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将在山东济南采得的淡水鱼类寄生单殖吸虫指环属的二个新种记述如下: 1.管形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tubatus sp.nov.(图1) 中型蠕虫,体长0.44—0.55毫米,体宽0.10—0.13毫米。 固着盘上的中央大钩二枚,边缘小钩14枚。中央大钩呈D.wunderi Bycb.型。全长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75—1976年夏,1977年夏、秋,1978年春,先后在四川重庆、长寿、渠县、江津、乐山、马边、合江等地搜集单殖吸虫标本一批,经鉴定后,发现指环虫六个新种,现报道于后。量度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1.铜鱼指环虫 Dactylogyrus coreiusi,新种(图1) 虫体小,体长0.348—0.438,体宽0.123—0.124。咽椭圆形,0.032×0.036。固着盘发达,联结片单一。边缘小钩全长0.022—0.023,钩尖0.006。中央大钩全长0.052—0.054,内外突分化明显,内突长0.017—0.019,外突长0.006,钩柄0.042,钩尖部长0.022。联结  相似文献   

3.
广州鱼类单殖吸虫似伪指环虫属一新种及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寄生于尖尾鱼Oxyurichtyspapuensis (Cuvier&Valenciennes)鳃上的似伪指环虫属 1新种和寄生于嵴塘鳢Butisbutis (Hamilton)鳃上的似伪指环虫属我国 1新纪录种。尖尾鱼似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oidespapuensissp .nov.与PseudodactylogyroidesmarmorataeLim ,1995和PseudodactylogyroidesbutisensisLim ,1995相似 ,但新种中央大钩的内外突分化不如已知种明显 ,且在内突上没有明显的凹陷 ,附加片的形态相似 ,但已知种的附加片与中央大钩相连 ,而新种的附加片与中央大钩完全断开 ,量度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新种交接管据弯度长0 0 2 8~ 0 0 4 5较已知种 (分别为 0 0 8~ 0 10mm和 0 13~ 0 15mm)短。尖塘鳢似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oidesmarmorataeLim ,1995与原始描述相比 ,除中央大钩和交接管稍长外 ,其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指环虫(Dactylogyrus sp.)是鲫(Carassius auratus)鳃部重要的致病寄生虫, 为调查鲫的指环虫种类,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梁子湖鲫的单殖吸虫进行了种类鉴定。通过对指环虫后吸器几丁质结构的形态特征描述和测量, 发现鳃部共有7种指环虫, 分别鉴定为坏鳃指环虫(D.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 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 arcuatus)、弓茎指环虫(D. baueri)、美丽指环虫(D. formosus)、望外指环虫(D. inexpeatatus)及叉茎指环虫(D. dulkeiti)。中型指环虫、美丽指环虫和叉茎指环虫与GenBank中相应指环虫的18S+ITS1+5.8S rDNA序列的相似性均高于99.0%, 弧形指环虫的基因序列为首次提交。而坏鳃指环虫与GenBank中相应的指环虫序列相似度仅有96.37%, 遗传距离分析显示, 坏鳃指环虫的种内遗传距离较大(0.004—0.058), 但小于坏鳃指环虫与中型指环虫的种间遗传距离(0.046—0.064)。研究重新描述我国鲫7种指环虫主要形态学分类特征, 并提供分子分类数据, 为鲫寄生指环虫的种类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云南澜沧江水系景洪流域段(100°47'43″E,22°0'28″N)鳘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1855)鳃丝上寄生指环虫属Dactylogyrus 2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版纳指环虫Dactylogyrus bannaensis sp.nov.和景洪指环虫D.jinghongensis sp.nov.。版纳指环虫和景洪指环虫均为双联结片虫,基于后吸器,尤其是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和交接器的形态学特征,鉴定为指环虫属科学上2新种。版纳指环虫交接器的形态有别于记录种船茎指环虫D.nilkolskyi Gussev,1955,版纳指环虫的交接管呈长带状,延伸至虫体左侧边缘阴道口处,末端微弯;感染率100%(40/40)。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景洪指环虫,其交接器的形态有别于记录种红鲌指环虫D.erythroculteris和锥花指环虫D.pannosus,景洪指环虫的交接器呈彩虹状,交接管的一端基部膨大成漏斗状,另一端折叠;支持器"V"形,且中间包绕交接管;感染率100%(40/40)。  相似文献   

6.
