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琵琶柴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和在紫外光下高效液相层析分析方法,对国产琵琶柴属(Reau-muriaL.)植物茎、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黄酮类化合物在琵琶柴属植物各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又有相似的趋同性,反映出各类群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种间的相互联系及亲缘关系;(2)新分类群民丰琵琶柴(R.minfengensis)与琵琶柴(R.soongorica)在形态上很相近,但所含黄酮类化合  相似文献   

2.
新疆呼图壁绿洲外缘的琵琶柴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琵琶柴(Reaumuriasoongorica)为半灌木,株丛高平均为24.3cm,冠幅和高与地上生物量的复相关系数为0.921,在0.001水平上相关。主根随株龄的增加不断胀裂,下端逐渐枯萎、腐烂。侧根发达,几乎与地面平行伸展,长达1~2m,有的在2m以上。本区记载有9个琵琶柴群丛,群落种类组成贫乏,分布稀疏,结构简单;总覆盖度一般为10%~15%,有的达到30%;生物量低。植株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叶中的K、Na、Ca、Mg含量较高,老枝中的Fe、Al含量较高,而Cu、Zn在根中含量最高;不同地点的琵琶柴叶中Ba的含量变化较大,变异系数为109.78%。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P、S、K呈下降趋势;Na、Ca、Mg的季节变化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琵琶柴叶中全盐量平均为27.91%,具有较高的Cl-和SO2-4含量;脯氨酸含量高达0.32%;pH值为6.04~7.09。琵琶柴群落广泛分布于绿洲外缘的盐渍土和盐化灰漠土上,对荒漠的生态保护,防风固沙,牲畜冬春放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呼图壁绿洲外缘琵琶柴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琵琶柴为半灌木株丛高平均为24.3cm,冠幅和高与地上生物量的复相关系数为0.921,在0.001水平上相关主根随株龄的增加不断胀裂,下端逐渐枯萎,腐烂,侧根发达,几乎与地面平行伸展,长达1-2m,有的在2m以上。本区记载有9个琵琶柴群丛,群落种类组成贫乏,分布稀疏,结构简单,总覆盖率一般为10%-15%,有的达到30%;生物量低。  相似文献   

4.
刘建军 《生态学杂志》1991,10(2):59-60,64
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广布于我国新疆、内蒙、宁夏、甘肃、青海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泌盐的超旱生小灌木。在平缓干燥的砾质、砂砾质荒漠区,常成为优势种。作为牧草,它品质中等,耐牧性很强,不仅是草原化荒漠相典型荒漠地区骆驼和羊等家畜的主要度荒饲草,而且还是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食性单调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Gezella subgutturosa)所啃食的种类。琵琶柴在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粪便  相似文献   

5.
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是我国荒漠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对维系荒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以三工河流域两个琵琶柴群落为对象,在2010年主要生长季节(6—10月),通过群落和土壤调查,采用土钻法、土柱法、地上收割法对两个琵琶柴群落的土壤性质、生物多样性、细根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琵琶柴群落在冠幅、盖度、多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0—100 cm土壤层内,两个群落土壤电导率、pH值、容重、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除土壤容重外,群落2各个土壤因子的值均大于群落1,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两个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从6月到10月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由于7、8月群落1有大量夏雨型短命植物和类短命草本植物的出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急剧降低,Simpson指数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群落2土壤电导率和pH值较高,草本植物鲜有出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均较为平缓。两个群落的Sorenson相似性系数较低,群落差异明显。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是导致两个琵琶柴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不同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可以增加琵琶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土壤容重抑制琵琶柴群落细根的生长,轻度的干旱胁迫促进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一定浓度的土壤pH值和土壤盐分可以促进琵琶柴群落细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五彩湾工业区周边21个采样点的梭梭(Hadoxylon)和琵琶柴(Reaummuria soongorica)的Zn、Cu、Cr、Pb、As、Hg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插值法分析其茎叶和根部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综合评价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梭梭和琵琶柴植株Hg含量的最大值和均值都超出新疆土壤背景值0.017 mg/kg,除梭梭根部的均值0.060 mg/kg未超出国家土壤背景值0.065 mg/kg,在二者其他部位的最大值和均值都已超出;琵琶柴整株中Cr最大值72.62 mg/kg和Zn最大值97.61 mg/kg均超出新疆土壤背景值49.3 mg/kg和国家土壤背景值61 mg/kg,Pb元素未被检出。插值精度方面,Hg、As的RMSE较小,分别为0.263和0.443,预测模型中Hg的R~2为0.72,Cu的R~2为0.67,能较好地估计预测样点的重金属含量,Zn的R~2为0.31,精度较低;插值结果,琵琶柴中的Zn、Cr、As、Hg含量较高的区域均在工业园区内部及周围,受人为扰动程度较大。梭梭和琵琶柴中Hg元素分别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Hg元素为中等潜在危害程度高于其他4种元素。  相似文献   

