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对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为杨属植物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蜂胶的化学成分成为了国内外蜂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2008~2012年国内外从蜂胶中分离鉴定出的新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类汇总,给出了每种化学成分的名称以及蜂胶的地理来源,以期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胶源植物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列出144种蜂胶中的新成分,其中,类黄酮化合物68种、萜类化合物38种、酚酸类化合物38种。  相似文献   

3.
巴西蜂胶植物来源广泛,化学组成复杂,具有丰富而突出的生物学活性。本文对巴西蜂胶中已发现的362种化学成分进行分类汇总,并给出相应的蜂胶来源,旨在为巴西蜂胶化学标准化及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并为全面评价蜂胶的药用价值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ITS序列研究杨属各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我国杨树遗传资源丰富 ,分布范围广泛 ,不少种为我国特有。开展杨属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研究 ,对丰富的杨树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有着重大意义。杨属 (Populus)全世界约 10 0余种 ,属下通常分 5个组[1] 。胡志昂等[2 ] 对杨属不同组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李宽钰等[3]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白杨组、青杨组、黑杨组 2 0个种作了遗传分析。但是在杨属系统分类上还存在着许多混乱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相当普遍。本文以杨属 5个派主要代表种为材料 ,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杨树ITS序列 ,…  相似文献   

5.
柳属与杨属植物远缘嫁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植物远缘嫁接成功的可能性及嫁接体的观赏特性,进行了柳属与杨属植物的属间远缘嫁接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枝接或芽接均可使柳树/杨树或杨树/柳树嫁接成活,其中采用改良插皮接,旱柳/沙兰杨嫁接成活率较高,达90%以上,嫁接组合生长良好,6年内未出现后期不亲和现象,但沙兰杨/旱柳组合在嫁接后会出现“小脚”现象;垂柳/小叶杨、金丝垂柳/小叶杨在秋季芽接.成活率也较高,达70%以上,且嫁接体愈合良好。但是,以柳属植物为砧木,小叶杨为接穗,嫁接组合的成活率较低,仅10%~16%。柳属与杨属植物嫁接体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望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应用,创造新奇的景观。  相似文献   

6.
多年生植物模式物种基因组研究的历史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本植物有许多不同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家提出将木本植物 作为研究多年生植物的模式体系。杨属Populus树种由于研究基础较好且基因组较小,目前已 被广泛地接受作为多年生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物种。随着杨属树种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杨属树种在多年生植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一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 文综述了杨属树种基因组研究的历史、进展及将来的研究热点,旨在为我国多年生植物基因 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杨属树种开展的细胞 遗传学研究;(2)在分子水平上对杨属树种进行的基因组研究,内容包括遗传作图、基因组 测序、物理图谱构建、基因芯片及连锁不平衡分析;(3)杨属树种基因组信息在探讨一些基 础科学问题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树--林木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物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林木植物是大多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命形式,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生态价值。林木植物特有的多年生习性使其生物学研究相对困难,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做精细分析的模式植物。杨属(Populus)植物作为林业研究的模式植物,具有优良的实验特性:容易进行种间杂交和无性繁殖;生长迅速,并已建立完善的遗传转化系统;基因组相对较小,约450~550Mbp;易于进行遗传研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丰产性强。自2002年起,美国能源部与多家研究机构正式启动了杨属植物基因组计划,目前已接近完成。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杨树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粘性物质,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广泛。本文对不同地理来源蜂胶的抗肿瘤活性、蜂胶中黄酮类、萜烯类、酚酸类单体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及蜂胶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在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血管增生、抑制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抗肿瘤转移、对致癌因素的防治等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蜂胶抗肿瘤活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木植物是大多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命形式, 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 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生态价值。林木植物特有的多年生习性使其生物学研究相对困难,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做精细分析的模式植物。杨属(Populus)植物作为林业研究的模式植物, 具有优良的实验特性: 容易进行种间杂交和无性繁殖; 生长迅速, 并已建立完善的遗传转化系统; 基因组相对较小, 约450~550 Mbp; 易于进行遗传研究; 适应性强, 生长速度快, 丰产性强。自2002年起, 美国能源部与多家研究机构正式启动了杨属植物基因组计划, 目前已接近完成。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杨树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蜂胶中的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萜类成分结构所属的基本骨架对蜂胶中已发现的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类汇总,并给出蜂胶的地理来源,旨在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为全面评价蜂胶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