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有机磷酸酯磷酰化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2位肟化合物HI-6和HGG-42及它们的4位胎异构体对不同有机磷毒剂抑制的AChE的重活化作用发现塔崩、梭曼、沙林等有机磷毒剂磷酰化的AChE活性中心的构象可能存在着明显差异;又从变构剂C10和丙吡啶对TMB4重活化这几种毒剂磷酰化AChE的影响中证实塔崩磷酰化AChE活性中心构象与沙林、梭曼和VX3种毒剂磷酰化的AChE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麻醉猫,经推动脉注入梭曼、VX,沙林及乙酰甲胆碱引起呼吸中枢严重抑制的剂量分别为0.5—1、3、15、2001μg/头;但在无麻醉、箭毒麻痹、人工呼吸并用药物保护循环的清醒猫,VX用量要增加十多倍,沙林用量增加2~8倍,棱曼用量不变。在严重抑制剂量的给药早期,梭曼使34.8%动物较早地出现膈神经单纤维放电加强,其每次吸气放电的冲动频率由20~30Hz增至50~80Hz,冲动个数由15~25个/每次放电增至40~60个/每次放电,兴奋持续短、迅速转入抑制且不易自动恢复;VX和乙酰甲胆碱使100%动物出现显著的放电加强,其冲动频率由20~30Hz增至70~130Hz、冲动个数由15~25个/每次放电增至60~80个/第次放电,兴奋持续时间较长、转入抑制慢但自动恢复较快;沙林使76.9%动物出现放电加强,其他表现类似VX。三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乙酰甲胆碱共使33/52根单纤维放电发生时相变化。结果表明:梭曼对呼吸中枢作用最强、沙林次之、VX最弱且更似乙酰甲胆碱。  相似文献   

3.
3种肟类化合物对中毒乙酰胆碱酯酶的重活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肟类化合物(TMB4、LUH6和2-PAM-Cl)对辛硫磷抑制的鲫鱼、蟑螂和家蝇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均具有重活化作用。初步比较研究了3种肟类化合物对中毒AChE的重活化能力,发现它们对被抑制的蟑螂和家蝇的AChE重活化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是对被抑制的鲫鱼的AChE来说,TMB4和L H6的重活化能力明显比2-PAM-Cl强。推测这3种肟类化合物对蟑螂、家蝇和鲫鱼的中毒AChE的活化能力的差异可能是由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AChE本身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乙酰胆碱酯酶(AChE)通过水解乙酰胆碱(ACh)影响突触传递。抑制AChE.ACh水解减少,其突触后效应增强。然而,Fossier等最近在加利福尼亚海螺(aplysia Californica)的离休口腔神经节(buccal、ganglion)制备发现,抑制AChE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也有影响。Fossier等在生理营养液连续灌流下,固定该制备突触前、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并维持突触后神经元的Cl~-翻转电位不变,观察灌流液中添加各种AChE抑制剂后该神经节中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对胆碱类激动剂的突触后电流(PSC)反应的变化。发现:经有机磷类AChE抑制剂处理后,该制备不仅对ACh的PSC反应增强为静息电流的269±32%,而且对不被AChE水解的卡巴可(carbachol)的反应也增强为176±7%。经氨基甲酸酯类AChE抑制剂普鲁斯的明(prostigmine)和肟类化合物contrathion(AChE有机磷中毒的复活剂,也是一种迅速可逆的AChE强抑制剂)处理后,其PSC反应类似。  相似文献   