7.
杜春华  刘伟 《昆虫知识》1998,35(6):356-356,332
1993年6月7日和1995年7月6日我们在新疆昌吉五家渠荒漠梭梭Haloxylon林和柽柳Tamarixspp.林进行昆虫标本采集时,发现2例畸形甲虫标本,现报道如下。1.尖翅绒毛金龟Glaphyrusoxypterus(Paila)旱,黄人合采,标本号:93060714。本种隶属金龟总科(Scaraba。idea),绒毛金龟科(caaphee)。畸形发生在虫体右侧中足末端的爪上。正常情况下,仅具1对弯向腹面的爪,但在畸形情况下,第5财节端部膨大,在其端部除弯向腹面的1对爪外,背侧又长出1对爪,其弯向与正常爪相反,并略小于正常爪(见图1)。2.戈壁琵琶甲Bmpskashgarens0gobl-ni…  相似文献   

8.
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是云南彝族长期广泛使用的昆虫药物,其虫体和防御液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明确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的组成、组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季节性变化,本研究通过常规饲养喙尾琵琶甲成虫,每月初对该昆虫尾部采用直接刺激法收集防御液,观察其状态特征,应用GC-MS分析其组成及组分含量变化,并选择具有季节特征月份的防御液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防御液月采集率为0.06%~0.40%,年均采集率0.22%,月间分泌量差异较大。不同月份采集的防御液的状态及抑菌效果亦有所差异,在气温较低月份采集的防御液不分层,颜色为红棕色,采集的量相对偏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等于或大于512μg/mL;气温较高的月份所得防御液,分层情况良好,液体呈现黄棕色,采集的量相对偏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4μg/mL,大肠埃希菌的MIC为256μg/mL,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为512μg/mL。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喙尾琵琶甲防御液中的6个主要组分:对苯醌,...  相似文献   

9.
尽管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目前关于干旱区植物细根有机碳与土壤碳循环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2010年整个生长季节内, 采用土钻法和内生长法, 对新疆干旱区的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土壤特性、细根的生物量月动态、生产量和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琵琶柴群落表层土壤含水量最低, 土壤含水量表现出从浅层到深层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最高, 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 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细根生物量的月平均值为54.51 g·m-2, 群落细根生产量在82.76-136.21 g·m-2·a-1之间, 琵琶柴群落的细根周转率为2.08 times·a-1, 通过细根死亡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碳为17 g·m-2·a-1。这些结果表明: 由于灌丛细根高的周转速率, 细根是干旱区土壤有机碳输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肠道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放线菌资源。【方法】结合稀释涂布法和选择培养法从喙尾琵琶甲成虫肠道分离放线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株致病细菌以及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和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 3株致病真菌为指示菌,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试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随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活性显著的18株放线菌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喙尾琵琶甲成虫肠道中分离到176株共生放线菌,初步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其中46株放线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多株放线菌对致病菌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且抑菌圈直径超过阳性对照药。选择抑菌圈直径大于15 mm的18株放线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均为链霉属Streptomyces。【结论】喙尾琵琶甲肠道含有丰富的抗菌活性放线菌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