2021年7月在额尔齐斯河哈巴河河段于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鳃部发现有指环虫寄生。进行形态比较,发现其形态与国内记载寄生于湖拟鲤的指环虫差异明显:本研究采集虫体的交接管基部膨大呈“8”字形,随后管径均匀,延伸呈弯曲状,形似“6”形;中央大钩内突长超过外突长,背连接片呈“一”字型且中部弯曲,腹联结片呈蝶形。与已报道指环虫形态数据比较,本研究采集的虫体偏小,其后吸器与Dactylogyruscaballeroi的形态最为接近,但交接器不同;与其余指环虫相比,十字花指环虫(D. crucifer)的腹联结片呈蝶形,而极小指环虫(D. rarissimus)呈倒“T”字型,湖拟鲤指环虫(D.rutili)呈“十”字型,双髻指环虫(D.sphyrna)和维氏指环虫(D.vistulae)没有腹联结片。在背联结片形态中,十字花指环虫(D.crucifer)呈现“一”字型,而维氏指环虫呈“V”字型。本研究所采集的虫体结构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内已记载寄生在湖拟鲤上的双髻指环虫、维氏指环虫和湖拟鲤指环虫,而与俄罗斯记载的寄生于湖拟鲤鳃部的十字花指环虫形态高度相似。28S...  相似文献   

7.
文章记述了采自新疆伊犁河流域巩乃斯段的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 Kessler, 1874)和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 Steindachner, 1866)鳃部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一新种。通过传统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确定了两种宿主寄生的虫体为同一种。该虫体与同宿主寄生的Dactylogyrus driagini(Bychowsky, 1936)和寄生于伊犁裂腹鱼的Dactylogyrus longicopula(Bychowsky, 1936)略为相似, 但在交接器和后吸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 其交接器的支持器部分, 分为上下两部分, 在连接处形成“Y”状结构, D. driagini支持器为完整一体的结构, 而D. longicopula支持器的连接处为卷曲状结构; 后吸器形态: 拟定种与D. driagini, D. longicopula后吸器均由一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和两联结片组成, 其中央大钩内、外突不明显, 边缘小钩明显区分钩尖、钩柄和柄轴, 钩尖和钩柄交接处无刺状突起, D. driagini中央大钩内、外突分叶很明显, 边缘小钩各部位区分不明显, 而D. longicopula的中央大钩内、外突分叶非常明显, 内突远远大于外突, 边缘小钩的钩尖和钩柄交接处有刺状突起; 腹联结片粗短, 中部呈峰状隆起, D. longicopula腹联结片两端细长, 中间呈三角状隆起。基于该指环虫18S-ITS1-5.8S rDNA的序列比对分析, 与寄生于属鱼的隐藏指环虫(Dactylogyrus cryptomeres Bychowsky, 1934)的相似性最高, 为92.0%。系统发育树也显示与D. cryptomeres聚为一支, 置信度为100/99(BI/ML), 但综合形态学特征, 宿主生境和宿主特异性等因素, 本种虫体与隐藏指环虫非同一物种。基于形态结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该指环虫为一新种, 依据宿主特点命名为: 重唇鱼指环虫(Dactylogyrus diptychus n. sp.)。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到2012年7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鳃部寄生的指环虫进行了取样调查,以期了解该鱼指环虫的种群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高体雅罗鱼共感染了三种指环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小刺指环虫、大翼指环虫,该鱼的总感染率为28.47%,平均感染强度为7.39(1—42)。感染率、感染强度在不同体长组的宿主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指环虫的感染率在30 cm以上的宿主中达到最大,为50%,而在L10范围内未发现感染;在不同体长组宿主中指环虫种群的分布类型主要为聚集分布,另外,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大翼指环虫(Dactylogyrus alatus f.major Linsyow,1878)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论文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高体雅罗鱼鳃上的国内已记述指环虫属虫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人工放养池内引起鳗鲡鳃病的寄生虫是秉伪指环虫和鳗鲡伪指环虫。