5.
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研究了甲基毒死蜱与膜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膜脂的关系。结果显示,甲基毒死蜱对人红细胞膜ACh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膜温育30min,其半数抑制浓度约为0.10 m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其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0.2%Triton X-100并不改变AChE对甲基毒死蜱的敏感性,亦即AChE上甲基毒死蜱的作用部位与其所处的脂质微环境无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测压法研究了敌百虫、乐果、酰脲磷对家蝇体内外真胆碱脂酶(AChE)、假胆碱酯酶(φChE)的抑制效能与中毒征状的关系,并以N-甲基氨基甲酸苯酯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表明,所用药剂对家蝇的中毒征状与对AChE和φChE的抑制情况紧密相关,而对AChE的抑制作用比对φChE的抑制作用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AChE的磷酸化程度大于φChE。不同药剂对酶的最大抑制作用虽有所不同,但同一种药剂使两种酶受抑制的最高峰出现在同一时间,并且都在家蝇中毒昏迷时出现。 此外,AChE及φChE在被各种药剂在体内抑制后,经一定时间,出现恢复现象,但对于不同药剂,恢复出现的时间不同。恢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酶的重新形成,或磷酸化酶的水解。 由体外抑制的结果(pI50)与体内处理结果的比较,表明了体内外的抑制情况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对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毒性。【方法】分别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1∶1)对地熊蜂1日龄工蜂成虫的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接触毒性,同时测定药剂对地熊蜂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影响。依据农药对蜜蜂生态风险的危害熵(hazard quotient,HQ)值评估杀虫剂对熊蜂的风险。【结果】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1∶1)对地熊蜂成年工蜂急性经口毒性测定48 h时LD50值分别为2.50,4.97和4.07μg a.i./蜂,均表现为中毒。氟啶虫胺腈急性触杀毒性测定48 h时LD50值为8.72μg a.i./蜂,表现为中毒,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与氟啶虫胺腈的混剂(1∶1)最高剂量120μg a.i./蜂触杀处理未见地熊蜂死亡,表现为低毒。同时,3种药剂对地熊蜂成年工蜂的HQ值均低于50,表现为低风险。氟啶虫胺腈经口处理抑制了ACh E的活性,且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与氟啶虫胺腈的混剂(1∶1)的LD60剂量对ACh E的活性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结论】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1∶1)对地熊蜂的HQ评估均表现为低风险,其中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与氟啶虫胺腈的混剂(1∶1)对地熊蜂的致毒作用慢于氟啶虫胺腈,且室内安全性评价表明它们的安全性高于氟啶虫胺腈。  相似文献   

8.
用大鼠的在体膈肌局部索曼(Soman)中毒法,观察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运动终板的再生和肌接头传递功能的恢复过程,以及肟类药物(HI-6)对两过程的促进作用。提出终板 AChE 活性与高频间接刺激(100次/秒)引起膈肌强直收缩幅度有一定的关系。中毒早期(30分钟以内)HI-6对索曼抑制的膈肌终板 AChE 有一定的重活化作用,并能相应地恢复肌接头的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2倍肟化合物HI-6和HGG-42及它们的4位肟异构体对不同有机磷毒剂抑制的AChE的重活化作用发现塔崩、梭曼、沙林等有机磷毒剂磷酰化的AChE活性中心的构象可能存在着明显差异;又从变构剂C10和丙吡啶对TMB4重活化这几种毒剂磷酰化AChE的影响中证实塔崩磷酰化AChE活性中心构象与沙林、梭曼和VX3种毒剂磷酰化的AChE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六甲溴铵(C_6)、十甲溴铵(C_(10))和百草枯(paraquat或PQ)对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C_6是酶的完全竞争性抑制剂,它对梭曼膦酰化酶的老化反应有明显的延缓作用;C_(10)对酶的抑制分为两相,A相为完全竞争性抑制,B相为混合型抑制,它对老化只有轻微的延缓作用;PQ为酶的激活剂,而它对老化几乎无影响。概据这些结果可以设想,酶的活性区域的阴离子部位在梭曼膦酰化乙酰胆碱酯酶的老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小花棘豆及苦马豆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活性及抑制动力学,为进一步开展植物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奠定了基础。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机溶剂梯度萃取等方法得到各相提取物,运用改良的Ellman比色法对小花棘豆和苦马豆进行了AChE抑制活性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根、叶以及苦马豆叶的氯仿相萃取物具有较高的AChE抑制活性,其IC_(50)值分别为0.67、1.69 mg/mL和0.17 mg/mL,而其他萃取相表现出较弱的AChE抑制活性。此外,小花棘豆和苦马豆叶氯仿相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  相似文献   

