFB1, 低于FDA食品安全限定标准。由此可见, 草鱼幼鱼至少可耐受AFB1含量达5000 μg/kg饲料(实测值: 4979.2 μg/kg饲料) 84d。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试验材料, 在7种不同光强(自然光的100%、60%、40%、20%、10%、5%和1%)条件下, 测定并分析菹草的形态指标(株高、叶片数)和生理指标(叶绿素、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对光强条件的响应, 为富营养化水体植物群落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 菹草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增长率显著上升, 而光强过高(CK组)和过低(1%组)菹草生长受到抑制; (2)菹草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 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组和CK组Chl. a、Chl. b、Chl. a+b和Car含量低, 其余各组含量较高; (3)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 菹草根系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20%组、40%组和60%组的根系活力较大; (4)菹草SOD、POD和CAT活性整体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 试验后期1%和CK组SOD含量较高, POD、CAT含量较低。菹草叶片MDA含量在试验过程中不断上升, 抑制菹草的正常生长。自然光照的20%—60%, 菹草生长状况较好; 持续的弱光胁迫将导致植物活性氧代谢失调, 细胞受到伤害, 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根据1962—1964年部分调查研究资料整理而成的。文中列出了83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以下简称水生植物)的名录,比较了全湖21个采集断面、3个植物带和17个植物群丛以及长江中下游6个浅水湖泊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分析了东湖两个断面(Ⅻ和ⅪⅡ)的生物量的周年变化和湖中不同水深区的生物量变化情况。全湖面积为28.5平方公里。8月是生物量的高峰期,平均每平方米的生物量为1,068.1克(湿重)或94.8克(风干重)或82克(烘干重)或322千卡(能量)。其中,以黄丝草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其次为大茨藻、聚草、黑藻和金鱼藻。全湖水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30,440吨(湿重)或2,337吨(烘干重)或9×109千卡(能量),连同浮游植物(16×109千卡)一起,则东湖全年的原初生产量为25×109千卡,其中水生植物约占总原初生产量的36%。本文最后讨论了水生植物在湖泊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提出了草食性鱼种放养量的计算公式和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干旱对湖北省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断面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通过比较湖北省长湖2000年(干旱年)与1999年(非干旱年)的水生植物多样性,探讨了干旱对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干旱对长湖淡水湖泊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无影响,但可增加优势种数目(从12个至14个)。(2)干旱使长湖水生植物群丛数目从14个增加至18个,且能显著提高各群丛的Simpson与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3)干旱显著提高了长湖水生植被覆盖率与各群丛的盖度,并使全湖水生植被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与各群从单位面积生物量显著升高。(4)在干旱年(2000年),长湖挺水植被消失,但浮水植被面积与沉水植被面积显著扩大:分别从1999年的3.71%与41.32%上升至2000年的12.63%与53.84%(占湖泊总面积的百分比)。(5)干旱条件下淡水湖泊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2000年7月菹草石芽萌发率、菹草幼株长度和野菱黄叶率显著高于1999年同期值。  相似文献   

20.
厚颌鲂含肉率及生化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30  
研究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和能值。结果表明 :厚颌鲂的含肉率为72 72 % ;其肌肉生化成分 (鲜重百分比 ) :水分含量为 79 2 6%、蛋白质 16 82 %、脂肪 2 10 %、灰分 1 0 8%、无氮浸出物 0 73 %、比能值 4 93KJ/g及E/P2 9 3 3KJ/g。肌肉生化成分含量与体长变化无明显关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5— 6月份样品与 10月份样品在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上有显著差异 (P <0 0 5)。肌肉中含有 17种氨基酸 ,总量为69 54% (干重百分比 ) ;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 3 3 0 7% ,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为 47 55% ;必需氨基酸指数 (EAAI)是 61 75。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 5 85% (鲜重百分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