影响秉伪指环虫纤毛幼虫孵化的因素,与温度和寄主粘液密切相关,而与光照可能无关。在实验室里,分别用药物处理带有病原体的鳗苗,表明:用0.3—0.5ppm90%,晶体敌百虫,可达全部杀灭病原体的良好效果,1%氯化钠长期药浴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养殖环境对鱼类寄生指环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调查了湖北省梁子湖和湖北省石首市养殖池塘中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在梁子湖中的野生鲫共发现6种指环虫,分别为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arcuatus)、弓茎指环虫(D.baueri)、美丽指环虫(D.formosus)、望外指环虫(D.inexpeatatus);在养殖池塘中,除了望外指环虫外,其他5种指环虫均有发现。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于梁子湖野生鲫鳃部的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丰度以及其他4种指环虫(不含望外指环虫)的感染率与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中的指环虫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平均寄生虫数量以及Brillouin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野生鲫寄生指环虫的优势种是弧形指环虫(0.54),而池塘中的是坏鳃指环虫(0.76)。在宿主密度、种群大小、光照和溶氧等影响指环虫群落的因子中,溶氧可能是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1):137-141
为了阐明养殖环境对鱼类寄生指环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调查了湖北省梁子湖和湖北省石首市养殖池塘中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在梁子湖中的野生鲫共发现6种指环虫,分别为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 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 arcuatus)、弓茎指环虫(D. baueri)、美丽指环虫(D. formosus)、望外指环虫(D. inexpeatatus);在养殖池塘中,除了望外指环虫外,其他5种指环虫均有发现。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于梁子湖野生鲫鳃部的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丰度以及其他4种指环虫(不含望外指环虫)的感染率与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中的指环虫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平均寄生虫数量以及Brillouin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野生鲫寄生指环虫的优势种是弧形指环虫(0.54),而池塘中的是坏鳃指环虫(0.76)。在宿主密度、种群大小、光照和溶氧等影响指环虫群落的因子中,溶氧可能是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鲢和草鱼鳃部寄生单殖吸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 1995— 1996年期间 ,对同一口池塘中的鲢和草鱼寄生鲢指环虫 (Dactylogyrushypophthalmichthys)和鳃片指环虫 (D .lamellatus)进行了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两种单殖吸虫种群丰盛度的季节变化与其感染率的变化基本相似 :鲢指环虫 2— 3月种群的丰盛度逐渐增加 ,4月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在秋冬季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鳃片指环虫在 11至来年 3月种群的丰盛度逐渐上升 ,4月达到高峰 ,随后迅速下降 ,在夏秋季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指环虫一新种,文內所用量度为毫米,正模及3副模标本分別保存于广西水产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卷口鱼指环虫Dactylogrus ptychidionis, 新种(图1) 中等蠕虫,长0.494—0.676,宽0.156。眼点在封片上作分散的色素点。咽球形,大小为0.039×0.0400。  相似文献   

14.