12.
梭曼和沙林对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梭曼和沙林是毒性很强的有机磷神经毒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胆碱酯酶(AChE,EC3.1.1.7)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过去人们对梭曼和沙林的毒性、毒理研究得较多,而对其对AChE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得较少,且相互间差异较大.为了对这一...  相似文献   

13.
重组乙酰胆碱酯酶的表达及其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的核心试剂。但天然提取的AChE存在含量低、纯化困难、稳定性差等不足,因此,高性能的重组AChE制备成为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文中综述了重组AChE的表达、和分子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酶定向进化策略与表面展示技术结合是重组AChE活性改造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高怡  施联蓉 《动物学报》1990,36(1):58-62
应用二异丙基氟磷酸(DFP)控制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药物组化染色显示大鼠尾壳核AChE。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结果表明:老年大鼠(26—27月龄)尾壳核内胆碱能神经元面积、数目及AChE合成速率均较成年大鼠(3—4月龄)减小。这些现象可能是衰老大鼠尾壳核胆碱能神经元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一般都认为是由于它抑制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简写成AChE),但对这种抑制作用,长期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氨基甲酸酯分子与AChE的酯动部位和结合部位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AChE失去活性。但在适当条件下,这种复合物又可分解,使酶复活。因此这种抑制属于可逆的竞争性抑制。抑制过程中,氨基甲酸酯和AChE没有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以速灭威为例,图解见图1。  相似文献   

16.
<正>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acetylhydrolase,EC 3.1.1.7.简称AChE)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水解酶,它催化胆碱能神经末梢释出的化学递质已酰胆碱水解,使之在完成信息传递后迅速失活,以维持正常的神经活动。AChE的生化研究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抗AChE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组织、种属及分子型间AChE交叉免疫反应性的研究、AChE磷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抗性个体不敏感乙酰胆碱酯酶的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靖 Abd.  ESF 《昆虫学报》1997,40(2):128-134
乙酰胆碱酯酶(AChE)敏感性降低是小菜蛾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已得到广泛的承认和报道。一种用硝酸纤维素膜的斑点法鉴定个体小菜蛾的抗性AChE不敏感性的应用技术,提供了早期侦测和随后监测田间种群抗性的可能性。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小菜蛾抗性品系(GBR)和田间种群成虫头部AChE活力,在残杀威抑制时,抑制率分别为50.97%和43.96%,有对氧磷存在时,分别为63.78%和35.87%,较敏感品系的AChE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侧下丘脑外例区(摄食中枢)局部给药的方法,观察梭曼对大鼠摄食中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双侧下丘脑摄食中枢各注入梭曼3μg,给药当日大鼠平均摄食量下降60.9%,抑制作用持续3d,与给药前比较,差别显著(P<0.01或0.05);各注入阿托品0.1mg,平均摄食量下降41.0%,第2天后恢复正常。胆碱酪酶重活化剂HI-6与梭曼同时注入下丘脑摄食中枢,或者中枢注入梭曼后立即肌注阿托品、美加明,均可部分对抗梭曼引起的中枢性摄食抑制。说明梭曼抑制大鼠摄食中枢与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受体确实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N-(4-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α-氨基-α-(3-三氟甲基苯基)-O,O-二(2-烷氧基乙基)亚膦酸酯对小麦赤霉病原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离体抑制效果,并初步研究了其抑制小麦赤霉病原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原菌的EC_(50)为46.05 μg/mL,当化合物浓度为50 μg/mL时,对该病原菌的抑制率就达到了60.5 %.以浓度为250 μg/mL的该供试化合物处理小麦赤霉病原菌菌丝24 h后,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菌体内还原糖、几丁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几丁质酶活性在短时间内均出现先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围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纤维支配的变化.方法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并测定其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后4天,梗死周围区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0.82±0.35),与梗死前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1.52±0.15)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死使部分梗死周围区出现去AChE阳性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