鲈鱼寄生逆转指环虫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个虫体PCR扩增、序列测定与分析的方法,对寄生于鲈鱼及鲤科鱼类的4种指环虫的核糖体28SrRNA基因5'端部分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1(ITS1)进行了研究,并采用PAUP软件中的最大简约法(most parsimo-ny,MP)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了28S rDNA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逆转指环虫明显地嵌合于其它3种指环虫之间,不宜将其从指环虫属中移出另立似小突虫属,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逆转指环虫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28SrDNAC1-D2区序列分析采自鲤科鱼类中6亚科宿主和寄生在花鲈、梅花鲈上的共17种指环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通过比较宿主鲤科鱼类与指环虫的系统发育树,检验指环虫与其宿主是否存在协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7种指环虫形成5个进化支(Clade),其中寄生在团头鲂(亚科)和鲢、鳙(鲢亚科)上的6种指环虫聚为一支(Clade1),而它们的宿主鱼类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也表现为近缘关系;寄生在鲮鱼(野鲮亚科)上的D.quanfami(Clade5)位于系统树最基部,鲫鱼和鲤鱼(鲤亚科)的寄生指环虫处在系统树的次基部位置,而鲤亚科与野鲮亚科组成的姐妹群在宿主系统树上同样处在基部位置,寄生虫和宿主在进化上较为原始的地位得到了很好地相互印证。因而,本研究首次利用分子系统学手段分析指环虫属远缘物种间的系统关系,揭示了指环虫属与宿主鱼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另外,本研究首次发现,野鲮亚科鱼类也可能是指环虫类的早期宿主,这与先前认为鲤亚科鱼类为指环虫类的祖先宿主的推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池塘饲养的鱼类中,草鱼常患寄生虫性的鳃瓣病。根据我所鱼病学组的研究,草鱼鳃上寄生虫种类有十余种之多,指环虫也是鳃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到目前为止,草鱼鳃上的寄生虫,绝大多数可以用百万分之0.7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的比例为5:2)或者用百万分之2的醋酸亚汞水溶液。浸洗1-3小时来杀灭。只有指环虫还缺乏有效的药剂来杀灭它,因此找出防治草鱼指环虫的药剂在养鱼生产中有—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谦  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2002,26(5):564-567
尽管各种寄生生活和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的原肾系统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1 ,但是对于单殖吸虫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2-9 ,在指环虫目单殖吸虫中 ,仅对指环虫科指环虫属的一未定种(Dactylogyrus sp.)和锚首虫科的一未定种(属未定)的原肾系统进行了研究8.    相似文献   

18.
1985年8月21日,我们在青海果洛州2只大鵟(Buteo hemilasius)小肠检得带科Taeniidae(虫条)虫7条,经鉴定为兀鹰支带(虫条)虫。测量单位mm。 兀鹰支带(虫条)虫Cladotaenia (Cladotaenia) vulturi Ortlepp,1938。 虫体呈带状,全长125—140,宽1.995—2.100。头节小,大小为0.42;有两排钩和四个圆形吸盘,吸盘直径为0.21。未成熟节片长度大于宽度,长0.6480—2.2050,宽0.0972。成熟节片宽度大于  相似文献   

19.
指环虫病是严重影响鱼类养殖的寄生虫病.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实验研究了寄生在金鱼(Carassius auratus)鳃部的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卵、纤毛幼虫的形态,以及在离体条件下温度对其产卵和孵化的影响.成熟的中型指环虫虫卵大部分为梨形,长30 μm左右,后端有一个卵柄.纤毛幼虫呈圆筒状,两端稍尖,眼点两对;后吸盘具有若干对小锚钩;在前部、中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一圈纤毛.实验研究了4℃、10℃、22℃、30℃和35℃条件下中型指环虫的产卵和孵化情况,在4℃条件下,中型指环虫基本不产卵也不孵化;在其他4个温度条件下,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30、4.10、4.13和4.24枚/虫.统计结果显示:在35℃条件下的产卵量明显高于10℃(P<0.05),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型指环虫的产卵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产卵维持的时间分别为4d、23h、15h和llh.孵化率在22℃时最高,为72.7%,在30℃和35℃的孵化率为50%左右,卡方检验显示:4种温度下的孵化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速率逐渐加快,而孵化时间和纤毛幼虫的存活时间则缩短,平均孵化时间分别为24d、3d、42h和26h,纤毛幼虫的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4d、3d、56h和34h.结果显示,当水温为22℃时,中型指环虫的产卵数量和纤毛幼虫的存活时间都比较高,且孵化率最高,表明该温度条件较适合中型指环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的研究。研究表明单殖吸虫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但不同种类的特异的有很大的判别。从目前已有的记录来看,60%以上的单殖吸虫中只有1种宿主,约75%的单殖吸虫的宿主仅为1属,超过97%的单殖吸虫的宿主在1科之内。没有1种单殖吸虫可生于超过3个料的宿主中,但大钩指环虫可在23属33种宿主中寄生。在科和发放持异性水平,以锚首虫科和指环虫科单殖吸虫的特异性较强,三代虫科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